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每日一味藥
【每日一味藥】苦菜

【別名】苦葉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黃鼠草。

【來源】本品為菊科野苦荬屬植物山苦荬的全草。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心;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破瘀活血,排膿。

【主治】用于闌尾炎,腹腔膿腫,腸炎,痢疾,急、慢性盆腔炎,肺熱咳嗽,肺結(jié)核,吐血,衄血;外用治跌打損傷,瘡癤腫痛,黃水瘡,陰囊濕疹。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干品研粉,香油調(diào)敷患處。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之。

【養(yǎng)生藥膳】

1.苦菜粥

原料 苦菜、粳米各100克,豬肉末50克,豬油、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苦菜去掉老根,洗凈后切碎;粳米洗凈后入鍋,加清水適量,置火上燒開,加入鹽、豬肉末熬煮成粥,再加入豬油、味精、苦菜稍煮即可。

用法 每日2~3次。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

適用 腸炎、痢疾、闌尾炎、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宮頸炎等。

2.苦菜燉豬肉

原料 苦菜、酢漿草各30克,豬肉250克。

制法 將苦菜、酢漿草洗凈,與豬肉(切小塊)加水共燉至肉熟爛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解毒,補(bǔ)虛。

適用 肝硬化。

3.苦菜姜汁

原料 苦菜、生姜、黃酒各適量。

制法 苦菜與生姜洗凈。分別切碎、搗爛,潔凈紗布絞取汁液,取二汁等量合并,混勻。

用法 每取30毫升,兌黃酒10毫升,沖水飲服。每日3次。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

適用 癰腫惡瘡。

【每日一味藥】胡蘿卜
【別名】黃蘿卜、胡蘆菔、紅蘆菔、丁香蘿卜。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胡蘿卜的根。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效】健脾,化滯。
【主治】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
【用法用量】煎湯、生食或搗汁。外用:搗汁涂。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胡蘿卜粥
原料 新鮮胡蘿卜適量,粳米250克。
制法 將胡蘿卜切碎,同粳米煮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健胃補(bǔ)脾,助消化。
適用 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膚干燥癥、夜盲,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
2.胡蘿卜肉絲
原料 胡蘿卜150克,豬瘦肉100克,蔥、姜、醬油、味精適量。
制法 胡蘿卜、豬瘦肉切絲,油鍋內(nèi)放蔥、姜煸香,胡蘿絲(鹽拌漬后)、肉絲入鍋燴炒,加醬油、味精調(diào)味后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健脾胃,益氣力,增強(qiáng)體質(zhì)。
適用 青少年身體生長發(fā)育時期。
3.胡蘿卜燉豬肝
原料 胡蘿卜200克,豬肝(雞、鴨、羊、兔肝均可)80克左右,鹽少許。
制法 將豬肝、胡蘿卜分別洗凈切片,放在碗里,加適量水和鹽,燉熟食用。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明目。
適用 夜盲。
4.胡蘿卜小米粥
原料 胡蘿卜、小米各50克。
制法 胡蘿卜洗凈切絲,與小米同煮粥。
用法 每日1次,連服2周。
功效 補(bǔ)益脾胃,明目。
適用 糖尿病并發(fā)視神經(jīng)萎縮屬脾胃虛弱。<

【每日一味藥】懷香

【別名】香絲菜、茴香菜。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實。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歸腎、膀胱、胃經(jīng)。

【功效】健胃,行氣。

【主治】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經(jīng)、疝痛、睪丸鞘膜積液、血吸蟲病等癥。

【用法用量】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炒熱溫熨。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多食會傷目、長瘡。

【養(yǎng)生藥膳】

1.茴香粥

原料 嫩茴香菜適量,白米30克。

制法 如常法煮米做粥,粥將熟時加入茴香菜即可。

用法 早、晚餐食用。

功效 溫腎散寒,和中治疝。

適用 疝氣作痛、腰腹冷痛等。

2.茴香豬肝

原料 小茴香5克,豬肝250克,酒、糖、漿油各適量。

制法 將小茴香用新紗布包袋,與豬肝同煮,使用小火煮沸20分鐘,去茴香袋,再加酒、糖、漿油各適量,繼用小火煮10分鐘后,待溫取肝切片。

用法 分2次佐餐食用,1日食完。連服7~15日。

功效 養(yǎng)血,補(bǔ)肝,溫中。

適用  慢性肝炎虛寒癥,癥見肝區(qū)隱痛、脘痞納差、喜溫畏寒、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沉等。

3.茴香煮綠豆

原料 茴香、鹽各適量,綠豆500克。

制法 綠豆用水泡軟,放鍋中,加茴香、鹽煮熟爛。

用法 吃豆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蛇B服1~2周。

功效 益陰清熱。

適用 白癜風(fēng)

【每日一味藥】菠薐
【別名】赤根菜、菠棱菜
【來源】本品為藜科菠菜的全草。
【性味】甘、涼。
【歸經(jīng)】歸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滋陰平肝,止咳潤腸。
【主治】主治高血壓,頭痛,目眩,風(fēng)火赤眼,糖尿病,便秘。
【用法用量】鮮品2~4兩。
【使用注意】多食發(fā)瘡。

【養(yǎng)生藥膳】
1.菠菜粥
原料 菠菜200克,粳米30克。
制法 先煮粳米粥,快熟時加入菠菜,凡沸即熟。
用法 隨量食用。
功效 和中通便。
適用 體弱、久病大便澀滯不通等。

2.菠菜大棗粥
原料 菠菜 250 克,大棗 15 枚,粳米100 克。
制法 菠菜切末,將大棗、粳米洗凈,共置鍋內(nèi),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時加入菠菜末,再煮至粥熟即成。
用法 每日1劑。
功效 斂陰潤燥,益氣養(yǎng)血。
適用 肝郁化火、風(fēng)陽上擾型高血壓。

3.菠菜豬血湯
原料 鮮菠菜500克,豬血25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菠菜切段;豬血煮凝,切條。鍋內(nèi)加水燒沸后下菠菜、豬血條,熟后入調(diào)料。
用法 溫服,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功效 補(bǔ)血,潤腸通便。
適用 失血性貧血、大便秘結(jié)、痔瘡便血、習(xí)慣性便秘、老人津枯便秘等。

4.菠菜香油拌芹菜
原料 菠菜、嫩芹菜各25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芹菜洗凈切段,入沸水中焯3分鐘,撈出。菠菜洗凈,切幾刀,入沸水焯一下,撈出。將兩菜放入盆中,加鹽、香油、味精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佐餐食,每日2次。可常食。
功效 清熱利濕,平肝降壓,潤腸通便。
適用 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每日一味藥】蔊菜
【別名】野油菜、野芥草、獨根菜。
【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苦,微溫。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濕退黃。
【主治】主治咳嗽痰喘,感冒發(fā)熱,麻疹透發(fā)不暢,風(fēng)濕痹痛,咽喉腫痛,疔瘡?fù)茨[,漆瘡,經(jīng)閉,跌打損傷,黃疸,水腫。
【用法用量】煎湯,10~30克,鮮品加倍;或搗絞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過量服用可出現(xiàn)輕微的口干、胃部不適等現(xiàn)象,但不影響繼續(xù)治療。

【養(yǎng)生藥膳】
1.蔊菜粥
原料 蔊菜、熟羊肉各50克,秈米100克,蔥、姜末、鹽、味精、豬油各少許。
制法 先將蔊菜摘洗干凈,切成碎末。熟羊肉切成小丁。再把洗凈的秈米放入開水鍋熬粥,待粥快熟時,加入熟羊肉丁,蔊菜末、蔥、姜末、豬油、鹽、味精,稍煮入味即成。
用法 每日早、晚溫?zé)岱常?~5日為1個療程。
功效 止咳利水,活血通經(jīng)。
適用 感冒咳嗽、咽癢、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黃疸、水腫、腹痛、跌打損傷等。
2.蔊菜生姜湯
原料 蔊菜60克(鮮品90克),生姜10克。
制法 蔊菜洗凈,切碎,與生姜同水煎取汁。
用法 溫服,每日3次。
功效 溫肺化痰止咳。
適用 外感風(fēng)寒或肺寒之咳嗽。
3.蔊菜玉米須湯
原料 蔊菜、玉米須各60克。
制法 洗凈,水煎取汁。
用法 分2~3次服或代茶飲。
功效 利膽,利尿。
適用 濕熱黃疸、小便不利。

【每日一味藥】羅勒
【別名】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蘭香、零陵香、香草。
【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羅勒的全草。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疏風(fēng)解表,化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感冒頭痛,發(fā)熱咳嗽,中暑,食積不化,不思飲食,脘腹脹滿疼痛,嘔吐瀉痢,風(fēng)濕痹痛,遺精,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煎湯,5-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氣虛血燥者慎服。

【養(yǎng)生藥膳】
1.蘭香餅
原料 羅勒葉60克,鮮姜、白面各120克,花椒末3克,鹽適量。
制法 將面和好。將生姜搗爛,羅勒葉剁碎,與花椒末和拌餡,用面裹作燒餅,煨熟。
用法 空腹任意食用。
功效 行氣降逆,消食止呃。
適用 咳噫。
2.羅勒甘蔗汁
原料 鮮羅勒草30克,甘蔗汁2匙。
制法 將羅勒草洗凈,放入溫開水中浸泡10分鐘,搗爛取汁,與甘蔗汁混合均勻即成。
用法 上、下午分服。
功效 解毒抗癌,養(yǎng)陰生津。
適用 熱毒型食管癌。

【每日一味藥】胡荽

【別名】香菜、香荽、胡菜、蒝荽、園荽、芫荽、莞荽。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芫荽的帶根全草。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效】發(fā)汗透疹,消食下氣。
【主治】主治麻疹透發(fā)不快,食物積滯。
【用法用量】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使用注意】痧疹已透,或雖未透出而熱毒壅滯,非風(fēng)寒外束者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芫荽蜇皮黃瓜粥
原料 芫荽30克,海蜇皮、黃瓜各50克,大米120克,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海蜇皮切絲,入沸水中焯水撈出;黃瓜切絲;芫荽切段。鍋下淘凈大米煮粥至八成熟,加進(jìn)海蜇皮、黃瓜稍煮一會兒,放入芫荽、鹽、味精即可。
用法 早、晚溫?zé)岱?,?日為1個療程。
功效 潤肺清熱,化痰消積。
適用 風(fēng)熱感冒、流行性感冒。
2.黃豆芫荽湯
原料 鮮芫荽15克,黃豆60克,蔥白4條,白蘿卜6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將黃豆洗凈,以清水浸泡半天;白蘿卜洗凈,去皮,切片;芫荽、蔥白洗凈。把黃豆、蘿卜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半小時,再下芫荽、蔥白
略煮,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隨量飲用。
功效 發(fā)散風(fēng)寒,下氣化痰。
適用 風(fēng)寒感冒。
3.芫荽鯇魚頭湯
原料 芫荽15克,鯇魚頭2個,淡豆豉30克,蔥白20克,豆腐25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鯇魚頭洗凈、去鰓,與芫荽、淡豆豉、蔥白、豆腐同煮熟,調(diào)味食。
用法 佐餐熱食,每日2次。
功效 解表通竅。
適用 風(fēng)寒型急性鼻炎。
4.胡蘿卜胡荽湯
原料 芫荽30克,胡蘿卜(切片)60克,荸薺60克。
制法 胡蘿卜切片,與荸薺同煎至熟,再下芫荽煎煮10分鐘。
用法 隨量服食。
功效 透疹解毒。
適用 小兒麻疹、發(fā)熱、疹出不暢等

