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之中有戰(zhàn)士有畫家有詩人。
................................——據(jù)說是馬克·吐溫說的
女人的由來
根據(jù)《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的說法,上帝造出亞當看守伊甸園,他見亞當一人過于孤單,于是趁其熟睡之際取下亞當一根肋骨,用這根肋骨造出了世間第一個女人,夏娃。上帝將夏娃帶到亞當面前,于是:
那人說 “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02:23
《創(chuàng)世紀》最早是用希伯來文書寫,我們不妨看一下原文:
, ???????, ???? ???????? ????? ?????????, ???????? ???????????; ?????? ???????? ???????, ???? ??????? ???????-?????.
注意文中希伯來語的男人(ish:?????)和女人(ishah:???????)兩個詞。從希伯來文看, 女人ishah 顯然是源自男人ish一詞的,這里的雙關意顯而易見:女人源自男人,以至于表示“女人”的詞匯都有著這樣的烙印。
后來的譯本為了契合《圣經(jīng)》中的教誨,大都刻意使用類似結(jié)構(gòu)來保存《圣經(jīng)》中的雙關意。我們舉一些重要的語言,拉丁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為例。這些語言中標準圣經(jīng)譯文如下:
拉丁文:
dixitque Adam hoc nunc os ex ossibus meis et caro de carne mea haec vocabitur virago quoniam de viro sumpta est.
西班牙語:
Y dijo Adam: Esto es ahora hueso de mis huesos, y carne de mi carne: ésta será llamada Varona, porque del varón fué tomada.
法語
Et l`homme dit: Voici cette fois celle qui est os de mes os et chair de ma chair! on l`appellera femme, parce qu`elle a été prise de l`homme.
英文:
And Adam said, This is now 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 she shall be called Woman, because she was taken out of Man.
你可以能對這些語言并不熟,我們用漢語標注一下:
拉丁文:可以稱她為女人(virago),因為她是從男人(viro)身上取出來的。
西班牙文:可以稱她為女人(varona),因為她是從男人(varón)身上取出來的。
法文:可以稱她為女人(femme),因為她是從男人(homme)身上取出來的。
英文:可以稱她為女人(woman),因為她是從男人(man)身上取出來的。
這一點深入探討的話,我們會看到很多非常有趣語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識。但限于主題,我們且看一下其對英語的影響吧。從圣經(jīng)的角度來看,woman一詞明顯是來自于man的,并且這二者都是現(xiàn)在非常常用的基礎詞匯。然而一開始并非如此,古英語中用wīf表示女人,用mann表示男人。古英語晚期開始出現(xiàn)wīfmann一詞,并迅速取代原來的wīf一詞(wīf一詞后來漸漸用來特指妻子)。wīfmann一詞則演變?yōu)榻裉煊⒄Z中的woman。
這種演變,或者說wīfmann取代wīf表示女人這個過程,《圣經(jīng)》無疑起了很大的作用。
man 和 woman
根據(jù)《圣經(jīng)》中的說法,女人乃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的。篤信這一點的話,無疑會得出“女人源自男人”“女人是男人的附屬”等一系列性別歧視和偏見。類似的偏見見于各種情況,甚至深深烙印在英語語言本身中。這種偏見下,有人曾將女人woman解說成woe-man【痛苦的男人】,并解釋為諸如亞當被取下肋骨的疼痛(其真實的來歷已在前文中述及)。
諸種偏見還反映在英語中男性和女性構(gòu)詞的表意上。就拿男人man和女人woman的衍生詞匯來說:manlike表示“男子漢氣概的”,而womanlike卻用來表示“娘娘腔的”;mannish表示“男子般的,英雄氣的”,而womanish卻用來表示“優(yōu)柔寡斷的”; manful表示“勇敢的”等等。這些與男性相關的詞匯,都只用作褒義,而與女性相關的則只能或者經(jīng)常被用作貶義。
英語中還習慣用男人man來表示廣泛意義上“人”的概念,比如人類mankind、人力manpower、人造的manmade等,即使“人類”中有一半是女性,即使“人力”也有女性所出之力,即使“人造”部分出于女性所制造,這些詞匯中卻清一色地使用表示男性的man來代指所有人,就如同經(jīng)常用he來代表或男或女的某一個人一樣(如everyone for himself)。除此以外,由于歷史等種種原因,各行業(yè)的從事者的職業(yè)稱呼幾乎都使用man而幾乎沒有woman,比如商人tradesman【做交易的人】、運動員 sportsman【做運動的人】、劍客swordsman【煉劍的人】、牧人herdsman【牧羊的人】、絞刑官hangman【做絞刑的人】、步兵footman【徒步的人】、騎兵horseman【馬上的人】、工人workman【工作的人】、小販chapman【買賣的人】、消防員fireman【滅火的人】、漁夫fisherman【捕魚的人】、寫手penman【寫字的人】、水手seaman【出海的人】、藝人showman【作秀的人】、實業(yè)家businessman【做生意的人】、牧師churchman【教堂里工作的人】、天氣預報員weatherman【做天氣預報工作的人】、警衛(wèi)watchman【看守的人】、印刷工人pressman【做印刷的人】、自由民freedman【被解放的人】、主席chairman【坐椅子上的人】,還有親屬kinsman【有親屬關系的人】、雪人snowman【雪人】等。不管這些人物形象是男是女,一概都被冠以男性的稱呼-man。一旦有女性進入這些相關領域,一般卻只是加上female以作注明。
