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孝文帝在他的最后一次南征途中病死于谷塘原,時年33歲。隨駕出征的彭城王元勰、任城王元澄擔心南齊聞訊偷襲,便秘不發(fā)喪,連夜撤軍。
大軍行至魯陽(今河南魯山縣)和從洛陽趕來的太子元恪會合,這才對外宣布了孝文帝的死訊。
元恪隨即在魯陽即位,群臣上大行皇帝謚號孝文皇帝,廟號高祖。大軍緩緩啟程回京一個月后,葬孝文帝于長陵(今河南省孟津縣朝陽鎮(zhèn)官莊村東南)。
縱觀孝文帝33年短暫的一生,仿佛一顆耀眼的流星照亮了南北朝漆黑的夜空,留下片刻光芒,又轉瞬即逝。還沒有等人們看清他的身影,他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夜空中,只留下那泛黃的史冊中一行行優(yōu)雅的文字證明他曾經來過……
無論是《魏書》還是《北史》都對孝文帝大加褒揚。
的確,孝文帝的寬厚、仁孝、簡樸、愛民、勤政、好學和開明都是值得一提的,在南北朝甚至中國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孝文帝無愧于他謚號里那個孝字,他不僅對父親獻文帝恭敬有加,甚至對幾次想廢黜他的馮太后也盡到了人子之孝。有太監(jiān)向太后打他的小報告,馮太后一怒之下打了他幾十板子,孝文帝沒有辯解,而是默默忍受。馮太后死后,孝文帝并沒有秋后算賬,毫不介意。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盛產暴君殺人狂的時代,劉彧、劉子業(yè)、簫鸞、簫寶卷、高洋、高湛都是有名的魔頭惡棍,伺候他們的侍從動輒獲罪,慘遭毒手,孝文帝和這幫魔頭相比,簡直就是天使下凡的感覺。
關于孝文帝的寬厚仁愛,史書上有很多具體的事例。
有一次,侍從給他端熱湯,不小心撒到了孝文帝手上,孝文帝沒有怪罪。
還有一次,孝文帝吃飯時吃到了一條蟲子,這要換成那幾個魔頭,御膳房那幫倒霉蛋恐怕得全部大卸八塊,孝文帝是什么反應呢?史書寫了四個字:
笑而恕之。——《北史·魏本紀三》
呵呵一笑,不再追究了。
孝文帝親政后每天起早貪黑,事必躬親,親力親為,虛懷納諫,哀憐百姓,常懷悲天憫人之心,經常考慮地就是如何更好的造福百姓。
“聽覽政事,從善如流。哀衿百姓,恒思所以濟益。”——《北史.魏本紀三》
出征在外的日子里,孝文帝總是最大限度減少使用民力,能不麻煩百姓就不麻煩。北巡時,有關部門奏請調集民工修路架橋,為車駕開路,孝文帝不準。說簡單地修條便道,架個浮橋,車馬能過去就行了,不要大興土木,不要驚擾百姓。
并且他還語重心長告誡部下,只要不是迫不得已,能不修就不要修,不急用的就先不修,不要耗費無味的民力物力。
“凡所修造,不得已而為之。不為不急之事,重損人力。”——《北史·魏本紀三》
在南征期間,魏軍造車馬軍械,造船修房都要用到木材,孝文帝規(guī)定砍老百姓的樹必須給錢或絹,嚴禁無償征用,嚴禁戰(zhàn)馬踐踏百姓莊稼。
北魏遷都洛陽后的皇帝漢化程度都非常高,這里面孝文帝要屬佼佼者,他從小酷愛讀書,每天手不釋卷,熟讀儒家典籍,精通儒佛道三教。在外征戰(zhàn)的日子里,經常在行軍途中發(fā)布文告,孝文帝騎在馬上口述,臣下筆錄,拿回去一看,一個字都不用修改,直接發(fā)布??梢娖湮膶W功底之深厚。
太和十年以后的圣旨文告幾乎都是孝文帝親自捉刀動筆,當時他的文章就多達一百多篇,一時間洛陽紙貴,爭相傳抄。
建立北魏的鮮卑族最初生活在東北大興安嶺的大鮮卑山,游牧民族為了生存,強調弓馬嫻熟,騎射是根本,北魏前期的皇帝個個都是馬上天子,孝文帝雖然癡心漢化,但馬上功夫也很了得,早在十歲時就非常熟練地縱馬馳騁、拉弓射箭,頗有祖先的尚武風范。每次打獵,孝文帝都滿載而歸,不過到了十五歲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孝文帝突然停止了打獵,這也許和孝文帝深受佛教熏陶有關。
史書記載孝文帝十五歲后就不再殺生,戒除了打獵的愛好。
“至十五,便不復殺生,射獵之事悉止?!薄侗笔贰の罕炯o三》