【每日一味藥】干姜
【別名】淡干姜、白干姜。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
【性味】辛,熱。
【歸經(jīng)】歸脾、胃、腎、心、肺經(jīng)。
【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
【用量用法】3~10克。
【使用注意】陰虛內(nèi)熱,血熱妄行者忌用。孕婦慎用。

【養(yǎng)生藥膳】
1.干姜粥
原料 干姜3~6克,大米100克。
制法 先將干姜研成末(或煮汁去渣),再將洗凈的粳米與姜末(或姜汁)同入開水鍋內(nèi)熬粥,粥熟即可食用。
用法 每日早、晚服用。
功效 溫中回陽,溫肺化飲。
適用 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或咳嗽氣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
2.干姜花椒粥
原料 干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紅糖15克。
制法 將干姜、高良姜、花椒洗凈,姜切片,用白凈紗布包好,粳米淘洗凈,入鍋摻水,燒開30分鐘以后取出藥包,煎成粥后調(diào)入紅糖食用。
用法 每食適量。
功效 暖胃散寒,溫中止痛。
適用 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嘔吐、呃逆、口吐清水、腸鳴腹瀉等。
3.干姜蔥白紅糖茶
原料 干姜15克,蔥白10克,紅糖20克。
制法 將干姜洗凈,切片,蔥白洗凈,切成小段,干姜先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加蔥白段及紅糖,繼續(xù)共煮5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 早、晚2次分服。
適用 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
4.茵陳干姜茶
原料 茵陳15克,干姜6克,紅糖適量。
制法 茵陳、干姜煎湯、去渣,溶入紅糖。
用法 代茶飲。
功效 溫中健脾,利濕退黃。
適用 陰黃,身不熱,口不渴,身目發(fā)黃,其色晦暗,四肢發(fā)涼,瀉下清冷者。

【每日一味藥】生姜
【別名】姜、姜皮、鮮姜、姜根、百辣云、炎涼小子。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性味】辛,微溫。
【歸經(jīng)】歸肺、脾、胃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
【主治】用于風(fēng)寒感冒,咳嗽痰多,胃寒嘔吐,魚蟹中毒。
【用量用法】3~10克。

【使用注意】陰虛內(nèi)熱者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生姜粥
原料 鮮生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3個。
制法 將生姜切為薄片或細(xì)粒,同米、大棗同煮為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暖脾胃,散風(fēng)寒。
適用 脾胃虛寒、反胃羸弱、嘔吐清水、腹痛泄瀉、感受風(fēng)寒、頭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氣管炎、肺寒喘咳等。
2.生姜楊梅山楂茶
原料 生姜15克,鮮楊梅30克,山楂80克,鹽、白糖各適量。
制法 將生姜洗凈,切成片,與洗凈的楊梅、山楂同放入碗中,加精鹽、白糖各適量,調(diào)拌均勻,浸漬1小時,并用沸水浸泡15分鐘即可。
用法 早、中、晚3次分服,同時嚼食生姜、楊梅、山楂。
功效 溫中散寒,健脾暖胃。
適用 飲食停滯型慢性胃炎。

【每日一味藥】同蒿

【別名】蓬蒿、春區(qū)菊、蒿子桿。

【來源】本品為菊科茼蒿屬植物蒿子桿和南茼蒿的莖葉。

【性味】辛、甘,平,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效】清血、養(yǎng)心、降壓、潤肺、清痰。

【主治】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心煩不安、痰多咳嗽、腹瀉、脘脹、夜尿頻繁、腹痛寒疝等病癥。

【用法用量】一般作蔬菜煮食。

【使用注意】泄瀉者禁用。

【養(yǎng)生藥膳】

1.茼蒿豆腐湯

原料 鮮嫩茼蒿、豆腐各5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茼蒿洗凈,在燒熱的素油鍋內(nèi)灼癟,加清湯,將豆腐切成小塊,入湯內(nèi)煮沸片刻,加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佐餐常食。

功效 健脾補(bǔ)虛,清肺化痰。

適用 痰濕阻肺型肺源性心臟病。

2.茼蒿炒豬心

原料 茼蒿350克,豬心250克,蔥花、油、鹽、料酒、白糖、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茼蒿去梗洗凈切段,豬心洗凈切片,鍋中放油燒熱,放蔥花煸香,投入心片煸炒至水干,加入鹽、料酒、白糖,煸炒至熟,加入茼蒿繼續(xù)煸炒至心片熟,茼蒿入味,點入味精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開胃健脾,降壓補(bǔ)腦。

適用 心悸、煩躁不安、頭昏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

3.茼蒿炒蘿卜

原料 茼蒿200克,白蘿卜 300克,花椒、蔥、油、姜、鹽、味精、雞湯、香油各適量。

制法 白蘿卜切條,茼蒿切段;花椒入油鍋炸焦撈出,再加入蔥、姜、蘿卜條煸炒,加雞湯少許,翻炒至七成熟,加入苘蒿、味精、鹽,出鍋,淋入香油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祛痰,寬中,減肥。

適用 痰多、喘息、胸腹脹滿和虛胖者。

4.茼蒿菜雞蛋白湯

原料 鮮茼蒿菜250克,雞蛋(取蛋清)3個,油、鹽各適量。

制法 茼蒿菜加水適量煮湯,雞蛋白加入煮片刻,油、鹽調(diào)味。

用法 佐餐服食。

功效 清心潤肺,化痰消食。

適用 高血壓頭昏腦脹、熱咳痰稠、睡眠不安、飲食積滯等。

【每日一味藥】萊菔
【別名】蘿卜子、蘿白子、菜頭子。
【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蘿卜的新鮮根。
【性味】辛、甘,平。
【歸經(jīng)】歸脾、胃、肺經(jīng)。
【功效】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主治】主治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用量用法】5~12克。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氣,氣虛及無積滯者忌用。不宜與人參同用。

【養(yǎng)生藥膳】
1.蘿卜粥
原料 新鮮蘿卜25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將蘿卜洗凈切碎,同粳米煮粥;或用鮮蘿卜搗汁和粳米同煮為粥。
用法 早、晚餐溫?zé)崾秤谩?br>功效 化痰止咳,消食利膈,止消渴。
適用 咳喘多痰、胸膈滿悶、食積飽脹以及老年性糖尿病等。
2.蘿卜鮮藕汁
原料 生蘿卜數(shù)個,鮮藕500克。
制法 將生蘿卜、鮮藕洗凈切碎搗爛擠汁。
用法 含漱數(shù)次,連用3~4日。
功效 殺菌、消炎、消腫。
適用 心火旺盛所致的口腔黏膜潰瘍。
3.蘿卜汁燉豆腐
原料 蘿卜250克,豆腐200克,飴糖適量。
制法 蘿卜切碎搗汁,去渣取汁與豆腐、飴糖共煮30分鐘。
用法 每日1次頓服。
功效 清化熱痰。
適用 肺源性心臟病痰熱較盛者。
4.蜂蜜蒸蘿卜
原料 大蘿卜1個(重約500克),蜂蜜100克。
制法 大蘿卜洗凈去外皮,挖空蘿卜中心的肉,裝入蜂蜜,放入大瓷碗中,蓋好,隔水蒸熟。
用法 分1~2次食完。
適用 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咳嗽咽干、痰中帶血。

【每日一味藥】菘

【別名】大白菜。

【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結(jié)球白菜的葉球。

【性味】微寒,甘。

【功效】利腸胃,除胸中堵塞煩悶,解酒后口渴,消食下氣。

【主治】治瘴瘧,止熱邪咳嗽,十一、十二月的菘菜汁更好,可和中,利大小便。

【用法用量】適量,煮食。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素白菜湯

原料 白菜25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白菜洗凈,切碎,投入沸水中,煮沸去生味,撈出調(diào)以香油、鹽、味精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除煩利尿。

適用 煩熱口渴、小便不利等。

2.白菜苡米粥

原料 小白菜500克,薏苡仁60克。

制法 先將薏苡仁煮成稀粥,再加入洗凈切好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食用時不加鹽。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食。

功效 祛濕解毒利水。

適用 濕毒浸淫型急性腎小球腎炎。

3.白菜蔥姜茶

原料 大白菜100克,蔥、姜各20克。

制法 大白菜、蔥、姜加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

用法 分1~2次,趁熱服。

功效 滋陰潤燥,止咳清熱。

適用 傷風(fēng)感冒、氣管炎、咳嗽。

4.白菜干腐皮大棗湯

原料 白菜干100克,腐皮50克,大棗10枚,油、鹽各適量。

制法 加水適量煮湯,油、鹽調(diào)味。

用法 佐餐服食。

功效 清肺潤燥,滋陰養(yǎng)胃。

適用 老人慢性支氣管炎干咳,秋冬肺燥咳嗽,及胃熱腸燥,大便秘結(jié)等癥。

每日一味藥:睡蓮

【來 源】睡蓮科植物睡蓮的花

【別 名】睡蓮菜、瑞蓮,子午蓮,茈碧花

【性 味】甘;苦;平

【歸 經(jīng)】肝;脾經(jīng)

【功 效】消暑;解酒;定驚

【主 治】中暑;醉酒煩渴;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6-9g

【睡蓮入饌】

睡蓮茶

原料:鮮睡蓮2-3朵

制法:除掉花萼,分離花瓣,子房部分橫切。用熱水沖泡

【每日一味藥】蒜
【別名】蒜頭、胡蒜、獨頭蒜。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性味】溫,辛。
【歸經(jīng)】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
【主治】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煎湯,1.5~3錢;生食、煨食或搗泥為丸。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和時行病后均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

