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水腫

水腫   

水腫是指由外感、內(nèi)傷多種原因造成肺脾腎三臟對水液宣化輸布功能失調(diào),致使體內(nèi)水液潴留,泛濫于肌膚,引起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等為臨床特征的疾病。   【范圍】   西醫(yī)學中心原性水腫,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所見之腎原性水腫,低蛋白血癥、維生素B,缺乏癥、嚴重貧血等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甲狀腺機能減退、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等引起的內(nèi)分泌性水腫,以及特發(fā)性水腫等,均可參照本篇辨證論治?!  静∫虿C】   一、病因   1.風邪襲表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內(nèi)舍于肺,肺氣失于宣降,風水相搏,流溢于肌膚,發(fā)為水腫。   2.瘡毒內(nèi)陷肌膚癰瘍瘡毒,未能清解消透,瘡毒內(nèi)歸,損傷脾肺,脾肺功能失調(diào)導致水液代謝障礙,溢于肌膚,發(fā)為水腫。   3.水濕內(nèi)侵久居濕地,或冒雨涉水,水濕內(nèi)侵,脾為濕困,不能制水,水漬于腸胃而溢于體膚,發(fā)為水腫。   4.飲食失調(diào)飲食不足,脾氣日漸虧損;或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生冷,損傷脾胃,以致脾虛失運,水濕內(nèi)停,溢于肌膚,發(fā)為水腫。   5.情志失調(diào)情志郁勃,肝氣郁結(jié),疏泄失司,三焦氣機不暢,水道不利,水濕泛于肌膚,發(fā)為水腫;或憂思不解,損傷脾胃,脾虛失運,發(fā)為水腫。   6.勞欲過度勞倦太過,損傷脾胃或房勞過度,或生育不節(jié),損傷腎氣,均可影響水液正常代謝,發(fā)為水腫。   7.它病之后乳蛾、心悸、瘡毒、紫癜、淋病等久病損傷,致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diào),水液代謝不暢,發(fā)為水腫。病久入絡,瘀血阻滯,三焦水道壅塞,亦可發(fā)生或加重水腫。   以上各種原因,有單一原因而致病者,亦有兼雜而致病者,使病情頗為復雜。此外,起居失常、勞欲過度、感受外邪、飲食過咸、情志不遂等,均可誘發(fā)或加重本病。   二、病機   1.發(fā)病外邪侵襲,瘡毒內(nèi)陷所引起的水腫多呈急性起??;水濕內(nèi)侵,飲食失調(diào),勞欲過度,情志失調(diào)及它病之后引起的水腫起病較緩或緩慢。   2.病位病位在肺、脾、腎、三焦,但與心、肝、膀胱亦有密切關系。   3.病性本病多屬本虛標實之證。以肺、脾、腎虛損為本,以風、寒、濕、熱、毒、瘀、氣滯、水液為標。陽水以標實為主,陰水以本虛為主,病情反復,可出現(xiàn)陰陽寒熱虛實錯雜,本虛標實之虛實夾雜之證。   4.病勢風邪溫毒以陽邪為主,風性輕揚,故病起在表、在上,迅速遍及全身;病久不愈,耗傷正氣,傷及脾腎,出現(xiàn)腰以下腫脹。病凡由表及里,由上及下,由實轉(zhuǎn)虛,由陽轉(zhuǎn)陰,由肺及脾腎,則逐漸加重。   5.病機轉(zhuǎn)化因外感風邪,水濕內(nèi)侵致病者,多屬實證,風勝者重在肺,濕勝者重在脾。如風邪表證已解,頭面浮腫消退,而水濕不化,潴留下肢肌膚,病變臟腑則可由肺轉(zhuǎn)脾,病邪亦以風轉(zhuǎn)濕為主,證候亦可由風水相搏轉(zhuǎn)化為水濕浸漬。若水濕之邪郁而化熱,則又可轉(zhuǎn)化為濕熱壅結(jié)證。若水濕傷陽,浸漬日久,又易轉(zhuǎn)化脾陽虛弱證候。內(nèi)傷飲食、勞欲過度、情志失調(diào)、它病之后引起的水腫多屬虛證。病變重在脾、腎兩臟?;蛞云狻⑵㈥柼撍樯?,或以腎氣、腎陽衰微為甚。腎陽久衰,陽損及陰,又可導致腎陰虧虛,出現(xiàn)陰虛水腫,或陰陽兩虛或氣陰兩虛證候。實證水腫遷延日久,或反復屢作,正氣漸傷,可轉(zhuǎn)化為虛證,病情由輕轉(zhuǎn)重。虛證水腫復感外邪,導致急性發(fā)作,腫勢增劇者,可轉(zhuǎn)為標實為主證候,或因虛致實,形成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在整個病程中,若腫勢較甚,可突發(fā)水邪上逆心肺而見心悸、唇紺、氣急、喘促不能平臥;或濁邪上蒙心包,肝風內(nèi)動,則可出現(xiàn)神昏譫語,肢體震顫;或濁邪阻閉三焦而關格不通,嘔逆不止;或傷及血絡,出現(xiàn)衄血下血等壞證、變證,病情危重。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依據(jù)。   1.水腫先從眼瞼或下肢開始,繼及四肢、全身。輕者僅眼瞼或足脛浮腫,重者全身皆腫,甚則腹大脹滿,氣喘不能平臥。嚴重者可見尿閉,惡心嘔吐,口有穢味,齒衄鼻衄,甚則頭痛,抽搐,神昏譫語等危象。   2.可有乳蛾、心悸、瘡毒、紫癜以及久病體虛史。   3.尿常規(guī)、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常規(guī)、血沉、血漿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體液免疫,以及心電圖、心功能測定、B型超聲等檢查,可以幫助診斷。 ’   二、鑒別診斷   1.鼓脹鼓脹為單腹脹大,皮色蒼黃,腹部青筋暴露,或兼下肢腫脹,上肢及頭面一般不腫;水腫則頭面、四肢皆腫,可有腹部脹大,但無青筋暴露等體征?!夺t(yī)學心悟·論水腫脹》說:“目窠與足先腫,后腹大者,水也;先腹大,后四肢腫者,脹也”。   2.痰飲痰飲和水腫同屬津液病變,但痰飲之邪停積于局部,而水腫為水液泛濫于全身,不難鑒別。   3.氣腫水腫皮膚腫脹而有水色,按之陷下不起;氣腫皮色不變,按之即起。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陽水陰水凡感受風邪、水氣、濕毒、濕熱諸邪,發(fā)病較急,證見表、熱、實證者,多按陽水論治;凡飲食勞倦,房勞過度,或久病損傷正氣,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證見里、虛、寒證者,多從陰水論治;陽水日久損傷正氣,或陰水復感外邪,因虛致實等均可形成虛實夾雜之證,又宜詳辨標本虛實,孰多孰少,孰輕孰重,孰急孰緩。   2.辨病位眼瞼浮腫,四肢皆腫,惡寒發(fā)熱,咳嗽氣逆,肢節(jié)酸楚,病位在肺;周身浮腫,肢體困重,脘悶食少,病位在脾;面浮肢腫,腰以下為甚,伴腰膝酸軟,怯寒肢冷,病位在腎;面浮肢腫,心悸怔忡,病位在心;周身浮腫,脅肋脹滿,噯氣不舒,病位在肝。   3.辨水腫危證腹大肢腫,胸滿喘咳,尿少,心悸唇紺,不得平臥,脈結(jié)代者,乃水邪凌心犯肺,病情急重;若兼尿閉泛惡,口中尿味,齒衄鼻衄,神昏肢厥,手足抽搐,呼吸急促,脈虛浮而數(shù)者,乃脾腎敗絕,內(nèi)閉外脫之惡變。   二、治療原則   《素問·湯液醪醴論》指出“平治于權(quán)衡,去宛陳莝……開鬼門,潔凈府”。《金匱要略·水氣病》更明確指出“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發(fā)汗、利尿、瀉下逐水為治療水腫的3條基本原則。以陰陽虛實而言,陽水以驅(qū)邪為主,可用發(fā)汗、利水、攻逐、解毒、活血、行氣、疏表等法。陰水則以扶正為主,可采用健脾溫腎利水、通陽利水、補氣養(yǎng)陰利水等法。對于虛實夾雜之證,當分清虛實標本多少,輕重緩急,權(quán)衡兼顧。攻逐一法,為歷來治陽水水腫常用之法,用之得當,有立竿見影之效,但需視病情需要而定。一般來說,病起不久,腫勢較甚,正氣尚旺,此時抓緊時機,以祛水為急務,適當選用攻下逐水藥,使水邪速從大小便而去,俟水退后,再議調(diào)補,以善其后。病在后期,脾腎雙虧而水腫尤甚,若強攻之,雖水退可暫安一時,但攻逐之藥,多易傷正,究屬病根未除,待水邪復來,勢必更加兇猛,病情反而加重,所以逐水峻藥應慎用。對于余邪未盡時,宜用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礙邪的平和之法治療,待余邪盡,再根據(jù)氣血陰陽的偏損情況,合理進行調(diào)補善后。   三、應急措施   1.面浮身腫,尿少,心悸,氣促,不能平臥,汗出,唇紺,脈虛數(shù)或結(jié)代,為水邪上逆心肺之變。可予:   (1)附子15--30g,桂枝9g,丹參15~30g,益母草30~60g,炙甘草6g,水煎服,1日l劑。   (2)萬年青根15~45g,濃煎成30~40m1,1日內(nèi)分3次服。   2.全身浮腫,尿閉,神倦欲睡,惡心嘔吐,口有尿味者,屬水濕蘊久成濁,濁邪阻閉三焦??捎瑁?  (1)附子9g,生大黃9g,黃連6g,吳茱萸3g,生姜2片,1日1劑,水煎服。   (2)附子9g,大黃9g,牡蠣60g,一見喜15g,水煎成150~200mI,保留灌腸,1日1次。   (3)玉樞丹0.6~1.5g,1日2次。   四、分證論治   1.風水泛濫   證候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兼有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小便不利。偏于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zhì)紅,脈浮滑數(shù);偏于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緊。如水腫較甚,亦可見脈沉。   證候分析風邪襲表,營衛(wèi)失和,內(nèi)舍于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液代謝失常,則見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小便不利,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風邪兼熱,則咽喉紅腫熱痛,舌質(zhì)紅,脈浮滑數(shù);若風邪兼寒,邪在肌表,衛(wèi)陽被遏,肺氣不宣,則惡寒發(fā)熱,咳喘;若腫勢較甚,陽氣內(nèi)遏,則脈沉或沉滑數(shù),或沉緊。   治法 疏風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越婢加術(shù)湯加減。藥用麻黃、羌活、防風、防己、桂枝、白術(shù)、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炙甘草。   本證主要由于風邪襲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調(diào)水道而成,治當疏風宣肺,通調(diào)水道為主。