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寫經(jīng)體:書法入門最佳字體

經(jīng)體:書法入門最佳字體

——兼談務本堂所藏敦煌寫經(jīng)的書法意義

蘇海強

拙文被收入著名敦煌學研究專家方廣錩教授所編《務本堂藏敦煌遺書》一書,書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和敦煌藝術研究院收藏。

學習書法從何體入手為佳?在中國書法史上,這算得上是一個“天問”。中國書法自晉代進入自覺以來,書家們對此各持己見,莫衷一是,爭論至今,一直沒有定論。最近,幸獲務本堂主人信任,出示其所藏敦煌寫經(jīng)書法,筆者關于這一問題的認識陡然清晰起來。

前人“入門字體論”有局限

自古以來,大多數(shù)書家都主張從楷書入手。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說:“圖真不悟,習草將迷。”他所說的“真”,指的就是楷書。宋代大文豪、書法家蘇東坡認為:“真如直,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者,未能行而能走者?!泵鞒瘯ɡ碚摷邑S坊也說:“學書須先楷法,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p>

也有書家主張從隸書入手的。唐代韓方明在其著名書論《授筆要說》中云:“八法起于隸字之始,歷鐘、王而至永禪師?!鼻宕麜亦囀?、伊秉綬、何紹基等,都竭力主張學書當從漢隸學起。正是因為他們對漢隸的重視和實踐,才成就了他們在書法史上鶴立雞群??涤袨楦菢O力推崇漢隸,他在論著《廣藝舟雙楫》中寫道:“書莫盛于漢(隸),非獨其氣體之高,亦其變制最多,皋牢百代。晚季變真楷,后世莫能外?!?/p>

近代書法家、教育家李瑞清則主張篆書是書法入門的最佳字體。他在其論著《清道人遺集》中提出:“書雖小道,必從植其本始。學書之從篆入,猶為學之必自經(jīng)始。”專為“末代皇帝”溥儀寫詔書的范欽義也作如是觀。他認為,從書法的淵源來說,是先有篆書,其后才有隸書、行書、草書、楷書,隸體、楷體、草體等都是從篆體演變而來。學書先篆而后隸、楷、草,符合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

楷書、隸書、篆書三體,因其通用、規(guī)整,書法界統(tǒng)稱為正書。正者,規(guī)則、端正也。正則立,故上述各家所謂學書當從楷書、隸書、篆書入手之論,皆基于人當先會立,而后能行、能走的常識。如此,學書當從正書入手的觀點應為確論。

既如此,上述各家所論豈不都有道理?然筆者只能說,他們的觀點合理又不盡合理,他們都有其時代局限性。

古代書法藝術的傳播以現(xiàn)場書寫觀摩、個人收藏鑒賞、石刻碑碣以及小規(guī)模的展覽為主要傳播媒介。因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因素,古代書法被文人士大夫所壟斷,幾乎形成了宮廷文人書法,民間書法很難傳播。在此背景下,中國傳統(tǒng)書法的傳承有著其特殊性和局限性。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昭示著當時世家大族的家學和家風。為了保持家族書法的領先地位,繼續(xù)在家族文化上保持優(yōu)勢,秘不示人的鏈式傳播模式成了這一時代的顯著標志。

唐張懷瓘在其《六體書論》中云:“夫《經(jīng)》是圣文,尚傳而不秘;書是妙跡,乃秘而不傳。”秘而不傳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書法的秘訣外泄。這樣的事例在古代有很多,可見當時書法交流傳播是非常困難的。當時的傳播手段也極其簡單,多以臨摹、捶拓、刻帖等復制手段使其作品得以交流和傳承;以題碑、題石、題壁、題屏、題匾等手段向公眾傳達書法藝術的美;借用漢字、文學、宗教、政治等來促進書法交流。但是,由于經(jīng)濟、文化信息不發(fā)達,書法家必須以相對穩(wěn)定的自然存在物如絹、紙、青銅器、石等作為媒介展開傳播活動,傳播的范圍極其有限。

古代書法傳播的這種局限性,直接影響著古人學習書法的取法范圍,自然也影響著他們對入門字體的選擇。試想,如果沒有清代大量碑刻的出土,哪有碑學的勃興?在近現(xiàn)代才出土的漢魏六朝碑刻,又怎能成為蘇東坡們學書入門的范本?