【養(yǎng)生藥膳】
1.大蒜粥
原料 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將大蒜去皮后放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然后取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重新放入粥內(nèi)同煮為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暖脾胃,行氣滯,降血壓,止痢。
適用 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泄瀉痢疾等。
2.大蒜小米粥
原料 紫皮大蒜頭30克,小米60克,白及粉6克,蜂蜜10毫升。
制法 先將小米淘洗,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小火煮成稀粥,再將蒜(去皮)、白及粉、蜂蜜放粥內(nèi)攪勻,沸后?;?。
用法 分2次服,每日內(nèi)服完,連服數(shù)日。
功效 解毒,潤肺,補(bǔ)虛,止血。
適用 肺結(jié)核咳嗽、咳血、消瘦、盜汗等。
3.大蒜鴨蛋湯
原料 大蒜90克,鴨蛋2個。
制法 大蒜去皮,與鴨蛋同加水煎,蛋熟去殼略煮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滋陰潤肺,殺菌解毒。
適用 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疼痛)初期。
4.大蒜玉米粥
原料 大蒜6瓣,玉米50克,糖、醋各適量。
制法 蒜瓣剝外皮后入糖醋中浸漬1日,玉米磨碎煮成粥,然后放入蒜瓣,再煮片刻。
用法 趁熱服用,每日1次,連食15日?,F(xiàn)煮現(xiàn)吃,不宜久放。
功效 消脂行氣。
適用 冠心病。

【每日一味藥】薤

【別名】薤根、藠子、野蒜、小獨蒜、薤白頭。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鱗莖。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歸心、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通陽散結(jié),行氣導(dǎo)滯。

【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

【用量用法】5~10克。

【使用注意】氣虛者慎服。

【養(yǎng)生藥膳】

1.薤白燉豬肚

原料 薤白150克,豬肚1個,薏苡仁、鹽、胡椒各適量。

制法 薏苡仁、薤白洗凈,混合,裝入豬肚中,用繩扎口。加水和適量的鹽、胡椒,燉至豬肚爛熟。

用法 分3~4次服食。

功效 強(qiáng)身健體,消食。

適用 脾胃虛弱、少食羸瘦、飲食不消。

2.薤白蔥粥

原料 薤白10~15克(鮮品30~60克),粳米50~100克,蔥白3根。

制法 先把薤白、蔥白洗凈切碎,與粳米同時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分2~3次溫服。

功效 行氣寬胸。

適用 冠心病胸悶、心前區(qū)疼痛等。

3.人參薤白粥

原料 薤白12克,人參10克,雞蛋(去黃)1個,小米50克。

制法 先將人參打碎,加水用小火煎湯,然后入小米煮粥,將熟,下雞蛋清及薤白,煮熟。

功效 益氣通陽,豁痰祛風(fēng)。

用法 早、晚分2次服食。

適用 中風(fēng)后遺癥。

4.薤白羊腎粥

原料 薤白7莖,生姜6克,新鮮羊腎1個,粳米100克,鹽少許。

制法 把洗凈的羊腎剖開,去內(nèi)膜,細(xì)切;把洗凈的粳米放入沙鍋內(nèi)煮粥欲熟時,放入羊腎、生姜、薤白,并入少許食鹽,攪勻,煮至羊腎熟即可。

用法 分次于空腹時食用,每日1劑。

功效 溫腎健脾,寬胸理氣,通陽散結(jié)。

適用 胸陽痹阻、氣血郁滯之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胸悶氣促,甚則胸痛徹背、氣逆喘急、心悸汗出、面白唇淡、舌淡白或紫暗、脈沉細(xì)無力等;也可作為冠心病心絞痛屬陽虛偏盛者的藥膳食品;也可用于中老年男性的日常保健。

【每日一味藥】蔥
【別名】蔥莖白、蔥白頭。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歸肺、胃、肝經(jīng)。
【功效】發(fā)表,通陽,解毒。
【主治】治傷寒寒熱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nèi)阻,二便不通,痢疾,癰腫。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臍部或患處。
【使用注意】表虛多汗者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蔥姜茶
原料 蔥白10克,生姜3克,紅糖適量。
制法  將蔥白、生姜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600毫升,煎沸5分鐘,取汁加入紅糖,攪勻。
用法 趁熱代茶飲下,臥床蓋被出微汗。每日1劑,連服2劑。
功效 發(fā)汗解表,祛散風(fēng)寒,外感風(fēng)寒。
適用 頭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
2.蔥白粥
原料 新鮮連根蔥白15~20根,粳米100克。
制法 將蔥白洗凈切斷,先以粳米煮粥,待米半生半熟時,加入蔥白,同煮為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發(fā)汗散寒,溫中止痛。
適用 傷風(fēng)感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腹痛瀉痢等。
3.蔥燉豬蹄
原料 蔥50克,豬蹄4個,鹽適量。
制法  將豬蹄拔去毛,洗凈,用刀劃口;將蔥切段,與豬蹄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和鹽,先
用大火燒沸,后用小火燉熬,直至熟爛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補(bǔ)血消腫。
適用 血虛、四肢疼痛、浮腫、瘡瘍腫痛等癥。
4.胡椒蔥湯
原料 蔥白3莖,胡椒粉2克,姜6克。
制法 先燒開水,放入姜、蔥白,煮沸成姜蔥湯。
用法 用熱姜蔥湯,送服胡椒粉;或?qū)⒑贩鄯湃虢[湯中服。胃痛前將湯熱飲即可緩解。
功效 暖胃行氣止痛。
適用 胃寒痛癥。胃熱痛者忌服。

【每日一味藥】韭
【別名】韭子、韭菜仁。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效】溫補(bǔ)肝腎,壯陽固精。
【主治】主治肝腎虧虛,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白濁帶下。
【用量用法】3~9克。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韭菜炒核桃仁
原料 韭菜500克,核桃仁100克,植物油、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韭菜洗凈切成段。核桃仁用開水浸泡30分鐘后再洗凈。先將鍋用大火加熱,下植物油,燒至八成熱后入核桃仁,改用中火炒至熟后,再入韭菜翻炒片刻,加鹽、味精調(diào)味后食用。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 補(bǔ)腎壯陽,和中下氣。
適用 陽痿遺精、腰膝酸痛、脘腹冷痛、胃虛寒、噎膈反胃等。
2.韭菜西葫蘆粥
原料 韭菜、大米各100克,西葫蘆150克,生姜、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韭菜切小段,西葫蘆切小塊,生姜切絲。鍋燒清水沸后,下淘凈大米煮粥至八成熟,加進(jìn)韭菜、西葫蘆、生姜稍煮片刻,調(diào)入鹽、味精即成。
用法 每日早晨服食,5日為1個療程。
功效 溫中散氣,祛風(fēng)發(fā)汗。
適用 風(fēng)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3.韭菜根澤蘭湯
原料 韭菜根30克,澤蘭10克,黃酒100毫升。
制法 將韭菜根、澤蘭放沙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煮沸5分鐘,去渣,取藥汁同黃酒一起煮沸即可。
功效 溫腎活血止痛。
用法 每日分2次溫服,連用10日。
適用 體虛血瘀型腰痛。
4.韭菜姜汁煮牛奶
原料 韭菜250克,生姜15克,牛奶250毫升。
制法 將韭菜、生姜洗凈切碎,絞汁,取汁加牛奶共煮沸。
功效 抑肝扶脾。
適用 慢性結(jié)腸炎肝旺脾虛、大便溏稀兼腹痛明顯者。

【每日一味藥】飴糖
【別名】餳、膠飴、軟糖、餳糖、糖稀。
【來源】本品為用高梁、米、大麥、小麥、粟玉米等含淀粉質(zhì)的糧食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糖化制成的食品。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歸脾、胃、肺經(jīng)。
【功效】緩中;補(bǔ)虛;生津;潤燥。
【主治】主治勞倦傷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烊化沖入湯藥中,30-60g;熬膏或入丸劑。
【使用注意】濕熱內(nèi)郁,中滿吐逆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飴糖紅茶
原料 飴糖15~25克,紅茶1~ 1.5克。
制法 將上述2味以適量沸水沖泡。
用法 代茶飲服,分2~3次,每日1劑。
功效 滋補(bǔ)強(qiáng)壯,健胃潤肺。
適用 養(yǎng)顏保健。
2.飴糖大米粥
原料 飴糖30克,大米50克。
制法 以大米煮粥,粥熟入飴糖,調(diào)勻。
用法 空腹食用。
功效 健脾和中,止痛。
適用 脾虛食少、胃虛作痛等。
3.姜糖茶
原料 飴糖或關(guān)東糖30克,生姜10克。
制法 生姜切絲,放入瓷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上蓋浸泡5分鐘,再調(diào)入飴糖或關(guān)東糖。
用法 頻頻代茶飲用。
功效 解表止嘔。
適用 外邪犯胃型嘔吐。
4.香菜飴糖湯
原料 香菜30克,飴糖15克,米湯300毫升。
制法 香菜、飴糖、米湯共煮至糖溶。
用法 分1~2次趁熱服。
功效 發(fā)汗解表,止咳化痰。
適用 傷風(fēng)感冒、咳嗽痰多泡沫。

【每日一味藥】大豆豉

【別名】豆豉、香豉、淡豉、淡豆豉。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的發(fā)酵加工品。

【性味】苦、辛,涼。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

【主治】主治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

【用量用法】6~12克。

【使用注意】胃虛易泛惡者慎服。

【養(yǎng)生藥膳】

1.發(fā)汗豉粥

原料 淡 豆豉、粳米各30克,荊芥、葛根、蔥白各15克,麻黃、梔子各1.5克,石膏60克,生姜10克。

制法 將以上各味(除粳米外)以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納粳米煮作稀粥。

用法 頓服,汗出為效。如未有大汗,宜再服之。

功效 祛風(fēng)活絡(luò)。

適用 中風(fēng),傷寒壯熱頭痛初得二三日。

2.豆豉羊肉湯

原料 淡豆豉50克,生姜15克,羊肉100克,鹽適量。

制法 將前3味同放沙鍋中,煮至羊肉爛熟,加鹽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月經(jīng)前10日,每日1次,連服3~5日。

功效 溫經(jīng)散寒。

適用 血寒性月經(jīng)后期。

3.鱭魚豆豉湯

原料 淡豆豉6克,鱭魚500克,生姜3片,胡椒粉15克。

制法 先煮淡豆豉,水沸后放入魚及生姜、胡椒粉,待魚熟后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補(bǔ)氣溫中。

