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同時挑戰(zhàn)家庭規(guī)則怎么辦?》
1
坐我對面的,是一個滿眼憂郁的女孩。
她不到20的樣子。書沒讀完就出來打工了。
她說,我其實,是從家里逃出來的。
這句話剛說完,眼淚就大顆大顆往下掉。
于是,我聽到了一個令人十分黯然的故事:
因為父母偏心,我想自殺的心都有了。
我爸媽有兩個女兒??伤麄兠黠@偏心姐姐。拿我們倆各種比??偸钦f我比姐姐笨,比姐姐丑,更沒姐姐貼心。
打小起,只要我和姐姐有矛盾,爸媽肯定罵我。
姐姐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孩子,我就是那個壞孩子。
姐姐貼心,學習好。我卻毛毛糙糙,貪玩,不思進取。
爸媽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你怎么就不能跟你姐姐那樣,讓我們省心一點?”
一開始這樣說,我心里是很難過的。但后來就不了。習慣了。
我剛進入青春期時,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了打籃球。
體育老師選我進校隊,可我爸媽不同意。他們認為那不是一個女孩子應該干的,只有學習才是正經事兒。
我跟他們哭,鬧。沒用。
再后來,我愛上了唱歌。連老師都夸我唱得好。還建議我專門去學??杀晃覌屢豢诨亟^了。我知道我家沒什么錢,供不起我學這些。但是她當時的口氣真的把我刺傷了。
她說,她那個樣,學啥都學不會的。
我自己躲起來,大哭了一場。那時候我真的想一死了之。覺得活著真的沒意思。太絕望了。
……
我知道我沒有姐姐那么乖,會學習??墒撬麄儜{什么要讓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孩子,非要走那唯一的獨木橋?而我身上的優(yōu)點,他們卻總也看不到?
我想我不會再回那個家了。
我恨他們。
……
2
這個女孩的講述,聽來錐心。
這樣的故事不是個例。
多子女家庭中,我們的孩子經常被拿來和兄弟姐妹進行比較。有些時候是爸爸媽媽這么做,有時候是親戚朋友這么做。
這個比較會造成什么結果呢?
? 比較會限定孩子們的發(fā)展。
我小時候,父母和鄰居們就給我和妹妹下過這樣的結論:
你們家姐姐的學習好,但還是妹妹最勤快,最懂事。
這個結論很可怕。
我誠惶誠恐地保持著我的“學習好”。但除了學習我其他都做不好。
因為我從來不曾獲練習的機會。時間久了,也懶得去練習了。不如乖乖待在“學習好”的套子里穩(wěn)妥。
而同時,我妹妹也變得越來越能干。她成為了做家務的一把好手。哪怕她對于總被喊著做家務頗有抱怨,但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沒有起色,而家務勞動成為她唯一感受自我價值的途徑。
總之,我們都被限定了。
孩子的性格差別很大,興趣愛好也不同??倢⑺麄兎乓黄鸨容^,就會變成一個約束。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為此做出犧牲。
“你真是笨!看看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多利索?”“你怎么就不能像哥哥/姐姐那樣好好學習?”“你一點兒沒你弟弟/妹妹勤快……”
當孩子們被比較著,貼上這些標簽過日子,挺辛苦的。被批評的和被表揚的都不好過。
標簽總歸是束縛人的。而且一旦貼上,就拿不下來了。
這也是為什么,文章開頭的那個姑娘,會那么的無助跟絕望。
?比較會惡化孩子們的關系。
我有個鄰居,她有倆男孩。一個6歲,一個8歲。這倆孩子總不能好好相處。
比如,媽媽喊倆人做家務,要求弟弟負責洗碗,哥哥負責拖地。
過了一會兒,弟弟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是個好孩子,我已經洗好碗了,哥哥還在那里玩?!?/span>
媽媽于是夸:“你真乖?!?/span>
夸完,嘴里開始喊哥哥的名字,大約是要催促提醒他。
與此同時,弟弟飛快跑到哥哥面前,一臉得意,“媽媽喊你了,你要倒霉了!”
哥哥一拳砸到弟弟身上。弟弟哭起來,又跑回媽媽身邊。
媽媽見了,一股火冒上來,跑去訓斥哥哥:“你怎么總是打弟弟?天天就知道玩兒,看看你弟多勤快!”
……
這兄弟倆的關系顯然很讓媽媽頭大。但是,怎么來的?