學書當從“過渡字體”入手

如今,經(jīng)濟、文化日益多元,書法傳播手段日趨豐富多樣。加上前人留下的經(jīng)驗和教訓,我們對學書入門字體的選擇也應有更寬視野和更加精準的判斷。基于此,筆者認為,學習書法最好不要從楷書尤其是唐代楷書學起。為什么?因為唐人尚法。唐孫過庭《書譜.序》云:“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在唐楷中,一點一畫、一招一式都很嚴格,法度森嚴,用筆也相對復雜。一點一畫處于一個字什么位置,其角度、粗細、偃仰、向背等也幾乎已確定無疑,以致后學者千人一面,乃至千年一面,了無個性可言。

事實上,我們梳理書法史就會發(fā)現(xiàn),學唐楷者均難跳出唐人窠臼。例如,書法史上學顏真卿楷書有書名者僅錢南園、華世奎、譚延闿數(shù)人而已,學歐陽詢楷書者僅出了個黃自元,學柳公權楷書者則幾乎沒出有成就的。學顏的幾位所謂有成就者筆下的字,只是強化了顏體風格之一端,知書者一看還是顏體。而且在筆者看來,錢南園筆下的顏體字布如算子,四平八穩(wěn),以至于有人打趣說,按照字如其人說法,錢氏應屬典型的維穩(wěn)辦主任人選;華世奎更把大氣雄強的顏真卿寫得局促猥瑣,具有廟堂氣象的顏體在他筆下小家子十足;譚延闿的顏體雖然開闔大氣,但由于一味強調(diào)筆畫的剛勁,本來溫柔敦厚正氣凜然的士大夫、廟堂重臣顏真卿,卻被他寫成了只會耍刀弄棒的赳赳武夫。黃自元學歐雖總結出了“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但反成了束縛學書者的“緊箍咒”,其字也整飭刻板近乎仿宋體,毫無書法美感可言??瑫κ⒌奶拼星胰绱耍拼院蟮囊恍┧^名家筆下的楷書,則誠如孫過庭所說的“古質(zhì)而今妍”,更趨流美,甚至花哨,離古質(zhì)之旨遠矣,更不可學。

圖片依次為錢南園、黃自元、華世奎、譚延闿書法

筆者曾經(jīng)有論,學習書法宜從過渡時期的字體入手。談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從漢字演變史來看,自倉頡造字以來,漢字大致經(jīng)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楷、行草六個過程。其中,前五個階段的字體為正書。筆者所謂過渡時期的字體,是指甲骨文向大篆過渡、大篆向小篆過渡、小篆向隸書過渡、古文字向今文字過渡、隸書向楷書過渡、楷書向行草過渡等時期的字體。

為什么有此一論?筆者以為,過渡時期的字體作為“半成品”,上承前體,下啟后體,既具備前體神韻,又潛藏后體風貌,但具體發(fā)展到何等模樣在當時尚無定數(shù)。學之者“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最有自由發(fā)揮個性之余地,最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心中的那個“成品”哈姆雷特來。例如隸書,作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其上承篆書,下啟今草、章草、魏碑諸體。鄭道昭《鄭文公碑》得隸書寬博體勢、方折筆法,兼摻篆書圓筆、行書風姿而意態(tài)奇逸、神采飛動,雍容大雅,為歷代書家所重;《張猛龍碑》得隸書俊邁體格,俊麗多姿,為歐陽詢、虞世南開啟門戶;其余《元懷》、《元略》、《元顯儁》、《元彬》、《張黑女》等北魏墓志,以及龍門二十品等北魏造像,僅得隸書風格之一端,即成各自面目,顯各家風神。

圖片依次為《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張黑女墓志》

筆者同時認為,由于前三個過渡時期屬古文字階段,如以這三個階段的字體或其“過渡字體”入手,學書者得先有較扎實的文字學根底,這對于“日理萬機”的今人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而最后一個過渡時期的字體,由于已不屬正書范疇,也就是書法入門如果選這一時期的字體,則屬沒學會站立就去學習行、走了,因此也不宜于初學者入手。

