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理氣劑
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行氣或降氣作用,治療氣滯或氣逆證的方劑,統(tǒng)稱理氣劑。屬“八法”中的消法。
氣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內而臟腑,外而肌腠,周行全身,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當情志失調,或勞倦過度,或飲食失節(jié),或寒溫不適時,均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機升降失常,而產(chǎn)生多種疾病。氣病概括起來有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四類,氣虛證和氣陷證的治法與方劑已在補益劑中介紹,本章主要論述氣滯證和氣逆證的治法與方劑。氣滯以肝氣郁滯與脾胃氣滯為主,須行氣以為治;氣逆以肺氣上逆與胃氣上逆為主,須降氣以為治。故本章方劑分為行氣和降氣兩類。
使用理氣劑時,首先應辨清氣病之虛實,勿犯虛虛實實之戒。若氣滯實證,當須行氣,誤用補氣,則使氣滯愈甚;若氣虛之證,當補其虛,誤用行氣,則使其氣更虛。其次辨有無兼夾,若氣機郁滯與氣逆不降相兼為病,應分清主次,行氣與降氣配合使用;若兼氣虛者,則需配伍適量補氣之品。其三,理氣藥多屬芳香辛燥之品,容易傷津耗氣,應適可而止,勿使過劑,尤其是年老體弱、陰虛火旺、孕婦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應慎之。
第一節(jié) 行氣
行氣劑,適用于氣機郁滯證。氣滯一般以脾胃氣滯和肝氣郁滯為多見。脾胃氣滯常見脘腹脹痛,噯氣吞酸,嘔惡食少,大便失常等癥;治療常以陳皮、厚樸、枳殼、木香、砂仁等藥為主組成方劑。肝郁氣滯常見胸脅脹痛,或疝氣痛,或月經(jīng)不調,或痛經(jīng)等癥;治療常以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烏藥、小茴香等藥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越鞠丸、枳實薤白桂枝湯、半夏厚樸湯、金鈴子散、厚樸溫中湯、天臺烏藥散、暖肝煎。
越鞠丸(芎術丸)
《丹溪心法》
[組成]香附 川芎 蒼術 梔子 神曲各等分(各6-l0g)
[用法]上為末,水丸如綠豆大(原書未著用法用量?,F(xiàn)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溫開水送服。亦可按參考用量比例作湯劑煎服)。
[功用]行氣解郁。
[主治]六郁證。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
[方解]本方證乃因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所致氣、血、痰、火、濕、食六郁之證。六郁之中以氣郁為主。氣郁而肝失條達,則見胸膈痞悶;氣郁又使血行不暢而成血郁,故見胸脅脹痛;氣血郁久化火,則見噯腐吞酸吐苦之火郁;氣郁即肝氣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氣滯,運化失司,升降失常,則聚濕生痰,或食滯不化而見惡心嘔吐。反之,氣郁又可因血、痰、火、濕、食諸郁導致或加重,故宜行氣解郁為主,使氣行則血行,氣行則痰、火、濕、食諸郁自解。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氣解郁為君藥,以治氣郁;川芎辛溫入肝膽,為血中氣藥,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氣解郁;梔子苦寒清熱瀉火,以治火郁;蒼術辛苦性溫,燥濕運脾,以治濕郁;神曲味甘性溫入脾胃,消食導滯,以治食郁,四藥共為臣佐。因痰郁乃氣滯濕聚而成,若氣行濕化,則痰郁隨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晶,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丹溪立方原義:“凡郁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調理中焦而升降氣機。然臨證難得六郁并見,宜“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應視何郁為主而調整其君藥并加味運用,使方證相符,切中病機。
本方的配伍特點:以五藥治六郁,貴在治病求本;諸法并舉,重在調理氣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主治氣血痰火濕食“六郁”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胸膈痞悶,脘腹脹痛,飲食不消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氣郁偏重者,可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殼、厚樸等以助行氣解郁;血郁偏重者,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紅花等以助活血祛瘀;濕郁偏重者,重用蒼術,酌加茯苓、澤瀉以助利濕;食郁偏重者,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麥芽以助消食;火郁偏重者,重用山梔,酌加黃芩、黃連以助清熱瀉火;痰郁偏重者,酌加半夏、瓜蔞以助祛痰。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胃神經(jīng)官能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膽石癥、膽囊炎、肝炎、肋間神經(jīng)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等辨證屬“六郁”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丹溪心法》卷3:“越鞠丸,解諸郁,又名芎術丸。”
2.方論選錄 費伯雄《醫(yī)方論》卷2:“凡郁病必先氣病,氣得流通,郁于何有?此方注云統(tǒng)治六郁,豈有一時而六郁并集者乎?須知古人立方,不過昭示大法。氣郁者香附為君,濕郁者蒼術為君,血郁者川芎為君,食郁者神曲為君,火郁者梔子為君。相其病在何處,酌量加減,方能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讀一切方書,皆當作如是觀?!?/div>
[臨床報道]
李氏用本方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68例,獲得滿意療效?;痉剑合愀?、梔子、川芎、蒼術、神曲各12g,加大黃log,三七粉3g(沖服),隨證加減。每日1劑,分3次,飯前20分鐘服。忌冷、辣食物2個月,6劑為1個療程,治療中停服其他藥物。結果:治愈 198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93.65%.[李志謙,等.越鞠丸加味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68例。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6;15(2):67]
枳實薤白桂枝湯
《金匱要略》
[組成]枳實四枚(12g) 厚樸四兩(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兩(6g) 瓜蔞一枚,搗 (12g)