打從弟弟出生不久,2歲的哥哥就開始變得叛逆。他情緒化嚴重,經常對弟弟表現(xiàn)出敵意來。媽媽經常批評他。
而弟弟則是個快樂的小寶寶。每次媽媽對他表達愛和親密,他都迅速回應。
媽媽不斷稱贊弟弟是個好孩子,讓做哥哥的清楚地看到,弟弟取代了自己在媽媽心中的地位。他于是對弟弟的抵觸越來越多。
并且,媽媽的比較和對他的持續(xù)批評,讓哥哥徹底放棄了“好孩子”這個領地,轉而當那個“壞孩子”。
壞孩子如何能和弟弟處好關系呢?當然不能。
3
那么多發(fā)生在多子女家庭里的悲劇告訴我們,“比較”是一個父母最好繞開的雷區(qū)。
如何才能盡可能不步入“比較”的泥潭?
?盡量避免使用“總是”“從來都不”等詞。
對每一個孩子說話的時候,都最好避免使用“總是”、“從來都不”等詞。比如“你總是不懂得照顧弟弟”“你從來都不能好好跟妹妹相處”。這樣貼標簽式的語句,不但沒讓孩子受到教育,相反,會澆滅他們的希望——他們甚至連試一試的想法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強調孩子的缺點,打擊他們的信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樣做只會傷害孩子。
心理學告訴我們,反復念叨一件事,就會讓這件事實現(xiàn)。
一般來講,我們的孩子聰明,敏銳,是不會辜負我們的期望的。
? 若孩子犯錯,就事論事地批評。
孩子總有犯錯的時候。如果真的要責備孩子,那么就準確地、具體地指出他們哪里做的不對,哪里需要改正。有必要的話,說明如何改正。
切忌總拿這個孩子的優(yōu)點,去攻擊另一個孩子的缺點。比如,批評這個孩子的時候,總不忘記說,“看看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當你比較的時候,只能激化孩子們的矛盾,激起孩子的自卑心。但你若不比較,孩子們彼此其實能夠清楚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并會下意識地模仿。這樣一來,另外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會變成這個孩子的財富。
每個孩子可以將別人的優(yōu)點,看成是學習的機會,而不是限制,從而豐富自己的人生。
? 信任孩子,盡量少干涉孩子們的沖突。
孩子們之間總會有沖突。父母若干預,就很容易把自己的評判和比較代入其中。比如我那個鄰居的例子。
所以,在確保孩子們的人身安全基礎上,父母最好盡量不去干預他們的沖突。
要信任孩子。他們在不被打擾的前提下,往往會自發(fā)地,甚至更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他們的沖突。他們需要的只是時間。
哪怕孩子們的哭哭啼啼跑過來找你理論,你能做的干預就是,傾聽,安撫好他們的情緒。但是最后仍然要引導他們:我相信你們可以處理好的。
然后離開,把事情的掌控權交給孩子們自己。
?看到并安撫孩子的擔心。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很容易遇到這樣的情形:某一個孩子會突然跑過來,問,媽媽,你更愛誰?甚至還會跟你哭鬧,你為什么更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我的建議是,不要忙于辯解,急著說“我沒有更……”。這種辯解往往很蒼白,因為父母不自覺地偏愛某一個孩子太常見了。哪怕沒有偏愛,你首先要照顧的是孩子的那個失落感受,而不是為自己做解釋。
所以,不如肯定地告訴孩子,你同樣愛著他們倆。
然后,你該把話題轉移到提出問題的孩子身上,強調自己多么愛他/她,欣賞他/她,并且具體說出喜歡什么。你要讓孩子明白,他/她在自己眼里是特別的,唯一的。
這樣做,可以避免對兄弟姐妹進行比較。同時抓住了機會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愛,從而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
有一個兄弟姐妹,本是多么美好的事。
哪怕有爭執(zhí),有沖突,但是磨合過后,我們的孩子會獲得更多的人際經驗和技巧。
況且,兄弟姐妹互相關愛,在乎彼此的幸福。
如果其中一個難過或者被批評,另外一個也會不開心。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盡量不拿自己的分別心,去親手制造匱乏與限定。
? 文章最后,插播一條自家廣告哈:)集趣味性、科學性于一身的《積木寶貝闖世界》上卡酷了,吼吼!播出時間和愛奇藝兒童、新浪微博同步哦。下面是播出時間表,快帶孩子一起看看吧!
更多馮穎老師的育兒視頻,請看:
《有了二寶,如何面對大寶的行為變化》
《第二個孩子心眼多是真的嗎?》
昨日獲獎讀者:一朵
今日互動話題
INTERACTIVE TOPIC
﹀
﹀
﹀
聊聊你看完文章之后的看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