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明孝陵之◎◎◎ 建筑布局   總(3)

自下馬坊至地下玄宮所在的寶頂,縱深達2600多米,移步換景,享其之妙。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擁有巨大的陵域空間,其郭城周長約45公里,相當于當時京師京城長度的三分之二。

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建筑格局,它們都是按其規(guī)制和模式加以營建,它在中國帝陵發(fā)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堪稱明清皇家第一陵。

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翌年8月馬皇后去世,9月入葬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謚“孝慈”,故名。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啟用地宮與馬皇后合葬。至明永樂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個孝陵歷時40余年完成,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明孝陵經(jīng)歷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筑物的木結(jié)構(gòu)已不復(fù)存在,但恢弘的陵寢格局依舊保留,地宮完好如初。陵區(qū)內(nèi)的主體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

明孝陵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靈臺、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的布局,首次按皇宮規(guī)制建立“前朝后寢”的三進院落式樣,并通過改方墳為圜丘,新辟方城、明樓、享殿及長方形陵宮等建筑體制,開創(chuàng)了陵寢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圓”的基本格局,這是對周代至宋朝歷代帝陵制度的重大變革。唐宋陵寢模式,其設(shè)計理念注重的是靈魂,而孝陵陵寢制度,遵循禮制,包含有“天圓地方”的涵義,但更突出皇權(quán),帝王至高無上。

從墓葬形制來看,自周文王陵到漢元帝渭陵,封土起墳采用方上之作,即在地表營建靈臺,筑方形封堆,逐層收分夯實,墳堆最后成覆斗狀。唐宋帝陵延續(xù)方上規(guī)制,陵園主要建筑有上宮與下宮之分,神道以北為上宮,中央為靈臺,周遭圍以方墻。下宮是供奉墓主靈位以及日常起居飲食的處所。孝陵則大膽革新,突破陳規(guī),一改舊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北派”陵寢的風格是豪邁、粗獷與壯美,而“南派”則是婉約、細膩和秀麗。這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guī)模宏大、形制獨特、背依鐘山環(huán)境優(yōu)美而著稱于世。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將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并于 2003年7月在第27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將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世界遺產(chǎn)大家族中的一員。


明孝陵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證書


    明孝陵規(guī)模宏大,陵墓建筑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近3000米,沿途分布有30多處不同風格、用途各異的建筑物和石雕藝術(shù)品。陵寢建筑按中軸線配制,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整體布局宏大有序,單體建筑厚重雄偉,細部裝飾工藝精湛,代表著明初皇家建筑的最高藝術(shù)成就,是中國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縮影。特別強調(diào)的是,孝陵在布局上有其特別之處,起自下馬坊、大金門、神道及欞星門與陵宮不在同一南北軸線上,而是獨樹一幟,彎而悠長,更多地體現(xiàn)了隨性與自然之美,開一代先河。

明孝陵的整體結(jié)構(gòu)布局,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大致可劃分為“條塊結(jié)構(gòu)”和“縱向結(jié)構(gòu)”兩種:

“條塊結(jié)構(gòu)”主要從地形布局考慮,依照外郭紅墻,層層環(huán)繞,由外圈向內(nèi)圈漸進,組成外、中、內(nèi)三個空間。(外)自下馬坊至大金門,是為孝陵外郭正門前的導(dǎo)引區(qū),以及孝陵衛(wèi)等陵園設(shè)施。(中)外郭紅墻與陵宮紅墻之間的區(qū)域,自大金門向兩側(cè)延伸,向西接前湖段京師城垣,向東繞到紫金山北,形成孝陵外郭。(內(nèi))陵寢主體,包括陵宮和寶城、寶頂及地下宮殿。

“縱向結(jié)構(gòu)”則以功能劃分為據(jù),從起點至終點,由南端向北段,分為前后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陵墓神道作為導(dǎo)引,自下馬坊至欞星門,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碑亭、神道石刻和欞星門。全長約2000多米,約占陵墓全程的四分之三強。第二部分是陵寢主體建筑,自文武方門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門、享殿、升仙橋、方城、明樓、寶城、寶頂以及玄宮。

由于“縱向結(jié)構(gòu)”更便于表述,也更直觀,這里即按先后順序,依次介紹如下。

         下馬坊、神烈山碑

下馬坊:乃孝陵入口處的標志性建筑,為一開間兩柱“沖天”式石牌坊,兩柱間距5.13米、柱高7.85米,兩柱前、后及外側(cè)抱以砷石,柱端飾云紋。坊額正反兩面各刻“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字,告示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保持陵區(qū)的肅穆和對開國皇帝朱元璋尊崇。

