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年輕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請注意這個時代:1789年7 月4日,巴黎民眾攻打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揭開了序幕;1792年,喬治·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歌德在魏瑪領(lǐng)導(dǎo)公爵劇院,發(fā)表光學(xué)研究的文章;海頓的聲譽正如日中天,莫扎特則已經(jīng)躺在維也納墓地一個無名的墓穴里。而在這一年的11月,一個快22歲的有志青年作曲家、鋼琴家路德維?!し丁へ惗喾?,從萊茵河畔的波恩跋涉五百英里、乘驛車要走上一個星期的路程,來到維也納。他開始還頗為困頓,用筆記本記下一筆筆開支,其中一筆記的是他花了25個格羅申給“自己和海頓買一杯咖啡”。
事實上,1787年4月,貝多芬曾短時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扎特。他在莫扎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扎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輕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蹦氐念A(yù)言不到十年果然應(yīng)驗了。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恩。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裳?。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xué)習(xí)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的環(huán)境下,貝多芬度過了童年。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12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fēng)琴樂師,也負起了養(yǎng)家的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逐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1787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扎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恩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恩待了五年。
為了實現(xiàn)理想,貝多芬于1792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后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即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獻給了華德斯坦。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于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里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學(xué)了有十年之久。
1795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贏得了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后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xié)奏曲。1799年貝多芬又完成《第一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吉利爾斯演奏的“月光奏鳴曲”等。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xiàn)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扎特都深受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在一帆風(fēng)順之際,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fā)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而在此時,他與一名17歲少女相戀。著名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據(jù)說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
1802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村莊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
后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xué)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干?!贝藭r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1803年寫出了革命性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侖,但因拿破侖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涂掉拿破侖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1804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他惟一的歌劇《費德里奧》。1806年他又創(chuàng)作了《第四號鋼琴協(xié)奏曲》和《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1808年貝多芬同時發(fā)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1809年完成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自法國革命后歐洲空氣為之一新,個人自由與人權(quán)因而確定。貝多芬由此也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沙龍帶給全體人民。拿破侖兵敗,維也納又恢復(fù)歡樂的氣氛。1812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交響曲》與《第八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其中《第八交響曲》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tài)度瀏覽人生。
