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神太陽灸產品作為直銷行業(yè)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出8年來以其卓越的質量、良好的功效為無數消費者帶來了健康和幸福,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和好評,伙伴們也對這款產品贊不絕口,并大力推廣,但在推廣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疑惑和問題。
所以,小編今天特意為伙伴們整理了太陽灸超全科普,讓您在展業(yè)的過程中一路無憂喔!
1、太陽灸的優(yōu)勢和原理是什么?
太陽灸以激活人體自愈機能為主要手段,秉承了古老灸法治病求本的原理,實現熱療、藥療、灸療三效合一。
熱療:加速血液循環(huán),活血化瘀。
太陽灸自動發(fā)熱,產生46-53度左右的恒溫度持續(xù)8-12小時,溫度可以人工調整,通過溫煦,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讓藥物快速吸收,以及刺激經絡,讓人體產生更強的自愈能力。
藥療:近靶點透皮給藥,快速精確。
太陽灸系列產品藥物微粒處于游離狀態(tài),溫熱效應使皮膚的毛細孔充分張開,在溫熱效應作用下,藥物分子活性大大強化,納米級的藥物粒子液化氣化,迅速透入皮下,達到病灶靶點。不通過內臟器官,無任何毒副作用,是真正的“綠色療法”。
灸療:激生內源性藥物,強化免疫力。
太陽灸貼敷在穴位上,激活人體的經絡系統、免疫系統。灸療調節(jié)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就是調節(jié)了人體的自愈免疫系統的內源性藥物,這種內源性藥物和太陽灸自身的外源性藥物,雙效疊加,會使病灶區(qū)的病變迅速解除、消失,恢復人體正常的狀態(tài)。
三效合一,其最大的優(yōu)勢是遠遠超過西醫(yī)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是對局部病患的顯性癥狀和隱性癥狀同時得以消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2、貼灸后感覺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這屬于正常情況,在貼灸過程中最好能多補充些溫開水,可以幫助氣血流通,溫經散寒。但注意不能喝涼水。
3、每貼是否一定要貼夠12小時?
灸貼設計發(fā)熱時間是8-12小時,在發(fā)熱時間內治療的效果最好。若患者皮膚耐受性好,而灸貼在12小時后仍有熱度,可由自己決定適當延長治療時間。對于小兒來說,由于是“純陽之體”,因此在應用灸法時可適當減少灸貼時間。
4、溫控貼如何使用?
在灸貼的背面有很多針狀通氣孔,空氣進入后,灸藥便自動發(fā)熱。為了保證溫度恒定,防止燙傷,在敷貼灸片30分鐘時可將溫控貼貼在灸貼的背面,堵塞部分氣孔,達到控制溫度,形成溫控平臺的目的。對于小兒和部分皮膚嬌嫩的人士,可在開始使用時便將溫控貼貼上,防止皮膚燙傷。
5、灸貼可分二次使用嗎?
對于小兒或因工作、活動需要須將灸貼取下者,若灸貼仍有發(fā)熱能力的,可將其放回原金屬包裝內,將封口密閉,隔絕空氣(只作為臨時保存)。待需要使用時可再次取出使用,但這時發(fā)熱時間會相應短一些。
6、使用太陽灸后皮膚變紅,是過敏還是拔毒?
用灸后局部皮膚微微的變紅,是屬于正常現象,這些現象大部分是寒邪外出刺激體表的表現。當然,也有過敏體質的人群,灸后可能出現紅疹,是對膠布或者部分藥物敏感,針對此類情況,一般停止使用則會自行消退。
7、使用太陽灸后皮膚起泡,是不是燙傷了?
應該說不是燙的。太陽灸具有自動溫控技術,溫度基本會恒定在46℃左右,既不會燙傷皮膚,又能持久保持高于體溫10℃左右的溫度。灸后出現起泡的現象,臨床上稱此為“瘢痕灸”。至于起泡的原因,大多是體內寒氣、濕氣較重,貼灸后,氣血運行,將濕寒之氣逼出體外,應該說對疾病的愈后是非常好的。
為了防止皮膚感染,可作如下處理:1)如水泡不大且未破,可任其自然吸收。2)如水泡較大,可用滅菌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上抗菌消炎藥。期間注意保護皮膚,避免衣服摩擦導致意外潰破。3)局部皮膚愈后,可繼續(xù)貼灸。4)糖尿病人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處理。
8、太陽灸的使用療程是多久?
根據臨床療效歸納統計的結果,針對不同的疾病,我們在使用說明書上指定了療程。一般情況下,按照指定的療程使用即可取得預期的效果。對于初發(fā)者,病情較輕者,亦可根據情況適當減少療程時間;對于久病者,病情較重者,亦可根據情況適當延長療程時間。
9、高血壓患者能否用太陽灸?
高血壓患者,在頸部施灸的時候,需要注意血壓高且不穩(wěn)定或者對熱敏感的不灸,血壓控制良好或頸型高血壓患者可以施灸;其他部位施灸,也需要定期監(jiān)測血壓的變化,同時服用相應的降壓藥物。
10、懷孕期間可用太陽灸嗎?
從優(yōu)生、優(yōu)育,提高人口質量的觀點出發(fā),在懷孕期間應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藥,尤其對于3個月以內的早期孕婦,更應當嚴格禁用。
11、鎮(zhèn)痛灸和腰痛灸、頸痛灸、肩痛灸的應用有哪些區(qū)別?
