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一輩子醫(yī)的老郎中告訴我:一把夏枯草,就能解決舌下腺囊腫,根本不用做手術!后來,我不禁感嘆:亡了中醫(yī),亡了文化,比亡國還可怕!
這個世上有很多病,不是不治之癥,比如剛發(fā)現(xiàn)的二型糖尿病;也有很多病不需要做手術,比如囊腫、結石、結節(jié)、脂肪瘤等。那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
就拿脂肪瘤來說,在西醫(yī)眼里,切除就好了。但是卻不去思考,身體好端端地為什么會有多出來的東西?
說句心里話,這玩意手術切不完的,就像是割韭菜一樣,割一茬長一茬,一場手術費用多高,大家心里應該都清楚。
前些年,我去旅游認識了一位老郎中,是怎么一回事呢?當時,我看見老郎中門口門庭若市,就很好奇,過去一看,原來是在治病。
當時,有位患者,她是舌頭底下長了一個包塊,越長越大,還有腫脹疼痛感,影響吞咽。
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這是“舌下腺囊腫”,需要手術切除,患者當時就問醫(yī)生,手術后能確保不復發(fā)嗎?醫(yī)生告訴她不能保證。
而且這個囊腫,長成黃豆大小的時候,就會自己破掉,然后周而復始,繼續(xù)長大破掉。
患者當時覺得自己花那么多錢,還不能保證不復發(fā),那做這個手術有什么用呢?于是她就沒聽醫(yī)生的,離開了醫(yī)院。轉投中醫(yī)治療,找到了老郎中這里。
老郎中了解到實際情況后,給她開方:黃芪、茯苓、蒼術、佩蘭、藿香、夏枯草、浙貝母、山慈菇、膽南星、甘草。
結果如何呢?
患者服藥7天,囊腫就停止了生長;又接著服用1個月,囊腫整個都消下去了,只剩下一層皮。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15天,囊腫完全消失不見;為鞏固藥效,讓患者繼續(xù)服用5天。
患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郎中說:你這個囊腫之所以會有,是因為傷了肝。肝呢,在你的舌頭底下開了一個排毒的通道口,把它切了就是把排毒口給堵了,自然就會再長出來。
肝主疏泄。它是我們身體中負責排毒的臓器,體內有多余的毒素沒辦法排,才在舌下開了一個通道口,而這個囊腫實質上就是水濕的產(chǎn)物,又混合了一些痰和瘀血。
知肝傳脾,見肝實脾。簡單理解就是說,肝上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從脾上來治。而面對舌下腺囊腫,這位老郎中的思路就是補氣、祛濕、健脾和清肝化痰。
再來看一下,方中的用藥思路:
中醫(yī)講:“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意思就是說,濕氣的根源,還是在脾胃這一塊,所以既要把當下的濕氣祛走,又得增強脾的運化功能。
茯苓,甘淡利濕,能把濕氣通過小便的形式排出去;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氣補上去了,才能推動水濕的運行。
蒼術,是白術的大哥,它的燥濕效果更強,所以要解決水濕匯聚的囊腫,就得重用一下蒼術這種祛濕的猛將。
佩蘭,很香,香能醒脾、健脾,還能清肺、消痰。藿香和佩蘭是經(jīng)典搭檔,它們兩個都有著很特別的芳香,能夠入中焦脾胃,去濁化濕,醒脾健脾,讓脾胃運轉起來。
夏枯草入肝經(jīng),能清除肝火,常用在肝郁化火導致的病癥上。而舌下腺囊腫的形成,就是因為肝經(jīng)有多余的火,所以用夏枯草把余火清掉,讓囊腫不再繼續(xù)生長。
既然是囊腫,那就是一個成型的包塊,所以還要用一些軟堅散結的藥物,把它給化掉,方中用到了浙貝母和山慈菇。
浙貝母,能夠化痰散結;而山慈菇更是軟堅散結的能手,通常被用在癌癥的治療上,用于軟化腫瘤,可見它的散結力量強大。
把囊腫切開,除了水濕,還會有一些黏黏膩膩的東西,在中醫(yī)里就是痰,這些痰瘀在腫塊里時間長了就會化熱,所以用膽南星化痰清熱,把舌下腫塊里的垃圾直接清出去。
最后用甘草,守護脾胃,調和諸藥。中醫(yī)講“甘能緩之”,所以甘草還能緩急止痛,暫緩舌下囊腫帶給人的痛苦。
我覺得每一種需要做手術的病,都是醫(yī)生對金錢的渴望。有時,我不禁感嘆:亡了中醫(yī),亡了文化,比亡國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