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始于1815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領(lǐng)悟,此后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莊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些都是包含深刻的技巧與深邃的精神意境的偉大作品。
貝多芬的晚年身體不佳,單是1826年就動了四次手術(shù)。1827年3月26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氣。根據(jù)原始記錄,貝多芬的葬禮在3月29日舉行,兩萬多名維也納市民參加護送,送葬隊伍中的持火炬者乃是另一偉大音樂家舒伯特。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共九部交響曲、11首序曲、協(xié)奏曲6首,弦樂四重奏16首、鋼琴三重奏9首、小提琴奏鳴曲10首、大提琴奏鳴曲5首、鋼琴奏鳴曲32首及一部歌劇、一部清唱劇、兩部彌撒曲等等。作品的數(shù)量與海頓、莫扎特相比,似乎不算多,但貝多芬每一作品的篇幅都很大,其創(chuàng)作過程也頗為艱辛,他經(jīng)常記筆記,不斷修改樂譜,很多情況下,他的草稿要比成稿多出三倍。
貝多芬的音樂比起他以前的任何一個作曲家來,更像是他個性的直接呈露。因此,了解貝多芬其人對于我們理解他的音樂是大有幫助的。本世紀初的大劇作家蕭伯納也是一位極其出色的樂評家,他曾經(jīng)撰寫過一篇“貝多芬百年祭”(中文有周玨良先生的譯文),以俏皮尖利的筆調(diào)描述了這位后世稱為“樂圣”的貝多芬的個性:
“一百年前,一位雖還聽得見雷聲但已聾得聽不見大型交響樂隊演奏自己的樂曲的57歲的倔強的單身老人最后一次舉拳向著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還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所羅門演奏的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樣地唐突神靈,蔑視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隨從時也總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緊緊地,然后從他們正中間大踏步地直穿而過。他有一架不聽話的蒸汽軋路機的風(fēng)度(大多數(shù)軋路機還恭順地聽使喚和不那么調(diào)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講究尤甚于田間的稻草人:事實上有一次他竟被當做流浪漢給抓了起來,因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這樣破破爛爛的人竟會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這副軀體竟能容得下純音響世界最奔騰澎湃的靈魂。他的靈魂是偉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偉大的這種字眼,那就是說比亨德爾的靈魂還要偉大,貝多芬自己就會責怪我;而且誰又能自負為靈魂比巴赫的還偉大呢?但是說貝多芬的靈魂是最奔騰澎湃的那可沒有一點問題。他的狂風(fēng)怒濤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這個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詼諧之處是在別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毛頭小伙子們現(xiàn)在一提起切分音就好像是一種使音樂節(jié)奏成為最強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聽過貝多芬的第三里昂諾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熱的爵士樂聽起來也像“少女的祈禱”那樣溫和了,可以肯定地說我聽過的任何黑人的集體狂歡都不會像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樂最后的樂章那樣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而也沒有另外哪一個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樂曲的陰柔之美使得聽眾完全溶化在纏綿悱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銅號的猛烈聲音吹向他們,帶著嘲諷似地使他們覺得自己是真傻。除了貝多芬之外誰也管不住貝多芬;而瘋勁上來之后,他總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為管不住的了。
“這樣奔騰澎湃,這種有意的散亂無章,這種嘲諷,這樣無顧忌的驕縱的不理睬傳統(tǒng)的風(fēng)尚——這些就是使得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紀謹守法度的其他音樂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國革命的精神風(fēng)暴中的一個巨浪。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頭蒼熊時,他仍然是一只未經(jīng)馴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與當時的傳統(tǒng)和社會很合拍,但也有靈魂的孤獨。莫扎特和格魯克之文雅就猶如路易十四宮廷之文雅。海頓之文雅就猶如他同時的最有教養(yǎng)的鄉(xiāng)紳之文雅。和他們比起來,從社會地位上說貝多芬就是個不羈的藝術(shù)家,一個不穿緊腿褲的激進共和主義者。海頓從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稱呼比他年青的莫扎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貝多芬。莫扎特是更有遠見的,他聽了貝多芬的演奏后說:‘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長些,這兩個人恐也難以相處下去。貝多芬對莫扎特有一種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樂中給貴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像一個天生的戲劇家那樣運用道德的靈活性又回過來給莎拉斯特羅(莫扎特的歌劇《魔笛》中的一個人物)加上了神人的光輝,給他口中的歌詞譜上了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不會顯得不相稱的樂調(diào)。
