大概50年前,國外有個著名的實驗叫“棉花糖實驗”,每個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但如果能等待一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塊。
后者即被叫做延遲滿足,為了長遠而更大的利益自愿延緩或者放棄目前較小的滿足。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可以說是俯拾皆是,比如...
1、發(fā)現(xiàn)一本好看的書卻留到周末一口氣讀完
2、正在更新的電視劇攢到停更后一起看
3、瓜子必須嗑到手里一把才吃
4、在旅行結束后一口氣發(fā)照片
5、平時不花錢,年末買買買
6、所有的積分留到年底再兌換
7、把年假攢在一起休大長假
...
這種延遲滿足也可以沿用在職場,叫做職業(yè)延遲滿足。一個人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更多地獲得利益回報、達到更高的職業(yè)目標等一系列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甘愿放棄休息、娛樂或沖動行為等無利于當前工作的即時滿足機會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上班前幾個小時把棘手的工作做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稍微輕松,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通常大多數(shù)人都會貪圖暫時的享受和安逸,而最后面臨的就只有痛苦了。
但“棉花糖實驗”的結果是,18年后的跟蹤調(diào)查顯示,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也就是“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表現(xiàn)更出色。
所以,適度培養(yǎng)延遲滿足也是提升幸福感的一種方法,畢竟只要是對的人,晚一點也沒關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