[用法]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shù)沸,分三次溫服 (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陽散結,祛痰下氣。
[主治]胸陽不振痰氣互結之胸痹。胸滿而痛,甚或胸痛徹背,喘息咳唾,短氣,氣從脅下沖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
[方解]本方證因胸陽不振,痰濁中阻,氣結于胸所致。胸陽不振,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為陰邪,易阻氣機,結于胸中,則胸滿而痛,甚或胸痛徹背;痰濁阻滯,肺失宣降,故見咳唾喘息、短氣;胸陽不振則陰寒之氣上逆,故有氣從脅下沖逆,上攻心胸之候。治當通陽散結,祛痰下氣。方中瓜蔞味甘性寒入肺,滌痰散結,開胸通痹;薤白辛溫,通陽散結,化痰散寒,能散胸中凝滯之陰寒、化上焦結聚之痰濁、宣胸中陽氣以寬胸,乃治療胸痹之要藥,共為君藥。枳實下氣破結,消痞除滿;厚樸燥濕化痰,下氣除滿,二者同用,共助君藥寬胸散結、下氣除滿、通陽化痰之效,均為臣藥。佐以桂枝通陽散寒,降逆平?jīng)_。諸藥配伍,使胸陽振,痰濁降,陰寒消,氣機暢,則胸痹而氣逆上沖諸證可除。
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寓降逆平?jīng)_于行氣之中,以恢復氣機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于理氣之內,以宣通陰寒痰濁之痹阻。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主治胸陽不振,痰濁中阻,氣結于胸所致胸痹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胸中痞滿,氣從脅下沖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寒重者,可酌加干姜、附子以助通陽散寒之力;氣滯重者,可加重厚樸、枳實用量以助理氣行滯之力;痰濁重者,可酌加半夏、茯苓以助消痰之力。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jīng)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等屬胸陽不振,痰氣互結者。
【附方】
1.瓜蔞薤白白酒湯(《金匱要略》) 瓜蔞實一枚(12g)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適量) 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現(xiàn)代用法:用適量黃酒加水煎服)。功用:通陽散結,行氣祛痰。主治:胸陽不振,痰氣互結之胸痹輕證。胸部滿痛,甚至胸痛徹背,喘息咳唾,短氣,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
2.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 瓜蔞實一枚(12g),搗 薤白三兩(9g) 半夏半升(12g) 白酒一斗(適量) 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用黃酒適量,加水煎服)。功用:通陽散結,祛痰寬胸。主治:胸痹而痰濁較甚,胸痛徹背,不能安臥者。
以上三方均含瓜蔞、薤白,同治胸痹,都有通陽散結,行氣祛痰的作用。枳實薤白桂枝湯中配伍枳實、桂枝、厚樸三藥,通陽散結之力尤大,并能下氣祛痰,消痞除滿,用以治療胸痹而痰氣互結較甚,胸中痞滿,并有逆氣從脅下上沖心胸者;瓜蔞薤白白酒湯以通陽散結,行氣祛痰為主,用以治療胸痹而痰濁較輕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中配有半夏,祛痰散結之力較大,用以治療胸痹而痰濁較盛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div>
2.方論選錄 黃樹曾《金匱要略釋義》:“此證除喘息咳唾,胸背痛外,又加心中痞滿,胸部亦氣寒滿悶,脅下之氣復上逆沖心,此乃羈當不去之陰氣結于胸間,其證甚急,治宜急通其痞結之氣,惟當審其虛實,實者由于邪氣搏結,蔽塞心胸,允宜開泄。故用枳實泄其胸中之氣,厚樸泄其脅下之氣,桂枝通心陽,合以瓜蔞、薤白開結宣氣,病邪自去?!?/div>
【臨床報道】
郭氏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30例,結果發(fā)現(xiàn):冠心病心絞痛中醫(yī)辨證屬陰寒內結證者總有效率為71 .430%,心血瘀阻證者總有效率為44.4%,兩證型分別與地奧心血康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心電圖變化反映治療組總有效率為4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0.OO%,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表明該方對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治療效果,且陰寒內結型優(yōu)于瘀血型。[郭來.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0例。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7; 20 (4):25]
半夏厚樸湯
《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一升(12g) 厚樸三兩(9g) 茯苓四兩(12g) 生姜五兩(15g) 蘇葉二兩(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或咳或嘔,舌苔白潤或白滑,脈弦緩或弦滑。
[方解]本方證多因痰氣郁結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氣郁結,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為痰,痰氣相搏,結于咽喉,故見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還可致胸中氣機不暢,而見胸脅滿悶、或咳嗽喘急、或惡心嘔吐等。氣不行則郁不解,痰不化則結難散,故宜行氣散結、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溫入肺胃,化痰散結,降逆和胃,為君藥。厚樸苦辛性溫,下氣除滿,助半夏散結降逆,為臣藥。茯苓甘淡滲濕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溫散結,和胃止嘔,且制半夏之毒;蘇葉芳香行氣,理肺舒肝,助厚樸行氣寬胸、宣通郁結之氣,共為佐藥。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氣散結,苦以燥濕降逆,使郁氣得疏,痰涎得化,則痰氣郁結之梅核氣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情志不暢,痰氣互結所致的梅核氣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滿悶,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氣郁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氣解郁之功;脅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氣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參、桔梗以解毒散結,宣肺利咽。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食道痙攣等屬氣滯痰阻者。
