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蓋搶眼,因為它占據(jù)了紫砂壺的制高點。 壺蓋按蓋子起伏分為三種:平蓋如柱礎;盈蓋如德鐘;凹蓋如蛋包。壺蓋按蓋子定向分為三種:圓壺圓蓋旋轉(zhuǎn)自如,無拘無束;方蓋筋紋對應邊角棱瓣也可對口而轉(zhuǎn),貴在嚴謹;特殊壺蓋安置或明或暗的卡子,只有一個朝向了。壺蓋按與壺體結(jié)合方式又分為三種:壓蓋,上下互壓,如仿古、掇只;嵌蓋,周邊相卡,如竹段、升方;截蓋,一分為二,如西施、漢鐘。
以壺蓋為制壺特色,并因蓋得名的不少。如時大彬款的鼎足蓋圓壺、楊彭年款的平蓋蓮子壺、任淦庭刻牛蓋洋桶壺等等。最著迷石瓢,石瓢百變,先變蓋子:平蓋的瞿子冶石瓢、盈蓋的徐漢棠石瓢、牛蓋的王石耕石瓢。壺蓋是頂上功夫,大有文章可作。晚清盛行的魚化龍壺,蓋子上龍頭及龍舌伸縮,恰似云龍出沒。流傳已久的蓮子壺,蓋子的夾層鑲嵌粒粒蓮子,要求顆顆能動,是花貨中“掂斤兩的活計”,束鳳英是制作此款壺的高手,品用其壺,傾倒間蓮子叮當作響,憑添了沏茶樂趣。近幾年隨著影片《臥虎藏龍》的家喻戶曉,原有的同名紫砂壺再度熱銷,而那蓋上臥虎、蓋內(nèi)藏龍的創(chuàng)意,確實讓人嘖嘖稱贊,愛不釋手。壺蓋易毀,要特別注意蓋子的執(zhí)拿手法。許艷春曾手把手教我,要用大拇指與食指合力捏住壺鈕,另三個手指伸直,這樣就在拿起壺蓋使其翻轉(zhuǎn)側(cè)立,騰空的手心托住壺蓋,作到了萬無一失。恰似給自己打個“OK”的手勢。新手常常不小心摔破蓋子,若是批量的商品壺,花不了多少錢就配一個;若是小名頭壺,服務周到的商家也會想辦法找制作者按壺身配上,但可能不如原裝的嚴密,泥色也會有些差別;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品壺,那可就一摔就摔盡了緣分。在丁山的紫砂一廠兩次見到季益順大師的荷塘戲鴨壺,作為蓋鈕的青蛙磕破了嘴。時隔三年了也沒給配蓋,季大師說找不到當時創(chuàng)作的激情。后來才得知這個蓋子當時耗費了一個多星期,蓋鈕摔了也傷了他的心。 壺蓋難養(yǎng),有的盈蓋內(nèi)浸潤不到茶汁,有人喜歡從外面多淋茶汁;這樣做還在于蓋鈕下容易積累茶漬,要隨時用沸水沖滌;壺蓋難養(yǎng),尤其后配的蓋難養(yǎng),要奮起直追,加緊操練以縮短蓋身差距。壺鈕引人,因為它是制高點上的風景線。 壺鈕簡單的有方、圓;麻煩點兒的有圈、橋;復雜的作成雕塑,松梅竹枝、葵蓮菊蕾、蟬蝶蛙蟲、龍獅虎獸。簡單的做好了簡約質(zhì)樸,大象無形;復雜的做好了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供春祖壺的蓋鈕到底是“靈芝還是瓜蒂”,這本來就是無限休庭的“官司”,我想不論是高海庚的集玉,還是李昌鴻的竹簡;不論是朱可心的彩蝶,還是蔣蓉的蛤蟆,蓋鈕的“適合性” 是設計優(yōu)劣的最佳標準,風景動人,更要宜人。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