適用 脾胃虛寒,食欲不振等。

注  溫?zé)嶙C及素體陽盛者不宜使用。

4.冬瓜豆豉粥

原料 淡豆豉、粳米各50克,冬瓜500克(連皮、切片)。

制法 將冬瓜與淡豆豉、粳米同入水熬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清熱祛暑,通淋利尿。

適用 外感暑濕之邪、膀胱氣化失利所致尿路感染,癥狀特征為小便短澀、溺道灼痛。

【每日一味藥】刀豆

【別名】葛豆、挾劍豆、刀豆角、大弋豆、關(guān)刀豆、馬刀豆、野刀板藤。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刀豆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歸胃、腎經(jīng)。

【功效】溫中,下氣,止呃。

【主治】用于虛寒呃逆,嘔吐。

【用量用法】6~9克。

【使用注意】胃熱盛者慎服。

【養(yǎng)生藥膳】

1.刀豆粥

原料 刀豆、水發(fā)香菇各50克,豬腰子100克,胡椒粉、味精、料酒、姜末、蔥、鹽各適量,秈米200克,小香油20毫升。

制法 先將秈米淘洗干凈,在鍋內(nèi)加入適量開水,小火煮熬。將豬腰子、水發(fā)香菇切成小丁,然后將小香油下鍋,燒熱后加入刀豆、豬腰子、香菇一起翻炒,再依次加入料酒、鹽、蔥、姜末、胡椒粉、味精拌炒入味。待秈米煮成粥時,將炒成的余料加入粥內(nèi),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溫中補(bǔ)脾,滋腎壯腰。

適用 腎虛腰痛、中寒呃逆。

2.煨豬腎刀豆

原料 刀豆10克,豬腎1個。

制法 將豬腎剖開,洗凈。刀豆研為細(xì)末,放入豬腎中,外用白菜、荷葉之類包裹,置火灰中煨熟。

用法 除去包裹物1次嚼食。

功效 補(bǔ)腎壯腰。

適用 腎虛腰痛,或妊娠期腰痛。

3.刀豆香菇粥

原料 刀豆、香菇各30克,豬肝、粳米各60克,蔥、姜、料酒、香油、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制法 香菇、豬肝均切小塊。香油下鍋燒熱,放入刀豆、香菇、豬肝煸炒后,加料油、蔥、姜、鹽、味精、胡椒粉,起鍋裝碗備用。粳米煮粥,粥熟拌入炒好的刀豆、香菇,再稍煮片刻即成。

用法 每日1次,連服3~4周。

功效 健脾理氣。

適用 脾虛肝郁型肝癌。

【每日一味藥】蠶豆

【別名】胡豆、夏豆、羅漢豆、南豆、佛豆、川豆、倭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蠶豆的種子。

【性味】甘、辛,平。

【歸經(jīng)】歸脾、胃、心經(jīng)。

【功效】健脾利水;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膈食;水腫;瘡毒。

【用法用量】煎湯,30-60g;或研末;或作食品。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敷。

【使用注意】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

【養(yǎng)生藥膳】

1.蠶豆粥

原料 蠶豆60克,大米100克。

制法 將蠶豆、大米加適量水煮成粥。

用法 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 補(bǔ)益脾胃,清熱利濕。

適用 慢性胃炎、高血壓、肥胖、消化性潰瘍、腎炎水腫、高脂血癥等。

2.蠶豆糕

原料 蠶豆250克,紅糖150克。

制法 把蠶豆拿清水泡發(fā),去皮,入鍋,煮爛后放紅糖,拌勻,絞成泥,用啤酒瓶蓋為模,把糕料填壓成餅狀。

用法 當(dāng)點心食,隨量食用。

功效 利濕消腫,祛瘀降脂。

適用 吸收不良、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

3.蠶豆燉牛肉

原料 鮮蠶豆(或水發(fā)干蠶豆)250克,精牛肉50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牛肉洗凈,切塊,放沙鍋內(nèi),加適量水、蔥、姜、鹽,燒沸后改用小火燉至肉六成熟時,加入蠶豆,共燉至爛熟。

用法 單食或佐餐,溫?zé)岱场?/p>

功效 健脾利濕。

適用 脾虛濕盛水腫。

4.蠶豆紅糖湯

原料 陳蠶豆120克,紅糖適量。

制法 將蠶豆、紅糖加水5杯,小火煮至1杯??膳淙攵掀ぁ?/p>

用法 溫服。

功效 健脾利尿。

適用 脾虛水腫及慢性腎炎性水腫。

【每日一味藥】豇豆
【別名】角豆、帶豆、豆角、裙帶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豇豆的種子。
【性味】甘、咸,平。
【歸經(jīng)】歸脾、腎經(jīng)。
【功效】理中益氣,健胃補(bǔ)腎,和五臟,調(diào)顏養(yǎng)身,生精髓,止消渴。
【主治】主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癥。
【用法用量】煎湯30-60g;或煮食;或研末,6-9g。
【使用注意】氣滯便結(jié)者應(yīng)慎食豇豆。

【養(yǎng)生藥膳】
1.豇豆雞肉粥
原料 豇豆仁50克,雞肉100克,大米120克。
制法 豇豆仁泡漲,雞肉切絲。大米淘凈,與豇豆同煮粥,臨熟時下雞肉煮熟即可。
用法 每日早、晚餐用,以15~20日為1個療程。
功效 補(bǔ)腎健脾,溫中益氣。
適用 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增多等。
2.豇豆冬瓜湯
原料 豇豆100克,冬瓜400克,味精、鹽各2克。
制法 先將豇豆清洗干凈,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冬瓜去皮切成小塊備用;再將兩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煮至冬瓜、豇豆熟透,調(diào)入鹽、味精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利尿。
適用 腎炎所致腰痛、浮腫。
3.豇豆炒豬肝
原料 豇豆250克,豬肝150克,黃酒、鹽、味精、醬油、蔥花、姜末、白糖、豬油各適量。
制法 將豬肝洗凈,切成片;豇豆去雜,洗凈,切成段,下沸水鍋焯水后撈出。炒鍋上火,放豬油燒熱,下蔥花、姜末煸香,再下豬肝片煸炒,加入醬油、黃酒煸炒,加清水少量,放入熟豇豆、鹽、白糖、味精煸炒入味,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 健脾補(bǔ)血,補(bǔ)肝明目。
用法 佐餐食用。
適用 血虛萎黃、體虛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浮腫、目赤、嘔逆、泄瀉等癥的輔助治療。

【每日一味藥】藊豆
【別名】眉豆、樹豆、藤豆、豆、沿籬豆、蛾眉豆、火鐮扁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味】甘,微溫。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效】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主治】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脘腹脹痛。炒白扁豆健脾化濕。用于脾虛泄瀉,白帶過多。
【用量用法】9~15克。
【使用注意】多食能壅氣,傷寒邪熱熾者勿服?;集懻呒捎?。因含毒性蛋白質(zhì),生用有毒,加熱毒性大減。故生用研末服宜慎。

【養(yǎng)生藥膳】
1.扁豆花粥
原料 白扁豆花10~15克,粳米60克。
制法 先將粳米洗凈,兌水煮成稀粥,待粥將熟時,放入白扁豆花,改用慢火,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 溫?zé)岱?,每?~2次。
功效 清熱化濕,健脾和胃。
適用 夏季感受暑熱、發(fā)熱、心煩、胸悶、吐瀉及赤白帶下等。
2.白扁豆黃連散
原料 生白扁豆100克,川黃連粉10克。
制法 生白扁豆曬干研粉,與黃連粉混合拌勻。
用法 粳米煮汁送服,每服10克,每日2~3次。
功效 和胃止嘔,清熱瀉火。
適用 妊娠惡阻,嘔吐劇烈,吐物色黃酸苦,脘悶心煩,脅痛噯氣等。
注  胃腑虛寒性嘔吐不宜服用。
3.素燜扁豆
原料 白扁豆500克,精鹽、蒜片、姜末、甜面醬、花生油各適量。
制法 首先把撕下老筋的白扁豆,洗凈并切成段。將炒鍋燒熱后,放入油,油熱后放入白扁豆略炒,隨即加入水與甜面醬、鹽炒勻,用小火燜至軟,然后加入蒜片、姜末,改用大火炒入味即可。
功效 增加人體免疫力,降低血糖和膽固醇。
適用 高脂血癥、高膽固醇、高血壓和糖尿病。

4.扁豆苡米粥
原料 白扁豆20克,山藥15克,薏苡仁10克。
制法 將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等洗凈一齊放入沙鍋,加水煮沸,小火煮成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和中健脾,消暑化濕。
適用 小兒厭食。

【每日一味藥】豌豆
【別名】豍豆、寒豆、畢豆、雪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豌豆的種子。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效】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
【主治】用于霍亂轉(zhuǎn)筋,腳氣,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豌豆粥
原料 豌豆250克,白糖、紅糖各75克,糖桂花、糖玫瑰各5克。
制法 豌豆淘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1000毫升,置大火上煮沸,撇去浮沫后用小火煮熬至豌豆酥爛;糖桂花、糖玫瑰分別用涼開水調(diào)成汁;食用時,先在碗內(nèi)放上白糖、紅
糖,盛入豌豆粥,再加上少許桂花汁、玫瑰汁,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健脾和胃。
適用 脾胃氣虛、食納欠佳者。
2.豌豆蝦仁
原料 豌豆250克,蝦仁10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將豌豆、蝦仁洗凈,油鍋上火,五成熱時放入蝦仁,蝦仁變白后,放入豌豆,翻炒片刻。加入蔥、鮮湯、鹽、味精、黃酒,入淀粉勾芡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健脾和胃,益精助陽。
適用 陽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等。
3.大棗煮豌豆
原料 大棗6枚,豌豆300克,醬油、蔥、八角、桂皮、花椒、山柰、鹽、姜各適量。
制法 將大棗洗凈,去核;豌豆浸泡一夜,淘洗干凈,去泥沙;姜拍松,蔥切段。大棗、豌豆、八角、山柰、桂皮、花椒、鹽、姜、蔥、醬油同放鍋內(nèi),加水800毫升,置大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煮35分鐘即成。
功效 補(bǔ)氣血,美容顏,潤肌膚。
適用 氣血兩虧、面色無華等。

【每日一味藥】赤小豆
【別名】赤豆、紅小豆、野赤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平。歸心、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fēng)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用量用法】9~30克。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使用注意】陰虛而無濕熱者及小便清長者忌食。