方中麻黃發(fā)汗解表,宣肺利水,去在表之風水,為君藥;桂枝、羌活、防風助麻黃辛溫解表之力,防己助麻黃祛風除濕之功,共為臣藥;白術(shù)健脾化濕,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利水滲濕,使?jié)裥皬男”愣?,為佐藥;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   (2)加減風寒者,加蘇葉;風熱者,去羌活、桂枝,加生石膏、金銀花、白茅根、蘆根;若咽喉腫痛明顯者,還可加板藍根、桔梗、牛蒡子、土牛膝、射干清咽散結(jié)解毒;若咳喘較甚者,加前胡、杏仁、葶藶子、蘇子降氣止喘;若汗出惡風,衛(wèi)陽已虛,復感外邪者,可用防己黃芪湯加滲利之品,以補氣固衛(wèi),行水消腫;脾胃氣虛者,加大棗、甘草、太子參。   (3)臨證參考本證由風遏水阻導致水腫,故治療要疏風散邪,也要通利小便,有肺經(jīng)癥狀者還須宣暢肺氣,實為疏風、宣肺、利水之法。但疏風宜致微汗為佳,利尿也以適當為度,因汗出太多易傷及陽氣,利水太過致陰液耗損?;謴推谝乐狗磸透忻?。   2.濕毒侵淫   證候眼瞼浮腫,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發(fā)瘡痍,甚至潰爛,惡風發(fā)熱,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   證候分析 肌膚為脾肺所主,故肌膚瘡痍,濕毒未能被及時清解消散,內(nèi)歸肺脾,使脾不能運化水濕,失其轉(zhuǎn)輸,使肺不能通調(diào)水道而水液代謝失調(diào),出現(xiàn)小便不利,眼瞼浮腫,延及全身;濕毒未解則見肌膚瘡痍,甚至潰爛;肌表被濕毒所阻,營衛(wèi)失和,故見惡風發(fā)熱;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為濕毒內(nèi)蘊之象。   治法 清解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藥用赤小豆、連翹、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生麻黃、杏仁、炙甘草。   方中赤小豆解毒利水消腫為主藥;輔以連翹清熱散結(jié),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紫背天葵清熱解毒,麻黃、杏仁宣肺行水;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2)加減膿毒甚者,重用蒲公英、地??;濕盛而糜爛者,加苦參、土茯苓;風盛而瘙癢者,加白鮮皮、赤芍;大便不通者,加大黃、芒硝。   (3)臨證參考以清解瘡毒為主,金銀花、蒲公英、地丁劑量宜重,即使水腫時瘡毒已愈僅留痕跡,也需注意清解。   3.水濕浸漬   證候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全身水腫,按之沒指,以下肢為甚,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濡緩。   證候分析 水濕之邪,浸漬肌膚,壅滯不行,以致肢體浮腫,水濕內(nèi)聚,三焦決瀆失司,膀胱氣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濕日增而無出路,泛溢肌膚,所以腫勢日甚,按之沒指;水濕之邪下趨,故腫以下肢為甚;濕性粘膩,不易速化,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脾為濕困,陽氣不得舒展,則見身重、神疲、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沉緩,亦為濕盛脾弱之象。   治法 通陽化濕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五皮飲合胃苓湯加減。藥用澤瀉、桂枝、蒼術(shù)、白術(shù)、陳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豬苓、茯苓皮、生姜、大棗。   方中澤瀉直達下焦腎與膀胱,利水滲濕為君藥;茯苓、豬苓、桑白皮、生姜皮淡滲利水,增強君藥利水滲濕之功,共為臣藥;桂枝助膀胱氣化,通陽化氣以行水,蒼術(shù)、白術(shù)燥濕健脾以化濕,陳皮、大腹皮調(diào)暢氣機,行氣利水,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補益中焦,均為佐藥;大棗又能調(diào)和諸藥,亦為使藥。   (2)加減腫甚而喘者,可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寒濕偏盛,中焦不運,脘痞腹脹者,可加厚樸、干姜、川椒目溫脾化濕,行氣寬中;衛(wèi)表陽虛,汗出怕風者,加生黃芪、防風以護衛(wèi)固表。   (3)臨證參考本證為寒濕困脾,脾陽失展,土不制水,故宜溫脾通陽,化濕利水,用藥宜溫燥,不宜寒涼,這是治療本證的關鍵。   4.濕熱壅盛  證候 遍身浮腫,皮膚繃急發(fā)亮,胸脘痞悶,煩熱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結(jié),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濡數(shù)。   證候分析 濕熱之邪壅于肌膚經(jīng)隧之間,三焦水道不利,則遍身浮腫而皮膚繃急發(fā)亮;濕熱壅滯,氣機升降失常,則胸脘痞悶;熱盛消耗津液則見煩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結(jié);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濡數(shù),均為濕熱之征象。   治法 分利濕熱。   方藥運用   (1)常用方疏鑿飲子加減。藥用商陸、檳榔、赤小豆、川椒目、黃柏、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澤瀉、生姜、炙甘草。   方中商陸通利二便,瀉下逐水,使在內(nèi)之水邪從下而奪為君藥;赤小豆、川椒目、黃柏、木通清熱利濕以消腫,茯苓皮、大腹皮、澤瀉通利小便,利水滲濕消腫,共為臣藥,其中檳榔、大腹皮又可行氣導滯,取氣行水行之意;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是為使藥。諸藥合用使水邪分消走泄,濕熱之邪得以清利,則腫勢自消。   (2)加減濕熱下注膀胱,傷及血絡,見尿痛、尿血等癥者,加大薊、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若腹?jié)M不減,大便不通,體質(zhì)尚實者,可加生大黃、黑白丑攻逐二便,或合用己椒藶黃丸,以助攻瀉之力,使水從大便而泄;若腫勢嚴重,兼見氣粗喘滿,倚息不得臥,脈弦有力者,為水在胸中,上迫于肺,肺氣不降,宜瀉肺行水為主,可用五苓散、五皮飲等方合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三子養(yǎng)親湯以瀉胸中之水;若濕熱久羈,化燥傷陰,水腫兼見口咽干燥、大便于結(jié)等津液虧耗之癥狀者,可用豬苓湯,既能滋陰,又可清利水邪。   (3)臨證參考本證腫勢嚴重,上下表里分消,單一治法難以見效。如掌握時機,短暫采用攻逐之法,多可轉(zhuǎn)機取效。用攻逐法要細心觀察病情,以防傷及正氣,必須中病即止,不可過劑。亦可攻補兼施,或攻補交替結(jié)合,以防損傷正氣。   5.氣滯水停   證候肢體或全身水腫,脅肋滿痛,脘腹痞滿,納食減少,噯氣不舒,面色、爪甲蒼白無華,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脈弦。   證候分析肝主疏泄,調(diào)暢氣機,肝氣不舒,氣機不暢,可致三焦水道不通而發(fā)為肢體或全身水腫,小便短少;肝氣郁結(jié),則脅肋滿痛;肝木克脾土,則見脘脹痞滿,納食減少,噯氣不舒;氣滯水停,肌膚失養(yǎng)則見面色、爪甲蒼白無華;舌淡、苔薄白、脈弦為氣滯水停所致。   治法 行氣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加減。藥用北柴胡、枳殼、制香附、厚樸、蘇梗、茯苓、白術(shù)、豬苓、澤瀉、芍藥、川芎、炙甘草。   方中柴胡、枳殼、香附、蘇梗疏肝理氣,厚樸溫燥行氣,調(diào)暢氣機,使氣行水行;茯苓、白術(shù)健脾化濕;豬苓、澤瀉滲濕利水消腫,均為主藥;輔以川芎行氣活血,取血為氣母,和血以行氣,芍藥養(yǎng)血柔肝,條達氣機;炙甘草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   (2)加減若脅腹脹滿較甚者,可佐入木香、陳皮、青皮、谷芽、麥芽等健脾理氣之品;氣病及血,癥見脅肋刺痛,舌有瘀點,脈細澀者,可加桃仁、紅花、地鱉蟲、丹參、郁金等活血化瘀;倦怠無力,少氣懶言,氣虛較甚者,加黨參、黃芪、黃精以益氣;口苦,小便黃為氣郁化熱,加茵陳、虎杖、黃連等清熱利濕。  ?。?)臨證參考 本證由肝失疏泄而致,故用疏肝理氣,除濕散滿之法,以氣行則水行之意。   6.氣虛水溢   證候 浮腫,尤以下肢明顯,按之凹陷,有時晨起面浮較甚,納少便溏,倦怠無力,腰背酸痛,脛膝酸軟,動則氣短,尿有余瀝,舌淡紅,舌邊常見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氣虛則人體氣化功能減退,不能化水,開闔失司而水濕泛濫,故浮腫;水性重濁下趨,則以下肢浮腫明顯,按之凹陷,晨起陽氣初生,溫煦不足則有時見晨起面浮較甚;脾氣不足,運化失司,則納少便溏,倦怠無力;肺氣不足,動則氣短;腎氣虧損,腎精不足,不能主骨生髓,則見腰背酸痛、脛膝酸軟,開闔失司則見尿有余瀝;舌淡紅,邊常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均為氣虛之象。   治法 補氣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防己黃芪湯合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藥用生黃芪、黨參、防風、防己、炒白術(shù)、茯苓皮、生薏苡仁、山藥、車前子、杜仲、炙甘草。   方中黃芪、黨參補益元氣,化氣以行水,治病之本,故為君藥;防風、防己祛風除濕,助衛(wèi)行水,白術(shù)、山藥健脾運濕以化水,茯苓皮、生薏苡仁、車前子滲濕利水,助君藥以奏補氣利水之功,共為臣藥;杜仲補腎益精,利下焦之濕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   (2)加減若脾虛氣滯者,加木香、香櫞、佛手、大腹皮;若腹水明顯,腹脹難忍,步履艱難,甚則腹大不能起床者,加大腹皮、生姜皮、陳皮、雞內(nèi)金等以運脾利水、消滯疏中;若氣分藥不效,可尋求于血分,合桃紅四物之類;若從脾治不效,亦可從肝絡瘀阻論治,重用養(yǎng)肝和絡之藥,如當歸、白芍、枸杞子、紅花、桃仁等;病程日久,脾病及腎,以腎氣不足為主者,可加濟生腎氣丸治療;心氣不足為主者,用歸脾湯或炙甘草湯加赤小豆、丹參、益母草等。   (3)臨證參考氣虛水腫,治療重在補氣,用大劑量黃芪補氣利水,同時可配防風,以防大劑量黃芪導致中焦脹滯。