鎮(zhèn)痛灸是相對比較通用的一種灸貼,可用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周炎、痛經、胃痛等多種疼痛性疾病。而腰痛灸、頸痛灸等灸則針對性較強,對于各種不同的疾病,藥物配方也有一些差異,因而我們建議最好選用針對性較強的灸貼。
12、坐骨神經痛可以用腰痛灸嗎?
可以。坐骨神經痛一般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繼發(fā)性坐骨神經痛一般是由于腰椎肥大,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主要表現為下肢沿坐骨神經分布的放射性疼痛,活動不便。腰痛灸貼敷在腰部后,有消除局部炎癥,加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這樣就改善了病變部位的內環(huán)境,消除了對坐骨神經根的壓迫,使下肢疼痛得以消除。為了加強療效,在敷用腰痛灸的同時,可在下肢痛點加貼鎮(zhèn)痛灸。
13、骨質增生可以用太陽灸嗎?
無論是頸椎肥大、腰椎肥大還是骨關節(jié)骨刺,其形成都是退行性病變,也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fā)生的一種骨質改變。而中老年人一旦骨質發(fā)生改變,往往在臨床出現各種疼痛及活動不便的癥狀,檢查則可見到唇樣增生,骨橋形成,骨刺形成等。根據長期的臨床觀察,應用太陽灸后,可有消除局部炎癥,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從而消除疼痛癥狀;同時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機體的自愈功能,從而有效地延緩和阻止骨質增生的發(fā)展,防止疾病的復發(fā)。
14、急性扭傷、損傷為什么在24小時以后施灸?
因為急性扭傷、損傷,雖然沒有明顯的開放式外傷,但有可能有內部的毛細血管破裂,有看不見的內出血,處于炎性溢出期,緊急的處理原則是冷敷、加壓、固定、臥床休息。24小時后情況基本穩(wěn)定,這時再施灸活血化瘀治療。損傷嚴重或有腫脹者,應觀察48小時之后施灸治療。持續(xù)劇烈疼痛或疑似骨折的,建議去醫(yī)院。
15、腎是泌尿器官,為什么體虛乏力、生殖系疾病要用強腎灸?
中醫(yī)、西醫(yī)是兩種不同的醫(yī)療體系。西醫(yī)認為腎臟是一個泌尿器官,而中醫(yī)理論則認為腎與人的生長、發(fā)育、生殖功能、體能強弱、壽命長短、水液平衡都密切相關,因此針對這類疾病會采用補腎的方法。同時,也是基于祖國醫(yī)學理論研制了強腎灸,特別是對于腎陽虛的情況有非常好的作用。
16、太陽灸和針灸有哪些區(qū)別?
(1)針刺要求取穴極準確;灸貼只要按穴敷貼,稍有偏差仍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針刺每針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灸療則可維持12小時,治療的時間長。
(3)針刺有很多的穴位禁針;絕大多數的穴位均可施灸。
(4)針刺一般用手法和微電流來強化刺激;灸法則是用溫熱效應來強化刺激。
(5)針刺只能由專業(yè)醫(yī)師施行;太陽灸則可以自行醫(yī)治。
(6)針刺要穿透皮膚,故針具要嚴格消毒;灸法則不穿透皮膚,可避免交叉感染。
(7)針刺者在治療時不可變動體位;太陽灸在治療時可自由活動,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8)部分患者尤其是小兒對針有畏懼感,難以接受針刺;灸法則畏懼者少,而為患者接受。
17、太陽灸常用穴位有哪些?其作用分別為什么?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腹瀉、泄瀉、痢疾、消化不良、癱瘓,亦為全身強壯要穴。
(2)三陰交: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凹陷處。主治泌尿系統疾病,腹痛、下肢麻痹或癱瘓。
(3)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髁下緣,當脛骨內側緣和腓腸肌間凹陷處。主治腹脹、腹瀉、水腫、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遺精、下肢麻痹、膝痛等。
(4)陽陵泉:位于小腿外,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主治口苦、嘔吐、黃疸、肝炎、膽囊炎、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癱瘓。
(5)脾俞:位于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主治黃疸、腹脹、嘔吐、泄瀉、痢疾、貧血、水腫、脾胃虛弱。
(6)胃俞:位于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胃痛、胃下垂、腹脹。
(7)環(huán)跳:在股骨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主治腰腿牽痛、半身不遂、下肢麻痹、風濕痹痛。
(8)中極:位于正中線上,肚臍下4寸處。主治遺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
(9)關元:位于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主治尿閉、遺尿、尿頻、遺精、陽痿、月經不調、泄瀉、脫肛、疝氣。
(10)神闕:位于臍窩正中,主治虛脫、腹痛、腹瀉、脫肛。
(11)中脘:位于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主治嘔吐、腹痛、胃炎、胃下垂。
(12)膻中:位于胸骨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的中點處。主咳嗽、喘氣、呃逆、心絞痛。
(13)命門: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主治腰脊痛、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帶下、慢性腹瀉、下肢麻痹。
(14)身柱:位于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間,主治發(fā)熱、咳嗽、氣喘、癲癇。
(15)大椎:位于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主治發(fā)熱、流感、中暑、虛勞、癲癇、頸痛、哮喘。
張總:開創(chuàng)灸法養(yǎng)生產業(yè),培育直銷產品競爭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