神烈山碑:在下馬坊東邊36米處,為嘉靖十年(1531)改鐘山為神烈山時而立。碑通高4米,寬1.46米,厚0.67米,坐北朝南。碑額篆字“圣旨”二字,碑身陰文線刻“神烈山”三個近一米見方的大字,上款刻“嘉靖十年歲次辛卯秋九月吉旦”,下款刻“南京工部尚書臣何詔侍郎張羽立石”。原有石質(zhì)碑亭已毀,現(xiàn)僅存柱礎(chǔ)及部分殘破構(gòu)件。


                    下馬坊

      再向東17米處有一塊臥碑,為“禁約碑”,是明崇禎十四年(1641)立。碑通高2.95米,包括碑身、碑額和須彌座,寬接近5.31米。碑身正面鐫刻保護陵墓的禁令及謁陵條款。昭告中外,如有違者按律處于極刑,決不輕貸。


                     神烈山碑

          大金門、神功圣德碑及碑亭

大金門:在下馬坊西北約755米處,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門。原為杏黃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現(xiàn)僅存磚石砌筑的墻壁,下部為石造須彌座,面闊26.66米,進深8.35米,有券門三孔,中門較高,高5.24米,寬4.15米;左右兩門略低,高4.45米,寬3.54米。大金門東西兩側(cè)原有陵園外郭紅墻,分別向東西延伸,現(xiàn)已無存。


                    大金門


     碑亭:在大金門正北70米處,建于永樂十一年(1413)。孝陵原有設(shè)計和建筑中,并無碑亭與碑,后由明成祖朱棣增補。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都為26.86米,為國內(nèi)現(xiàn)存碑亭之最。內(nèi)置立于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上書“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朱棣為其父所立。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區(qū)明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塊。由碑頭、碑身和龜趺三部分組成,碑額、龜趺雕琢瑰麗。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亭內(nèi)的碑給人感覺碩大無比,但這與當初所選定的那塊碑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其高度差不多為其十分之一。留在山中的那一塊,總高可達73.1米,至少有23層樓高。當年,著名文人袁枚曾寫有《洪武大石碑歌》,其中“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是其真實寫照,令人嘆為觀止。

    

                         碑亭

                 神功圣德碑

      

                      陽山碑材

                袁枚(清人繪)

      原碑亭為磚石砌筑,下部為石造須彌座,亭子的頂部已不存,唯有方形四壁,每壁各有一個高7.42米、寬5.13米的拱形門洞。整個建筑外觀形如城堡,俗稱“四方城”。沿碑亭向西北行約100米過御河橋便入神道。


                           神道


     自秦漢之后,帝王陵墓即高等級的墓葬神道兩側(cè)都布置有石像生,一具紀念意義,二為儀仗之用,以體現(xiàn)墓主生前擁有的權(quán)力和地位。

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建筑與地形的完美結(jié)合。它不同于歷代帝陵神道成直線形,而是順其自然,依山勢走向建造為蜿蜒曲折的布局,高低起伏、回旋徘徊。而且分為若干段落,每一段落的節(jié)點處都通過安放或蹲或立、姿態(tài)交替的石像生來控制空間,強化氛圍,以達最佳效果,形成一派肅穆厚重的氣氛。

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西北——東南走向,沿途為石像生,它是明代陵寢中規(guī)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歷600年巋然矗立。這段神道現(xiàn)俗稱石像路,全長618米。

由孝陵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大型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兩跪兩立,夾道迎侍。兩獸間相向的距離從4.88米到6.9米不等,石獸之間的距離為29.8米至2.5米不等。

這些石獸充分體現(xiàn)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規(guī)制,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威嚴,它既是皇權(quán)的象征,又起到鎮(zhèn)魔辟邪之用;獬豸是一種神獸,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專觸不法之人。歷代君主多將獬豸形狀用于冠飾,稱“獬豸冠”,多為司法官員所戴,以表法治公正;駱駝被譽為“沙漠之舟”,通達四域,唯它毋能。將其置于陵前,以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zhèn)四方之意;大象是獸中的巨無霸,充滿力量,堅實無比,表示國家江山穩(wěn)固,它又是君主生前大駕鹵簿的象征,為


                         獅子

                           駱駝  

                      麒麟


                     獬豸


                         馬



                         大象



在 6 種石獸中,以象的體量最大,高3.47米,長4.21米,寬2.16米,按其體積計算,重達至少 80 噸。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必須選擇在冬季,路面上灑水,使之結(jié)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一路用人推馬拉。

