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詩詞天地
編輯:劉倩
本文系轉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product@china.org.cn
三伏天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從今天7月16號開始就入伏了,到了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2020年三伏時間:
今晚《夜讀》一起看看,聰慧的古人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天!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
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古人有在冬天鑿冰藏于地窖的習慣,待盛夏之時取出消暑。蓮藕是驅暑的良方,性涼甘甜,可多食。
炎炎夏夜,微風習習,手捧盛有冰塊和蓮藕的小碗,涼意沁入心脾,驅走熱意。郎的情思雖長,卻比不過藕絲長,怪不得閨人生怨,愁上心頭。
《夏日登車蓋亭》
宋·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
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
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
熱字當頭,且躺在清涼的竹床上讀一讀圣賢書,讀累了,把書放下,小憩一會兒,在夢里傾聽漁笛悠揚,滄浪咆哮,熱意頓時散去。
石枕,竹床,顧名思義,是用石頭和竹子做的,源于自然,返璞歸真,是夏季休息必備良物。如今,石枕難尋,竹床倒很常見。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
慵懶的搖著蒲扇,袒胸露頂,在青山綠林之中,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無拘于禮法,樂得逍遙自在。
在山中,尋一間茅草屋,在微拂的清風中暢游,在屋旁的溪流邊垂釣,既可驅暑,又可養(yǎng)心。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攜杖出門,尋一方綠茵之地,坐靠在胡床之上,好不愜意。寂寂明月夜,笛聲縈繞,蓮花盛開,目之所及,一片和樂景象。
古往今來,納涼是最常見也最有效的納涼方法。尋一處綠蔭,布下棋陣,約兩三好友,在綠意中“廝殺”一局,“熱”中作樂也。
《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拂面,
月落繁星滿天。
數(shù)只船橫浦口,
一聲笛起山前。
清涼的風迎面吹來,遙望天空,點點星光,照亮了浦口的船只,引得山前笛聲作響,余音繞梁,令人心醉。
夏夜,搬著凳子坐在門前,看星星,數(shù)月亮,微風拂面,在月夜下尋一絲清涼,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宋·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乘一葉扁舟,在荷花池中劃船賞游,荷香繚繞,酒香醉人,在煙雨朦朧中感受夏日的涼爽,酷暑何在?
劃船游湖,船在水中,人也仿佛漂流在水面,目及之處一片波光粼粼,涼意入身,自在至極。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日暮降臨,月亮東升,打開窗戶乘涼,晚風送來荷香。想拿琴來演奏,卻沒有知音來賞。
乘涼的方法有了,知音人卻不在,不失為一件憾事。朋友啊,夏日的炎熱已經(jīng)被我驅散,你何時過來與我一同享受這涼夜?
《憶王孫·夏詞》
宋·李重元
風蒲獵獵小池塘。
過雨荷花滿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涼。
竹方床。
針線慵拈午夢長。
雨后,荷香溢滿小院,水草獵獵有聲。將投放在井里用冷水冰鎮(zhèn)的李子和瓜拿出享用,累了便躺在竹床上歇息,悠哉。
西瓜、李子等水果鮮嫩多汁,咬上一口暑氣立消,十分見效,可以說是夏季避暑“神器”了。
古時候,雖然沒有空調,風扇,古人借助大自然的力量,還是找到了許多值得借鑒的避暑方法。
“偶爾入山中避暑,地為床鋪天為廬”,萬物皆從自然來,且保持一顆質樸的心,與自然作伴,坦然處之,酷暑奈我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