4.使用注意 方中多辛溫苦燥之品,僅適宜于痰氣互結而無熱者。若見顴紅口苦、舌紅少苔屬于氣郁化火,陰傷津少者,雖具梅核氣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之?!?/div>
2.方論選錄 吳謙,等《醫(y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卷23:“咽中如有臠,謂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氣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氣,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樸、生姜,辛以散結,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飲涎;紫蘇芳香,以宣通郁氣,俾氣舒涎去,病自愈矣。此證男子亦有,不獨婦人也?!?/div>
【臨床報道】
傅氏用本方治療咽喉異物感癥34例,取得較好效果。用藥:半夏、厚樸、茯苓各12生姜10g,紫蘇10g。水煎服,每日1劑,隨證加減。結果:治愈8例,顯效20例,有效例。[傅剛,等,半夏厚樸湯加味治療咽異感癥34例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 13 (3):184]
金鈴子散
《太平圣惠方》,錄自《袖珍方》
【組成】金鈴子 玄胡各一兩(各30g)
【用法】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下(現(xiàn)代用法:為末,每服6-9g,酒或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疏肝泄熱,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證。胸腹脅肋諸痛,時發(fā)時止,口苦,或痛經(jīng),或疝氣痛,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方解】本方證因肝郁氣滯,氣郁化火所致。肝藏血而喜條達,主疏泄,其經(jīng)脈布兩脅、抵少腹、絡陰器。肝郁氣滯則疏泄失常,血行不暢,故見胸腹脅肋諸痛,或因情志變化而疼痛加劇、時發(fā)時止;氣郁化火,故見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疏肝氣,泄肝火,暢血行,止疼痛。方中金鈴子苦寒人肝,疏肝氣,泄肝火,以治胸腹脅肋疼痛而為君藥;玄胡(延胡索)辛苦性溫人肝經(jīng),能行血中氣滯以達行氣活血止痛之功,為臣佐之藥。二藥相配,氣行血暢,疼痛自止。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肝郁化火之胸腹脅肋疼痛的常用方,亦是治療氣郁血滯而致諸痛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胸腹脅肋諸痛,口苦,苔黃,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本方所治疼痛范圍甚廣,可根據(jù)具體病位適當加味。如用于治療胸脅疼痛,可酌加郁金、柴胡、香附等;脘腹疼痛,可酌加木香、陳皮、砂仁等;婦女痛經(jīng),可酌加當歸、益母草、香附等;少腹疝氣痛,可酌加烏藥、橘核、荔枝核等。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胃炎、膽囊炎、胃腸痙攣、肋間神經(jīng)痛、肋軟骨炎等屬肝郁化火者。
4.使用注意 若肝氣郁滯屬寒者,則不宜單獨使用。
【附方】
延胡索湯(《濟生方》) 當歸去蘆,浸酒,銼炒 延胡索炒,去皮 蒲黃炒 赤芍藥 官桂不見火,各半兩(各15g) 片子姜黃洗 乳香 沒藥 木香不見火各三兩(各90g) 甘草炙,二錢半(7.5g) 上藥咀,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功用:行氣活血,調經(jīng)止痛。主治:婦人室女,七情傷感,遂使氣與血并,心腹作痛,或連腰脅,或連背膂,上下攻刺,經(jīng)候不調,一切血氣疼痛,并可服之。
金鈴子散與本方均能行氣活血止痛,但本方行氣活血之力均較強,且性偏溫,主要用于氣滯血瘀作痛屬寒者;金鈴子散則藥少力薄,性偏寒,用治氣郁血滯諸痛屬熱者為宜。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袖珍方》卷2:“熱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div>
2.方論選錄 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中:“金鈴子散,一泄氣分之熱,一行血分之滯。《雷公炮炙論》云:心痛欲死速覓延胡。潔古復以金鈴治熱厥心痛。經(jīng)言諸痛皆屬于心,而熱厥屬于肝逆。金鈴子非但泄肝,功專導去小腸膀胱之熱;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諸痛。時珍日: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雖小制,配合存神,確有應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div>
厚樸溫中湯
《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厚樸姜制 陳皮去白,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革豆蔻仁 木香各五錢(各15g) 干姜七分(2g)
【用法】合為粗散,每服五錢匕(15g),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現(xiàn)代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加姜三片,水煎服)。
【功用】行氣除滿,溫中燥濕。
【主治】脾胃寒濕氣滯證。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方解】本方證因脾胃傷于寒濕所致。寒性凝滯,濕性粘膩,易阻氣機,若寒濕著而不行,困于脾胃,則致脾胃氣機阻滯,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等癥。寒不溫不去,濕不燥不除,氣不行不暢,故當行其氣、溫其中、祛其寒、燥其濕。方中厚樸辛苦溫燥;行氣消脹,燥濕除滿為君藥。草豆蔻辛溫芳香,溫中散寒,燥濕運脾為臣藥。陳皮、木香行氣寬中,助厚樸消脹除滿;干姜、生姜溫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滲濕健脾,均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功兼佐使。諸藥合用,共成行氣除滿,溫中燥濕之功,使寒濕得除,氣機調暢,脾胃復健,則痛脹自解。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胃寒濕氣滯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痛,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本方重點在于溫中,對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嘔吐者,亦可用之。