石獸的盡頭,神道折向正北,至欞星門,是為第二段神道,途長250米。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通高6.38米,柱身六面浮雕山牙云氣紋,柱座六面分層次雕出束腰,柱頂呈圓柱形冠,周圍浮雕云龍紋。望柱通常置于神道之首,所謂“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而孝陵望柱則置于神道中間,這又是明孝陵的獨特之處。

石望柱之后為高大的石人,人稱“翁仲”,既是帝王駕前文武百官的象征,又是陵墓的忠實守護者。翁仲東西相向而立,共四組8尊,其保駕護航;麒麟乃瑞獸,是傳說中“四靈”麟、龜、龍、鳳之首,被尊為祥瑞的象征,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后來成為統(tǒng)治者標榜自己、粉飾太平的御用品;馬是帝王南征北戰(zhàn)、統(tǒng)一江山的坐騎,與主人同歡共難,親密無間。依次為2對武將、2對文臣,前一對無須,后一對為留須老臣。武將為頂盔披甲、手持金吾,腰佩寶劍,威風凜凜,是墓主的忠實守護者;文臣頭戴朝冠,手秉朝笏,腰墜玉佩,神情莊重,是墓主的忠誠儀衛(wèi)者。通高都為3.20米左右,身軀魁梧,體型碩大。

                  欞星門

                        石望柱 


       

                        武    將

                          文     臣

     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不凡,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體現(xiàn)了孝陵神道石刻的鮮明特點,代表了明初石雕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cè),南北長800多米,構(gòu)成威武雄壯的長列,使皇陵顯得更加圣潔、莊嚴、肅穆。

明孝陵的開創(chuàng)性地位,更體現(xiàn)在陵墓神道上,依山就勢、環(huán)繞陵寢前的梅花山,形成一條不規(guī)則的折線。神道取曲,這在中國帝王陵墓中獨一無二。

說到這種獨特的形制,相傳頗為傳奇。朱元璋選定孝陵墓址后,墓前神道恰好要經(jīng)過孫權(quán)的墓,負責工程的官員請示要將孫權(quán)陵墓遷走,朱元璋大度地說:“孫權(quán)亦是好漢子,留他守門?!彼谎跃哦Γ竦谰痛吮茏尪^。孫權(quán)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東吳是定都南京的第一個王朝,創(chuàng)立者就是吳大帝孫權(quán)。神鳳元年(252)四月,孫權(quán)去世,就葬于鐘山南麓的蔣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個叫梅花山的小山崗,這座山過去一直被稱作孫陵岡、吳王墳。孫權(quán)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東吳是定都南京的第一個王朝,創(chuàng)立者就是吳大帝孫權(quán)。神鳳元年(252)四月,孫權(quán)去世,就葬于鐘山南麓的蔣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個叫梅花山的小山崗,這座山過去一直被稱作孫陵岡、吳王墳。


                       孫權(quán)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東吳是定都南京的第一個王朝,創(chuàng)立者就是吳大帝孫權(quán)。神鳳元年(252)四月,孫權(quán)去世,就葬于鐘山南麓的蔣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個叫梅花山的小山崗,這座山過去一直被稱作孫陵岡、吳王墳。孫權(quán)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東吳是定都南京的第一個王朝,創(chuàng)立者就是吳大帝孫權(quán)。神鳳元年(252)四月,孫權(quán)去世,就葬于鐘山南麓的蔣陵,其位置就在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個叫梅花山的小山崗,這座山過去一直被稱作孫陵岡、吳王墳。


           欞星門、御河橋

神道向北18米的盡頭為欞星門,原為三間兩垣,面闊21.66米,后門毀,僅存6個石柱礎(chǔ)。2007年3月,按原門基、殘柱、柱頭修復(fù)。

過欞星門折向東北275米,即到御河橋,也稱金水橋。御河橋是通達陵宮的橋梁,為石構(gòu)單曲拱橋,總寬度達16.42米。御河橋北距陵宮門200米,地形逐級高起,順緩坡而上,便到陵寢的主體建筑。這一段東西兩側(cè)原各建有井亭,已毀,現(xiàn)在原址上重修了六角井亭。

文武方門

文武方門是陵宮的正門,原為5孔門洞,3大2小,均為朱紅雙扉。主體正門建筑居中,通高8.90米,面寬24.57米,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中間3個為拱形,門券高分別為中門4.00米、左右兩門3.77米;兩邊2個掖門為長方形,高3.27米,深2.22米。原門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爭。同治年間改建,未覆門頂,僅開通正中一個門洞,上嵌一方石質(zhì)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三字。


             御河橋(金水橋)



                    第二道御河

    

          

