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韻語
汪玢
作者簡介:
汪玢:字玢如,1925年生,原徽州婺源人。研究員。著有《春洲集》、《南窗韻語》、《詩詞典藻例解》。
《南窗韻語》序
人生而具情意,情意者,詩詞之主也。情意隨境遇而變遷,詩詞之作,亦必隨之而有陰陽慘舒之不同。時世艱屯,古來詩詞之寫歡娛者少,而寫愁悒者多。同為說歡說愁,而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復有剛?cè)?、曲直、隱顯、濃淡之差別,此由人之才性不一,故筆墨亦多姿也。
余友汪玢先生字玢如,原名傳坤,婺源望族,世代青箱,天才卓犖,詩與性成。家人嘗以吟哦非福,戒勿為之,而先生之詩少即騰譽于鄉(xiāng)里矣。弱冠入國立安徽大學習農(nóng),實違情性也。畢業(yè)后,以時代需要,復研究俄文,有譯著多種梓行于世,凡數(shù)百萬言。歲月奄冉,漸入中年,人事貿(mào)遷,生涯蓬轉(zhuǎn),先生由京師南行,駐足金焦二山之間,屈指二十又有余載矣。于高校授課之暇,則惟林泉托性,琴詩遣懷。早歲作品編成《春洲集》,于五十年代初期在滬出版,后幾經(jīng)變故,蕩然無有存者,惜哉!今先生已過花甲之年,尚耽于吟詠,溯洄舊作,益以新章,手自輯成《南窗韻語》,多為詩詞,間有散曲,題簽既畢,乃囑序于余。
余讀《南窗韻語》既竟,慨然興嘆曰:先生之作,蓋由幽情愁緒充于中,美女時花飾于外也。才高宋玉,賦偏搖落之悲;情比義山,詩多迷離之訴。吹簫吳市,世少知音;美芹武林,誰能辨味?南轅北轍,誤歧路于亡羊;買櫝還珠,棄夜光為怪石。寒山咽水,空銷楚客之魂;秋月春花,難尋唐肆之馬。此先生所以情意抑塞,不能不發(fā)而為詩、詞、曲也。
惟先生之于文藝,頗有獨見。嘗言:“我詩不甚喜中唐,詞不甚喜南宋,清人之作,則多有令我傾倒者?!庇衷唬骸扒橐赓F真。詩發(fā)于一己,而感于千人,虛情假意,無生活根源,不能造就美感形象,無浸染之力。真而浮俗,不寄托深沉,如片云無根,不出之靈秀,如粒珠無光,亦不足以致人之遐思也。”是則先生于詩詞之作,主精微寫意,宛轉(zhuǎn)抒情,若隱若現(xiàn),如神龍見首不見尾,而不欲噴涌以出,如江河之直瀉也。先生《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憶辛幼安步其懷古原韻》一解,可為顯證,詞曰:“河轉(zhuǎn)星移,東南吳楚,衍魚龍?zhí)帯7畋韥須w,卌年心事,夢向華胥去。謝家池閣,劉郎巷陌,住也可曾歡?。颗滤剂?、湖山青斷,麗妃終對擒虎。 美芹十論,千秋詞筆,難得君王眷顧。野史籠煙,塵緣證佛,云水迷茫路。片帆風緊,潮聲競作,如瑟如簫如鼓。忽天語、飛來問客:過江慣否?”凡讀先生詩者,務(wù)求多思,方可通其理趣,若滑口而過,將同以錐餐壺,所得蓋鮮矣。藝術(shù)表現(xiàn),既非止于一型,詩詞風格,自當存乎多樣,至其清新雅健之筆,則《韻語》中隨處亦可見也。
嗟乎!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一時。余生不敏,老益固拙,非敢當先生知音者,特于清吟逸韻之中,玩索而得其一二耳。讀先生《追惜林玉波先生》詩:“吳水吳山吹洞簫,春花春鳥血如潮??v橫上國多奇士,誰與先生改黑貂!”私意謂惜林者當亦自惜耳,未識先生以為然否?是為序。
華鐘彥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于河南大學中文系,時年八十有二。
南窗韻語 詩
汪玢 撰
席上作
東風便娟日,天淡白云飛。
共君玉勺酒,坐此對明輝。
即景
秋水如眉眼,湔裙人半溪。
溪東霜樹葉,紅過小橋西。
漫步
落日在山頭,歸鴉繞紅樹。
將息晚秋天,踏過牛羊路。
送別
兒家生小江灣住,淡柳如煙花如雨。
今朝有恨送郎行,何日同郎花下語?