2.加減變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溫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腫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氣利水消腫。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婦女白帶等屬寒濕氣滯者。
【附方】
良附丸(《良方集腋》) 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 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各9g) 上藥各焙、各研、各貯,用時以米飲加生姜汁一匙,鹽一撮為丸,服之立止(現(xiàn)代用法:上為細末,作散劑或水丸,每日1-2次,每次6g,開水送下)。功用:行氣疏肝,祛寒止痛。主治:肝胃氣滯寒凝證。胃脘疼痛,胸脅脹悶,畏寒喜溫,苔白脈弦,以及婦女痛經(jīng)等。
本方與厚樸溫中湯均能溫中行氣止痛,但厚樸溫中湯逐寒燥濕,脾胃并治,本方則功專治胃,兼能疏肝,是二方同中之異。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div>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夫寒邪之傷人也,為無形之邪,若無有形之痰血食積互結,則亦不過為痞滿為嘔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樸溫中散滿者為君:凡人之氣,得寒則凝而行遲,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臟以行諸氣;脾惡濕,故用干姜、陳皮以燥之,茯苓以滲之;脾欲緩,故以甘草緩之;加生姜者,取其溫中散逆、除嘔也。以上諸藥,皆人脾胃,不特可以溫中,且能散表。用之貴得其宜耳?!?/div>
【臨床報道】
孫氏用厚樸溫中湯加減治療小兒腸痙攣56例。結果:治愈47例,有效8例,無效1例有效率達98.21%,并與西藥治療組(顛茄、氯丙嗪)對照,療效明顯優(yōu)于后者。[孫書坤.厚樸溫中湯加減治療小兒腸痙攣56例療效觀察。北京中醫(yī) 1998; (1):36]
天臺烏藥散(烏藥散)
《圣濟總錄》
【組成】天臺烏藥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湯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兩(各15g) 檳
榔銼,二個(9g) 川楝子十個(12g) 巴豆七十粒(12g)
【用法】上八味,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麩炒黑,去巴豆及麩皮不用,合余藥共研為末,和勻,每服一錢(3g),溫酒送下(現(xiàn)代用法:巴豆與川楝子同炒黑,去巴豆,水煎取汁,沖入適量黃酒服)。
【功用】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經(jīng)寒凝氣滯證。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睪丸而痛,偏墜腫脹,或少腹疼痛,苔白,脈弦。
【方解】本方證因寒凝肝脈,氣機阻滯所致。足厥陰肝經(jīng)抵于少腹,絡于陰器。若寒客肝脈,氣機阻滯,則可見少腹疼痛,痛引睪丸,偏墜腫脹。張子和說:“諸疝皆歸肝經(jīng)”(《儒門事親》),張景岳亦有“治疝必先治氣”(《景岳全書》)之說。治以行氣疏肝,散寒止痛。方中烏藥辛溫,行氣疏肝,散寒止痛,為君藥。配入青皮疏肝理氣、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氣止痛等一派辛溫芳香之品,助行氣散結、祛寒止痛之力,共為臣藥。又以檳榔直達下焦,行氣化滯而破堅;取苦寒之川楝子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減川楝子之寒,又能增強其行氣散結之效,共為佐使藥。諸藥合用,使寒凝得散,氣滯得疏,肝絡得調,則疝痛、腹痛可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寒滯肝脈所致疝痛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少腹痛引睪丸,舌淡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用于偏墜腫脹,可加荔枝核、橘核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功;寒甚者,可加肉桂、吳萸以加強散寒止痛之力。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腹股溝疝、睪丸炎、附睪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屬寒凝氣滯者。
4.使用注意濕熱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本方。
【附方】
1.四磨湯(《濟生方》) 人參(6g) 檳榔(9g) 沉香(6g) 天臺烏藥(6g) 四味各濃磨水,和作七分盞,煎三五沸,放溫服(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功用:行氣降逆,寬胸散結。主治:七情所傷,肝氣郁結證。胸膈煩悶,上氣喘急,心下痞滿,不思飲食,苔白脈弦。
2.橘核丸(《濟生方》) 橘核炒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帶洗 川楝子去肉,炒 桃仁 麩炒各一兩(各30g) 厚樸去皮,姜汁炒 木通 枳實麩炒 延胡索炒,去皮 桂心不見火 木香不見火,各半兩(各15g) 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現(xiàn)代用法:為細末,酒糊為小丸,每日1—2次,每次9g,空腹溫酒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水煎服)。功用:行氣止痛,軟堅散結。主治:寒濕疝氣。睪丸腫脹偏墜,或堅硬如石,或痛引臍腹,甚則陰囊腫大,輕者時出黃水,重者成膿潰爛。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圣濟總錄》卷94:“控睪痛引少腹?!?/div>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陰凝成積等證。夫治疝之法,皆不外暖下祛寒,逐濕行氣,然陰寒之氣若與厥陰之或血、或痰凝結為積者,又非前藥所能卒除,則必以推蕩之品,從其性而溫下之,方能有效。方中烏藥、木香辛溫香烈,善行善散,能上能下,以宣氣中之滯;茴香暖下而祛寒,良姜溫中而止痛;青皮入肝破氣,擯榔導積下行。其妙用在巴豆與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蕩滌攻堅、剛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導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一如用兵之法,巴、楝欽點之上將也,青、檳前導之先鋒也,烏藥、木香為偏裨之將,茴香、良姜為守營之官,立方之神,真戰(zhàn)無不克也?!?
