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俗中,正月初五有“破五”之說,“破”取“破其禁忌”之義。春節(jié)到了初五,此前諸多規(guī)矩和禁忌即告解除,吃餃子、放鞭炮,再熱鬧一回,是不少家庭這天一定要做的兩件事兒。
民間認為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因此“迎財神”成為這一天的重要主題,很多家庭會打開大門和窗戶,放鞭炮擺宴席,吃象征“元寶”的餃子,向財神表示歡迎。
清代文學家顧祿《清嘉錄》中引用一首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彪m然現(xiàn)在人們都明白,能否發(fā)財在于治業(yè)是否有方、經(jīng)營是否有道,但這一祖輩流傳下來的習俗卻依然延續(xù)著,代表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與迎財神相對應的一項習俗就是“送窮”。這個習俗盛行于唐代,唐代詩人姚合在《晦日送窮三首》中描述道:“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送窮的日期有正月初三、正月初五、正月初六等幾種說法。為了送窮,人們黎明即起,早早開始干活,放鞭炮、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希望以勤勞肯干、勤儉節(jié)約來治窮。因此,這也是百姓們祈求吉利、幸福的方式,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
對于中國人來說,歇了節(jié)前節(jié)后幾天,到了年初五,農(nóng)民開始準備春耕大忙,商人開始準備開店營業(yè),外出工作的又即將踏上征程……這也是“送窮”的一種方式:懶惰是貧窮的根,勤勞致富才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