縱觀北魏的十二個皇帝,論文治武功,論漢化程度,論個人品行,論君主政績,孝文帝都是名列前茅。他在位的28年也是北魏走向巔峰的28年,在他死后幾十年后北魏便逐漸走向沒落,當然這是后話了。
孝文帝在臨終前為了防止因太子幼弱而可能出現的外戚專權局面,安排了兩個措施制約。一,賜死皇后馮氏,斷絕后宮干政可能性;二,任命咸陽王元禧、北海王元詳、廣陽王元嘉、任城王元澄、鎮(zhèn)南將軍王肅和尚書宋牟六人為輔政大臣,試圖以六輔壓制外戚勢力。六人中宗室子弟獨占四人,不由讓人聯想到晚清的皇族內閣,可見孝文帝對宗室子弟的器重和寄予厚望。
孝文帝一切安排妥當后又偷偷交給彭城王元勰一道密旨,小聲叮囑了一番,這才閉眼蹬腿。按說孝文帝安排地夠縝密了,可惜后來的事實證明還是百密一疏,他什么都考慮到了就是沒有考慮太子元恪的想法。
元恪是孝文帝的次子,生母高夫人,后追謚文昭皇后,陪葬長陵西北五百米處。原本元恪是無緣帝位的,因為他的生母高夫人只是孝文帝的妃子,而且生前不怎么受寵,孝文帝皇后林氏的兒子元恂以嫡長子身份被立為太子。
太和七年,皇后林氏依“子貴母死”的規(guī)矩賜死。后來元恂因為反對漢化改革,處處和老爹做對,惹惱了孝文帝。他先是做思想工作,可元恂根本就聽不進去,就是抵觸漢化改革,更加我行我素。孝文帝南征期間,命太子元恂留守洛陽,元恂公然違抗禁令,穿胡服招搖過市。
太和二十年,元恂更是私自逃回舊都平城,和一幫守舊貴族勾結圖謀作亂,很快便被孝文帝及時撲滅。十月,元恂被廢為庶人,囚禁于黃河北岸的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衣食僅夠勉強維持生存,后來有人狀告元恂謀反,孝文帝將其賜死。薄棺常服就地葬于河陽,終年16歲。
第二年(太和二十一年)正月,改立元恪為太子。元恪吸取兄長的教訓,緊跟父親改革步伐,舉雙手贊成,而且元恪的漢化程度也很高,有乃父之風。
史書評價元恪說:“雅愛經史,尤長釋氏之義,每至講論,連夜忘疲?!薄段簳な雷诩o》
酷愛四書五經,尤其擅長佛教典籍,每次講經弘法都是通宵達旦,毫無疲勞之意。
北魏是佛教發(fā)展的黃金期,北魏的皇帝除太武帝拓跋燾外幾乎個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北魏洛陽城的崇佛禮佛盛況在《洛陽伽藍記》這本書里有精彩地描述,后面我們會專門講到。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太子元恪即位于魯陽,居喪期間,六位輔臣處理朝政,大赦天下,改元景明,元恪謚號宣武帝,所以一般稱他為宣武帝。宣武帝剛一即位就收到了一個大禮包,南齊豫州刺史裴叔業(yè)以壽春內附,用今天話說就是宣布起義,投入人民的懷抱。宣武帝聞訊大喜,趕緊派元勰率歩騎十萬前去接應。齊主簫寶卷聞訊也派大將陳伯之反攻壽春,雙方都在和時間賽跑
彭城王元勰、車騎將軍王肅在壽春城外大破齊軍,陳伯之被打得落花流水,斬首一萬多,北魏順勢奪取壽春,駐軍四萬,威脅淮南。齊主簫寶卷惱羞成怒,于北魏景明元年七月再派陳伯之卷土重來,爭奪淮南。彭城王元勰見手下敗將又來了,率軍沖了出去,這次不打疼你不罷休。
兩軍戰(zhàn)于肥口,齊軍再次慘敗,陳伯之老本徹底輸光光,落荒而逃。
同時,魏軍在荊州也旗開得勝,整個形勢對北魏非常有利,而就在這時,南齊國內也發(fā)生了巨變。
景明元年冬,齊主簫寶卷誅殺中書令、益州刺史簫懿,還打算干掉簫懿弟弟雍州刺史簫衍(后來的梁武帝)。簫衍駐守的雍州是“僑州”,位于今天的湖北襄陽一帶,這里是南北雙方爭奪的焦點地區(qū),屬于齊的邊關重鎮(zhèn)。簫寶卷的任性行為直接逼反了簫衍,簫衍打出造反旗號,從襄陽發(fā)兵順流東下,殺向簫寶卷,南齊四分五裂。北魏聞訊差點笑暈過去,趕緊發(fā)動全線進攻,一鼓作氣拿下荊州、揚州、益州、雍州大片土地。北魏至此進入國力鼎盛期,兵鋒直指江東,南齊幾乎已到了崩潰的邊緣那邊魏軍飲馬長江,這邊簫衍的叛軍包圍建康(今江蘇南京)日夜攻打,簫寶卷哭了,俺滴親娘,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北魏的攻勢一直持續(xù)到簫衍攻破建康,干掉簫寶卷,擁立南安王簫寶融為帝才告一段落。隨著江南局勢的穩(wěn)定,南北雙方又回到了對峙狀態(tài),但南齊已經元氣大傷,被北魏占去不少地盤,國土嚴重縮水。宣武帝剛即位就取得了一連串輝煌軍事勝利,這離不開孝文帝打下的堅實基礎和南齊的內亂。其實宣武帝一朝既是北魏的巔峰期,也是由盛轉衰的拐點,這種變化和宣武帝一朝內訌黨爭加劇有關,也和宣武帝本人脫不了干系。宣武帝在對待漢化改革方面嚴格執(zhí)行孝文帝留下的大政方針,鞏固了孝文帝開創(chuàng)的漢化改革成果。