                 文武方門


      現(xiàn)在所見的文武方門為1998年重新修復(fù),盡顯明時大門原貌。杏瓦、朱門、紅墻,正門上方懸掛長方形門額,豎書“文武方門”四個鎏金大字。

     

                       碑殿


            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中門,一稱孝陵門,是享殿前面的一道過門,又為陵宮內(nèi)第二進院落的門殿。亦為五門建制,俱毀。現(xiàn)存石構(gòu)須彌座臺基,東西通闊40.10米,南北進深15.25米。清代在中門位置改建碑殿,歇山頂,三開間,紅墻小瓦,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nèi)豎立有五方石碑。

正中一方大石碑,下有馱碑龜趺,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御題。其意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邁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此碑由《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時任“江寧織造”的曹寅刻立。在其左右還有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還有臥碑兩塊,東邊一塊刻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治隆唐宋碑


                          碑殿

      

                    神帛爐


       過享殿前門,為陵宮的第二進院落,縱深55米。中央御道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座神帛爐,原物已毀,現(xiàn)在原址重建,基座面寬3.07米,進深2.07米。院內(nèi)兩側(cè)還排列有東西配殿各15間,均毀于戰(zhàn)火。

在門基東西兩側(cè)原有磚墻延伸至陵宮外垣,以構(gòu)成陵宮的第一進院落,現(xiàn)磚墻已不存。



                 享殿


       碑殿之后是孝陵的主體建筑享殿,規(guī)模宏大,原殿已毀。據(jù)遺址判斷,享殿面闊9間,達54.44米,進深5間,達25.33米,建于三層石質(zhì)須彌座臺基上,通高3.03米。臺基四角保留有部分石雕螭首、前后3道踏垛,以及6塊浮雕云龍山水大陛石。大殿底層臺基面闊69.87米、南北進深50.80米,建筑相當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后神位。現(xiàn)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間兩次重建的三小間享殿,與原物無法比擬。享殿東西兩側(cè)原有配殿,亦建于臺基之上,南北面闊66.84米,東西進深10.3米,殘高1.2米,面闊十五開間。臺基上還保留著全部60個邊長1.24米見方的巨型石柱礎(chǔ),可以想見當年的規(guī)模。


        在享殿原址上重修的享殿


       內(nèi)紅門(又稱“陰陽門”)


      享殿北去20米左右,設(shè)有過門,現(xiàn)多稱“內(nèi)紅門”,它是陵宮內(nèi)第三進院落的門道。原為三孔,但原門殘損,長期只存一孔通行,現(xiàn)按舊制恢復(fù)。依照陵宮“前朝后寢”的格局,入此門,便由陽間步入陰間,故有“陰陽門”之說。

再往后則是一片縱深100余米、寬數(shù)十米的空地,當年是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為橫跨內(nèi)御溝之上的單孔拱橋,長57.50米,寬26.60米。它又稱升仙橋,不言自明,過此橋即成“仙”。其后,就是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方城、明樓及寶頂。



          方城、明樓、寶頂

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平面為長方形,外部用大條石建成,東西面闊60.80米,南北進深34.22米、正面通高16.25米,底部為石質(zhì)須彌座,高2.40米。方城東西兩側(cè)各建一高7.00米、寬20.66米的影壁,墻下部石砌須彌座,墻面四角裝飾磚雕花卉。方城正中為一拱門,穿有縱向隧道,上為券頂,兩側(cè)底部為石質(zhì)須彌座。54層臺階拾級而上,直達后部寶城前垣與明樓之間的夾道。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頂部平臺東西面闊55.50米,南北進深30.31米。其上原建有明樓居中,重檐杏瓦大屋頂,頂部及木結(jié)構(gòu)已毀,存四面磚墻,東西面闊39.25米,南北進深18.40米,南面開券門3個,其余三面中部各為1個。現(xiàn)在其上又重建明樓。

其后,迎面便是寶頂南墻,用13層條石砌筑。正中橫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字,指明寶城內(nèi)封土下即為朱元璋安葬處。陵宮最后面為寶城環(huán)繞,呈不規(guī)則圓形,周長約1000米。寶城外側(cè)開挖了排水溝渠,局部還加砌溝渠石岸。寶城內(nèi)中部隆起,墳丘利用原來的獨龍阜山崗即玩珠峰,又在上面加筑了鵝卵石層,以起到防止雨水沖刷和防盜之用。寶城中部為墳頭,稱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高約70米的圓形大土丘,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寶頂下建有玄宮,墓道寬約8米,長約120多米,盡頭處為玄宮主體,其分布范圍南北約90米,東西寬約50米。



