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活著”這個詞來揣測,這本書應該是關于人的生命的論述吧,人到中年褪去了青澀的時光光環(huán),確實該思考一下人生了。快遞員將這本書交到我手上以后,翻開扉頁,有很多國內外知名雜志對作者余華的高度評價,該書被譯成了多種語言在海外發(fā)行,應該是本好書,強烈的好奇心激起了我的一探究竟的欲望,……
先讀了作者各種版本的自序,“自序”是作者對自己包括作品的自我剖析,從自序可以讓讀者更近距離的去了解作者的內心和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余華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一個叫“福貴”的老人艱難困苦的一生,人活著最難的事情莫過于看著自己的親人的相繼離去。對于這位老人來說,他經歷了人生崩塌性的毀滅,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為伴,這讓我讀來以后不由得為老人唏噓難過??筛YF有一句話,“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踏實”,為什么還會“踏實”呢?在經歷了如此的苦難以后,福貴他活下來了,能活著面對這些困苦,這或許就是福貴說的“踏實”吧。
余華在韓文版自序中寫到:“活著,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的意義更多是承受,因為生活給予的美好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爭取,那些隨處可見,隨處可得,伸手便可觸及的相反的事實就會不斷的出來搗亂,當我們承受了這些以后,才會得到那來之不易的幸福。
對于作者故事中描述的特殊年代,我不作評價,那是歷史前進中的波折,我只談人生。
余華麥田新版自序中有這么一段話:“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迷路者,我們都是按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尋找方向,也許我們是對的,也許我們錯了,或者有時候對了,有時候錯了。我們誰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時間里等待我們的什么。”是對或者錯,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評價,就像我曾經虛度的青春,是放縱不羈的叛逆還是青春不悔的記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別人眼里看到的你,未必就是真實的你,別人未曾經歷著你的人生,同樣我們也沒有經歷別人的人生,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們的人生不同,感受不同,活著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承受,可活著也是最簡單、美麗、樸素的力量,有了這份力量我們才能接著去思考人生。
活著吧,好好活著!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