由此,筆者以為,宜于入手的過渡時期的字體,隸書、魏碑是首選。得隸書神韻于萬一者即成家可期,善學妙悟者書藝成就更不可限量。唐代李隆基、韓擇木僅得其“蠶頭燕尾”之法即書史留名,清代伊秉綬、鄧石如二人可謂善學妙悟,或以建筑之法并注入顏真卿雄強之氣,或以篆籀之法兼摻魏碑金石之氣,皆卓爾成大家。魏碑則是隸書向唐楷的過渡,成就了薛褚歐虞顏柳,諸家合力最終確立唐法。不僅如此,相對于楷書來說,這兩種書體筆畫相對要簡單很多,便于初學者入門。從這兩種過渡時期的字體入手學習書法到一定程度后,上可溯源篆籀、甲骨,下可問津行草、楷書,與從楷書等其他字體入手而只能精于該體的結果迥然有別。

從“敦煌寫經(jīng)體”入門最宜

然而,自從務本堂出示所藏六朝寫經(jīng)卷之后,筆者始悟上述持論尚顯粗疏。為什么?我們先對敦煌寫經(jīng)書法作一了解。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在魏晉時期得到了極大發(fā)展。而處于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敦煌,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驛站。佛教興起,敦煌有了寺院,隨之開鑿石窟。除了僧眾,不論俗人、官員、普通民眾,為了積德行善,都在修建佛窟。經(jīng)年累月,數(shù)量增多,莫高窟被稱為“千佛洞”,成為當時的佛教圣地。人們?yōu)榱饲蟾<{祥和獲得心理的慰藉,經(jīng)常做各種佛事,而在各種敬佛的方式中,最普遍的就是寫經(jīng)。在佛教大興的魏晉,寫經(jīng)、抄經(jīng)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xiàn)象。寫經(jīng)者除了僧侶,還有普通民眾、居士、文人、商人、手工業(yè)者,更有王公大臣及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有一定文化的佛教信徒,是自己來寫經(jīng),但更多的信徒是雇傭?qū)H藢懡?jīng)。所以,寫經(jīng)在當時成為一種職業(yè),寫經(jīng)者被稱為“經(jīng)生”。佛教大興,寫經(jīng)形成熱潮,成就了數(shù)以萬計的敦煌寫經(jīng)。陳寅恪先生指出:“藝術的發(fā)展多受宗教之影響?!倍鼗蛯懡?jīng)書法的發(fā)展更是如此。

  敦煌遺書最早有題記的寫卷為西晉永興二年(305),最晚的寫卷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時間跨度為七個世紀。從書法史的角度來看,這700年,正是中國書法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也是從兩晉南北朝的王羲之、王獻之,到隋唐的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再到宋代蘇、黃、米、蔡,也即書法史上的“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這三個書法時代都在這700多年發(fā)展形成。敦煌寫經(jīng)書法與主流書法相互融合、相互影響,而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敦煌經(jīng)卷最早起于西晉,這時的字體正處于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時期,魏晉時期的敦煌經(jīng)卷還帶有明顯的隸書意味,類似流行于世的鐘繇楷書。敦煌遺書中大部分是佛經(jīng)。由于抄錄佛經(jīng)典籍的鄭重及便于手寫、方便、易認和實用的需要,字體均為小字正書,并且持續(xù)了700年,這就和歷代的其他書法遺跡不同。歷代書法遺跡中有甲骨、金文、碑刻、摩崖、磚銘、帛書、簡牘、文稿、尺牘等眾多形式,書體及大小也是種類繁多。敦煌寫經(jīng)主要是正書,而且是小字正書,書寫工整清楚,通篇從結體、筆法和章法布白形式,都趨于統(tǒng)一穩(wěn)定,形成了一定的范式,故而在書法史上將其稱為“寫經(jīng)體”,數(shù)量有4萬多卷,時間跨越七個世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書法風格。當然,風格的統(tǒng)一,不是說700年間的書體、書風是完全一樣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書法風格在總體風格之下,呈現(xiàn)出更多的面目。有論者將其劃分為這樣三個演變過程:隸意楷書,漢簡余續(xù);魏碑楷書,盡脫隸意;成熟楷書,唐楷先河。其風格或氣息高古,肅穆靜謐;或樸素自然,率意天真;或規(guī)整端凝,法度謹嚴。