補氣的同時,應注意虛在何臟,辨證準確,才能提高療效;氣虛運血無力,多兼有絡脈瘀阻,加重水腫,故治療時酌加活血通絡利水之藥。   7.脾陽虛衰   證候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納減便溏,面色萎黃,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緩或沉弱。   證候分析脾陽虛衰,中陽不足,氣不化水,水液趨下,以致下焦水邪泛濫,故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脾虛運化失司則見脘腹脹悶,納減便溏;脾虛氣血生化乏源,肌膚失充,則見面色萎黃;陽不溫煦,則神疲肢冷;陽不化氣,則水濕不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緩或沉弱均為陽虛之象。   治法 溫陽健脾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實脾飲加減。藥用炮附子、干姜、白術(shù)、桂枝、茯苓皮、椒目、車前子、大腹皮、木香、生姜、大棗、炙甘草。   方中附子溫腎以助氣化,行陰水之停滯,干姜溫脾陽以助運化,散寒水之凝結(jié),二藥溫養(yǎng)脾腎,扶陽抑陰,共為君藥;輔以白術(shù)、茯苓、車前子健脾燥濕,滲濕利水,使水濕從小便而利,桂枝、椒目溫陽散寒,化氣行水,大腹皮、木香行氣導滯,令氣行濕化;佐以生姜、大棗益脾和中;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2)加減 若濕邪內(nèi)盛,脘悶腹脹、苔厚膩者,可加蒼術(shù)、厚樸、木香以燥濕健脾,理氣消脹;若氣短聲弱,氣虛甚者,可加人參、黃芪健脾補氣;若小便短少,可加豬苓、薏苡仁、澤瀉增強滲利水濕之功;若脾胃虛弱明顯者,治當健脾化濕,以健脾為主,不宜過于分利,可用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   (3)臨證參考脾陽虛衰,脾氣亦虛,治療本證的原則,一是補脾陽,用附子、干姜、桂枝、川I椒之類;二是補益脾氣,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山藥之類;三是健脾滲利,用豬苓、茯苓皮、薏苡仁、車前子之類。不可過用逐水之劑,待脾之陽氣來復,病可轉(zhuǎn)機,水腫可消。   8.腎陽衰微   證候面浮身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氣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減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滯或咣白,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證候分析 腎陽虛衰,開闔、氣化失司,陰盛于下,水濕潴留難去,而致水腫遷延日久,面浮身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腎陽虛衰,則腰部冷痛酸重;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本,腎陽不足,心陽亦虧則見心悸、氣促;陽虛不能溫煦形體,則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滯或咣白;。腎陽不足,膀胱開闔不利則見尿少或尿量增多;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亦為陽虛水盛之候。   治法 溫腎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藥用熟附片、鹿角片、巴戟天、仙靈脾、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白術(shù)、茯苓、澤瀉、車前子、桂枝。   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腎助陽,化氣行水,兼暖脾土,以溫運制水,為君藥;鹿角片、巴戟天、仙靈脾溫運腎陽,助君藥峻補命門之火,共為臣藥;熟地黃、山藥、山萸肉補益腎陰,以取陰中求陽,則生化無窮之意,茯苓、澤瀉、車前子利水滲濕,使水濕從小便而出,白術(shù)健脾燥濕以利水,桂枝助膀胱化氣行水,共為佐藥。   (2)加減小便清長量多者,去澤瀉、車前子,加菟絲子、補骨脂溫固下元;心悸、唇紺、脈虛數(shù)或結(jié)代者,重用附子、桂枝,加炙甘草、丹參以溫陽化瘀;若見喘促,汗出、脈虛浮而數(shù)者,可加人參、蛤蚧、五味子、煅牡蠣,或吞服黑錫丹以防喘脫;若病程纏綿,復感外邪,癥見發(fā)熱惡寒,腫勢增劇,小便短少,以越婢湯為主,酌加黨參、菟絲子等補氣溫腎之藥;病至后期,如水腫反復發(fā)作,精神疲憊,腰酸遺精,口咽干燥,五心煩熱,舌紅,脈細弱者,用左歸丸加澤瀉、茯苓、冬葵子;若兼有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者,可用左歸丸加重鎮(zhèn)潛陽之品,如龍骨、牡蠣、珍珠母、鱉甲等;若見神倦欲睡,泛惡,甚至口有尿味者,宜炮附子合大黃、吳茱萸、黃連、茯苓、陳皮、竹茹、代赭石、六月雪等。   (3)臨證參考本證為陰水重證,陽虛陰盛,本虛而標實,故治療重在溫陽,主藥為附子,劑量宜重,可用30~60g,但用時須久煎,以去其毒性而存溫陽之效,見效即可減量,且需與補腎藥同用。同時還須適當配伍補陰之品,可陰中求陽,并可防陽旺之偏。   陽虛水腫,反復不愈,正氣日衰,復感外邪,則兼風水之證,可急則治標,暫按風水論治,但因?qū)俦咎摌藢嵵C,故治療時要顧及正氣虛衰的本質(zhì),需扶正祛邪,不可過用表藥,可酌加健脾溫腎之品。臨床以脾腎陽虛水腫多見,可溫補脾腎,利水消腫,治療時要注意區(qū)別脾、腎的輕重主次,有所側(cè)重地進行治療。   9.氣陰兩虛   證候 浮腫日久,氣短乏力,納少腹脹,手足心熱,口干咽燥,頭目眩暈,舌紅少苔或舌淡而邊有齒痕,脈細數(shù)或細弱。   證候分析 氣虛則機體氣化功能減弱,無以化水,運水無力,陰虛則無以化氣,氣虛更甚,則水液停聚,發(fā)為水腫,日久不消;氣短乏力,納少腹脹,舌淡,邊有齒痕,脈弱為氣虛之征;手足心熱,口干咽燥,頭目眩暈,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陰虛之象。   治法益氣養(yǎng)陰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 防己黃芪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藥用生黃芪、生熟地、太子參、山藥、枸杞子、山萸肉、紫河車、二至丸、防己、茯苓皮、生薏苡仁、續(xù)斷、車前子、蘆根、白茅根。   方中黃芪鼓動陽氣,疏其壅滯,補益肺氣,使肺能通調(diào)水道,生熟地黃補腎填精,大補腎陰,二藥合用氣陰雙補,故為君藥;太子參助黃芪益氣健脾,山藥、枸杞子、山萸肉、二至丸、紫河車助生熟地補益腎陰之功,共為臣藥;茯苓皮、生薏苡仁、車前子淡滲利水消腫,防己祛風行水,配黃芪疏散在表之水濕,白茅根、蘆根清熱生津利水,續(xù)斷溫陽補腎,有陽中求陰之意,共為佐藥。   (2)加減陰虛尿少者,加沙參、麥冬;氣虛偏重者,重用黃芪,并加黨參、白術(shù);精氣虧虛較甚者,加何首烏、天冬、阿膠等。   (3)臨證參考本證氣虛陰虛,水濕逗留,補氣藥重用生黃芪、太子參;滋陰藥不用大劑厚味,以滋陰而不戀邪為宜;利水時要防傷陰。平補氣陰藥長期服用,氣陰得復,腫自消退。   10.瘀血阻絡   證候 浮腫日久,面唇、膚色晦滯黧黑,腹部青筋暴露,婦女經(jīng)色黯紅有紫塊,經(jīng)少經(jīng)閉,或腫勢嚴重,舌紫黯或見瘀點,脈澀。   證候分析 久病入絡,絡脈瘀阻,水道不通,水滲肌膚則浮腫日久不消,或腫勢嚴重;面唇、膚色晦滯黧黑,腹部青筋暴露,婦女經(jīng)色黯紅有紫塊,均為瘀血內(nèi)阻之象;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血虧則經(jīng)少經(jīng)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亦為瘀血所致。   治法 活血通絡利水。   方藥運用   (1)常用方桃紅四物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藥用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丹參、赤小豆、生黃芪、黨參、牛膝、益母草、馬鞭草、澤蘭。   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通絡,川芎、當歸、赤芍、丹參養(yǎng)血活血通絡,共為主藥;輔以赤小豆健脾利水通絡,生黃芪、黨參健脾益氣通絡,牛膝補肝腎,引血下行以利水濕,益母草、馬鞭草、澤蘭活血祛瘀,利水消腫通絡。   (2)加減氣滯者,加延胡索、郁金;陽不足者,加仙靈脾、紫河車、白術(shù);水腫明顯者,加連皮茯苓、薏苡仁、車前子;瘀血不去者,加參三七及土鱉蟲、蜈蚣、全蝎、地龍等蟲類藥以搜剔經(jīng)絡之瘀血。   (3)臨證參考本證水腫,瘀血不去,則水腫不退。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故需配補氣行氣之品以助化瘀。又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常伍養(yǎng)血活血之藥。 水腫用的方劑 A 陽水風水泛濫證:眼臉浮腫,繼則全身浮腫。來勢迅速。多見惡風、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小便不利。咽喉腫痛、舌紅、脈滑數(shù)。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緊。脈沉(腫較甚時)、滑數(shù)或緊。越婢湯加減;麻黃18克  石膏5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紅棗12枚 1.惡風加炮附子3克 2.注意:石膏55克更效。 風水證加減: 1.腫甚身重,為濕邪重,加蒼術(shù)燥濕。 2.頭面鴰腫,或咳喘為肺氣郁滯,加浮萍、杏仁以加重宣肺行水之力。 3.一身悉腫、小便不利,加茯苓、澤瀉利水。 4.煩渴熱而少尿,為熱閉水道,加鮮白茅根清熱利尿。 5.惡寒身楚,為寒邪偏重,加蘇葉、防風、桂枝等一、二味以辛溫散解。 6.咽喉腫痛,為風熱上搏,加板藍根 、桔梗、連翹清熱利咽。 7.惡風汗多,為表虛失固,加白術(shù)(越婢加術(shù)湯),散精輸肺,固表止汗,使麻、膏得宣通水道之效。 8.甚者再加附子,助白術(shù)逐水祛濕。 風水泛濫 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兼有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小便不利。