歲首
歲首人閑春向榮,萬家香火祝長生。
朝啼解語上林鳥,夕噪迎神社鼓聲。
書《北京人》末頁
條風淅淅露痕新,江岸啼雞夜向晨。
好夢不成成歹夢,燒燈長讀《北京人》。
船行過江村
輕船細雨過江村,植岸衰楊帶淚痕。
茅舍數(shù)間雞犬靜,秋原一色草黃昏。
新春發(fā)筆
春到南樓又一年,雪消冰解水初甜。
梅花為報春消息,也放數(shù)枝近綺筵。
江行
東流水健片帆輕,一望長江萬里程。
五夜短篷禁月冷,半天落照聽潮生。
兩兩三三白鳥飛,一江春水泛黃泥。
舟人慣在江心住,竹屋成村豎大旗。
江南江北少人家,大半香泥小半沙。
也有初長寒食草,春風吹過綠如紗。
渡江
茫茫江一片,蒙蒙霧千里。
兩岸失扶持,風波方未已。
洲上吟
桃李容顏縹緲裝,白沙洲上太荒涼。
何當羅襪凌波去,十二峰前召楚王。
揚州人談?chuàng)P州
揚州非復昔揚州,橋不欄桿市不樓。
惟有多情個明月,二分依舊是揚州。
感時
料峭風寒夜雨催,半床春夢乍驚雷。
杏花落去應如染,心字燒殘已化灰。
一枕鄉(xiāng)魂招未得,十方哀角恨難裁。
故人多少平安訊,欲寄嗟無綠萼梅。
江北江南接俊游,一身拚舍百年憂。
將軍驥騄蹄猶傲,夫子弦歌化未周。
雨潤泥香春爛漫,鶯飛燕止事溫柔。
東君有意包寰宇,鼙鼓聲中綠轉(zhuǎn)稠。
心事靈犀一點通,嚴城漏靜客衾同。
匡時愧把長沙策,傳信遙須絕塞鴻。
馬廢駝荒南國恨,潮生汐漲大江風。
于今四野云垂日,誰見青青十二峰?
二月望前一日離家遠行,夜宿黃茅野店有作
今朝才相別,便爾念切切。
何況適他鄉(xiāng),春秋道路長。
胸懷當寸割,清淚自雙行。
桃花人面思量起,雨雪霏霏歲闌矣。
人家夫婦聚如拳,我為市魚爾為淵。
吁嗟兮!
大丈夫,
已失嫖姚霍去病,豈期陌上作秋胡。
漢文至竟出賈誼,天孫不必怨黃姑。
臺城
雞鳴山上望臺城,一抹南磚楚楚橫。
何止長條似煙霧,繞堤春水六朝清。
潤州絕句
閱遍繁華出上京,蕭蕭書卷潤州行。
南山北水中門巷,紅雨飛花滿故城。
江城風物溯千秋,井井欄桿寺寺樓。
我也荒傖來吊古,墨花飛濺海東頭。
皇皇古剎好江山,鐘磬樓臺盡日閑。
燕去燕來春寂寂,潮生潮落月彎彎。
狠石當年踞論兵,江東基業(yè)仗神明。
誰知丞相燒船退,慚愧周郎受重名。[1]
相婿梵天歡喜堂,老懷堪慰也堪傷。
江山本是男兒事,用到蛾眉半已涼。
可憐吳蜀擅王侯,儂葬滄江百尺流。
死恨劉郎心最死,不將紅粉換荊州。
義士東萊太史慈,橫戈躍馬欲何之?
蒼山莽水花開日,總是將軍墓老時。
四月蒲牢吼澤心,老僧殘衲獨沉吟。
地居水國原名玉,山為頭陀改姓金。
儒冠未必從頭誤,舊說由來強半真。
玉帶馨香蕭寺寶,可知佛國重詩人。
風流白蟒傳佳話,古董山僧有罵名。
我謂袈裟干世俗,陽秋貶筆尚嫌輕。
韓王幸比岳王疏,戎馬歸來事隱居。
真?zhèn)€封江擒兀術(shù),白頭那得跨疲驢。
半天月色供惆悵,四面江聲攪睡眠。
卻怪高明漢處士,朅來此地作人仙。
自注:[1]《江表傳》:“曹公與權(quán)書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div style="height:15px;">
史閣部祠
春燈燕子唱新詞,浴血揚州史督師。
不重風流矜氣節(jié),千秋人拜相公祠。
扶病校書
江東樂府歡桃葉,巴蜀新詞怨竹枝。
扶病校書情味好,一天風馬月西時。
洛陽六絕句
洛水南橫古帝畿,楊花如雪柳依依。
王城縱有馨香土,周道于今久式微。
從來伊闕稱天險,漭漭長川水北流。
此日低回一憑吊,風風雨雨古中州。
龍門石藝久知名,幾代曾聞鐵斧聲。
閱遍千巖千佛笑,笑人手下太無情。
一代才人白樂天,平生瀟灑死安然。
香山有土埋真骨,明月清風結(jié)大緣。
誰道斯人志太驕,漢家基業(yè)自飄搖。
絕憐十五承歡女,肯學江東大小喬?
