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古樹春茶的魅力,簡直是品飲的天花板,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是對牛彈琴,那些對于古茶行業(yè)的謾罵、詆毀甚至是侮辱,希望你把它當做“如廁讀物”,排泄完成就過了。古樹茶內(nèi)心獨白如同我看過的一句話: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御風暴,勇士低語回應:我就是風暴!
供應端很難證明自己是真的,包括茶農(nóng)在內(nèi);終端又沒有足夠的品飲水準辨別真假,包括跑茶山多年的老司機在內(nèi)。
如何解決呢?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懂茶懂工藝,有錢又有閑,且認識可靠的茶農(nóng),那建議你從采摘到裝箱全程參與,這樣絕對不會假;
如果只是隨便要個一片兩片,那建議選擇自己信任的人或渠道,且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后少對比,喝茶不抱怨;
那些宣揚秘境古樹、人跡罕至的古樹茶園,大部分都是為了營銷,營造概念,到今時今日,哪里還有什么人跡罕至的古茶園?即便真的有人跡罕至的古茶園,那其沒有名氣也有原因,要么工藝很落后,要么茶內(nèi)質(zhì)不過關(guān);
再者,那些常年混跡山頭的茶商都撿不著,憑什么你撿的著,即便有,也輪不到你的?
別只問哪個山頭,幾百年的樹齡?問問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沒有人為干預;什么海拔,問問什么時節(jié)制作的,頭春、二春還是春尾……畢竟是三百年還是五百年咱也喝不出來,但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好還是壞,與咱身體健康息息相關(guān);
別只知道這茶酸甜苦澀鮮,要著重去感受古樹茶的湯感、水路、湯香和喉韻,這些才是古樹茶出彩的地方,要只喝個滋味,有的是茶比古樹茶厲害;
據(jù)我所知,目前90%的古樹春茶玩法都是“期貨”模式,什么意思呢?
用客戶的錢做客戶的茶,春茶開始前,先有部分錢到茶商賬上(30%左右),茶商以此為啟動資金,根據(jù)自己掌握的優(yōu)質(zhì)原料渠道收鮮葉,茶商大概率是不愿意花自己的錢把茶做出來等著客戶上門的,沒有人愿意壓庫存,消費者消費的不僅僅是茶商對于優(yōu)質(zhì)原料渠道的把控,更是茶商對于山頭茶的理解、對工藝的理解;
何意呢?同一個山頭,大家都做古樹,品牌去做的古樹茶和小茶商、茶農(nóng)去做的古樹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所謂的品控管理,單對某個山頭而言,最熟悉其工藝的,是當?shù)夭柁r(nóng),品牌或茶商、料頭能做的,更多的是防止工藝出現(xiàn)大的問題,作用是差不多的,如果僅僅因為此,品牌的古樹茶就要賣更高的價格,有點明搶的意味了!
a.山頭古樹資源分散,如果大廠做某個山頭的古樹茶需要投入的成本有多大。
b.古樹茶的產(chǎn)量雖然大,但細分到某個山頭,其實沒有多少,更遑論冰島、老班章、昔歸這種超一線名山,通常來說,單個已成名的山頭茶的古樹產(chǎn)量很難支撐起大廠的需求;
c.即便市場上真的出現(xiàn)了大廠的山頭古樹、名山古樹,那也很經(jīng)不起推敲,在源頭隨便一問,終端稍微一算,就知道這東西是不是真的;
大品牌的東西也有極好的,古樹茶只是普洱茶細分的一個小品類,我們以逼仄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便小了許多!