偏于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zhì)紅,脈浮滑數(shù);偏于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緊。如水腫較甚,亦可見脈沉。越婢加術(shù)湯加減;麻黃18克羌活9克防風9克防己10克桂枝6克白術(shù)12克豬苓9克茯苓9克澤瀉9克、車前子9克、炙甘草6克 1.惡風加炮附子3克 加減 1. 風寒者,加蘇葉; 2. 風熱者,去羌活、桂枝,加生石膏、金銀花、白茅根、蘆根; 3. 若咽喉腫痛明顯者,還可加板藍根、桔梗、牛蒡子、土牛膝、射干清咽散結(jié)解毒; 4. 若咳喘較甚者,加前胡、杏仁、葶藶子、蘇子降氣止喘; 5. 若汗出惡風,衛(wèi)陽已虛,復感外邪者,可用防已黃芪湯加滲利之品,以補氣固衛(wèi),行水消腫; 6. 脾胃氣虛者,加大棗、甘草、太子參。 衛(wèi)陽已虛,汗多,惡風,無熱,改用補虛固表、微佐行水法,防已黃芪湯;防已12克 炙甘草6克 白術(shù)9克 黃芪15克 1.如果兼氣喘加麻黃6克 2.如果兼胃中不和的,加入白芍3.6克 3.如果兼有氣上沖的,加桂枝3.6克 4.如果兼下有陳寒的,加細辛3克 5.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衛(wèi)陽不行,四肢腫,聶聶動,水在皮膚中,擬溫陽助衛(wèi),行水消腫,防已茯苓湯;防已9克  黃芪9克  桂枝9克  茯苓18克  甘草6克 1.惡風加炮附子3克 2.若脾虛重者,加黨參以益氣健脾; 3.腎陽虛者,加附子、仙靈脾等溫壯腎陽; 4.水濕較重者,加澤瀉、茯苓以增強利水滲濕之功。 二.瘡毒內(nèi)歸證:身患瘡?痍,或咽喉腫痛潰爛?;蛞蛳丛?,擦藥不當。眼臉浮腫,延及全身。小便不利。惡風發(fā)熱。脈浮數(shù)、滑數(shù)。苔薄黃、舌紅。有表證未解敗毒散;羌活5克 柴胡5克 前胡5克 獨活5克 枳殼5克 茯苓5克 荊芥5克 防風5克 桔更5克 川芎5克 甘草3克水腫加減: 1. 膿腫毒甚,重用清熱解毒諸藥。 2. 表證未除,重用散風解毒諸藥。 3. 糜爛,加苦參、土茯苓利濕解毒。 4. 搔癢,加白鮮皮、地膚子、蟬衣疏風止癢。 5. 血熱腫毒,加丹皮、赤芍涼血解毒。 6.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通府泄?jié)帷?水腫毒甚赤小豆湯;赤小豆 當歸 商陸 澤瀉 連翹仁 赤芍 漢防已 木豬苓 桑白皮 澤瀉 生姜水腫加減: 1. 膿腫毒甚,重用清熱解毒諸藥。 2. 表證未除,重用散風解毒諸藥。 3. 糜爛,加苦參、土茯苓利濕解毒。 4. 搔癢,加白鮮皮、地膚子、蟬衣疏風止癢。 5. 血熱腫毒,加丹皮、赤芍涼血解毒。 6.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通府泄?jié)帷?有熱毒證五味消毒飲;金銀花20克 野菊花15克 蒲公英15克 紫花地丁15克 紫背天葵子15克 1.熱毒重者,加連翹、黃連、半枝蓮。 2.血熱毒盛 者,加牡丹皮、生地黃、赤芍等。 3.腫甚者,加防風、蟬蛻等。   4.膿成不潰根深或潰而不易出者,加皂角刺。 5.若用于乳癰、局部紅腫熱痛者,可加瓜蔞皮、貝母、青皮等。 6.用于急性腎炎,浮腫發(fā)熱者,可加白茅根、玉米須。 水腫加減: 1. 膿腫毒甚,重用清熱解毒諸藥。 2. 表證未除,重用散風解毒諸藥。 3. 糜爛,加苦參、土茯苓利濕解毒。 4. 搔癢,加白鮮皮、地膚子、蟬衣疏風止癢。 5. 血熱腫毒,加丹皮、赤芍涼血解毒。 6.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通府泄?jié)帷?外寒里熱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麻黃6克 連翹6克 杏仁7克 赤小豆24克 紅棗12枚 茵陳24克 生姜片6克 炙甘草6克 水腫加減: 1. 膿腫毒甚,重用清熱解毒諸藥。 2. 表證未除,重用散風解毒諸藥。 3. 糜爛,加苦參、土茯苓利濕解毒。 4. 搔癢,加白鮮皮、地膚子、蟬衣疏風止癢。 5. 血熱腫毒,加丹皮、赤芍涼血解毒。 6.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通府泄?jié)帷?濕毒侵淫,眼瞼浮腫,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發(fā)瘡痍,甚至潰爛,惡風發(fā)熱,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滑數(shù)。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赤小豆24克、連翹6克、金銀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 紫背天葵15克、生麻黃6克、杏仁7克 、炙甘草6克 1.熱毒重者,加連翹、黃連、半枝蓮。 2.血熱毒盛 者,加牡丹皮、生地黃、赤芍等。 3.腫甚者,加防風、蟬蛻等。   4.膿成不潰根深或潰而不易出者,加皂角刺。 5.若用于乳癰、局部紅腫熱痛者,可加瓜蔞皮、貝母、青皮等。 6.用于急性腎炎,浮腫發(fā)熱者,可加白茅根、玉米須。加減: 1. 膿毒甚者,重用蒲公英、地?。?2. 濕盛而糜爛者,加苦參、土茯苓; 3. 風盛而瘙癢者,加白鮮皮、赤芍; 4. 大便不通者,加大黃、芒硝。 偏重濕熱下注,煩渴。舌赤、溲短赤澀脅痛、口苦 、腫癢、婦人帶下臭穢,龍膽瀉肝湯;酒龍膽草6克 梔子9克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3克酒生地黃9克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jīng)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致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cè)柏葉。。 全身水腫。小便短少。身腫按之沒指。身重神疲。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緩。起病緩慢、病程較長?;蛴芯镁颖皾?,水中作業(yè),沖犯霧露。五苓散;豬苓9克、澤瀉15克 白術(shù)9克 茯苓9克 桂枝6克水腫加減: 1. 腫甚而喘,兼見惡風發(fā)熱,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泄水平喘。 2. 面腫、胸滿、不得臥,加蘇子、葶藶子降氣行水。 3. 以氣滯喘郁為主可用蘇子降氣湯。 4. 下肢多腫,身重腰酸無力,痞悶納呆,用除濕湯加大腹皮、木瓜。 胃苓湯;豬苓2.3克 澤瀉3.8克 白術(shù)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蒼術(shù)(泔浸)3克 姜厚樸1.5克 陳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包) 紅棗3枚(包)水腫加減: 1. 腫甚而喘,兼見惡風發(fā)熱,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泄水平喘。 2. 面腫、胸滿、不得臥,加蘇子、葶藶子降氣行水。 3. 以氣滯喘郁為主可用蘇子降氣湯。 4. 下肢多腫,身重腰酸無力,痞悶納呆,用除濕湯加大腹皮、木瓜。 五皮飲;陳皮5克 茯苓皮5克 姜皮5克 桑白皮5克 大腹皮5克 1.若腰以上腫甚,兼有風邪者,加防風、羌活、蘇葉,以散風祛濕; 2.腰以下腫甚,小便短少,常與五苓散合用,以增強利水之功; 3.偏寒者,加附子、干姜,以溫陽利水; 4.偏熱者,加滑石、木通、以利水清熱; 5.妊娠水腫,加白術(shù),以健脾利濕而安胎 6.腹中脹滿,加萊菔子、厚樸、麥芽以消滯行氣; 7.正氣不足,脾虛體弱,加黨參、白術(shù)以補氣健脾。 水腫加減: 1. 腫甚而喘,兼見惡風發(fā)熱,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泄水平喘。 2. 面腫、胸滿、不得臥,加蘇子、葶藶子降氣行水。 3. 以氣滯喘郁為主可用蘇子降氣湯。 4. 下肢多腫,身重腰酸無力,痞悶納呆,用除濕湯加大腹皮、木瓜。 水濕浸漬 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全身水腫,按之沒指,以下肢為甚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苔白膩,脈濡緩五苓散合胃苓湯加減;澤瀉3.8克 、桂枝1.5克、蒼術(shù)(泔浸)3克、白術(shù)2.3克、陳皮1.5克、桑白皮3克、生姜皮3克、 大腹皮5克、豬苓2.3克 、茯苓皮2.3克 、生姜6克(包)、大棗3枚(包)加減: 1. 腫甚而喘者,可加麻黃、杏仁、葶藶子; 2. 寒濕偏盛,中焦不運,脘痞腹脹者,可加厚樸、干姜、川椒目溫脾化濕,行氣寬中; 3. 衛(wèi)表陽虛,汗出怕風者,加生黃芪、防風以護衛(wèi)固表。 水濕浸漬,五皮飲+胃苓湯;桑白皮30,陳皮25,大腹皮30,茯苓皮25,生姜20,白術(shù)20,厚樸20,豬苓25,澤瀉25,肉桂20, 濕熱壅盛:疏鑿飲子 若腹?jié)M不減,大便不通者+己椒藶黃丸,組成:防己12g 椒目5 g葶藶子(炒)10 g大黃10g 水去脾虛,腫勢少退,伴見腹?jié)M不食吐水,外臺茯苓飲;茯苓9克人參9克 白術(shù)9克 枳實6克 橘皮7.5克 生姜12克 脾陽虛水逆,兼見胸脅支滿目眩,心悸氣促,吐清痰涎,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術(shù)6克 炙甘草6克 1.如眩暈甚者,加澤瀉,利水消飲邪; 2.咳嗽嘔吐稀涎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 3.干嘔,巔頂疼痛,肝胃陰寒水氣上逆者,加吳茱萸,以溫中暖肝,開郁止痛; 4.身瞤動而水氣上泛,加附子,以溫散水氣; 5.脾氣虛弱者,加黨參、黃芪以益氣健脾。 濕熱壅結(jié)證:遍身浮腫、皮膚繃急光亮。胸脘痞悶。煩熱口渴、(或面赤發(fā)熱)、不引飲。小便短赤不利。大便干結(jié)或溏而不爽。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濡數(shù)。疏鑿飲子;澤瀉12克 炒赤小豆15克 商陸6克 羌活9克 大腹皮15克 椒目9克 木通12克 秦艽9克 檳榔9克  茯苓皮30克 (各等分也可) 水腫加減: 1. 用上方后腹?jié)M不減,大便不通,加防已,葶藶子、大黃增強攻逐之效。 2. 尿痛尿血,加大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加減: 1.濕熱下注膀胱,傷及血絡,見尿痛、尿血等癥者,加大薊、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 2.若腹?jié)M不減,大便不通,體質(zhì)尚實者,可加生大黃、黑白丑攻逐二便, 3.或合用己椒藶黃丸,以助攻瀉之力,使水從大便而泄; 4.