辛苦傳經(jīng)東復東,清涼臺上仰遺風。
洛陽舊有三千寺,此際惟余白馬鐘。
游蘇州園林
名園眾口說蘇州,走馬觀花兩日游。
最愛滄浪亭畔立,復廊一段絕風流。
蠡園口占
五湖縱有扁舟在,肯對煙波弄舊姿?
為報君王輕一死,虞兮應是學西施。
游黿頭渚觀太湖
一到黿頭渚,名湖接大荒。
高風吹浪涌,洗盡俗心腸。
代簡
書聲茅屋舊徽州,二十年前接武游。
記否牛羊蒼野句,可如今日秣陵秋?
鎮(zhèn)江城南米芾墓
南郊凈域樹盤根,老土隆成外史墳。
閱盡幾朝花甲子,峰巒猶數(shù)米家尊。
招隱寺
青山隱隱微微處,幾輩名賢慣作家。
聽罷上僧談妙法,楚狂合十禮蓮花。
小姑山
西行得識小姑山,山在洪波碧浪間。
一個小姑泛江海,千秋玉質(zhì)艷人寰。
漢上琴臺
翠木霜花一古臺,黃塵莽莽字灰灰。
琴心早逐鐘期死,漢水依然日夜來。
武昌東湖
東湖湖水淡于煙,湖外青山湖里船。
屈子行吟欲何去,[1]天涯無復草芊芊。
自注:[1]湖濱有屈原像。
黃鶴樓
黃鶴飛去樓亦圮,游人還重圮樓名。
蛇頭壓在大橋下,飛飛黃鶴云天鳴。
龜山魯肅墓
魯山今日曰龜山,魯墓蒼涼蔓草間。
斷碣擘窠書大字,兒童借作跳棋盤。
登武漢長江大橋遠眺
大橋延眺放胸懷,蒼野斜陽信美哉。
幾個楚山如聚米,長江一線破天來。
游黃山絕句三十三首
黃山原是舊家山,此日翻從客里看。
一朵蓮花天上落,為云為雨皖之南。
少年混沌耽書史,咫尺山門未拜山。
多載江湖蕭瑟后,驅(qū)車初訪白龍?zhí)丁?div style="height:15px;">
自注:[1]半山寺肥僧早還俗,且有兒孫。[2]盧前《論曲絕句·張可久》:“論曲尤憐落彩霞,包羅天地稱當家。慶元一老空凡響,謾說仙風被太華。”[3]刀,錢也。[4]石壁上舊刻“大好河山” 四字。
自注:[1]《淮南子》:“燭龍在雁門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高誘注云:“委羽,北方山名。一曰: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盵2]雨花臺舊稱石子岡。[3]張敦頤《六朝事跡》:“邀笛步,舊名蕭家渡,在城東南青溪橋之右?!盵4]中帝渾沌無七竅。見《莊子》。
詩人李老宗海年七十,作京奉萬里游。吳丈次藩,東南宿學,年九十矣,賦七律壯其行,多人賡和之,蓋甲寅歲事也。李老排比諸篇成集,因以此干支名焉。余,燕遼舊客也,今讀斯集而紛然于中,情弗能已,次韻一章,并用就正于吳、李二長者。
自注:[1]《漢書·高后紀》:“呂祿過其姑呂媭。媭怒曰:'汝為將而棄軍,呂氏今無處矣!’乃悉出珠玉寶器散堂下,曰:'無為他人守也?!眿€,呂后妹也。[2]今日揚州之瓊花,實八卦掌也。[3]蘇軾《水調(diào)歌頭》:“長記平山堂上,敧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4]華老將有黃山之行。余曰:天下風景無可比于黃山者,天都峰尤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