除非你一心只想喝名山,或者擁有名山來源清晰的渠道以及銷售圈子,不然不建議碰;
好茶的標準就是原料、工藝和倉儲,對于新茶來說,即便是名山原料,也要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樹種等等,原料過關(guān)了,還要看工藝;
這個不解釋了,今能掰著手指數(shù)過來的名山茶,不過是普洱茶產(chǎn)區(qū)的冰山一角,而除了這些名山茶,還有無數(shù)認知度低但品質(zhì)與名山茶不分伯仲的茶葉。
冰島不是簡簡單單的冰糖甜能代表的,也不是有苦底的就是老班章,你喝到有冰糖甜的茶未必就是冰島,喝到苦的冰島未必就是假的冰島,同一個山頭不同地塊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滋味風格;
如果我猜的不錯,再過幾天,就會有《2020年山頭古茶價格》的文章出爐了,這是真的嗎?當然不是,你看到的透明,只是茶商、茶企、茶農(nóng)想讓你看到的價格,推廣的手段罷了,不過這類文章的唯一用處就是讓消費者心里有個底,我這么點錢買到的山頭古茶是真的嗎?我能告訴你,即便是同一山頭,同一茶園,在春茶的不同階段,其鮮葉價格都是有變化的嗎。
而是共性中存在特性,簡而言之就是,別人有的我有,別人沒有的我還有,不僅有,而且很精!比如冰島古樹茶,共性就是:飽滿協(xié)調(diào)的湯感,迅猛的生津回甘!特性就是:冰糖甜感足,湯香濃郁,融合度非常高!
源頭的范圍亂,其亂亦有三:概念亂(冰島老寨、冰島五寨、冰島n環(huán)、賽冰島、小冰島……),樹齡亂、工藝亂;
中間環(huán)節(jié)亂,其亂有二:品牌商各自為政,對于冰島的引導和內(nèi)容輸出,是混亂的,不能辨別其真假;其二唯利是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正在不斷挑戰(zhàn)消費者的底線;
終端亂,消費者對于冰島的認知是混亂的,冰島茶圈層本身就很混亂;
每個茶友都有一段喝包裝紙的過程;終端市場能出現(xiàn)的最好產(chǎn)品,就是二線山頭的古樹!
有時候一個不知名的小山頭,未必就沒有好茶,相反,一個名氣很大的山頭,也會有很多垃圾茶;
故事說的天花亂墜,品質(zhì)一文不值,毫無意義;
如果你只聽這茶是什么山頭,什么樹齡,不看工藝,不知環(huán)境、不知樹種……那同學,你交學費的日子還長;
即便你喝茶水準在厲害,人想坑你,賺你的錢,仍然有無數(shù)種方式,隔行如隔山,這話不假!
未經(jīng)馴化的野生型古茶樹或者正處于馴化過程中的古樹茶樹齡就會異常大,超過1000年也是很常見的;這樣的茶葉制成普洱茶生茶之后,口感偏淡,滋味并不豐富,茶氣硬直,品飲價值并不高,甚至很多人工栽培型的野茶種(鳳慶的錦秀茶祖)也并不適合制作普洱茶生茶,更多的適合制作紅茶或者曬紅茶。
a.選擇有古茶園、且有初制所的茶農(nóng),有初制所說明具備一定的加工規(guī)模和工藝水準,品質(zhì)有一定的保障;
b.只買他自己家的古樹茶,一旦設計其親戚、朋友的古樹茶,會出現(xiàn)很多變數(shù);
c.擁有古茶園且擁有初制所的茶農(nóng),一般都有線下店,都是做生意的好手,不要用看待茶農(nóng)的眼光來看待他,要用商人的眼光來看待他;
a.自己最好有一點品鑒水準,再找茶商買古樹茶;
b.不要得不償失,該人賺的錢要給人賺;
c.你是在為茶葉的品質(zhì)買單,為其專業(yè)知識買單,不是在為其情懷、故事買單;
就目前來看:普洱的好壞是根據(jù)自我認知,根據(jù)的是大眾認知,底層邏輯是名山古樹!這當然不對。自我認知是有限的,大眾認知是被引導的,唯有底層邏輯是可以確信的!但并不僅僅看名山古樹,而是一整套關(guān)于原料,工藝和倉儲的系統(tǒng)。比方原料包含板塊有:葉種,樹種,樹齡,環(huán)境,人為因素等等??梢源_信的是,底層邏輯對了,茶葉的品質(zhì)就對了!
大部分情況下,買茶更多的是相信他的人品,在從其茶葉品質(zhì)中得到印證,一個茶人,他的品鑒水準、學識、對于茶葉的認知理解或許很重要,但其人品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買賣的背后,其實是人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