               通向方城的橋面


           通向明樓的隧道


     以上就孝陵的整體形態(tài)做出了一個全面的表述。有關(guān)孝陵建筑布局的創(chuàng)新部分,這里再略施筆墨,將有助于我們認識孝陵對歷代陵寢規(guī)制改革后所呈現(xiàn)的獨特性。


               通向明樓的匝道


       前面講到,孝陵的陵寢建筑,廢去了唐宋陵寢制度中以靈臺居中、四向出門的方形格局,而采取以享殿為中心的長方形,創(chuàng)立以方城明樓為主體建筑的寶城,并一改方形陵體為圓形陵體,使之成“前方后圓”陵寢模式。

陵寢建筑分辟為前后三進式院落,充分體現(xiàn)了“事死如生”的觀念。其中第一進與第二進院落為“前朝區(qū)”,用于陵寢祭祀活動。第三進院落為“后寢”區(qū),是朱元璋亡靈的安息之地。除嗣皇帝和經(jīng)特許的大臣外,禁絕入內(nèi)。三院落分設(shè)三道宮門,分布五大殿宇:享殿在前,明樓居中,玄宮置后。享殿兩側(cè)輔以東西配殿。整個形制,一如朱元璋生前所居皇宮結(jié)構(gòu),無論內(nèi)廷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還是外朝奉天、華蓋、謹身三殿以及東西文華、武英二殿,莫不如是。


                       方城



                        明樓


      

             方城后用石壁壘砌


     由生至死,雖跨陰陽兩界,但并非不可契合,孝陵陵宮與皇宮建筑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歷代帝王陵寢大多如此,生前身后大致趨同。

整個孝陵工程,在建筑材料與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也是其一大特點。作為主體建筑,大金門、神功圣德碑、孝陵享殿、方城、明樓,堅固耐用。為防備水火,多用石質(zhì)須彌座為基礎(chǔ),墻體用巨石或巨磚砌筑,挑檐也為石造,檐椽則用琉璃制成。在建筑上由傳統(tǒng)的木結(jié)構(gòu)改為磚石結(jié)構(gòu),早在漢唐就已出現(xiàn),但普遍用于臺基,特別是用磚石起券建造大型殿堂、構(gòu)架跨度高大的拱券門頂,則為孝陵首創(chuàng)。其他諸如鼓鏡式石柱礎(chǔ)、頂脊上的琉璃龍吻等,其造型樣式都一改前人風格,并為后世所廣泛使用。

這里還要特別提及孝陵的排水系統(tǒng)。南京地區(qū)雨量充沛,鐘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經(jīng)獨龍阜孝陵陵宮區(qū)域排泄,明孝陵必須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才能確保陵宮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區(qū)內(nèi)設(shè)有外御河、內(nèi)御河和寶城御河三條排水系統(tǒng)。

這三條御河在規(guī)劃和設(shè)計上可謂匠心獨運,它將陵域劃分成導(dǎo)引區(qū)、神道區(qū)、前朝區(qū)和后寢區(qū),同時通過三組御河橋,將四個區(qū)連成一個整體,使整個陵域更為完美,更富有生機。

御河橋中的第一組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間,為磚構(gòu)單曲拱橋,霹靂之水由橋下西流,御橋舊址猶存,橋非原貌,今稱“虹橋”。第二組橋位于神道盡頭,是直通陵宮的橋梁,一字排列5座,又稱“五龍橋”?,F(xiàn)僅存中間3座,橋身起券,兩側(cè)有散水螭首和護欄望柱。第三組御橋處于方城之前,石造單券拱橋,長57.5米,寬26.6米,體量宏大,做工細膩,是明初橋梁建筑中的杰作。過了這座御橋,便是朱元璋的長眠之地。

除三條御河外,陵宮地下還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宮內(nèi)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圍均以磚鋪設(shè)散水和明溝,享殿臺基四周有數(shù)十個向外懸挑的精美散水螭首,陵宮宮墻外則以磚鋪設(shè)散水,并以磚石砌建擋土墻。

明孝陵的整個排水體系和細部設(shè)施,既具實用性,又具較高的審美價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將其藝術(shù)地融入陵區(qū)的布局之中,高度體現(xiàn)了南方多水地區(qū)建筑規(guī)劃上的科學(xué)性和藝術(shù)性。


       寶頂四周用條石護砌

 

     

  文武方門后隆起的為寶頂,寶頂后為玩珠峰


           方城前的第三道御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南京明孝陵導(dǎo)游解說詞
地下宮殿 (8)
昭陵(北陵公園):沈陽昭陵詳盡導(dǎo)游詞
明孝陵景
南京朱元璋馬皇后合葬墓,保存完好從未被盜,影響皇陵歷史500年
南京記憶(十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