若腫勢嚴重,兼見氣粗喘滿,倚息不得臥,脈弦有力者,為水在胸中,上迫于肺, 5.肺氣不降,宜瀉肺行水為主,可用五苓散、五皮飲等方合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三子養(yǎng)親湯以瀉胸中之水;. 6.若濕熱久羈,化燥傷陰,水腫兼見口咽干燥、大便于結(jié)等津液虧耗之癥狀者,可用豬苓湯,既能滋陰,又可清利水邪。 水濁上逆胸中。腫勢嚴重,兼見氣粗喘滿,倚息不得臥,脈弦有力,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葶藶子10克(包紅棗12枚(包)杏仁6克木通6克防已9克豬苓9克澤瀉15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濕郁化火,肝膽熱壅。兼見頭暈頭痛、口苦、目赤、溲赤短澀、脈弦數(shù),龍膽瀉肝湯;酒龍膽草6克 梔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jīng)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致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cè)柏葉。 B 陰水 脾不制水證:身腫,多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脘悶食減,腹脹便溏。面色不華,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苔白膩,或白滑,脈沉緩或沉弱。 1實脾散;姜厚樸3克 白術(shù)3克木瓜3克木香3克草果仁3克大腹子3克 炮附子3克 白茯苓3克 干姜3克 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氣短乏力,怠惰,懶言者,加黃芪、黨參等以補氣; 2.尿少腫盛者,加澤瀉、豬苓以加強小便之功; 3.脘腹脹甚,加陳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陽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實;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龍骨、磁石; 6.肝區(qū)脹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術(shù); 7.大便溏瀉者,應將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加減法; 1. 氣短聲怯,加人參、黃芪,或再少加升麻益氣補中,清升則濁陰自降。 2. 小便短少,加桂枝、澤瀉,化氣行水。 脾陽虛衰,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納減便溏,面色萎黃,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緩或沉弱。 2實脾散加減;炮附子3克干姜3克白術(shù)3克桂枝3克茯苓皮3克椒目3克車前子3克、大腹皮3克、木香3克、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氣短乏力,怠惰,懶言者,加黃芪、黨參等以補氣; 2.尿少腫盛者,加澤瀉、豬苓以加強小便之功; 3.脘腹脹甚,加陳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陽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實;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龍骨、磁石; 6.肝區(qū)脹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術(shù); 7.大便溏瀉者,應將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加減: 1.  若濕邪內(nèi)盛,脘悶腹脹、苔厚膩者,可加蒼術(shù)、厚樸、木香以燥濕健脾,理氣消脹; 2. 若氣短聲弱,氣虛甚者,可加人參、黃芪健脾補氣; 3. 若小便短少,可加豬苓、薏苡仁、澤瀉增強滲利水濕之功; 4. 若脾胃虛弱明顯者,治當健脾化濕,以健脾為主,不宜過于分利,可用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 氣虛水溢 浮腫,尤以下肢明顯,按之凹陷,有時晨起面浮較甚,納少便溏,倦怠無力,腰背酸痛,脛膝酸軟,動則氣短,尿有余瀝,舌淡紅,舌邊常見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3防已黃芪湯合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生黃芪15克、生熟地各9克、太子參9克山藥9克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9克、紫河車9克 女貞子9克 旱蓮草9克、防己12克 、茯苓皮9克、生薏苡仁9克、續(xù)斷9克、車前子9克、蘆根18克、白茅根9克 1.如果兼氣喘加麻黃6克 2.如果兼胃中不和的,加入白芍3.6克 3.如果兼有氣上沖的,加桂枝3.6克 4.如果兼下有陳寒的,加細辛3克 5.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加減: 1. 陰虛尿少者,加沙參、麥冬; 2. 氣虛偏重者,重用黃芪,并加黨參、白術(shù); 3. 精氣虧虛較甚者,加何首烏、天冬、阿膠等。 水退、脾虛未復。淡滲之后,水腫見消,胃中脹滿不食,原法酌減滲利之品, 4五味異功散;人參6克(焗服) 白術(shù)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陳皮5克 生姜5片 紅棗2枚 氣虛水溢 浮腫,尤以下肢明顯,按之凹陷,有時晨起面浮較甚,納少便溏,倦怠無力,腰背酸痛,脛膝酸軟,動則氣短,尿有余瀝,舌淡紅,舌邊常見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5防已黃芪湯合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生黃芪15克、黨參9克 、防風9克、防己12克、炒白術(shù)9克 、茯苓皮9克、生薏苡仁9克、 山藥6克、車前子9克、杜仲9克、炙甘草6克 1.如果兼氣喘加麻黃6克 2.如果兼胃中不和的,加入白芍3.6克 3.如果兼有氣上沖的,加桂枝3.6克 4.如果兼下有陳寒的,加細辛3克 5.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加減: 1. 若脾虛氣滯者,加木香、香櫞、佛手、大腹皮; 2. 若腹水明顯,腹脹難忍,步履艱難,甚則腹大不能起床者,加大腹皮生姜皮陳皮、雞內(nèi)金等以運脾利水、消滯疏中; 3. 若氣分藥不效,可尋求于血分,合桃紅四物之類; 4. 若從脾治不效,亦可從肝絡瘀阻論治,重用養(yǎng)肝和絡之藥,如當歸、白芍、枸杞子、紅花、桃仁等; 9. 病程日久,脾病及腎,以腎氣不足為主者,可加濟生腎氣丸治療; 10. 心氣不足為主者,用歸脾湯或炙甘草湯加赤小豆、丹參、益母草等。 腎虛水泛證:面浮身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氣短。腰痛酸重。尿量減少,或反多尿。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滯、蒼白。舌質(zhì)胖淡、或有齒痕、苔白,脈沉遲無力。 6真武湯加減;茯苓9克 芍藥9克 生姜9克 白術(shù)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為水氣上犯于肺,故加細辛、干姜以溫肺化飲,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腎; 3.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干姜以溫運脾陽; 4.若嘔者,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水腫加減: 1. 小便不利,水腫較甚,口渴,加五苓散,加強通陽利水之效。 2. 神疲肢冷,上述虛寒癥狀加重,加胡蘆巴、巴戟天、肉桂以溫腎壯陽以助氣化。 3. 咳喘面浮、汗多,不能平臥,加黨參、蛤蚧、五味子、山茱萸、煅牡蠣、黑錫丹,納氣防脫。 4. 心悸唇舌紫紺,脈虛數(shù),加肉桂、炙甘草,加重附子劑量,溫陽化水;加丹參、紅花溫通化瘀。 5. 神昏欲寐,溲閉,泛惡,甚至口泛尿臭或兼頭痛煩燥,加大黃、半夏、黃連,通府泄?jié)峤的婢瘛?腎陽衰微 面浮身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氣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減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滯或咣白,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7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熟附片6克、鹿角片9克、巴戟天9克、仙靈脾9克、熟地黃12克、山藥3克山茱萸3克、白術(shù)6克 茯苓9克、澤瀉9克、車前子3克、桂枝3克(粉服焗)加減: 1. 小便清長量多者,去澤瀉、車前子,加菟絲子、補骨脂溫固下元; 2. 心悸、唇紺、脈虛數(shù)或結(jié)代者,重用附子、桂枝,加炙甘草、丹參以溫陽化瘀; 3. 若見喘促,汗出、脈虛浮而數(shù)者,可加人參、蛤蚧、五味子、煅牡蠣,或吞服黑錫丹以防喘脫; 4. 若病程纏綿,復感外邪,癥見發(fā)熱惡寒,腫勢增劇,小便短少,以越婢湯為主,酌加黨參、菟絲子等補氣溫腎之藥; 5. 病至后期,如水腫反復發(fā)作,精神疲憊,腰酸遺精,口咽干燥,五心煩熱,舌紅,脈細弱者,用左歸丸加澤瀉、茯苓、 冬葵子; 6. 若兼有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者,可用左歸丸加重鎮(zhèn)潛陽之品,如龍骨、牡蠣、珍珠母、鱉甲等; 7. 若見神倦欲睡,泛惡,甚至口有尿味者,宜炮附子合大黃、吳茱萸、黃連、茯苓、陳皮、竹茹、代赭石、六月雪等。 腎不化氣證:水腫久留不退、反復發(fā)作。下肢較腫、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尿多色清(夜尿多)。腰酸膝軟。脈虛弱?;虬橐娚衿sw倦、頭暈耳鳴、腰痛遺精、陽萎早泄、牙齦出血。 8金匱腎氣丸;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將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干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4.