宣武帝即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興土木擴建洛陽城 。
“發(fā)畿內夫五萬人筑京師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罷?!薄段簳な雷诩o》
當時的背景是一幫守舊貴族找到宣武帝請求還都平城,宣武帝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可不糊涂,斷然拒絕。不但不回平城,反而擴建洛陽城,明白無誤地告訴那幫老家伙,趁早死了回平城的心吧。
景明二年,宣武帝親政。彭城王元勰功成身退,辭去一切公職,回家養(yǎng)老。元勰一走,咸陽王元禧、北海王元詳等人彈冠相慶,再無顧忌。這幫勛貴以顧命元勛之尊在朝中明爭暗斗,把好端端的朝堂搞得烏煙瘴氣。
元禧是孝文帝的二弟,早在孝文帝時期就以驕奢成性,賄賂公行而為世人知。宣武帝即位后,元禧以元叔輔臣之尊更加不可一世,大肆貪贓納賄,家里十幾個妻妾,還嫌不夠,四處沾花惹草,搜羅美女,圈占田地,開采鹽鐵……
用今天的話說,這位咸陽王頗具經濟頭腦。正因此,宣武帝特別憎惡這位貪財的叔父,您這也忒土了吧,整個一個暴發(fā)戶、土財主。
至于北海王元詳,也不干凈,這廝主要做“烏紗帽批發(fā)生意”,大肆賣官鬻爵,每天登府送錢買官的人能排幾條長隊,元詳每天晚上躺炕上數錢,這生活,不亦樂乎。
等到宣武帝一親政,幾位暴發(fā)戶叔父都坐不住了。尤其是元禧,他是首輔嘛。,整天擔驚受怕,害怕自己被清算。后來宣武帝終于把元禧叫去訓斥了一頓,然后……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元禧心里卻七上八下,失眠了,他心里犯嘀咕:皇上小子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元禧整天忐忑不安地胡思亂想,越想越感覺自己很危險,怎么辦?干脆先下手為強,干一票大買賣。
說干就干!
元禧私下糾集一幫亡命之徒陰謀叛亂,干掉宣武帝,自己取而代之。起事前夕這幫人由于恐懼,商量了一天也遲遲拿不定主意,眼看天色漸晚,元禧很煩躁,背著手走來走去,最后沉默半天,才冒出一句話:
宮里情況不明,我看不如就暫緩起事,大家先回去,一定要嚴守秘密,等我的通知。
這哥們兒也真是蠢得可愛又可笑,這種滅九族的滔天大罪居然都能搞成公費旅游那樣有喜感 (今天天氣不好,大家先回去,保持聯系,具體出發(fā)時間等導游通知……)。
這幫人也真是夠業(yè)余的,純粹一幫業(yè)余造反愛好者。 你用腳指頭都能想明白,這種事怎么可能保密?能保的住么?
果然,很快就有人向宣武帝告密,毫不猶豫把元禧給賣了。當時宣武帝在城外巡視,沒有在宮里,接到舉報時宣武帝正在邙山上的佛寺里午休。他聞報后迅速派人全城戒嚴,搜捕一幫亂黨。首惡分子元禧以閃電般速度落網,此時他才如夢方醒,后悔莫及,早知今日就早點下手了。
元禧后來以謀逆大罪賜死,元禧死后,北海王元詳(就是天天躺炕上數錢那位)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再也沒人跟他斗了,不過宣武帝并沒有讓他高興太久。宣武帝對老爹留給他的六位輔臣(王肅、宋牟病死,元禧賜死,此時只剩三位)沒多少好感,或者說壓根就不信任。他極力打造自己的嫡系力量對抗宗室派,最終從宗室派手里奪權,這才是他最重要的計劃。
那么這位年輕的宣武帝會如何推進他的奪權計劃呢?在這場由皇帝一手發(fā)動的打虎風暴中下一個落馬的大老虎又將會是誰呢?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