暖肝煎
《景岳全書》
[組成]當歸二錢(6g) 枸杞子三錢(9g) 小茴香二錢(6g) 肉桂一錢(6g) 烏藥二錢(6g) 沉香一錢(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錢(6g)
[用法]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遠溫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主治]肝腎不足,寒滯肝脈證。睪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氣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解]本方證因肝腎不足,寒客肝脈,氣機郁滯所致。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滯,若肝腎不足,則寒易客之,使肝脈失和,氣機不暢,故見睪丸冷痛、或少腹疼痛、或疝氣痛諸癥。治宜補肝腎,散寒凝,行氣滯。方中肉桂辛甘大熱,溫腎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溫,暖肝散寒,理氣止痛,二藥合用,溫腎暖肝散寒,共為君藥。當歸辛甘性溫,養(yǎng)血補肝;枸杞子味甘性平,補肝益腎,二藥均補肝腎不足之本;烏藥、沉香辛溫散寒,行氣止痛,以去陰寒冷痛之標,同為臣藥。茯苓甘淡,滲濕健脾;生姜辛溫,散寒和胃,皆為佐藥。綜觀全方,以溫補肝腎治其本,行氣逐寒治其標,使下元虛寒得溫,寒凝氣滯得散,則睪丸冷痛、少腹疼痛、疝氣痛諸癥可愈。
本方補養(yǎng)、散寒、行氣并重,運用時應視其虛、寒、氣滯三者孰輕孰重,相應調整君臣藥的配伍關系,使之更能切中病情。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肝腎不足,寒凝氣滯之睪丸、疝氣或少腹疼痛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睪丸、疝氣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溫,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原書于方后說: “如寒甚者加吳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說明寒有輕重,用藥亦當相應增減,否則藥不及病,.療效必差。若腹痛甚者,加香附行氣止痛;睪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疏肝理氣。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精索靜脈曲張、睪丸炎、附睪炎、鞘膜積液、腹股溝疝等屬肝腎不足,寒凝氣滯者。
4.使用注意 若因濕熱下注,陰囊紅腫熱痛者,切不可誤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景岳全書》卷51:“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癥?!?/div>
《景岳全書》卷33:“疝之暴痛,或痛甚者,必以氣逆,宜先用荔香散。氣實多滯者,宜寶鑒川楝散或天臺烏藥散。非有實邪而寒勝者,宜暖肝煎主之?!?/div>
2.方論選錄 徐鏞《醫(yī)學舉要》卷5:“此治陰寒疝氣之方,疝屬肝病,而陰寒為虛,故用當歸、枸杞以補真陰之虛,茯苓以泄經(jīng)腑之滯,肉桂補火以鎮(zhèn)濁陰,烏藥利氣而疏邪逆,小茴、沉香為疝家本藥,生姜為引,辛以散之,如寒甚者,吳萸、附子、干姜亦可加入?!?/div>
[臨床報道]
賀氏用暖肝煎加減治療疝氣病251例,療效滿意。基本方:枸杞、當歸、茯苓各15g,小茴香、烏藥、肉桂各l0g,沉香5g,隨證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7日為1療程。結果:臨床治愈195例,顯效32例,有效6例,無效18例??傆行?2.8%。[賀啟智,等.暖肝煎加減治療疝氣病251例。陜西中醫(yī) 1995;16(1):15]
第二節(jié) 降氣
降氣劑,適用于肺胃氣逆不降,以致咳喘、嘔吐、噯氣、呃逆等癥。若屬肺氣上逆而咳喘者,常用降氣祛痰,止咳平喘藥如蘇子、杏仁、沉香、款冬花等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 ’蘇子降氣湯、定喘湯。若屬胃氣上逆而嘔吐、噯氣、呃逆者,常用降逆和胃止嘔藥如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竹茹、丁香、柿蒂等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小半夏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
蘇子降氣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紫蘇子 半夏湯洗七次,各二兩半(各75g) 川當歸去蘆,兩半(4g) 甘草爁,二兩 (60g) 前胡去蘆 厚樸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兩(各30g) 肉桂去皮,一兩半(45g) [一方有陳皮去白一兩半(45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6g),水一盞半,入生姜二片,棗子一個,蘇葉五葉,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現(xiàn)代用法:加生姜2片,棗子1個,蘇葉2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實下虛喘咳證。痰涎壅盛,胸膈滿悶,喘咳短氣,呼多吸少,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滑。
[方解]本方證由痰涎壅肺,腎陽不足所致。其病機特點是“上實下虛”?!吧蠈崱?,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氣不得宣暢,而見胸膈滿悶、喘咳痰多;“下虛”,是指腎陽虛衰于下,一見腰疼腳弱,二見腎不納氣、呼多吸少、喘逆短氣,三見水不化氣而致水泛為痰、外溢為腫等。本方證雖屬上實下虛,但以上實為主。治以降氣平喘,祛痰止咳為重,兼顧下元。方中紫蘇子降氣平喘,祛痰止咳,為君藥。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厚樸下氣寬胸除滿,前胡下氣祛痰止咳,三藥助紫蘇子降氣祛痰平喘之功,共為臣藥。君臣相配,以治上實。肉桂溫補下元,納氣平喘,以治下虛;當歸既治咳逆上氣,又養(yǎng)血補肝潤燥,同肉桂以增溫補下虛之效;略加生姜、蘇葉以散寒宣肺,共為佐藥。甘草、大棗和中調藥,是為使藥。諸藥合用,標本兼顧,上下并治,而以治上為主,使氣降痰消,則喘咳自平。
本方原書注“一方有陳皮去白一兩半”,則理氣燥濕祛痰之力增強。 《醫(yī)方集解》載:“一方無桂,有沉香”,則溫腎之力減,納氣平喘之效增。
本方始載于唐《備急千金要方》卷7,原名為“紫蘇子湯”。宋·寶慶年間此方加蘇葉,更名為“蘇子降氣湯”而輯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痰涎壅盛,上實下虛之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胸膈滿悶,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痰涎壅盛,喘咳氣逆難臥者,可酌加沉香以加強其降氣平喘之功;兼表證者,可酌加麻黃、杏仁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兼氣虛者,可酌加人參等益氣。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屬上實下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偏溫燥,以降氣祛痰為主,對于肺腎陰虛的喘咳以及肺熱痰喘之證,均不宜使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3: “治男女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虛煩引飲,頭目昏眩,腰痛腳弱,肢體倦怠,腹肚療刺,冷熱氣瀉,大便風秘,澀滯不通,肢體浮腫,有妨飲食?!?/div>
2.方論選錄 張璐《千金方衍義》卷7:“腳氣患在濁氣上攻。故以蘇子、橘皮、前胡、厚樸辛溫降氣;半夏、生姜滌除痰濕;桂心、當歸溫散滯血;甘草、大棗調和中氣。全以降泄逆氣為主,故《局方》更名蘇子降氣湯。后世取治虛陽上攻,痰涎壅盛,肺氣喘滿,服之氣降即安。可見用方但取合宜,不必拘執(zhí)何病主治也?!?/div>