【養(yǎng)生藥膳】
1.赤小豆粥
原料 赤小豆適量,粳米100克。
制法 將赤小豆浸泡半日后,同粳米煮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健脾益胃,利水消腫。
適用 大便稀薄、水腫、腳氣、肥胖等。
2.赤豆燉雞
原料 赤小豆100克,白雞1只。
制法 白雞宰殺,去毛剖腹,除去內(nèi)臟,沖洗干凈,與赤小豆共煮,至豆?fàn)€雞熟為度。
用法 食雞肉、豆,喝湯,每次適量。
功效 補(bǔ)益精血,解毒,利水。
適用 腎病。
3.赤豆糯米減肥粥
原料 赤小豆、糯米、紅糖各50克。
制法 將赤小豆、糯米浸泡12小時,入鍋加水煮爛,加入紅糖,調(diào)勻即成。
用法 溫?zé)岱?,每?劑。
功效 健脾養(yǎng)血,消腫減肥,去毒生肌。
適用 肥胖、水腫、黃疸、癰腫、便血、乳少。
4.赤豆鯉魚
原料 赤小豆50克,陳皮、草果各6克,鯉魚1條,蔥、姜、鹽、雞湯、青菜葉各適量。
制法 首先把活鯉魚去鱗及內(nèi)臟,洗凈;赤小豆打碎,陳皮切絲,草果打碎,共放入魚腹之中。將魚置于盆中,加入蔥、姜、鹽,并倒入雞湯,上籠屜蒸制;約1.5小時出籠,后將少許青菜葉用湯略燙,放入魚湯中。
用法 吃魚喝湯。
功效 健脾利水。
適用 脾虛、下肢浮腫。

【每日一味藥】黃大豆
【別名】青仁烏豆、大豆、泥豆、馬料豆、秣食豆、冬豆、秋豆、四季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黃色種子。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健脾益氣,潤燥消水,清熱解毒 。
【主治】用于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
【用法用量】適量,煮食。

【使用注意】身體燥熱,感冒未愈者不宜多服用。

【養(yǎng)生藥膳】
1.黃豆排骨湯
原料 黃豆250克,豬排骨500克,鹽、黃酒、蔥白、豆油各適量。
制法 先將黃豆去雜洗凈,用水浸泡1小時,瀝干備用;豬排骨洗凈切成小塊。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先放入蔥白,再倒入排骨,翻炒5分鐘后加黃酒和鹽各適量,燜燒8分鐘,至出香味時盛入大沙鍋內(nèi),再加入黃豆和清水適量,水以浸沒為度,先用大火燒開,然后改用小火慢煨3小時,至黃豆排骨均已酥爛,離火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補(bǔ)骨益腎,利水消腫。
適用 身體虛弱、缺鐵性貧血、神經(jīng)衰弱等。
2.黃豆燉豬肝
原料 黃豆100克,豬肝500克,黃酒、醬油、味精、鹽各適量。
制法 首先把洗凈的豬肝切成片后,用沸水沖淋,然后加入黃酒、鹽腌漬片刻。黃豆沖洗后入鍋,加入適量的水,用中火煮至八成熟,放入豬肝片和醬油、味精、鹽,再用小火
燉30分鐘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健脾寬中,潤燥消水,補(bǔ)肝養(yǎng)血。
適用 肝虛水腫、妊娠水腫、缺鐵性貧血等癥的輔助食療。
3.醋黃豆
原料 黃豆500克,醋1000毫升。
制法 先將黃豆炒熟,待冷卻后及時浸入醋中,密封10天后即可。
用法 不限量,隨時服用。
功效 軟堅潤燥,降壓減肥。
適用 高血壓、肥胖。

【每日一味藥】大豆

【別名】黑豆。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

【性味】平,味甘。

【歸經(jīng)】歸脾、腎經(jīng)。

【功效】補(bǔ)腎益陰,健脾利濕,除熱解毒。

【主治】用于腎虛陰虧,消渴多飲,小便頻數(shù);肝腎陰虛,頭暈?zāi)垦#曃锘璋?,或須發(fā)早白;腳氣水腫,或濕痹拘攣、腰痛;腹中攣急作痛或瀉痢腹痛;服熱藥不適。

【用法用量】煎湯,酒浸,作丸、散,或煮食。

【使用注意】本品生用、煎煮偏寒,炒食性溫,過食不易消化。

【養(yǎng)生藥膳】

1.黑豆茶

原料 黑豆、紅糖各60克,熟地黃15克,肉桂3克,當(dāng)歸、炮生姜、炙甘草、赤芍、蒲黃各12克。

制法 將蒲黃用白布袋裝好扎緊,與余藥同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去渣。

用法 代茶飲,每日1劑。

功效 活血化瘀。

適用 瘀阻氣閉之產(chǎn)后血暈。

2.雪梨黑豆方

原料 黑豆50克,大雪梨1個。

制法 將梨削去外皮,在靠梨柄處切開留作梨蓋,用小勺挖去梨核。將黑豆洗凈,裝入梨孔內(nèi),把梨柄蓋上,用竹簽插牢,放在瓷盅內(nèi)隔水燉,40分鐘后取出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化痰平喘。

適用 支氣管炎、肺炎熱痰蘊肺者。

3.黑豆蓮藕乳鴿湯

原料 黑豆100克,蓮藕500克,乳鴿2只,陳皮1塊,大棗4個,鹽適量。

制法 將黑豆放入鐵鍋中干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凈,晾干備用;乳鴿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備用;蓮藕切成塊;大棗去核。取湯鍋上火,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燒沸,下黑豆、蓮藕、乳鴿、大棗和陳皮,改用小火繼續(xù)燉約3小時,入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 補(bǔ)益氣血,強(qiáng)身健體。

用法 佐餐食用。

適用 低血壓、頭目眩暈、食欲不振等癥的輔助治療。

【每日一味藥】薏苡
【別名】解蠡、起英、贛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兒。
【來源】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種仁。
【性味】甘、淡,涼。
【歸經(jīng)】歸脾、胃、肺經(jīng)。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jié)。
【主治】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泄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
【用量用法】9~30克。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養(yǎng)生藥膳】
1.薏苡仁粥
原料 薏苡仁30~6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將薏苡仁洗凈曬干,碾成細(xì)粉,同粳米煮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健脾胃,利水濕,抗癌腫。
適用 浮腫、脾虛腹瀉、風(fēng)濕痹痛、筋脈拘攣等。
2.薏苡仁白糖粥
原料 薏苡仁50克,白糖適量。
制法 薏苡仁加適量水以小火煮成粥,加白糖適量攪勻。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健脾補(bǔ)肺,清熱利濕。
適用 濕熱毒邪遏阻肌膚型扁平疣、青春期疙瘩等。
3.苡仁二豆羹
原料 薏苡仁、綠豆、赤小豆各30克,水淀粉適量。
制法 將薏苡仁、綠豆、赤小豆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略浸泡,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至熟爛,湯汁濃稠后,以水淀粉勾芡成羹。
用法 早、晚分服。
功效 涼血消風(fēng),潤燥止癢。
適用 皮膚瘙癢癥。
4.薏苡仁燉雞
原料 薏苡仁20克,雞1只,黃酒、精鹽、蔥花、姜絲、胡椒、橙子汁各適量。
制法 將雞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然后把雞肉連骨切成約3厘米的方塊,放入深鍋內(nèi),加水約10杯,再加入薏苡仁。先用大火煮滾,繼用小火煮2小時,以雞肉煮爛能離骨為度,加入黃酒、鹽、蔥、姜、椒、橙子汁等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補(bǔ)益元氣。
適用 體倦乏力。

【每日一味藥】玉蜀黍
【別名】包米須、玉麥須、玉蜀黍蕊。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
【性味】平,甘。
【歸經(jīng)】歸腎經(jīng)、胃經(jīng)、肝經(jīng)、膽經(jīng)。
【功效】利尿、消腫、降壓。
【主治】用于腎炎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膽囊炎、膽結(jié)石、高血壓。
【用法用量】15~30克,大劑量6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燒煙吸入。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玉米須茶
原料 玉米須20克。
制法 取玉米須洗凈曬干,切碎備用。
用法 沸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20克。
功效 利尿泄熱,降壓。
適用 慢性腎炎和高血壓早期引起的頭痛。、
2.玉米須枸杞煲蚌肉
原料 玉米須60克,枸杞子30克,蚌肉150克,蔥、姜、鹽各適量。
制法 玉米須、枸杞子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2000毫升,煮20分鐘,濾過,再放入蚌肉、蔥、姜及鹽,煮30分鐘即成。
用法 喝湯吃蚌肉,既可佐餐,也可單食,每日2次。
功效 補(bǔ)腎健脾利尿。
適用 陰虛、腰痛、水腫等。
3.玉米須酒
原料 玉米須15克,酒釀100克。
制法 玉米須放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后撈去玉米須,加入酒釀,煮沸即可。
用法 每日服食1次,連用7日。
功效 利水透疹。
適用 風(fēng)疹瘙癢疹出不明顯者。
4.玉米須綠茶
原料 玉米須50克,綠茶5克。
制法 首先把玉米須和茶葉入杯,然后用沸水沖泡15分鐘即可。
用法 不拘時飲服,每日1劑。
功效 健脾益腎,利尿消腫。
適用 慢性腎炎、小便不利,兩目及兩足浮腫。

【每日一味藥】稻

【別名】糯、粳。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水稻的種子。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歸脾、胃、肺經(jīng)。

【功效】補(bǔ)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

【主治】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

【用法用量】煎湯,每次 50~100克;或人丸、散。外用:研未調(diào)敷。

【使用注意】胃腸浦化功能障礙者不宜食用。

【養(yǎng)生藥膳】

1.大棗糯米粥

原料 糯米、白糖各75克,山藥粉12克,薏苡仁、大棗各15克,荸薺粉3克。

制作 洗凈薏苡仁,煮至開裂時,放入糯米、大棗共煮至爛,撒入山藥粉,邊撒邊攪,煮20分鐘后,撒入荸薺粉,攪勻后停火,加入白糖即可。

用法 分3次服用。

功效 健脾益氣,利濕止瀉,生津止渴。

適用 脾胃虛弱、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貧血、水腫等。

2.糯米阿膠粥

原料 糯米60克,阿膠30克。

制法 阿膠制成碎米,糯米淘凈下鍋煮粥,待米開花爛熟時,放入阿膠攪勻即成。

用法 早、晚食用。

功效 養(yǎng)血止血,滋陰潤燥,安胎。

適用 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妊娠血虛所致的胎動不安。

3.海參糯米粥

原料 糯米100克,海參適量。

制法 先將海參浸透剖洗干凈,切片煮爛后加糯米煮粥,調(diào)味后服食。

用法 早餐空腹食,可常食。

功效 補(bǔ)益腎氣,滋陰養(yǎng)血。

適用 陰虛火旺型早泄、陽痿。

4.糯米蔥白粥

原料 糯米100克,蔥白頭5個,生姜15克。

制法 糯米煮粥,再將蔥、姜搗爛,入粥內(nèi)煨熟。

用法 隨量食,出汗即愈。

功效 發(fā)汗解表,驅(qū)寒散濕。

適用 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惡寒等。

【每日一味藥】蕎麥

【別名】三角麥、烏麥、花蕎。

【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蕎麥的莖、葉、種子。

【性味】甘、平,寒。

【歸經(jīng)】歸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降壓,止血。

【主治】用于高血壓,毛細(xì)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風(fēng),視網(wǎng)膜出血,肺出血。

