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55天周四:走到德方斯的盡頭,從天橋下來,再乘73號線公車回到城里,這趟公交很方便,直接停在奧賽博物館邊上。一看表,10點,運氣不錯,剛開門的博物館沒有排長隊。
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周一閉館,上一次來的時候剛好時間不太好安排,所以把這個很重要的參觀放到了行程快結(jié)束的時候。
1898年奧塞博物館的原址為巴黎通往法國西南郊區(qū)的一個火車站,但在1940年即已沒落,閑置了約40年之后,1979年開始將火車站改建成博物館。1986年12月1日,經(jīng)過近8年的建設,這座煥然一新的乳白色大廈第一次打開大門迎接四面八方的來訪者。這個賽納河邊原來十九世紀的老式車站,散發(fā)著迷人的藝術(shù)光芒,加上門外這些大型雕塑,很吸引眼球。
奧賽博物館改造工程采用了意大利女設計師奧朗蒂的設計,奧朗蒂精心分割了這個長138米,寬40米,高32米的空曠大廳。大門開在西側(cè),由西到東是一個長100米,高32米的大廳,大廳兩側(cè)是一間間獨立的展室。兩側(cè)展室各有三層,主要陳列繪畫作品。博物館不光是收藏的藝術(shù)品,古典主義藝術(shù)風格的建筑大廳本身也頗有看頭。
梯級抬高的大廳是各種雕塑的地盤,由于屋頂采用玻璃,可以在自然光線下欣賞這些藝術(shù)作品,這是很多博物館做不到的。
該館展廳面積達4.5萬平方米,收藏近代藝術(shù)品4700多件,其中包括繪畫,雕塑以及家具陳設等。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畫作最多的地方。如果說巴黎你只有時間參觀三個博物館,那里面就一定應該有奧賽博物館。如果盧浮宮是古典,蓬皮杜是現(xiàn)代,那奧賽就是它們中間的過渡。館內(nèi)主要陳列1848年至1914年間創(chuàng)作的西方藝術(shù)作品,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shù)的精華,填補了法國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史上從古代藝術(shù)到現(xiàn)代藝術(shù)之間的空白。2004中法文化年在北京中國美術(shù)館與中國觀眾首次見面的51幅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中,有38幅來自奧賽博物館。
展品按藝術(shù)家的年代和流派分設在大廳的底層、中層和頂層。底層展出的是1848年至1870年的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shù)作品,其中有安格爾、德拉克洛瓦、德加、莫奈、羅丹等的作品。中層陳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官方藝術(shù)、象征主義、學院派繪畫以及新藝術(shù)時期的裝飾藝術(shù)作品。
頂層集中展示的作品不按時間來排序,全部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畫家的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畫作最多的地方。因此這里成為印象主義畫家的殿堂。這一層還有一個餐廳,可以讓你在飽餐精神食糧時也能保證肚子不餓得咕咕叫!說來真巧,在這里居然邂逅了老朋友夫妻倆,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走到外面的露臺,看著賽納河對面的盧浮宮,在這種奇妙的偶遇中聊天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奧賽博物館不允許拍照,但很多藏品確實太吸引人了,只能悄悄偷拍一些了。挑著重點看,參觀時間最少也花掉了5個小時。下面這些照片,有心人可以試著找找,看看作者都是誰,是稱為“原始性的狂人”的高更,是稱為“現(xiàn)代繪畫之父”的塞尚,還是激情近于瘋狂的凡高那神秘的小教堂,莫奈的睡蓮,雷諾阿胖胖的女人們,安格爾的泉,加米勒?皮薩羅的紅屋頂,羅丹白色的地獄之門。。。。。
所有的一切,都流淌著十九世紀的藝術(shù)潮流,充盈著十九世紀創(chuàng)造的那些空前絕后的美。在這樣一個地方,如果還沒有等到關(guān)門清場你就離開的話,肯定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你來錯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