“貝多芬不是戲劇家,賦予道德以靈活性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可厭惡的玩世不恭。他仍肯普夫演奏的貝多芬著名鋼琴奏鳴曲,認為莫扎特是大師中的大師(這不是一頂空洞的高帽子,它的的確確就是說莫扎特是個為作曲家們欣賞的作曲家,而遠遠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他是穿緊腿褲的宮廷侍從,而貝多芬卻是個穿散腿褲的激進共和主義者;同樣地海頓也是穿傳統(tǒng)制服的侍從。在貝多芬和他們之間隔著一場法國大革命,劃分開了18世紀和19世紀。但對貝多芬來說莫扎特可不如海頓,因為他把道德當兒戲,用迷人的音樂把罪惡譜成了像德行那樣奇妙。如同每一個真正激進共和主義者都具有的,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對莫扎特,固然莫扎特曾向他啟示了19世紀音樂的各種創(chuàng)新的可能。因此貝多芬上溯到亨德爾,一位和貝多芬同樣倔強的老單身漢,把他做為英雄。亨德爾瞧不上莫扎特崇拜的英雄格魯克,雖然在亨德爾的《彌賽亞》里的田園樂是極為接近格魯克在他的歌劇《奧菲歐》里那些向我們展示出天堂的原野的各個場面的。
“貝多芬把音樂完全用作了表現(xiàn)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設(shè)計樂式本身作為目的。不錯,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順便說一句,這也是激進共和主義者的特點)使用著舊樂式;但是他加給它們以驚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產(chǎn)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種最高的激情,使得產(chǎn)生于感覺的激情顯得僅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僅打亂了舊樂式的對稱,而且常常使人聽不出在感情的風(fēng)暴之下竟還有什么樣式存在著了。《英雄交響樂》一開始使用了一個樂式(這是從莫扎特幼年時一個前奏曲里借來的),跟著又用了另外幾個很漂亮的樂式;這些樂式被賦予了巨大的內(nèi)在力量,所以到了樂章的中段,這些樂式就全被不客氣地打散了;于是,從只追求樂式的音樂家看來,貝多芬是發(fā)了瘋,他拋出了同時使用音階上所有單音的可怖的和弦。他這么做只是因為他覺得非如此不可,而且還要求你也覺得非如此不可呢。 “以上就是貝多芬之謎的全部。他有能力設(shè)計最好的樂式;他能寫出使你終身享受不盡的美麗的樂曲;他能挑出那些最干燥無味的旋律,把它們展開得那樣引人,使你聽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發(fā)現(xiàn)新東西:一句話,你可以拿所有用來形容以樂式見長的作曲家的話來形容他;但是他的特征,也就是不同于別人之處在于他那激動人的品質(zhì),他能使我們激動,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籠罩著我們。當柏遼茲聽到一位法國作曲家因為貝多芬的音樂使之聽了很不舒服而說“我剛聽了能使我入睡的音樂”時,他非常生氣。貝多芬的音樂是使你清醒的音樂;而當你想獨自一個靜一會兒的時候,你就怕聽他的音樂。
“懂了這個,你就從18世紀前進了一步,也從舊式的跳舞樂隊前進了一步(爵士樂,附帶說一句,就是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樂隊),不但能懂得貝多芬的音樂而且也能懂得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樂了?!?/span>
要聽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我們的建議是:從他最著名的幾首鋼琴奏鳴曲開始,然后再去聽他那幾部膾炙人口的交響曲,引發(fā)了興趣之后再去認真地聆聽他的協(xié)奏曲、歌劇、彌撒曲,最后再回到鋼琴奏鳴曲、室內(nèi)樂以及偉大而又內(nèi)省的弦樂四重奏上來。雖然一般大家都樂意從交響曲開始,也許那種恢弘的氣勢和絢爛的管弦樂色彩會引人入勝,但依我們看來,那幾首著名鋼琴奏鳴曲,亮麗動人,旋律優(yōu)美,能使我們避免一般常規(guī)里對貝多芬的流俗理解,也令我們自己有更美妙的音樂感受。
德奧鋼琴家演奏的貝多芬當然被認為是正宗的詮釋,但前蘇聯(lián)著名鋼琴家吉利爾斯的出現(xiàn),令這一領(lǐng)域發(fā)生了變化,他以俄國鋼琴學(xué)派的雄健、深情手法來處理貝多芬,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F(xiàn)在,他所演奏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帶來了新的氣象,已經(jīng)被認為是貝多芬精神的新代言人。眼前的這張唱片是他的演奏中最獲好評的一張,錄音質(zhì)量也極高。這里的三首奏鳴曲即著名的第二十一“華德斯坦”(又稱為“黎明”)、第二十三“熱情”和第二十六“告別”。吉利爾斯的另一張唱片也非常有名(DG 400 036-2),其中包括第八“悲愴”和第十四“月光”。所謂貝多芬的三大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和“熱情”)其實都集中在這兩張CD上了,這不僅是貝多芬鋼琴曲中的精華,也是吉利爾斯鋼琴藝術(shù)的精華之作。所有的樂評都一致推崇他的技藝和宏偉氣勢,我們聽聽“熱情”的末樂章就會明白傳言不虛。
當然,貝多芬這些非常著名的鋼琴曲由德國鋼琴大師肯普夫彈來,又顯得那么堂皇老到,他的處理非常精確,也被認為是著名的演奏。DG公司將他演奏三大奏鳴曲加“華德斯坦”奏鳴曲的四首錄音都匯集在一起,收入“大師原版系列”中(編號DG 447 404-2),這對欣賞肯普夫的樂迷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