【用法用量】適量,入丸、散,或制面食服。外用:適量,研未摻或調(diào)敷。

【使用注意】蕎麥不宜多食。不可與平胃散及礬同食。

【養(yǎng)生藥膳】

1.炒蕎面

原料 蕎面30克,白糖適量。

制法 將蕎面小火炒熟黃。

用法 加白糖拌勻,開水調(diào)服。

功效 益氣補(bǔ)虛,開胃潤腸,消積。

適用 白濁、帶下病、脾積久瀉、休息痢等。

2.蕎麥燉瘦肉

原料 蕎麥120克,瘦肉200克,冬瓜子、甜桔梗各150克,生姜2片,調(diào)料適量。

制法 先分別將上5味食物清洗干凈,放在一起攪拌均勻,放入燉盅內(nèi),加沸水適量,蓋好,隔沸水慢火燉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解毒,排膿化痰。

適用 肺炎咳嗽、痰多黃稠、胸脅脹滿、身熱口渴、舌紅等。

3.蕎麥糊

原料 蕎麥適量。

制法 蕎麥研為細(xì)末,炒香備用。

用法 每取10克,加水煮稀糊服食。

功效 降氣寬腸。

適用 夏季腸胃不和,急發(fā)腹痛等。

【每日一味藥】雀麥

【別名】鈴鐺麥。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雀麥的全草。

【性味】甘,平。

【功效】收斂止血,固表止汗。

【主治】用于吐血,血崩,白帶,便血,自汗,盜汗。

【用法用量】煎湯,15-30克。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燕麥綠豆粥

原料 燕麥片100克,綠豆、玉米粉各60克,蜂蜜適量。

制法 將洗凈的綠豆入鍋,加水煮沸,改小火煮至綠豆軟爛。加入用涼開水調(diào)和的燕麥片、玉米粉和勻煮沸。再煮至豆粥糊成,稍涼,加入蜂蜜調(diào)味即成。

用法 分2次食,每日1劑,可常食。

功效 調(diào)中健脾,清熱利水,去脂降壓。

適用 脾虛濕盛型高脂血癥。

2.燕麥百合粥

原料 燕麥150克,百合50克。

制法 先將百合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待到熟后,放入燕麥,攪均勻,再煮沸即成。

用法 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 潤肺止咳,固表斂汗。

適用 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咽喉炎等。

3.玉竹燕麥粥

原料 燕麥片100克,玉竹15克,蜂蜜適量。

制法 玉竹用冷水泡發(fā),煮沸20分鐘后取汁,再加清水煮沸20分鐘取汁;合并2次藥汁,加入麥片澥開,用小火熬煮成稠粥,加蜂蜜食用。

功效 清熱息風(fēng)。

適用 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風(fēng)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每日一味藥】小麥

【別名】麳。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子或其面粉。

【性味】甘,涼。

【歸經(jīng)】歸心、脾、腎經(jīng)。

【功效】養(yǎng)心,益腎,除熱,止渴。

【主治】治臟躁,煩熱,消揭,泄利,癰腫,外傷出血,燙傷。

【用法用量】煎湯,50-100g;或煮粥。

【使用注意】小麥面畏漢椒、蘿菔。

【養(yǎng)生藥膳】

1.小麥飯

原料 小麥仁150克,紅糖少許。

制法 小麥仁淘凈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燜煮40~50分鐘(亦可蒸熟)。紅糖加適量水,用小火熬成糖汁,澆在麥仁飯上,拌勻。

用法 溫?zé)崾秤?,每?次。

功效 養(yǎng)肝止血。

適用 婦女月經(jīng)過多或崩漏不止癥。

2.小麥粳米粥

原料 小麥30克,粳米100克,大棗5枚。

制法 將小麥洗凈后,用水煮熟,撈去小麥取汁。將淘洗干凈的粳米、大棗加入小麥汁同煮為粥。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健脾補(bǔ)胃,養(yǎng)心神,止虛汗。

適用 小兒消化不良的輔助治療。

3.小麥通草粥

原料 小麥250克,通草30克。

制法 將小麥去殼,通草研末,同入鍋內(nèi),加水煮制成粥。

用法 分3次服食。

功效 清熱利尿,養(yǎng)心益腎。

適用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濕熱不去、腎氣漸傷,小便淋瀝澀痛,身熱,小腹脹滿。

4.小麥大棗桂圓湯

原料 小麥50克,大棗30克,龍眼肉15克。

制法 將小麥去殼,大棗水泡后去核,與龍眼肉一同入鍋,加水煮至粥稠。

用法 溫?zé)崾秤?,每?次。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補(bǔ)虛止汗。

適用 氣虛所引起的自汗等癥的輔助食療。

【每日一味藥】大麻
【別名】火麻、大麻仁、線麻子。
【來源】本品為??贫晟荼局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潤腸通便。
【主治】用于血虛津虧,腸燥便秘。
【用量用法】10~15克。
【使用注意】火麻仁大量食入,可引起中毒。

【養(yǎng)生藥膳】
1.火麻仁粥
原料 火麻仁10克,粳米50克。
制法 把搗爛的火麻仁取出,與粳米煮成粥即可。
用法 于空腹時1次頓服,每日1劑。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和中潤腸,通便導(dǎo)滯。
適用 產(chǎn)后血虛便秘及習(xí)慣性便秘等。
2.火麻仁酒
原料 火麻仁150克,米酒500毫升。
制法 首先把火麻仁研為粗末,然后倒入盛米酒的罐中,密封浸泡15日,即可開封備用。
用法 每次可飲30~50毫升,每日1~2次。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潤腸通便。
適用 氣血兩虛、腸燥澀滯之大便燥結(jié)、排泄艱難,或婦女產(chǎn)后便秘難解、并見腸鳴腹脹、食少納差、口氣穢臭等;也可用于習(xí)慣性便秘、老年性便秘、產(chǎn)后便秘等。
3.麻仁栗子糕
原料 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玉米面各50克,紅糖適量。
制法 將火麻仁、芝麻打碎,與栗子粉、紅糖同入玉米面中拌勻,以水和面蒸糕。
用法 食糕,每日1次。
功效 補(bǔ)益脾腎,潤腸通便。
適用 氣虛型便秘。
4.火麻仁拌黃瓜
原料 火麻仁15克,黃瓜300克,味精、鹽、醋、香油各適量。
制法 將火麻仁研成粉;黃瓜洗凈,切條塊?;鹇槿?、黃瓜放入盤內(nèi),加入鹽、味精、香油、醋,拌勻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潤腸通便,利水消腫,補(bǔ)血益氣,清熱瀉火。
適用 腸燥便秘、水腫、小便不利。

【每日一味藥】馬勃

【別名】灰菇、藥苞、灰菌、馬屁勃、灰包菌、大氣菌、雞腎菌。
【來源】本品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大馬勃或紫色馬勃的干燥子實體。
【性味】辛,平。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效】清肺利咽,止血。
【主治】主治風(fēng)熱郁肺咽痛,音啞,咳嗽;外治鼻衄,創(chuàng)傷出血。
【用量用法】2~6克。外用:適量,敷患處。
【使用注意】風(fēng)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養(yǎng)生藥膳】
1.馬勃糖
原料 馬勃粉10克,白糖250克。
制法 將白糖用水煎熬,較稠時加入馬勃粉,攪拌勻即可,倒入瓷盤內(nèi),稍涼搟平,切作糖塊。
用法 含化,頻服。
功效 清肺,利咽,散結(jié),止血。
適用 咽喉腫痛、衄血等。

【每日一味藥】卷柏

【別名】石柏、巖柏草、黃疸卷柏、九死還魂草。

【來源】本品為卷柏科植物卷柏或墊狀卷柏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平。

【歸經(jīng)】歸肝、心經(jīng)。

【功效】活血通經(jīng)。

【主治】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痞塊,跌仆損傷。卷柏炭化瘀止血,用于吐血,崩漏,便血,脫肛。

【用量用法】5~10克。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養(yǎng)生藥膳】

1.卷柏豬蹄湯

原料 生卷柏5克,豬蹄250克,調(diào)味品適量。

制法 將卷柏洗凈,用紗布包裹。豬蹄洗凈,切成塊,與卷柏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燉煮至熟爛。去掉卷柏包,調(diào)味即可。

用法 每日1次,連食8~10日。

功效 補(bǔ)筋骨,祛風(fēng)濕,活血化瘀。

適用 產(chǎn)后骨節(jié)酸痛。

2.卷柏芹菜雞蛋湯

原料 鮮卷柏30克(干品15克),鮮芹菜30克,雞蛋2個。

制法 雞蛋煮熟去殼,與卷柏、芹菜同放入沙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煮20分鐘,去渣取汁、蛋。

用法 吃蛋飲湯,每日1次,連用3~5日。

功效 清熱利尿通淋。

適用 腎、膀胱、輸尿管結(jié)石。

3.卷柏茶

原料 卷柏15克。

制法 開水沖泡。

用法 代茶飲。

功效 活血止血。

適用 產(chǎn)后宮縮不全。

【每日一味藥】仙人掌草
【別名】仙巴掌、霸王樹、火焰、火掌、玉芙蓉。
【來源】本品為仙人掌科仙人掌屬植物仙人掌的全株。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歸心、肺、胃三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健胃止痛,鎮(zhèn)咳。
【主治】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痢疾,咳嗽。
【用法用量】鮮品1~2兩。外用鮮品適量,去刺搗爛敷患處。
【使用注意】虛寒者忌用。

【養(yǎng)生藥膳】
1.仙人掌燉豬肚
原料 仙人掌根30~60克,豬肚1個。
制法 將豬肚洗凈,與仙人掌根共燉,待豬肚熟爛為度,去藥渣,加少許調(diào)味品。
用法 飲湯食豬肚,每次適量。
功效 健胃補(bǔ)虛,行氣活血,止痛。
適用 久患胃痛。
2.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 仙人掌30克,牛肉60克。
制法 將仙人掌去外面針刺,洗凈、切細(xì)。再將牛肉洗凈,切成薄片,加油及少許調(diào)料共炒熟。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行氣活血,止痛清熱,補(bǔ)虛。
適用 胃痛。
3.仙人掌烤黃牛脾
原料 仙人掌90克,黃牛脾90克。
制法 將仙人掌縱切成2片(不切斷),夾入牛脾,以木炭火烤熟,棄去仙人掌,服食熟牛脾。
用法 每日1次。
功效 行氣活血,健脾消積。
適用 肝硬化,癥見脘腹悶脹、食欲不振、消瘦等。
【每日一味藥】酢漿草