[臨床報道]
喬氏以本方去肉桂、厚樸,加陳皮、砂仁、白術、旋覆花、黃芩、川斷,治療妊娠嘔吐%例(初孕者89例,孕二次者7例;孕期在6—12周者兕例,13周以上者4例)。結果:1劑嘔吐減輕,3劑痊愈者邱例,占70.8%;3劑嘔吐減輕,5劑痊愈者26例,占27.1%;2例服后無效,僅占2.1%。[喬圃.蘇子降氣湯加減治療妊娠嘔吐%例。新疆中醫(yī)藥 1995; (4):20]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本方對小鼠氨水性咳嗽、豚鼠實驗性哮喘、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癥以及實驗性I型變態(tài)反應,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正常及由組織胺、乙酰膽堿所致痙攣狀態(tài)的離體氣管均有顯著的松弛作用,且不被心得安所拮抗;能明顯減輕二氧化硫(SO2)慢性支氣管炎模型的病理改變;對呼吸道酚紅排泌的影響不明顯。[范國煌,等.蘇子降氣湯的藥理研究I——主要藥效學。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2;8(5):13]
定喘湯
《攝生眾妙方》
[組成]白果去殼,砸碎炒黃,二十一枚(9g) 麻黃三錢(9g) 蘇子二錢(6g) 甘草一錢(3g) 款冬花三錢(9g) 杏仁去皮、尖,一錢五分(4.5g) 桑白皮蜜炙,三錢(9g) 黃芩微炒,一錢五分 (6g) 法制半夏三錢(9g)如無,用甘草湯泡七次,去臍用
[用法]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時候,徐徐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降肺氣,清熱化痰。
[主治]風寒外束,痰熱內蘊證??却刀鄽饧保|稠色黃,或微惡風寒,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
[方解]本方證因素體多痰,又感風寒,肺氣壅閉,不得宣降,郁而化熱所致。癥見哮喘咳嗽,痰多色黃,質稠不易咯出等。治宜宣肺降氣,止咳平喘,清熱祛痰。方用麻黃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斂肺定喘而祛痰,共為君藥,一散一收,既可加強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黃耗散肺氣。蘇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氣平喘,止咳祛痰,共為臣藥。桑白皮、黃芩清泄肺熱,止咳平喘,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使肺氣宣降,痰熱得清,風寒得解,則喘咳痰多諸癥自除。
本方與蘇子降氣湯均為降氣平喘之常用方。本方以麻黃、白果與黃芩、蘇子配伍,組成宣肺散寒,清熱化痰,降氣平喘之劑;蘇子降氣湯以蘇子降氣平喘為君藥,配以下氣祛痰之品,更用肉桂溫腎納氣,當歸氣病調血,用以治“上實下虛”之喘咳,但以上實為主。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亦為降氣平喘之常用方,用于素體痰多,復感風寒,致肺氣壅閉之喘咳證。臨床應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黃,微惡風寒,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無表證者,以宣肺定喘為主,故麻黃可減量應用;痰多難咯者,可酌加瓜蔞、膽南星等以助清熱化痰之功;肺熱偏重,酌加石膏、魚腥草以清泄肺熱。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屬痰熱壅肺者。
4.使用注意 若新感風寒,雖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但內無痰熱者;或哮喘日久,肺腎陰虛者,皆不宜使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攝生眾妙方》卷6:“哮喘。”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治肺虛感寒,氣逆膈熱,而成哮喘等證。夫肺為嬌臟,畏熱畏寒,其間毫發(fā)不容,其性亦以下行為順,上行為逆。若為風寒外束,則肺氣壅閉,失其下行之令,久則郁熱內生,于是肺中之津液,郁而為痰,哮嗽等疾所由來也。然寒不去則郁不開,郁不開則熱不解,熱不解則痰亦不能遽除,哮咳等疾,何由而止?故必以麻黃、杏仁、生姜開肺疏邪,半夏、白果、蘇子化痰降濁,黃芩、桑皮之苦寒,除郁熱而降肺,款冬、甘草之甘潤,養(yǎng)肺燥而益金。數(shù)者相助為理,以成其功。宜乎喘哮痼疾,皆可愈也?!?/div>
[臨床報道]
胡氏用定喘湯加減治療毛細支氣管炎34例。基本方:定喘湯去白果加葶藶子,每日1劑,水煎分服,同時使用1種抗生素。與34例純西藥組(靜脈滴注2種抗生素及地塞米松,少數(shù)用酚妥拉明或氨茶堿)進行對照。結果:治療組咳喘平均消失時間為4.61±2.59(天),對照組為9.06土5.96(天)。 [胡義保,等.定喘湯加減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江西中醫(yī)藥 1992;23(1):28]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定喘湯對組胺和氯化乙酰膽堿噴霧所致的實驗性哮喘有保護作用(P< 0.05或P<0.01);能拮抗組胺所致的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收縮(P<0.01);并能促進小鼠呼吸道苯酚紅的分泌量(P<0.01)。提示定喘湯有較好的平喘、化痰作用。 [李政木,等.定喘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理學研究。中藥材 1999;22(8):411]
小半夏湯
《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一升(20g) 生姜半斤(lO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功用】化痰散飲,和胃降逆。
【主治】痰飲嘔吐。嘔吐痰涎,口不渴,或干嘔呃逆,谷不得下,小便自利,舌苔白滑。
【方解】本方證因痰飲停于心下,胃氣失于和降所致。痰飲停于胃,胃失和降則嘔吐,嘔多必津傷致渴,渴者為飲隨嘔去,故為欲解;若嘔反不渴,是支飲仍在心下之故。治宜化痰散飲,和胃降逆。方中用半夏辛溫,燥濕化痰滌飲,又降逆和中止嘔,是為君藥。生姜辛溫,為嘔家之圣藥,降逆止嘔,又溫胃散飲,且制半夏之毒,是臣藥又兼佐藥之用。二藥相配,使痰祛飲化,逆降胃和而嘔吐自止。仲景所創(chuàng)該方,對于后世痰飲嘔吐或胃氣上逆證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已成為祛痰化飲或和胃降逆止嘔的常用配伍組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痰飲嘔吐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嘔吐不渴,苔白滑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胃炎、內耳眩暈癥及化療后所致的胃腸反應等屬痰飲嘔吐者。
【附方】
大半夏湯(《金匱要略》) 半夏二升(15g),洗完用 人參三兩(9g) 白蜜一升(9g) 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功用:和胃降逆,益氣潤燥。主治:胃反證。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后轉舒,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肢體贏弱,大便燥結如羊屎狀,舌淡紅,苔少,脈細弱。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div>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并治》:“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2.方論選錄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 :“治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此湯主之。因其雖嘔而飲仍在,故以半夏味辛性燥,有散結蠲飲之能。生姜制半夏之毒,且以散逆止嘔也?!?