下肢腫甚,小便不利,加牛膝、車前子,利腎泄?jié)帷?水腫少退,腎精未復證:水 腫較退,肌膚不澤、語音低怯、面色不華、溲功多功少,溫腎固攝、填補精氣。無比山藥丸;山藥6克 肉蓯蓉12克 五味子18克 菟絲子9克 杜仲9克 牛膝9克 澤瀉3克 干地黃3克 山茱萸3克  茯神(一作茯苓)3克 巴戟天3克 赤石脂3克 1.尿血加阿膠、仙鶴草、小薊、旱蓮草、三七等止血藥。 2.尿血也加仙鶴草、蒲黃、槐花、紫珠草等止血。 3.尿血反復不止,可再加牡蠣、金櫻子、補骨脂等固澀止血。 4.腎陽虧虛較甚,腰脊酸痛,畏寒神祛者,可加鹿角粉、狗脊溫補腎與督脈 陰精傷損證:兼見面色潮紅、頭暈頭痛、心悸不寐、腰酸遺泄、精氣疲憊、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大便燥、喘嗽有痰、 9六味地黃丸;山萸肉6克山藥6克熟地12克丹皮4.5克 澤瀉4.5克麥冬6克 五味子6克 牛膝6克 車前子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shù)、砂仁、陳皮等以防滯氣礙脾。 瘀血阻絡、營衛(wèi)不利證。水腫久稽、面色黯滯、舌紫不活,或皮肉有赤縷血痕,婦人經(jīng)閉、脈沉澀, 10腎氣丸;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生地24克 丹皮9克澤瀉9克茯苓9克赤芍9克紅花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將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干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11腎氣丸合四物湯;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生地12克 丹皮6克 澤瀉6克 茯苓6克 紅花6克 赤芍6克 當歸6克 川芎3克  白芍6克 肉桂1.5克(焗服) 炮附子1.5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將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干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濁阻陽明、和降受擾(多由濕熱蘊結(jié)壅塞,及通降受阻發(fā)展而來)癥見惡心泛惡、吐清涎、甚至二便閉,嗜睡不食、神昏,舌苔膩濁、脈細數(shù)。 12溫膽湯;半夏6克 陳皮1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竹茹6克 枳實6克 蒼術(shù)6克 代赭石6克 生姜15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癲癇抽搐,可加膽星、鉤藤、全蝎以熄風止痙。 4.便閉加大黃。 .病情加重、氣血耗損、精神失守,宜救本培元, 13大補元煎;人參15克  山藥9克 杜仲9克 熟地黃9克 當歸9克 枸杞子9克 山茱萸9克 炙甘草6克 1. 陰虛甚者,加龜板、鱉甲、旱蓮草。 2. 陽虛明顯,可加巴戟天、肉蓯蓉。 3. 納差,加神曲、砂仁、谷芽等。 4. 水腫證:若元陽不足者,加附子、肉桂、炮姜之類。 水凌心肺、陽氣衰微證:(多由陽虛水泛,發(fā)展而來)癥見心悸、氣短促、咳喘清涎,顫振。 14真武湯;茯苓9克 芍藥9克 生姜9克 白術(shù)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為水氣上犯于肺,故加細辛、干姜以溫肺化飲,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腎; 3.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干姜以溫運脾陽; 4.若嘔者,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15黑錫丹;黑錫9克(另包) 硫磺9克(另包) 胡蘆巴1.5克 沉香1.5克 熟附子1.5克 肉桂1.5克 茴香3克 破故紙3克 肉蓯蓉3克 金鈴子3克(去核) 木香3克 虛風擾動、神明不守證:(多由腎精內(nèi)竭,以致脈絡失養(yǎng),發(fā)展而來)癥見筋惕肉瘈、步履飄搖、頭暈神昏。 16羚羊鉤藤湯;羚羊角4.5克(刨細絲,先30分鐘) 霜桑葉6克 川貝12克(去心) 鮮生地15克 雙鉤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2.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fā)斑、舌質(zhì)紅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 3.兼腑實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泄熱; 4.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涼開止痙;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 7.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滋補津液。 8.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五、其它療法   1.中成藥   (1)人參健脾丸(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藥廠):每次1丸,每日2次。適用于脾胃虛弱型水腫者。   (2)金匱腎氣丸(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服69。每日2次。適用于腎陽不足型水腫者。   (3)六味地黃丸(同仁堂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服69,每日2次。適用于腎陰不足型水腫者。   2.單驗方   陽水水盛時酌情逐水,可選用:   (1)控涎丹:胸水明顯,已用各種方法治療仍頑固不消者,可小劑量服用控涎丹,用時劑量由小到大,每日用量1.5~4.5g,晨起空腹頓服,用淡姜湯或溫開水送下。一般連續(xù)服3~5天即停,見效后即減量,服后腹痛、腹瀉較劇者,立即停藥,防止傷正。   (2)大戟棗:大棗150g,放在鍋內(nèi),加水,以上沒四指為度,大戟并根苗30g,入鍋同煮,待熟,去大戟吃棗,分4~6次服,每日2~3次。   (3)商陸豆:商陸15g,綠豆30~50g,煮熟去商陸,可服1周,不宜久服。   (4)苦葫蘆瓢30g,微炒為末,每日粥飲服3g,功專利水。   (5)干燥玉米須50g,加水600ml,用溫水煎煮20~30分鐘,或煎至300~400m|,經(jīng)過濾而口服,每日1劑。 1.香薷葉500克,水一斗,熬至爛,去滓,再熬成膏,加白術(shù)宋210克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 日五夜一服 。治暴發(fā)風水,通身皆腫(方見《外臺秘要》深師薷術(shù)丸)。   2.苦葫蘆瓢30克,微炒為末,每曰粥飲服三克,功專利水(見《太平圣惠方》)。   3。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每服6克,米飲調(diào)下, 日三服,治陽水浮腫(見《丹溪心法》)。   4.浮萍曬干為末,每服方寸匕、白湯下口二服,治水氣洪腫,小便不利(陽水)(見《太平圣惠方》)。   5。大冬瓜一枚,切蓋去瓤,以赤小豆填滿,煨至火盡,取出切片,同豆焙干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 冬子湯下,日三服,小便利為度。治十種水氣、浮腫喘滿(見《楊氏家藏方》)。   6.冬瓜白瓤,水蒸汁,淡飲之。治水腫煩渴,小便少(見《圣濟總錄》)。   7.大蒜十個,搗如泥,入蛤粉,丸如梧子大,每食前白湯下廿丸,利水(見《普濟方》)。   8.禹功散。黑牽牛末120克,茴香30克,炒為末,每服3--,.6克,以生姜自然汁調(diào)下,逐水(見,《儒門事親》。病 水之人,如長川泛濫,非杯杓可取,必以神禹決水之法治之。)。   9.代鹽。以秋石拌飲食,少少用之(《摘玄方》).   陰水水不盛時,扶正可選用:   (1)黃芪鯉魚湯:生黃芪50g,鯉魚1條500g左右,生姜30g,蔥60g,燉湯不放鹽,喝湯吃魚。   (2)黃芪苡米粥:用生黃芪60g,生薏仁50g,煮成稀粥,長期食之。   (3)黃芪山藥粥:生黃芪60g,山藥60g,每日一劑,煎湯服。   3.針灸   針刺脾俞、腎俞、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命門、豐隆、水分,采用弱刺激手法。可酌情加灸。   【轉(zhuǎn)歸與預后】   一般說來,風水泛濫證、濕毒侵淫證、水濕浸漬證、濕熱壅盛證、氣滯水停證多起病較急,常見于疾病早期.,屬陽水,經(jīng)及時正確的治療,預后較好,多在3~7天內(nèi)可消腫。腫退后,善后調(diào)理,正氣漸復,可以治愈。部分陽水患者亦可因失治、誤治,調(diào)理不善,致正氣漸虛,水腫反復發(fā)作,遷延日久可轉(zhuǎn)為虛實夾雜之證或陰水,使病情加重。氣虛水溢證、脾陽虛衰證、腎陽衰微證、氣陰兩虛證,多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見于疾病的中晚期,但經(jīng)正確治療,細心護理,注意攝生及善后調(diào)理,可致水腫漸消,食欲日增,精神漸復,脈象和緩,病情好轉(zhuǎn)。治療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輕易改法易方,應謹守病機,穩(wěn)步前進,才能見效。如治療不當,或治療不徹底,水腫反復發(fā)作,此時正虛邪戀,纏綿不愈,或水腫雖退,而臟氣不復,脾腎虛弱,脾虛不能化生水谷,腎虛不能封藏精微,一時難以恢復,漸漸轉(zhuǎn)為虛勞損途,表現(xiàn)為臟腑氣血陰陽虧損,遷延難復。若此時能從健脾益腎,益氣填藏精血,長期調(diào)養(yǎng),力求好轉(zhuǎn)與長期穩(wěn)定,部分患者亦可痊愈。   若水腫病起日久,反復發(fā)作,突然出現(xiàn)心悸、唇紺、氣急、喘促不能平臥,此為水邪上逆心肺之變;或出現(xiàn)小便不通,嘔吐不止,此為水濕蘊久成濁,濁邪阻閉三焦而成關格;或見衄血、下血,為水濁傷及血絡;或見神昏譫語,肢體震顫,此為水濁上蒙心包,肝風內(nèi)動之證。凡此種種預后多不良,每可產(chǎn)生脫變,雖經(jīng)積極搶救,也難以脫離險境。   【護理與調(diào)攝】   患者要充分休息,保證睡眠,避免疲勞。   要防止感染。