【別名】酸漿草、酸酸草、斑鳩酸、三葉酸。

【來源】本品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的全草。

【性味】酸,涼。

【歸經(jīng)】歸手陽明、太陽經(jīng)。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感冒發(fā)熱,腸炎,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神經(jīng)衰弱。

【用法用量】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酢漿草燉豬肉

原料 酢漿草50克,豬瘦肉50克。

制法 將上2味加水燉煮至肉熟為度。

用法 每日1劑,連服1周。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

適用 病毒性肝炎。

2.酢漿草茶

原料 酢漿草10克,豬苓、茯苓各15克,炒黃柏9克,澤瀉12克,桂枝3克。

制法 將上幾味共研粗末,以紗布包,每包重30克。每次取1包,放入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5分鐘。

用法 每日1劑,分?jǐn)?shù)次飲完。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適用 血淋,癥見小便熱澀疼痛、尿色深紅,或挾有血塊、小腹?jié)M急加劇者。

3.葉酸桑椹酒

原料 酢漿草、黑桑椹各250克,醇酒1500毫升。

制法 將酢漿草切細(xì),與黑桑椹同入凈器中,注酒浸之,封口,7日后取用。

用法 每日適量飲之,勿醉。

適用 頭暈?zāi)垦?、口干舌燥、燥熱咳嗽、小便不利、水腫等。

【每日一味藥】地錦
【別名】血見愁、奶汁草、蓮子草、血經(jīng)基、紅蓮草、小紅筋草、鐵線馬齒莧。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平。
【歸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
【主治】用于痢疾,泄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濕熱黃疸。
【用量用法】9~20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地錦雞肝
原料 地錦全草6~10克,雞肝2個。
制法 用地錦草同雞肝蒸熟。
用法 食肝喝湯。
功效 健胃補(bǔ)肝。
適用 小兒疳積。
2.地錦草茶
原料 地錦草75克,糖適量。
制法 洗凈,曬干,用時煎水,取汁,加糖適量,裝入保溫瓶。
用法 代茶頻飲。
功效 清熱解毒。
適用 細(xì)菌性痢疾。
3.地錦草紅糖茶
原料 新鮮地錦200克(或干品100克),紅糖20克。
制法 將新鮮地錦揀去雜質(zhì),洗凈,切碎,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用潔凈紗布濾汁去渣,趁熱調(diào)入紅糖,拌勻即可。
用法 早、晚2次分服。
功效 清熱解毒。
適用 各型細(xì)菌性痢疾。

【每日一味藥】石胡荽

【別名】鵝不食草、雞腸草、野園荽、食胡荽。

【來源】本品為菊科一年生植物鵝不食草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效】發(fā)散風(fēng)寒,通鼻竅,止咳。

【主治】用于風(fēng)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

【用量用法】6~9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內(nèi)服本品對胃有刺激性。

【養(yǎng)生藥膳】

1.鵝不食草豬瘦肉湯

原料 鵝不食草15克,雞內(nèi)金(研碎)5克,豬瘦肉50克,鹽適量。

制法 將鵝不食草布包,與雞內(nèi)金、豬瘦肉一同放碗中,加水適量,置鍋中蒸至肉熟。去藥包,加少許鹽調(diào)味服食。

用法 每日1劑。

功效 散瘡腫。

適用 疳積。

【每日一味藥】虎耳草
【別名】石荷葉、獅子耳、耳聾草、金絲荷葉、金絲吊芙蓉、金線吊芙蓉。
【來源】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ga stolonifera Meerb.的全草。
【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歸經(jīng)】歸肺;脾;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用于小兒發(fā)熱,咳嗽氣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潰爛,疔瘡,癤腫,濕疹。
【用法用量】煎湯,3~5錢。外用:搗汁滴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無。

【養(yǎng)生藥膳】
1.虎耳草肉餅
原料 虎耳草9克,豬瘦肉120克。
制法 將虎耳草和肉洗凈,混同剁爛,做成肉餅,加水蒸熟食。
用法 每日1~2次。
功效 涼血止血,補(bǔ)虛。
適用 吐血。
2.虎耳草茶
原料 虎耳草、冰糖各10克。
制法 虎耳草搗碎,置熱水瓶中,沖入適量沸水浸泡,蓋悶20分鐘。然后加冰糖烊化。
用法 頻頻代茶溫服,每日1劑。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炎。
適用 小兒風(fēng)熱或肺熱咳嗽、百日咳等。

【每日一味藥】石韋

【別名】石、石皮、石劍、潭劍,金星草、生扯攏、虹霓劍草。

【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廬山石韋、石韋或有柄石韋的干燥葉。

【性味】甘、苦,微寒。

【歸經(jīng)】歸肺、膀胱經(jīng)。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肺熱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量用法】6~12克。

【使用注意】陰虛及無濕熱者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石韋茶

原料 石韋20克,綠茶2克。

制法 石韋加水適量煮沸,取汁液沖泡綠茶。

用法 代茶頻飲。

功效 利尿通淋,清熱止血。

適用 濕熱型尿路結(jié)石。

2.石韋大棗湯

原料 石韋30克,大棗10克。

制法 石韋用清水洗凈,大棗掰開。將石韋、大棗加水浸沒后,先大火后小火,煮沸20分鐘左右過濾即可。

用法 飲湯吃棗。每日早、晚各食1劑。

功效 利尿除熱,降壓降脂。

適用 原發(fā)性高血壓伴肥胖、血脂偏高者。

【每日一味藥】骨碎補(bǔ)
【別名】猴姜、毛姜、申姜、肉碎補(bǔ)、石巖姜、爬巖姜、巖連姜。
【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莖。
【性味】苦,溫。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效】療傷止痛,補(bǔ)腎強(qiáng)骨;外用消風(fēng)祛斑。
【主治】用于跌仆閃挫,筋骨折傷,腎虛腰痛,筋骨痿軟,耳鳴耳聾,牙齒松動;外治斑禿,白癜風(fēng)。
【用量用法】3~9克。

【使用注意】陰虛內(nèi)熱及無瘀血者不宜服。

【養(yǎng)生藥膳】
1.骨碎補(bǔ)茶
原料 蜜炙骨碎補(bǔ)30~50克。
制法 將骨碎補(bǔ)制成粗末,水煎。
用法 代茶頻飲。
功效 補(bǔ)腎,潤肺止咳。
適用 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
2.骨碎補(bǔ)五加皮粥
原料 骨碎補(bǔ)、五加皮、土鱉蟲各10克,赤芍15克,粳米100克,鹽3克。
制法 前4味煎湯,去渣后放入粳米煮成粥,加鹽調(diào)味。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續(xù)傷止痛,破瘀血。
適用 骨折中期的輔助治療。
3.骨碎補(bǔ)粥
原料 骨碎補(bǔ)20克,粳米50克。
制法 骨碎補(bǔ)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調(diào)味。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益腎健齒,固齒止痛。
適用 牙痛。
4.骨碎補(bǔ)煲豬腰
原料 骨碎補(bǔ)6克,豬腰1 個。
制法 先將豬腰洗凈切開,剔去中間筋膜;骨碎補(bǔ)研細(xì),納入豬腰內(nèi),用線扎緊,加水煮熟。
用法 飲湯食肉。
功效 補(bǔ)腎強(qiáng)腰。
適用 腎虛腰痛及腎虛久瀉等。

【每日一味藥】海帶

【別名】海帶菜。
【來源】本品為海帶科植物海帶的干燥葉狀體。
【性味】咸,寒。
【歸經(jīng)】歸肝、胃、腎、肺經(jīng)。
【功效】軟堅散結(jié),消痰平喘、通行利水、祛脂、降血壓。
【主治】用于癭瘤結(jié)核,疝瘕,水腫,腳氣。
【用法用量】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的人慎食。

【養(yǎng)生藥膳】
1.海帶燉排骨
原料 海帶100克,豬排骨300克,蔥白2段,鹽少許。
制法 將海帶洗凈,排骨切塊,與鹽、蔥白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熟爛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劑。連用10~15劑。
功效 補(bǔ)腎填精,健脾養(yǎng)血。
適用 精血不足、絡(luò)脈失養(yǎng)、虛風(fēng)內(nèi)動所致的皮膚瘙癢等。
2.海帶湯
原料 海帶25克,綠豆20克,玫瑰花、甜杏仁各10克,紅糖適量。
制法 將海帶洗凈,切碎,玫瑰花用紗布包。與甜杏仁、綠豆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沸15分鐘后,兌入紅糖,攪至糖完全溶化,取出紗布即可。
用法 分2次食完。
功效 化痰散結(jié)。
適用 痰瘀凝結(jié)引起的尋常痤瘡。
3.海帶紫菜燕窩湯
原料 海帶、紫菜、燕窩各25克,豆腐250克,生姜2片,鹽適量。
制法 把燕窩用開水浸過,去毛。海帶洗凈,隔水蒸半小時,切絲。把海帶、紫菜、燕窩、姜、鹽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燉半小時,豆腐切塊入鍋,再煮沸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養(yǎng)肺陰,化痰止咳,壯陽,暖腰膝,抗衰老,助發(fā)育,抗癌。
適用 缺碘性甲狀腺腫、高血壓、高脂血癥。
4.綠豆紅糖煮海帶
原料 海帶60克,綠豆150克,紅糖50克。
制法 海帶洗凈切絲與綠豆同煮熟爛,調(diào)紅糖食。
用法 常服。
功效 理氣化痰,軟堅。
適用 單純性甲狀腺腫,癥見胸悶氣短,苔膩等。

【每日一味藥】昆布
【別名】海帶、江白菜。
【來源】本品為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葉狀體。
【性味】咸,寒。
【歸經(jīng)】歸肝、胃、腎經(jīng)。
【功效】消痰軟堅,利水消腫。
【主治】主治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用量用法】6~12克。
【使用注意】脾虛便溏及孕婦禁服。本品所含碘化物能使病態(tài)的組織崩潰,故對有活動性肺結(jié)核者一般不用。