【臨床報道】
周氏用加味小半夏藥膜穴位貼敷防治化療所致嘔吐50例,有效率為88%,無毒副作用,安全易施。[周俊琴,等,加味小半夏藥膜防治化療所致嘔吐的臨床觀察。中國中醫(yī)藥科技1999;6(5):338]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順鉑連續(xù)應用后,對照組家鴿血清胃泌素水平與正常組無明顯差異,而如味小半夏湯膠囊組及其藥膜組家鴿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正常組,兩者有明顯的差異。并且膠囊組和藥膜組家鴿胃泌素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家鴿的嘔吐反應明顯高于膠囊組和藥膜組,兩者有非常顯著的差異。由此推測,加味小半夏湯的不同劑型被機體吸收后,通過某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胃腸道G細胞,促進胃泌素的釋放,使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升高,導致食管下端及賁門括約肌關閉,防止胃內容物返流,同時幽門括約肌舒張,胃腸蠕動增加,促進胃內容物排空,從而使嘔吐反應減輕或消失。這可能是該藥緩解、減輕惡心嘔吐的原理之一。[安軍,等.加味小半夏湯對順鉑家鴿血清胃泌素的影響。中國醫(yī)藥學報1999;14 (6):69]
旋覆代赭湯
《傷寒論》
[組成]旋覆花三兩(9g) 人參二兩(6g) 生姜五兩(15g) 代赭石一兩(6g) 甘草炙,三兩 (9g) 半夏洗,半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主治]胃虛痰阻氣逆證。胃脘痞悶或脹滿,按之不痛,頻頻噯氣,或見納差、呃逆、惡心,甚或嘔吐,舌苔白膩,脈緩或滑。
[方解]本方證因胃氣虛弱,痰濁內阻所致胃脘痞悶脹滿、頻頻噯氣,甚或嘔吐、呃逆等證。原書用于“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贝四送庑半m經(jīng)汗、吐、下而解,但治不如法,中氣已傷,痰涎內生,胃失和降,痰氣上逆之故。而胃虛當補、痰濁當化、氣逆當降,所以擬化痰降逆,益氣補虛之法。方中旋覆花性溫而能下氣消痰,降逆止噯,是為君藥。代赭石質重而沉降,善鎮(zhèn)沖逆,但味苦氣寒,故用量稍小為臣藥;生姜于本方用量獨重,寓意有三:一為和胃降逆以增止嘔之效,二為宣散水氣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約代赭石的寒涼之性,使其鎮(zhèn)降氣逆而不伐胃;半夏辛溫,祛痰散結,降逆和胃,并為臣藥。人參、炙甘草、大棗益脾胃,補氣虛,扶助己傷之中氣,為佐使之用。諸藥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劑,使痰涎得消,逆氣得平,中虛得復,則心下之痞硬除而噯氣、嘔呃可止。后世用治胃氣虛寒之反胃、嘔吐涎沫,以及中焦虛痞而善噯氣者,亦取本方益氣和胃,降逆化痰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胃虛痰阻氣逆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心下痞硬,噯氣頻作,或嘔吐,呃逆,苔白膩,脈緩或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胃氣不虛者,可去人參、大棗,加重代赭石用量,以增重鎮(zhèn)降逆之效;痰多者,可加茯苓、陳皮助化痰和胃之力。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胃神經(jīng)官能癥、胃擴張、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幽門不完全性梗阻、神經(jīng)性呃逆、膈肌痙攣等屬胃虛痰阻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div>
2.方論選錄 許宏《金鏡內臺方議》卷8:“汗吐下后,大邪雖解,胃氣已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而噫氣不除者。與旋覆花下氣除痰為君,以代赭石為臣,而鎮(zhèn)其虛氣;以生姜、半夏之辛,而散逆氣,除痞散硬為佐;人參、大棗、甘草之甘,而調緩其中,以補胃氣而除噫也?!?/div>
[臨床報道]
王氏用旋覆代赭湯加味防治惡性腫瘤化療的惡心嘔吐反應72例,同時設西藥恩丹西酮為對照,對化療嘔吐反應的防治效果進行前瞻性臨床自身交叉對照研究。結果:中藥組對順鉑化療與非順鉑化療的嘔吐有效率分別為97.7%、93.5%,高于西藥對照組的87.8%、 87.1%,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該方能有效防治惡性腫瘤患者化療的惡心嘔吐反應。[王亞非,等.旋覆代赭湯加味防治惡性腫瘤化療嘔吐反應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1998;18(5):273]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旋覆代赭湯、胃復安均對硫酸酮所致家鴿的嘔吐潛伏期及頻率有明顯抑制作用,與空白對照組(冷開水或蒸餾水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P<0.05);旋覆代赭湯與陽性對照組胃復安比較,無顯著性意義(P>0.05)。從而證實旋覆代赭湯有較好的止嘔作用,其作用與胃復安相當。[邱明義,等.旋覆代赭湯止嘔作用實驗研究。時珍國藥研究 1996;7(1):21]