嚴防感冒、扁桃體發(fā)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其次要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皮膚感染,臥床病人應經(jīng)常變換體位,保持床上平整干燥,預防褥瘡發(fā)生。未婚水腫者,應在病情穩(wěn)定2~3年后再考慮結(jié)婚,婚后也要節(jié)制房事。注意精神調(diào)養(yǎng),要保持心情舒暢,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要合理安排飲食,做到飲食有節(jié),宜忌得當。首先注意忌鹽。水腫初起,或浮腫較甚者,應給予無鹽飲食;腫勢減退后,可逐漸改為低鹽飲食。其次,不宜進食有礙脾胃運化的滋膩、肥甘之物。忌食發(fā)物、辛辣、煙酒等刺激性物品。切忌暴飲暴食,過食生冷寒涼之品。   要慎用某些藥物??敲顾亍c大霉素等對腎有損害,中藥木通等也有傷腎作用,要慎用。也不要濫用滋補之品。   【預防與康復】   一、預防   本病患者宜經(jīng)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生活起居有常,注意個人衛(wèi)生,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防止外邪侵襲。飲食有規(guī)律,勞逸適度,房室有節(jié),慎用傷腎藥物,有病早治。   二、康復   水腫消退后,邪氣已盡,正氣未復,當根據(jù)氣血陰陽臟腑虛損不同,進行有效康復治療。藥物康復宜以健脾益腎為主法長期服用,精心調(diào)理,鞏固療效。食療康復可采用黃芪粥。即黃芪30~60g,生薏苡仁30g,雞內(nèi)金9g,赤小豆15g,糯米30g,金橘2只,白糖1匙,煎煮成粥,常服。針灸可用平補平瀉法,選用腎俞、脾俞、三焦俞等隔日1次,亦可加艾灸或行溫針。此外還可酌情選擇各種體育鍛煉方法進行長期鍛煉,增強體質(zhì)。   【醫(yī)論提要】   早在《內(nèi)經(jīng)》時代,中醫(yī)學對水腫病已有了較為系統(tǒng)與朗確的認識?!秲?nèi)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風水、石水、涌水的名稱,對水腫癥狀已作詳細描述,如《靈樞·水脹》說:“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薄端貑枴ぴu熱病論》中說:“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于目下也。”對水腫的病機病位,《素問·至真要大論》言:“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素問·陰陽別論》指出:“三陰結(jié)謂之水”。《素問·水熱穴論》說:“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膚,故為胕腫,”又說,“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下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   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按表里上下把水腫分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5種類型;又由五臟發(fā)病的機制與證候,言及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腎水?!吨信K經(jīng)·論水腫脈證生死候》充分認識到水腫病之危重難愈,指出:“人中百病,難療者莫過于水也。水者,腎之制也?!秩观眨瑯s衛(wèi)閉絡,血氣不從,虛實交變,水隨氣流,故為水病”。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將水腫劃分成“十水候”;同時指出了水腫病與腎、脾、胃三臟密切相關,說:“腎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與胃合,相為表里,胃為水谷之海,今胃虛不能傳化水氣,使水氣滲溢經(jīng)絡,浸漬臟腑,脾得水濕之氣,加之則病,脾病則不能制水,故水氣獨歸于腎,三焦不瀉,經(jīng)絡閉塞,故水溢于皮膚,而令腫也”,又說,“水病者,由脾腎俱虛故也……令人上氣體重,小便黃澀,腫處按之,隨手而起是也”。巢氏還提出:“水病有五不可治:第一唇黑傷肝,第二缺盆平傷心,第三臍出傷脾,第四足下平滿傷腎,第五背平傷肺……脈沉者水也,脈洪大者可治,微細者死。”對比于現(xiàn)代I臨床,由于心、肺、肝或腎等臟器功能的衰竭,均可出現(xiàn)類似的水腫癥候。這些認識早在公元7世紀初已在祖國醫(yī)學中提出,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金元醫(yī)家劉完素在其《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中認為:“故諸水腫者,濕熱之相兼也?!薄兜は姆āに[》辨水腫陰陽,提出陰水、陽水之概念,對后世水腫病辨證論治影響甚深。朱丹溪又從癥狀分析看:“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澀,此屬陰水?!泵鞔t(yī)家秦景明辨外感與內(nèi)傷腫脹,外感腫脹又有濕熱與寒濕之分。李梃《醫(yī)學入門·卷之五·水腫》指出:“陽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風寒暑氣而見陽癥;陰水,多內(nèi)因飲水及茶酒過多,或饑飽勞役房欲而見陰癥。陽水,先腫上體肩背手膊手三陽經(jīng);陰水,先腫下體腰腹腥胕足三陰經(jīng)。故男從腳下腫起,女從頭上腫起者為逆,陰陽微妙如此。”民間多有“男從腳下而腫上,女從頭上而腫下,皆難治”之說。李氏之論道破機關,即男屬陽,若傷于三陰經(jīng),水腫發(fā)于足肘為里證;女屬陰,若傷于三陽經(jīng),水腫發(fā)于頭面,則為逆證;二者俱為危候。此亦在辨陽水陰水之范疇。時至明清,對于水腫病病位病機的認識更趨成熟,主要歸結(jié)于肺脾腎三臟。明代王紹隆、張景岳、李中梓以及清代的徐靈胎、沈金鰲等醫(yī)家均持此說,然各有偏重。張景岳主張助氣化兼補命門:“蓋脾土非命門之火不能生,肺氣非命門之水不能化”,又說:“所謂氣化者,即腎中之氣也,即陰中之火也。陰中無陽,則氣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為腫”(《景岳全書·雜證謨·腫脹》)。清代林佩琴亦云:“所謂氣化者,即右腎命門真火也?;鹚t不能蒸動腎之關門,而水聚焉。以蒸動其關,積水始下,以陽主開也”(《類證治裁·腫脹》)。   關于水腫病的治療溯源于《內(nèi)經(jīng)》。《素問·湯液醪醴論》:“平治于權(quán)衡,去宛陳荃,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凈府,精以時服,五陽四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指出:“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清代醫(yī)家沈金鰲在闡發(fā)《內(nèi)經(jīng)》、仲景治療原則時說:“腫在腰以上者,宜發(fā)汗,即經(jīng)所謂開鬼門也;腫在腰以下者,宜利小便,即經(jīng)所謂潔凈府也;上下分謂,使陰陽平治,水氣可去,即經(jīng)所謂去宛陳荃是也。然治其標而已,尤當理氣養(yǎng)脾,以治其本,使脾氣實而健運,則水自行。”又說:“凡病皆本于陰陽,通表利小便,乃宣經(jīng)氣利以驅(qū)水,是陰病治法。治肺以輕開上,治脾必佐溫通?!?《雜病源流犀燭·卷五·腫脹源流》),沈氏強調(diào)給邪以出路,并分清陰陽標本虛實。   張景岳在水腫病治療中極其推倡薛立齋之加減金匱腎氣湯,旨在助命門氣化。當然張氏并未忽視臨證因熱致腫的方面,“凡素稟陽盛,三焦多火而病為水腫者,其證必煩渴、喜冷,或面赤、便結(jié),或熱而喘嗽,或頭面昏腫,或脈見滑實。此濕熱相因,陰虛之證也。凡辛香燥熱等劑,必所不堪,宜用六味地黃湯加牛膝、車前、麥冬之類,大劑與之。其有熱甚者,宜加減一陰煎(生地黃、芍藥、麥門冬、丹參、熟地黃、牛膝、甘草)加茯苓、澤瀉、車前之類主之”。另有一種特殊情況,類于當今所謂酒精性肝病,《景岳全書·雜證謨·腫脹》所謂“凡年少縱酒,致為濕熱所乘”。對于元氣尚強,脈實有力者可用利水逐水之劑,當如禹功散(黑牽牛、茴香)、導水丸(大黃、黃芩、滑石、牽牛)之 屬。但張氏又強調(diào)逐水利水之劑的應用,必須處理好虛實攻補的關系,不能不顧人之虛實不慮人之死生,不能妄用、濫用與過用,以免斫傷人體正氣。總之,水腫病多由于人體正氣虛敗,精血化為水濕,所以溫脾腎,助命火、行氣化當為正治之法。   《臨證指南醫(yī)案》中華岫云總結(jié)葉天士水腫治驗為:“有濕在下者,用分利;有濕在上中下者,用分消;有濕而著里者,用五苓散,通達膀胱;有濕郁熱兼者,用半夏瀉心法,苦辛通降;有濕熱氣郁者,用雞金散(雞內(nèi)金、沉香、砂仁、陳皮、香櫞皮)加減,消利并行;有氣血郁積,夾濕之邪,久留而不散,用小溫中丸,清理相火,健運中州;有濕熱與水寒之氣交橫,氣喘溺少,通身腫脹者,用禹余糧丸,崇土制水,暖下泄?jié)?;有寒濕在乎氣分,則用姜、附;有寒濕入于血分,則用桂、附;有濕上甚為熱,則用麻、杏、膏、苡等味,清肅上焦之氣;有濕下著為痹,則用加味活絡等劑,宣通下焦之郁;有藉乎薤白、瓜蔞者,滑潤氣機之痹結(jié)于腹脅也;有藉乎制黃、歸尾者,搜逐血沫之凝澀于經(jīng)隧也;有藉乎玉壺、控涎、神保(木香、胡椒、干蝎、巴豆)、神芎者,視其或輕或重之痰飲水積而驅(qū)之也。此皆未損夫臟氣,而第在腑之上下,膜之表里者也。若有胃陽虛者,參、苓必進;脾陽衰者,術(shù)、附必投;更有傷乎腎者,則又需加減八味、濟生等丸矣。其他如養(yǎng)陽明之大半夏湯,疏厥陰之逍遙散,蓋由證之牽連而及,是又案中法外之法也已?!彼撝锌暇敚S證圓機變通,縱橫開闔,妙法連珠。   對于水證與血證關系,清代唐容川論述說:“血結(jié)亦病水,水亦病血”,二者互為因果。徐大椿有:“血瘀浮腫,宜破瘀以通其經(jīng)隧;火衰浮腫,宜補火以滋其化源”之說。當代名醫(yī)方藥中總結(jié)水腫病治療時說:“汗、利、溫、補為藥物治療水腫之四種基本方法。所應說明者,這四種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配合。發(fā)汗劑中,往往合用利尿藥;溫補藥中,有時亦須配合發(fā)汗劑或利尿劑?!?《醫(yī)學三字經(jīng)淺說·水腫》)   【醫(yī)案選粹】 案一   丹溪治一婦,血氣俱虛,患單腹脹。因氣餒不能運化,瀕死。但手足面目俱腫,氣尚行,陽分猶可治。遂以參、術(shù)、芎、歸、白芍以斂脹;滑石、腹皮以斂氣;蘇、桔、蔔子、陳皮以泄?jié)M;海金沙、木通利水;木香運氣而愈。注:補瀉兼行法。   (選自《續(xù)名醫(yī)類案》) 案二   莊季裕云:子自許昌遇金狄之難,憂勞艱危,沖冒寒暑,避地東方。丁未八月,抵四濱感痎虐。既至秦川,為醫(yī)妄治,榮衛(wèi)衰耗。