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歌手李榮浩曾經(jīng)寫過一首歌《爸爸媽媽》,在mv里,男主角回憶了自己小時和爸媽的相處日常:
偷偷拿家的錢被發(fā)現(xiàn),爸爸要求他跪在地上寫作業(yè),媽媽只能在事后抱著熟睡的他心疼不已;
上了中學開始早戀打架,爸爸氣急了拿起腰帶抽,重重地甩他巴掌,媽媽在一旁哭著求情;
男主角成人后,收到父親生病的消息,趕回家中站在門口,卻“近鄉(xiāng)情怯”地遲遲不敢推開門。
歌里有句歌詞:很少主動擁抱,就算為了自豪;太多理所當然讓人覺得平常。
現(xiàn)實中很多家庭都跟這部mv里的一樣,明明是血緣至親,明明想要的是彼此越來越好,明明想要靠近,但口中從不說愛,等到想說愛的時候,卻已經(jīng)不知道怎么開口。
對父母,愛是沉默,也是謊言筷子兄弟的一首《父親》曾火遍大江南北,他們在歌里對父親深情告白:“你牽掛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愿用我的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但前不久筷子兄弟成員之一的肖央在節(jié)目里說,他連跟自己的父親散個步都覺得別扭,因為他們那一代根本沒學會怎么跟孩子相處,直到現(xiàn)在,他們父子還在互相摸索著相處之道。
父母那一輩,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抵抗生存的壓力上,對孩子的愛是保證能吃飽穿暖,談陪伴和深入精神世界,大概都屬于“矯情”之舉。
等到我已長大,你已年老才發(fā)現(xiàn),早已學不會如何親密。
有愛無話,話中有假,大概是我們這代人跟父母相處的現(xiàn)狀。
父母問工作累嗎?我們說不累,可是明明已經(jīng)連續(xù)加班好幾周,累得站著都能睡著;
父母說要好好吃飯,我們說會的,經(jīng)常跟同事出去聚餐,可其實自己一日兩餐是常態(tài),泡面,面包時常出現(xiàn)在午餐上;
父母問錢夠花嗎?我們說夠了,剛發(fā)了工資,可其實剛交完房租,銀行卡余額連一件應季的新衣服都承擔不了。
……
在《親愛的客棧里》,一個男星曾經(jīng)說,自己長大之后覺得應該保護媽媽,能靠自己的盡量不去麻煩她。久了之后,媽媽就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和父母不親了。
相比之下,楊紫和父母之間的互動要親密很多,經(jīng)常讓爸媽去劇組看她,跟他們直接說愛說想念甚至說沒他們沒法生活,父母表面上說嫌棄,但臉上卻是滿滿的幸福。
人到后半生,除去地位和財富,還能被子女需要,是一種莫大的自豪。
前不久,獨居在我隔壁的老人,突然有一天敲開了我的門,讓我?guī)兔纯词謾C的來電提醒是不是開了,鈴聲夠不夠大。我問他:“是在等什么電話嗎?”
他跟我說,孩子很久沒有打過電話了,我接著問:“您怎么不自己給孩子打過去?”老人家嘆了一口氣說:“怕他在忙,打擾到他。”
大概是覺得自己多余且“沒用”,所以連問候都害怕是在打擾。所以他們只能等,等孩子能主動一點。
他們知道自己早已是孩子人生的旁觀者,但我們得讓他們知道無論何時,他們都是自己人生的最佳觀眾,在情感上,我們永遠需要依賴他們。
記得給他們找一個最佳“視角”,主動聊一下自己的生活,多讓自己的生活和他們產(chǎn)生交集,別讓他們等太久。
對伴侶,愛是責任,也是忙碌
在電影《完美陌生人》中有一段臺詞: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愛上她了呢?”
'如果你每天要和她說上三十分鐘的話,那就是愛上她了?!?/p>
“那要是六十分鐘呢?”
“那就是愛死她了?!?/p>
“再然后你們就不說話了,這就是婚姻?!?/p>
很多伴侶在一起時間長了以后,都會喪失“說愛”的能力,兩人都忙著工作,忙著照顧孩子,忙著做家務……更像是工作伙伴,而不是人生伴侶。
曾經(jīng)看過一個短片,一對夫妻總是各忙各的,丈夫總加班就算不加班也會一個人去喝酒,看電影或是單純地呆在車上。
妻子回到家則一個人孤獨地吃著外賣。
有一天妻子看到電視上說,如果男人總說加班而很晚到家,那就很有可能已經(jīng)出軌。
于是妻子用一個新號碼給丈夫發(fā)短信為什么不早點回家。
丈夫以為是信息發(fā)錯了人,但還是回復了信息說:上班當員工,下班當老公,偶爾也想做自己。
妻子又問:以前戀愛同居的時候不會有這種感覺嗎?還是你已經(jīng)不喜歡你老婆了?
