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宜昌領事館舊址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紅星路42號(現稱壹號公館)。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為磚木混合結構,系歐式建筑風格。坐北朝南,地上兩層,地下一層,整體平面近正方形(建筑正面呈“亞”字形),面闊19米,進深18.5米。前廊寬2米,用六根方柱支撐至二樓樓頂;所有外墻墻體及立柱都是青磚拌水泥石灰砌成,外涂桔紅色墻面,墻上窗為圓弧頂方形窗框;樓頂正面為三角形墻體,中間有一圓形通風口,上鑲1892金色阿拉伯數字;頂錯落鋪蓋紅色大缸瓦,頂中有一磚砌的方形天窗,為室內(大廳)壁爐的出煙處。該舊址是宜昌對外開放的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史載清光緒二年(1876年)9月13日,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中英煙臺條約》。規(guī)定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由此,宜昌成為繼漢口之后湖北境內第二個通商口岸。次年2月建立了宜昌海關(稅務司由英國人狄妥瑪擔任。1937年10月由中國人杜秉和接任,1946年閉關)。同年成立英國駐宜昌領事館,首任領事為法格斯,領事館暫設停泊在長江上的“金河”號兵艦上。不久領事館建成,遂上岸辦公。惜館舍毀于1890年的一場大火。英國人隨后原地重建館舍,并于1892年建成,館舍占地面積300平方米。與此同時,英國人還在桃花嶺占地12畝修建4棟駐宜領事辦公樓,占地7926平方米。直至1940年日軍占領宜昌,英領事館駐宜人員撤離為止。
據記載,當時除了英國人在宜昌修建領事館外,德國人也于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在宜昌桃花嶺設領事館。后因德國在一戰(zhàn)中戰(zhàn)敗,德國領事館于1917年撤離。日本于1914年(民國三年)在宜昌桃花嶺設領事館,建館舍樓兩棟,占地1177平方米。1937年日本領事館撤離?,F僅英國領事館保存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城區(qū)紅星路原稱“懷遠路”,取“懷遠以德”中取“懷遠”二字命名,1949年后,宜昌市政府選址懷遠路。按慣例便在地圖上用一顆紅色五角星來標注。遂于1967年正式更名為紅星路。這條路上有3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是紅星路42號的英國駐宜領事館;二是紅星路13號的英商太古公司的辦公樓;三是沿江大道101號郵政樓。
附:宜昌歐式建筑群
1.英駐宜領事館建筑 1892年 宜昌市西陵區(qū)紅星路42號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2.紅星路13號歐式建筑 1919年宜昌市西陵區(qū)紅星路13號 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于1919年,原為英商太古輪船公司辦公樓(現宜昌市招商局)。采用磚木結構,共三層,其中二三層上下各有6間房。英太古公司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來宜昌。
3.桃花嶺歐式建筑 1919年 宜昌市西陵區(qū)云集路21號 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宜昌市西陵區(qū)云集路21號(宜昌市知識產權局),該建筑始建于1919年,歐式風格。平面為長方形,屬磚石混合結構。其面闊30米,進深17米。該建筑室內一樓至二樓樓梯有26級,樓梯扶手欄板有雕刻裝飾。一、二層室內設有壁爐,有煙囪直出屋頂。室內陸面為木地板。二樓正面為陽臺,陽臺欄桿均有雕花裝飾。
4.天主教堂 1883年、1893年 宜昌市西陵區(qū)自立路1號 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教堂整體占地面積5800平方米,由教堂、主教府、洋行三棟建筑組成,基本為羅馬式建筑形制,是鄂西最大的一處教堂。其中教堂始建于1883年,由意大利方濟各會負責。1891年遭焚毀。1893年重建為磚木結構。1931年比利時籍顧學德主教又改建為鋼筋水泥結構,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
5.宜昌郵政巷建筑群 西陵區(qū)沿江大道99、100、101號
1883年3月,宜昌海關設立撥駟達局(英語POST的音譯,即郵局)。1897年2月,宜昌海關郵局改建為宜昌大清郵局,仍在宜昌海關內辦公。1912年6月,宜昌郵局遷出宜昌海關,租賃英商隆茂洋行(1898年興建)在濱江路海關上首(今宜昌市沿江大道101號)新建的一棟兩層樓房里辦公和營業(yè),達26年之久。相鄰的一條巷子由此得名“郵政巷”。郵政巷長不過百米,寬不足一米,夾在2面高高的圍墻之中,因西頭北側1941年以前曾設立過郵局而得名。1938年3月,宜昌郵局遷福綏路新址。郵政樓為西式二層,系建筑師奚福泉設計,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上海公利營造公司承建。
6. “亞細亞”油罐 1925年 宜昌市伍家崗區(qū)萬壽橋街道 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于1923年至1925年間,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直徑21.3米,高15米,油罐分七層,設有進出油嘴、鐵梯等設施,油罐用厚1厘米的鋼板焊接而成,可容4000立方米煤油。曾建有三座,現僅存一座。自1876年(光緒二年),《中英煙臺條約》辟宜昌為通商口岸后,宜昌于1887年設海關。不久,英商亞細亞石油公司在萬壽橋長江邊建立油棧及碼頭,中國西部云、貴、川地區(qū)的所用大部分煤油均由此中轉。據稱該油罐為長江留存最古老而且是唯一的大“洋”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