橘皮竹茹湯
《金匱要略》
【組成】橘皮二升(15g) 竹茹二升(15g) 大棗三十枚(5枚) 生姜半斤(9g) 甘草五兩(6g) 人參一兩(3g)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降逆止呃,益氣清熱。
【主治】胃虛有熱之呃逆。呃逆或干嘔,虛煩少氣,口干,舌紅嫩,脈虛數(shù)。
【方解】呃逆之證,皆因胃氣不能和降而起,但有寒熱虛實之分。本方證因胃虛有熱,氣逆不降所致。胃虛宜補,有熱宜清,氣逆宜降,故立清補降逆之法。方中橘皮辛溫,行氣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熱安胃以止嘔,皆重用為君藥。人參甘溫,益氣補虛,與橘皮合用,行中有補:生姜辛溫,和胃止嘔,與竹茹合用,清中有溫,共為臣藥。甘草、大棗助人參益氣補中以治胃虛,并調藥性,是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補胃虛,清胃熱,降胃逆,且補而不滯,清而不寒,對于胃虛有熱之呃逆、干噦,最為適宜。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胃虛有熱嘔逆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呃逆或嘔吐,舌紅嫩,脈虛數(shù)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胃熱嘔逆兼氣陰兩傷者,可加麥冬、茯苓、半夏、枇杷葉以養(yǎng)陰和胃;兼胃陰不足者,可加麥冬、石斛等養(yǎng)胃陰;胃熱呃逆,氣不虛者,可去人參、甘草、大棗,加柿蒂降逆止呃。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妊娠嘔吐、幽門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痙攣及術后呃逆不止等屬胃虛有熱者。
4.使用注意 嘔逆因實熱或虛寒而致者,非本方所宜。
【附方】
丁香柿蒂湯(《癥因脈治》) 丁香(6g) 柿蒂(9g) 人參(3g) 生姜(6g)(原書未著用量)用法:水煎服。功用:溫中益氣,降逆止呃。主治:胃氣虛寒證。呃逆不已,胸痞脈遲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div>
2.方論選錄吳昆《醫(yī)方考》卷3:“大病后,呃逆不已,脈來虛大者,此方主之。呃逆者,由下達上,氣逆作聲之名也。大病后則中氣皆虛,余邪乘虛人里,邪正相搏,氣必上騰,故令呃逆。脈來虛大,虛者正氣弱,大者邪熱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氣,竹茹清其熱,甘草和其逆,人參補其虛,生姜正其胃,大棗益其脾。”
【臨床報道】
徐氏用本方加減消除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消化道反應。將41例患者隨機分為中西藥組和西藥組,西藥組用維生素B6、滅吐靈常規(guī)治療,中西藥組在用西藥的基礎上加橘皮竹茹湯煎劑內服,結果中西藥組除1例無效外,其余20例均順利通過化療,與單純西藥組相比,療效顯著優(yōu)于西藥組(P<0.05)。[徐祖德,中西藥聯(lián)用治療腫瘤化療消化道反應的觀察。黑龍江中醫(yī)藥 1991; (3):19]
小 結
理氣劑共選正方12首,附方8首。按其功用分為行氣和降氣兩大類。
1.行氣 本類方劑均有行氣作用,適用于氣機郁滯的病證。其中越鞠丸長于行氣解郁,以治六郁而以氣郁為主之證。枳實薤白桂枝湯與半夏厚樸湯都能行氣祛痰,但前者長于通陽散結,主治胸陽不振,痰濁中阻,氣結于胸的胸痹證;后者又能開郁降逆,主治情志不舒,痰氣郁結而致的梅核氣。金鈴子散長于行氣止痛,并能活血清肝,用于肝郁化火之心腹脅肋諸痛。厚樸溫中湯行氣之中又以溫中燥濕見長,常用于寒濕內困脾胃,氣機阻滯之脘腹脹滿疼痛。天臺烏藥散和暖肝煎都能行氣逐寒,止痛散結,專治寒疝。但天臺烏藥散行氣散寒之力較大,多用于寒凝氣滯之小腸疝氣;暖肝煎則能溫腎養(yǎng)肝,適宜于肝腎不足,寒凝經(jīng)脈之疝氣及少腹疼痛者。
2.降氣 本類方劑都有降氣作用,適用于氣逆諸證,而以肺逆喘咳和胃逆嘔呃為主。其中蘇子降氣湯、定喘湯長于降肺氣而定喘逆。但蘇子降氣湯兼能溫化寒痰,主要用于上實下虛的寒痰咳喘證;定喘湯則兼能宣肺散邪,清化熱痰,多用于風寒外束,痰熱內蘊的喘咳證。小半夏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均長于和胃降逆而止嘔呃。小半夏湯長于化痰降逆止嘔;后二方則兼有補氣益胃之功,其中旋覆代赭湯重在益胃祛痰止噯,適用于胃虛痰阻氣逆的痞悶暖氣及反胃嘔吐;橘皮竹茹湯則長于清胃降逆,主治胃虛呃逆或嘔吐偏熱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優(yōu)惠券還有10:00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