對于“寫經(jīng)體”的書法價值,啟功、趙樸初、謝稚柳、楊仁凱諸先生均有論及。在啟功先生看來,寫經(jīng)書法“即亂頭粗服之跡,亦自有其風度。”比“著名唐碑,虞、歐、褚、薛,乃至王知敬、敬客諸名家,并無遜色?!壁w樸初賦詩贊美經(jīng)文書法說:“魯壁驚同古簡青,晉唐楷法足儀型。書生妙有傳神筆,寫盡靈山萬卷經(jīng)。”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學仲更在清代阮元、翁方綱書分為碑、帖兩派的觀點基礎上,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書分碑、帖、經(jīng)三派”論。

從書法入門的角度來看,筆者以為,敦煌寫經(jīng)正書堪稱為書法研習者再開一扇門戶。相對于成熟的楷書,隸書筆法雖相對簡單,但由于“蠶頭雁尾”的筆法終與今人書寫習慣相去甚遠。宋代以后,“帖學”大興,“二王”書風成為主導。但由于朝代更替,年代久遠,魏晉名家真跡幾近失傳,僅靠刻本和摹本傳世。學書者面對這些刻本、摹本,猶如要描畫一個蒙著一層面紗的人,只能得其彷佛。而筆者前述所稱的最佳入門過渡字體隸書和魏碑又均為石刻,學之者要想領會其神理妙致,還須“透過刀鋒看筆鋒”。且二者皆經(jīng)歲月淘洗,造化剝蝕,字多漫漶,更增初學者難度。至此,筆者以為,學習書法當從正書入手,且最好從過渡時期的正書體入手,其中,尤以處于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敦煌“寫經(jīng)體”為最宜。

“務本堂藏經(jīng)”堪稱入門范本

敦煌“寫經(jīng)體”既為書法入門最佳字體,然由于敦煌寫經(jīng)書法為僧侶和普通民眾、居士、文人、商人、手工業(yè)者、王公大臣以及書藝水平參差不齊的經(jīng)生所寫,書寫時又得拘于一定范式,因此,寫經(jīng)體的書法水平也有高低優(yōu)劣之別。有的過于草率,有的過于規(guī)整,如果選擇了這些寫經(jīng)體入門,反而會誤入歧途。因此,將敦煌寫經(jīng)體作為書法入門字體時,還有一個范本選擇問題。

出于對敦煌寫經(jīng)書法價值的認同,筆者曾經(jīng)廣搜敦煌寫經(jīng)書法圖片、圖書資料,雖時有精彩入眼,但除《三國志.步陟傳》、《大般涅槃經(jīng)》而外,記住者無多。此次務本堂所示敦煌寫經(jīng)卷,可謂精彩紛呈,令筆者映象深刻。竊以為,其中數(shù)卷,堪稱書法入門之范本。

圖片為《大般涅槃經(jīng)》

務本堂所示敦煌寫經(jīng)凡30余卷,其中唐人寫經(jīng)20余卷,六朝寫經(jīng)近10卷。字體主要為正書,也有草書,如《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務本012號),同時還有行書,如《釋門教授帖》。各卷正書寫本書法風格各異,或隸楷,不隸不楷,亦隸亦楷,筆畫間隸意暗潛;或魏楷,骨力開張,鋒芒畢露,隱約有刀刻意趣;或端楷,秀麗端莊,工巧雅致,已開啟唐楷門戶。

務本堂所藏近10卷六朝寫經(jīng)中,《顯宗論卷二0》(務本008號)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十卷本異卷)卷一三》(務本031號)屬典型魏楷。前者筆畫勁健,雖為墨跡,但刀鋒隱現(xiàn),字體縱向、左傾取勢,似奇反正,筆者妄自揣測,宋代米芾體勢或就胎息于此;后者點畫厚重卻輔之以各字各具意態(tài),搖曳生姿,誠所謂嚴肅中見活潑,與北魏《元楨墓志》有異曲同工之妙。

圖片為北魏《元楨墓志》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十卷本異卷)卷一三》

《鼻奈耶卷五》(務本017號)字體橫向取勢,字形寬博,稚拙古雅,明人倪瓚小楷風格似與此暗合,只是倪瓚更顯放縱而已;《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務本018號)殘卷字形承接漢簡余韻,寓巧于拙,古質(zhì)之風撲面,部分筆畫又隱現(xiàn)南碑代表作《爨寶子碑》之逸韻;《放光般若經(jīng)(三十卷)卷一八》(務本019號)于橫、點畫含蓄的波挑中,隸意隱約可感,工麗中已現(xiàn)《蘇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等隋碑之風范。