明年春末,尚苦胕腫,腹脹氣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后起。得陳了翁家傳,為灸膏肓俞。自丁亥至癸巳積三百壯。灸之次日即胸中氣平,腫脹俱消,利止而食進。甲午已能肩輿出謁,后再報之。仍得百壯,自是疾癥頓減,以至康寧時親舊間見此殊功。后灸數(shù)人,宿疴皆除。孫真人謂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無疾不愈,信不虛也。   (選自《續(xù)名醫(yī)類案》) 案三   唐××,女,20歲。一身悉腫半年,同時經(jīng)閉,用疏風宣肺、通陽利水等法少效。面部浮腫,腹部有移動性濁音,下肢按之沒指,形體消瘦,面色黯黃,脈象細弱,尿蛋白(+++)。此屬血化為水,治當活血化瘀。   生黃芪9g 桂枝尖4.5g 赤芍藥9g 西當歸9g 單桃仁9g 杜紅花4.5g 川芎4.5g 馬鞭草15g 路路通9g 福澤瀉9g 澤蘭草15g   上方服1月,腹水及下肢浮腫逐漸消退,面色轉(zhuǎn)紅潤,但月經(jīng)尚未來潮。尿檢:蛋白(++),紅細胞(+),顆粒管型(+)。以原方加大黃廑蟲丸99,一日分二次吞服。   一周后月經(jīng)來潮,色紫量多,夾有血塊。經(jīng)來之后,水腫迅速消退。尿檢結(jié)果好轉(zhuǎn):蛋白(+),紅細胞管型(一)。治法轉(zhuǎn)從氣血雙調(diào),培補正氣。后來信云,尿蛋白已消失,完全恢復健康。   (選自《近代著名中醫(yī)誤診挽治百案析》)   【現(xiàn)代研究】   有關水腫的中醫(yī)藥研究,主要涉及腎原性水腫、心原性水腫、特發(fā)性水腫等幾個方面,下面將分別介紹。   一、腎原性水腫的中醫(yī)研究   1.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屬中醫(yī)水腫范疇,其病位在腎,與肺脾關系密切。普遍認為中西醫(yī)結(jié)合是目前較理想的治療方案。臨床治療大致可分為:(1)中藥基本方加西藥:傅貴基等認為氣虛血瘀為其基本病理,故采用黃芪、黨參、白術(shù)、當歸、益母草等益氣活血藥為基本方,隨證加減,并配合西藥強的松及對癥治療,結(jié)果41例復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中,完全緩解30例,基本緩解8例,無效3例(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2,5 <7>:436)。呂志平等認為腎氣虛是本病的病理基礎,氣陰兩虛是基本特征,濕邪可貫穿疾病的全過程,瘀血是本病的必然轉(zhuǎn)歸,故采用益氣、溫腎、滋陰、活血化瘀、利濕中藥如附子、黃芪、生地、丹參、益母草等自擬主方,聯(lián)合西藥治療59例,結(jié)果緩解16例,有效25例,無效8例,療效優(yōu)于單純中藥或單純西藥的治療(中醫(yī)雜志,1991,(9):26)。(2)辨證分型加西藥:王秀琴等將本病分為肺脾氣虛,治以益氣健脾、化濕活血利水,藥用黨參、黃芪、丹參、益母草等;脾腎陽虛型,治以健脾溫腎,活血利水,藥用附片、桂枝、仙靈脾、益母草等;肝腎陰虛型,治以滋陰補腎,平肝潛陽,活血化瘀,藥用熟地、生地、山萸肉、丹參、澤瀉等;氣陰兩虛型,治以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用黃芪、黃精、黃連、丹參等。并在辨證分型的基礎上加用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藥,配合西藥激素、免疫增強劑,治療78例中,完全緩解48例,基本緩解8例,好轉(zhuǎn)1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8.4%,優(yōu)于單純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組,總有效率76.47%(中國醫(yī)藥學報,1991,<5>:42"--44)。(3)分期辨證加西藥:王亞平分5個階段選用不同的方劑治療,水腫期用溫腎健脾利濕方;用強的松出現(xiàn)皮質(zhì)功能亢進時,用滋陰清熱方;用細胞毒藥物出現(xiàn)骨髓抑制時,用益氣補血方;強的松減至小量時用培補脾腎方;停服激素后用金匱腎氣丸鞏固治療取得良效(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1,4(7>:446)??傊形麽t(yī)結(jié)合治療腎病綜合征已取得可喜療效,在中醫(yī)辨證施治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西藥,不僅可以拮抗西藥的副作用,減少并發(fā)癥以及撤減西藥后的反跳現(xiàn)象,而且能夠縮短激素的用藥時間,預防感染,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復發(fā),提高治愈率(山東中醫(yī)學院學報,1994,18(1>:68~69)。   2.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本病的治療已由50年代的單純溫補脾腎發(fā)展到近年來的溫補、滋陰、清熱、解毒、利濕、活血等多種治法。其中對清熱、利濕、解毒、活血等治法的研究,取得較大進展。毛新寬等應用氣血水同治法,藥用茯苓、黃芪、白術(shù)、丹參、益母草、豬苓、枸杞子加減治療慢性腎炎56例,顯效25例,有效21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2.1%,優(yōu)于同期西藥治療組(總有效率為29.2%)(實用中醫(yī)藥雜志,1996,(6>:6~7)。鄧光遠應用固腎解毒活血法治療慢性腎炎179例,臨床治愈128例,好轉(zhuǎn)35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91.06%(湖北中醫(yī)雜志,1995,17<1>:14~15)。李富生等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中醫(yī)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脾腎陽虛、腎陰虛、陰虛陽亢、濕熱、血瘀腎絡6型,配合西藥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300例,完全緩解62例,基本緩解93例,好轉(zhuǎn)122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92.33%(陜西中醫(yī),1995,16(6):255~256)。胡克明用疏風宣肺法治療急性腎炎54例,痊愈48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2%(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95,<4>:14~15)。此外近年來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分期分型論治腎小球腎炎有進展。葉景華以中醫(yī)藥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420例,按病程分為邪盛期和恢復期兩個階段。邪盛分為風熱、濕熱、風寒、寒濕證,以祛邪為主;恢復期分陽虛、氣虛兩型,治療以清化余邪而扶正為法,結(jié)果臨床痊愈率83.1%,好轉(zhuǎn)率16.9%(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3,(7>:12~14)。   二、心原性水腫的中醫(yī)研究   對心原性水腫,應用中醫(yī)藥治療較多的,當推肺心病和風心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水腫,其治法主要為活血化瘀,強心利尿。   1.活血化瘀臨床實踐證明,心力衰竭時均有瘀血存在,若不予解決,往往不利于心力衰竭的控制。蔣紅心認為老年心衰,位在心,并乎腎,病理為瘀血,病機為陽虛氣弱,水停瘀留,單用西藥效差,臨床用益腎活血湯為主配合小劑量西藥治療72例,顯效率69.4%,控制老年心衰起效快,副作用少(中醫(yī)雜志,1993,(2>:95~96)。張素燕應用溫陽化痰活血法治療肺心病心衰34例,顯效22例.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 率91.2%(國醫(yī)論壇,1995,(1):37,)。蔣森應用益心化瘀利水湯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基本糾正8例,顯效19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6%(山西中醫(yī),1995,<2>:15~16)。  2.強心利尿強心利尿是治療心原性水腫的主要措施。近年來發(fā)掘單味強心利尿的中草藥有福壽草、萬年青等。沈玉明用大劑量萬附葶方(萬年青15~30g,附子15~40g先煎,葶藶子30~45g)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有效率88.93%(浙江中醫(yī)雜志,1990,(5>:195)。張立營用強心湯治療慢性充血性心衰50例,藥用人參(另煎)6g,附子(先煎)6g,黃芪30g,丹參15g,葶藶子15g,桂枝12g,枳殼12g,澤瀉12g等,總有效率94.o%(浙江中醫(yī)雜志,1992,27<9>:387)   三、特發(fā)性水腫的中醫(yī)研究   特發(fā)性水腫是指以水腫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原因不明的綜合征,以中年婦女多見,目前尚無特殊療法,近年中醫(yī)藥治療取得一定療效。王靜等認為本病病機除肺脾腎三臟氣化失常外,還與血瘀和肝失疏泄有關,故宜補氣益腎健脾,行氣活血利水為法,藥用三皮雙澤湯(茯苓皮、大腹皮、山藥、薏苡仁各30g,澤蘭、澤瀉、黃芪、淫羊藿各20g,陳皮、漢防己、枳殼各15g,自術(shù)、當歸、香附、川芎各lOg,桂枝8g,甘草6g)加減治療25例,痊愈20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1例(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1994,8(3>:3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劉渡舟醫(yī)論醫(yī)話100則——水證論(一)
治療“水腫”病方劑匯總
老中醫(yī)治療水腫醫(yī)案大全
醫(yī)療招聘考試中醫(yī)學資料:腎系病證-水腫考點總結(jié)
陳寶貴用五苓散加減治水腫
杜雨茂經(jīng)方辨治腎病綜合癥臨床經(jīng)驗(轉(zhuǎn)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