丈夫回答說:喜歡,只是有點懷念以前的她。
妻子回復說:說不定,她也懷念還沒當你老婆的時候。
是啊,和戀愛相比,婚姻會讓人失望,幾乎已經(jīng)成了既定的事實。
戀愛時,一起吃到一頓好吃的就夠兩人開心很久。結婚后,好像只有存款多了,孩子成績好了能讓人開心;
戀愛時,能連著幾個小時說著無足輕重的廢話。結婚后,只有吵架時說話最多;
戀愛時,肉麻的話一個愛說一個愛聽;結婚后,“我愛你”三個字只會在特殊節(jié)日里出場,好像說多了就是幼稚。
曹禺在《日出》里說:“結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窮,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無聊,厭煩。”
很多人都覺得愛趨于平淡了就會穩(wěn)定,但平淡有時也會慢慢隱藏并吞噬掉愛。
忙歸忙,累歸累,總得留出些時間精力來表達愛,三兩句貼心的話,一個小禮物,就能讓沉溺在生活洪流中的人,抬頭喘口氣,那是為數(shù)不多的為自己為對方而活的瞬間。
對孩子,愛是管教,也是束縛
公司新來了一個應屆畢業(yè)生,午飯期間被問到為什么要一個人千里迢迢地跑來北京工作。
她的回答讓人有些意外,不是為了理想,也不是為了見世面,而是為了脫離父母的“掌控”。
小的時候被逼著放棄喜歡的二胡學鋼琴;
高中被逼著選就業(yè)面更廣的理科,理綜跟不上只能每晚躲在被子里哭;
大學志愿在提交前又被逼著從感興趣的影視改到了經(jīng)濟學;
在這條“被指定”的道路上,她走得跌跌撞撞卻很少能受到鼓勵。
每次面對重大的挑戰(zhàn),她問爸媽:“如果失敗了怎么辦”,她很想聽到“沒關系,盡力就好”,可惜她聽到的是“肯定有人能成功,你失敗了是自己不夠努力。”
她說:“我受夠了?!?/p>
著名心理學家李雪曾說:愛,是“如他所是”,非“如你所愿”。
但很多父母都搞反了,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命令孩子“你應該往哪兒走”,從來不問問“你想往哪兒走”。
孩子犯了錯,只是氣急敗壞地告訴他們“你不能這樣”,而不是心平氣和地說“你為什么不能這樣”。
環(huán)顧身邊的大多孩子,到了上學年紀,父母就開始為孩子的未來焦慮,對孩子的愛也變得吝嗇起來。
愛成了一根無形的棒槌,好像只有不停地催促和打壓,孩子就能跑得更快。
愛也成了有條件的獎勵,只有孩子取得了成績之后才會有夸獎。
世間大多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限制其實是偽造的愛。
作家麥家曾經(jīng)分享過和子女相處的經(jīng)驗:
不要三令五申地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也不要完全放任不管,最好的教育是默默的陪同,始終對自己的下一代充滿等待,充滿耐心。
“人最需要的是一種情感關懷,情感如果沒被傷害,這個人總是健健康康的會成長。”這句話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該謹記。
父母、伴侶、孩子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人,也許是因為知道不會失去,所以太過有恃無恐;
也許對血緣太過自信,覺得就算是不說,對方也一定知道自己的愛。
但愛應該是一種自由舒服的狀態(tài),而不應該僅僅是一種關系。
它可以幻化做陪伴,責任和教導等等,但最終,愛只能是愛本身,只能通過擁抱,親吻和言語的告白表達出來。
或許和父母之間有代溝,但記得告訴他們你的愛,如果互相懂得太難,至少讓他們知道他們對自己很重要;
或許你和伴侶身上有太多的壓力和責任,但記得告訴對方“我愛你”,并不時炮制一些浪漫接和驚喜,愛最不值當?shù)乃婪?,就是死于平淡?/span>
或許孩子沒有成長為你心目中的模樣,更要對他們說出愛,因為這是他們培養(yǎng)自信心和對世界好奇心的源泉,也是因為你自己也是從不完美小孩走過來的,深深知道,完美根本不存在。
肖央在節(jié)目里說:“坦誠直接地表達愛,是上天恩賜的一種能力。”
愿你我啊,終能學習并擁有這項能力。
-作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