圖片分別為:《爨寶子碑》和務本堂《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jīng)》對比

《董美人墓志》和《放光般若經(jīng)(三十卷)卷一八》對比

在務本堂所藏20余卷唐人寫經(jīng)中,尤以《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jīng)》(務本002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務本006號1)、《妙法蓮華經(jīng)卷五》(務本005號)、《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六》(務本021號)、《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六》(務本026號)、《信力入印法門經(jīng)卷二》(務本030號)等數(shù)卷為佳。

《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jīng)》(務本002號)點畫精巧,字形外緊內(nèi)松。用筆多用中鋒,起筆、收筆有明顯的頓按,起筆以藏鋒為主,兼用露鋒,稍存斜尖;收筆則輕按輕提,尤其是長橫,輕按后向上輕挑含蓄出鋒,微顯隸書筆意;鉤筆蓄勢后筆鋒輕挑快出,外方內(nèi)圓,魏碑筆意濃厚。與顏真卿早期代表名作《多寶塔碑》風格極其相類,而其嚴謹?shù)慕Y體,不禁讓筆者浮想聯(lián)翩,趙孟頫小楷名跡《汲黯傳》是否就是將該卷大起大落的筆畫全部細化之結果?

《妙法蓮華經(jīng)卷五》(務本005號)與《信力入印法門經(jīng)卷二》(務本030號)風格近似,結體多上開下合,猶如一座從下往上漸小的佛塔,敦實穩(wěn)健,用筆細勁反顯雍容端莊。其不時顯露的長槍大戟式的長橫,則似乎給了黃庭堅外松內(nèi)緊結體以靈感?!睹罘ㄉ徣A經(jīng)卷六》(務本021號)結體四角撐滿,外緊內(nèi)松,點畫頓按自如,歐、柳信息明顯。

在務本堂所藏敦煌經(jīng)卷藏中,筆者以為六朝寫卷《大般涅槃經(jīng)(北本異卷)卷三七》(務本003號)和唐人寫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務本006號1)堪稱神品?!洞蟀隳鶚劷?jīng)(北本異卷)卷三七》(務本003號)以隸楷為主基調(diào),改隸書寬扁字形為方正或頎長字形;主筆長橫多以露鋒起筆,橫畫、捺畫用筆由輕到重,收筆挑勢蘊藉幽潛,異于隸書的左波右磔,但又與隸書的左波右磔意趣相通,似真還隸,似隸卻真?!督饎偘闳舨_蜜經(jīng)》(務本006號1)則以魏楷為主基調(diào),一招一式,頓按有度,修短隨化,俯仰合宜。筆畫勁挺,筋骨停勻,結體謹嚴,收放自如。嚴謹中更顯逸韻,收放中不失精準。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名句來形容那就是: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豐之一分則太肥,束之一分則太瘦。唐人鐘紹京《靈飛經(jīng)》號稱法帖,然以筆者觀之,比之此卷,《靈飛經(jīng)》當下其一等,《靈飛經(jīng)》嚴謹有余,活潑不足,而其諸字排疊直下、字勢單一之法,或為單調(diào)呆板、布如算子的館閣體之始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和《大般涅槃經(jīng)(北本異卷)卷三七》與《靈飛經(jīng)》對比

如能將此二卷放大印刷成單行本,請知書者分析其筆畫、結字之法,供學習書法者作為入門范本,則善莫大焉。因為,在取法帖學、碑學幾乎已無空白領域的情況下,敦煌寫經(jīng)作為傳統(tǒng)“帖學”和“碑學”之外的新的書法風格流派,而“寫經(jīng)體”作為敦煌寫經(jīng)中承接隸書與楷書的過渡字體,由于身處承前啟后的要津,又面世不久,目前研習者尚不多見。尤其是務本堂所藏此二卷尚未公開面世,研習書法者如能以此入手,融合時代審美意識,定能在中國書法界開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書法文化
書法家伊秉綬
為什么有人說“隸不練曹,楷不練歐”?
中國書法名詞解釋大全(轉(zhuǎn))
書法極簡史:5分鐘讀懂中國書法變遷史
古厚樸實、端莊遒美:東漢隸書逸品《史晨前后碑》書法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