【養(yǎng)生藥膳】
1.涼拌昆布
原料 昆布500克,蔥白、鹽、醋、生姜末、橘皮末、花椒末各適量。
制法 將昆布以米泔水浸一夜,洗去咸味,放入沙鍋,加水煮熟,撈出瀝水,切細(xì)裝盤;將蔥白放入瓷缽,搗極爛,與鹽、醋、姜末、橘皮末、花椒末等佐料同倒入昆布中,拌勻。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清熱消痰,軟堅散結(jié),下氣利水。
適用 痰氣交阻之癭瘤瘰疬,或喘咳咯痰黃稠,或少腹脹滿、小便不通、肢體浮腫等。
2.昆布海藻煮黃豆
原料 昆布、海藻各30克,黃豆150克。
制法 將昆布、海藻用水泡發(fā)洗凈切段,和黃豆一起放入沙鍋加水,小火燉煮至豆?fàn)€熟,加調(diào)料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滋陰,清熱,降壓。
適用 甲狀腺腫、慢性頸淋巴結(jié)炎以及高血壓屬陰虛有熱等。
3.昆布小茴湯
原料 昆布15克,海藻、山楂各15克,小茴香10克。
制法 加水適量,煎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軟堅散結(jié),行氣活血。
適用 疝氣腫痛、睪丸腫大。

【每日一味藥】海藻
【別名】海草、大葉藻、大蒿子、海根菜。
【來源】本品為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棲菜的干燥藻體。前者習(xí)稱“大葉海藻”,后者習(xí)稱“小葉海藻”。
【性味】苦、咸,寒。
【歸經(jīng)】歸肝、胃、腎經(jīng)。
【功效】消痰軟堅散結(jié),利水消腫。
【主治】主治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用量用法】6~12克。
【使用注意】不宜與甘草同用。

【養(yǎng)生藥膳】
1.海藻薏苡仁粥
原料 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克,薏苡仁30克。
制法 將前3味藥加水750毫升,煎取汁500毫升,用藥汁與薏苡仁同煮成粥即可。
用法 代早餐食,每日1劑。連服20~30劑。
功效 健脾除濕,化痰散結(jié)。
適用 痰瘀結(jié)聚所致的尋常痤瘡。
2.海藻酒
原料 海藻500克,清酒120毫升。
制法 以絹袋盛海藻,用酒漬之,春夏漬2日,秋冬漬5日。
用法 每服12毫升,稍稍含咽之,每日3次。酒盡,更以酒120毫升漬,飲之如前。渣暴干為末,每服9克,每日3次。
功效 消痰,軟堅,活絡(luò)。
適用 項下卒結(jié)、囊漸大欲成癭等。
3.海藻夏枯草豬肉湯
原料 海藻、夏枯草各30克,豬瘦肉150克。
制法 豬瘦肉切絲;上2藥用紗布包好,同入沙鍋內(nèi)煮湯,調(diào)味。
用法 飲湯食肉。每日或隔日1次。常服。
功效 解毒軟堅。
適用 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

【每日一味藥】水萍
【別名】浮萍、水花、水蘇、小萍子、萍子草、浮萍草。
【來源】本品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寒。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效】宣散風(fēng)熱,透疹,利尿。
【主治】用于麻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水腫尿少。
【用量用法】3~9克。外用適量,煎水浸洗。

【使用注意】表虛自汗者慎服。

【養(yǎng)生藥膳】
1.浮萍酒
原料 鮮浮萍(洗凈)60克,醇酒250毫升。
制法 將鮮浮萍搗爛,裝入盛有醇酒的瓶中,密封瓶口,浸泡5日,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 睡前取適量擦患處,每日1次。
功效 透表止癢。
適用 風(fēng)熱性癮疹、皮膚瘙癢等。
2.浮萍黑豆湯
原料 鮮浮萍100克,黑豆50克。
制法 鮮浮萍淘洗干凈;黑豆洗后用冷水浸泡 1~2小時,再與浮萍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沸后去渣取汁。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溫飲。連服5~7日。
功效 祛風(fēng)行水,清熱解毒。
適用 小兒急性腎炎。

【別名】蒲草、蒲棒、水蠟燭、毛蠟燭、蒲棒花粉。
【來源】本品為香蒲科植物水濁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肝、心包經(jīng)。
【功效】止血,化瘀,通淋。
【主治】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刺痛,跌仆腫痛,血淋澀痛。
【用量用法】5~10克,包煎。外用:適量,敷患處。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養(yǎng)生藥膳】
1.蒲黃茶
原料 蒲黃100克,紅茶6克。
制法 將上2味用適量水煎,去渣用汁。
用法 每日1劑,隨意飲完。
功效 活血散瘀。
適用 產(chǎn)后心悶昏厥、惡露不下等。
2.蒲黃粥
原料 蒲黃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將蒲黃擇凈,布包,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diào)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qū)⑵腰S3克研為細(xì)末,待粥熟時調(diào)入粥中服食。
用法 每日1劑,連服3~5日。
功效 收斂止血,行血去瘀。
適用 咯血、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尿血、創(chuàng)傷出血等。
3.蒲黃槐子酒
原料 蒲黃(炒)70克,槐子(為末)14顆,酒3盞。
制法 以酒3盞,煎至2盞,去渣。
用法 分2次溫服。未下更服。
適用 妊娠墮胎。

【每日一味藥】菖蒲
【別名】水劍草、山菖蒲、金錢蒲、藥菖蒲、菖蒲葉、香菖蒲。
【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莖。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歸心、胃經(jīng)。
【功能】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
【主治】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耳鳴耳聾,健忘失眠。
【用量用法】3~10克。

【使用注意】凡陰虧血虛及精滑多汗者不宜用。

【養(yǎng)生藥膳】
1.菖蒲拌豬心
原料 石菖蒲30克,豬心1個。
制法 石菖蒲研為細(xì)末。豬心切片,放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熟。
用法 每次以石菖蒲粉3~6克拌豬心,空腹食用。每日1~2次。
功效 化濕豁痰,寧心安神。
適用 心悸、失眠、健忘,以及癲狂、證、癡呆等。
2.菖蒲五味豬腎粥
原料 石菖蒲、五味子各15克,豬腎250克,粳米100克,蔥白、姜絲、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 石菖蒲、五味子水煎2次,每次用水600毫升,煎半小時,2次煎液混合,去渣留汁于鍋中。再將粳米淘凈,豬腎剖開,除去臊腺,洗凈切片,蔥白洗凈切段,和姜絲、精鹽一起放入,慢熬成粥,下味精,淋香油,調(diào)勻。
用法 分2次空腹服食。
適用 腎虛耳鳴、智力減退。
3.菖蒲大棗燉海帶
原料 石菖蒲10克,大棗6個,海帶200克,豬肉100克,鹽5克。
制法 石菖蒲洗凈,潤透拍松;大棗去核,海帶洗凈切絲;豬肉洗凈切塊。把海帶、豬肉、石菖蒲、大棗、鹽同放燉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先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燉煮40分鐘即成。
用法 隨量服食,每日1次。
功效 消痰軟堅,寧心安神。
適用 神經(jīng)衰弱。
4.石菖蒲粥
原料 石菖蒲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法 石菖蒲研末備用。將粳米和冰糖同入鍋熬粥。待粥將好時,調(diào)入石菖蒲末稍煮即成。
功效 通竅除痰,醒神健腦,去濕開胃。
適用 健忘、耳聾,濕濁阻膈而致脘痞不舒等。

【每日一味藥】澤瀉

【別名】水瀉、芒芋、鵠瀉、澤芝、及瀉、天禿、禹孫、天鵝蛋。

【來源】本品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干燥塊莖。

【性味】甘、淡,寒。

【歸經(jīng)】歸腎、膀胱經(jīng)。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癥。

【用量用法】6~10克。

【使用注意】腎虛精滑者慎用。

【養(yǎng)生藥膳】

1.澤瀉粥

原料 澤瀉粉10克,粳米50克。

制法 先將粳米加水500毫升,煮粥。待米開花后,調(diào)入澤瀉粉,改用小火稍煮數(shù)沸即可。

用法 溫?zé)岱?,每?次,3日為1個療程。不宜久食,可間斷食用。

功效 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適用 水濕停滯、小便不利、水腫、下焦?jié)駸釒隆⑿”懔軡取?/p>

2.澤瀉茶

原料 澤瀉、花茶各適量。

制法 將上2味用300毫升開水沖泡。

用法 不拘時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 利水滲濕,泄熱,利尿。

適用 高血壓、水腫、小便不利、嘔吐、痰飲、腳氣、高脂血癥等。

3.澤瀉烏龍茶

原料 澤瀉15克,烏龍茶3克。

制法 先將澤瀉加水煮沸20分鐘,取藥汁沖泡烏龍茶,即成。

用法 每日1劑,代茶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

天仙藤,見過嗎?能治小腹痛
  • 【每日一味藥】忍冬
    【別名】忍冬、銀藤、金銀藤、子風(fēng)藤、鴛鴦藤、二色花藤。
    【來源】本品為忍冬科多年生常綠纏繞性木質(zhì)藤本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歸肺、心、胃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主治】用于癰腫療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fēng)熱感冒,溫病發(fā)熱。
    【用量用法】6~15克。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 【養(yǎng)生藥膳】
    1.金銀花酒
    原料 金銀花150克,甘草30克,酒250毫升。
    制法 將金銀花、甘草用水500毫升煎取約250毫升,入酒略煎。
    用法 分早、中、晚3次服盡。
    功效 解毒消癰。
    適用 癰疽惡瘡、肺癰、腸癰初起等。
    2.銀花茶
    原料 金銀花、蒲公英、茶葉各3克。
    制法 將上3味裝入茶缸內(nèi),用沸水沖泡10分鐘。
    用法 不拘時代茶頻飲,每日1劑。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適用 小兒頭癤、痱毒等。
    3.銀花夏枯草茶
    原料 金銀花、夏枯草各50克。
    制法 將金銀花、夏枯草置保暖瓶中,沖入沸水,蓋悶10~15分鐘。
    用法 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服2周。
    功效 清熱解毒散結(jié)。
    適用 熱毒型瘰疬。
    4.銀貝雪梨湯
    原料 金銀花15克,川貝母6克,雪梨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 雪梨洗凈,去皮、核,切成片;川貝母打碎,與金銀花、白糖、梨一同放碗內(nèi),置鍋中隔水燉熟即可。
    用法 食雪梨、飲湯,溫?zé)岱场C咳?劑,分2次食完,連服3~5日。
    功效 化痰止咳,清熱生津。
    適用 痰熱壅肺型慢性支氣管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每日一味藥】干姜
美容塑身5款粥
丹參的功效與作用
【每日一味藥】絲瓜
治偏頭痛藥粥四款
『痤瘡集』痤瘡藥膳療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