女權(quán)運動
我們不得不承認,語言中出現(xiàn)的“重男輕女”很多時候也是對曾經(jīng)歷史事實的一種真實反映。在古代,男性占據(jù)了社會上幾乎各行各業(yè)的職位,女人則正如傳說中那樣,在社會角色方面屬于男性的附屬品。她們被剝奪了獨立人格,沒有政治權(quán)利,沒有任何社會公職。社會上(包括政治上)所有行業(yè)都為男性所把持,而女性只能作為附屬而存在。14世紀時,一場可怕的黑死病橫掃歐洲,加上后續(xù)出現(xiàn)的大規(guī)模疫情,歐洲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一。社會上出現(xiàn)各種職務空缺,女性作為正式勞動者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到了近代,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使得更多女性有機會參與產(chǎn)業(yè)勞動和社會活動,而兩次世界大戰(zhàn)導致全世界青壯年勞力銳減,女性逐漸占據(jù)更多的社會職位,成為社會經(jīng)濟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經(jīng)濟和生產(chǎn)中所扮演的角色決定著人們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隨著近代女性在社會生活和經(jīng)濟生產(chǎn)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和更多的角色,她們對于解除自身的社會束縛、尋求性別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的訴求就越來越強。于是女權(quán)運動在各地開始興起。女權(quán)運動者們呼吁女性解放,拒絕各行各業(yè)的性別歧視,要求女人擁有和男人平等的權(quán)利。
女權(quán)運動始于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到19世紀迅速發(fā)展。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從此開始,每年3月8日都要舉行類似的抗議游行活動。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quán)。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內(nèi)衣工廠發(fā)生一次嚴重火災,火災中140多名女工被燒死或因被迫跳樓致死。這是美國紐約市歷史上最大的工業(yè)災難,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為了緬懷火災中逝去的女工,也為了表達對勞動女性的尊重, 1975年,聯(lián)合國正式設立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節(jié)日設定在每年3月8日舉行,這個節(jié)日今天簡稱為婦女節(jié)Women's Day。
婦女節(jié),你本應有個好點的名字
寫到這里不禁想吐槽一下,這個節(jié)日在中國官方翻譯為“婦女節(jié)”。漢語中,女子嫁作人妻稱之“婦”。不難想象,這個節(jié)日因其譯名在中國失色不少。并不是所有成年女子都愿意別人稱自己為“婦女”。剛成年的女子、剛?cè)肼毜呐?、未有家室的少女更不愿意,心理年齡小的“廣場舞大媽”也不愿意啊。于是“婦女節(jié)”并不受女青年熱烈追捧,原因很簡單,“三八婦女節(jié)”是給“婦女”們過的,你是婦女嗎?
好老氣的一個詞。
實際上,英語中的woman和中文的“婦女”有很多不重合之處。英語的woman來自古英語晚期的wīfmann,取代‘女人’wīf表示女人的概念,特指成年女人(與girl形成對應),與是否結(jié)婚無關。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本來是為參加社會勞動的女性慶祝的,在中國卻(從名稱上看)是面向已婚女性,尚未出嫁的女青年們你們不會覺得別扭么?
唉,叫 “女人節(jié)”都比這個好很多倍。
女權(quán)運動對在英語中的影響
女權(quán)運動主張男女平等,自然要努力廢除或除去歷史留下的很多性別歧視的語言內(nèi)容,這個過程以及其間的博弈一直在持續(xù)中。從今天的語言環(huán)境來看,較之從前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比如傳統(tǒng)只用男性概念來表示的職業(yè),如今很多也有了對應的女性詞:
對應superman我們可以使用superwoman
對應horseman我們可以使用horsewoman
對應gentleman我們可以使用gentlewoman
對應chairman 我們可以使用chairwoman
對應clergyman我們可以使用clergywoman
對應mankind我們可以使用womankind
對應spokesman我們可以使用spokeswoman
對應policeman我們可以使用policewoman
等等
同樣,在不確定性別或者兩性都包括的單數(shù)情況下,可以使用he/she等表示。
女人是與男人相對應的一種性別,而不是痛苦的男人。今天的我們,在摒棄過去性別歧視不良傳統(tǒng)的同時尋求更好的將來,并且希望不要矯枉過正。避免把一個不當?shù)臉O端修正為另一個相反的極端。之所以這樣說,因為有一些極端的呼聲,建議要將history一詞改為herstory,建議限制human一詞的使用范疇因為其中存在man部分;而實際上這兩個詞本身并未和his或man有任何關系,是語言發(fā)展演變的巧合而已??桃馇馐聦嵉貜娗罂赡軐е率录旧碜冑|(zhì),兩性間真正彼此尊重下的平等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真正目標。不是嗎?
文末,順便祝各位女性朋友節(jié)日快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