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生于脾,堵在頭!八百年古方,把頭上濕氣“拽”下來
本文理論依據(jù):《傳信適用方》、《中華藥?!贰ⅰ吨嗅t(yī)內(nèi)科臨床治療學》
今天這篇文說,我繼續(xù)給你聊關于濕氣的話題。
說什么呢,說一說濕氣“生于脾,堵在頭”的道理。
沒錯。濕氣這個東西,就是源于脾,然后往往淤堵在我們的頭部。
怎么理解呢?來,聽我講個小故事。
我以前碰上過一個年輕人,在某酒店工作。他看上去就有些肥胖,臉上一層油,頭發(fā)上一層油。但是,面色比較白,看上去乏力虛疲,典型的“虛胖”。
他來找我,什么毛病呢?就是腦袋迷糊,暈沉沉的,終日不清醒,老想睡覺,但是睡不實惠。
我問,怎么個迷糊法?
他說,一上來那股勁兒,就迷糊、惡心,想吐,犯病的時候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他是某酒店的電工。這個狀態(tài),顯然已經(jīng)影響到他的工作了。
我仔細看,發(fā)現(xiàn)舌苔白膩,脈象滑,心中有了定數(shù)。
我說,你想喝中藥湯劑,還是想用中藥代茶飲?
他說,湯藥太麻煩,拿中藥泡泡水倒還可以。
我就給他寫了一個配伍——準備中藥干姜5克,甘草3克,紅茶3克。兩味藥,洗凈、切細,和紅茶一起放入杯中,用250毫升的沸水沖泡片刻即可服用。每日一劑,可以反復續(xù)水。調(diào)養(yǎng)期間,減少對油膩肥厚食物的攝入,最好能堅持體育鍛煉,更不要碰生冷的食物。
一開始,前半個月,他控制得很好,每天服用藥茶,效果初顯,腦袋不那么暈沉、惡心了。半個月之后,他告訴我,實在是不想喝了,另外自己也實在是饞得受不了了。從那以后,我就沒見過他。他以后到底能怎樣,我也說不清楚了。但我敢說,如果他把藥茶停下來,并且恢復從前的飲食習慣,我覺得他的情況就不容樂觀。
我簡單給你說說這里的道理吧。
中醫(yī)里頭,內(nèi)科有一個病,就叫做“眩暈”。眩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不容忽視的一個,乃是痰濕中阻、上犯清陽。什么意思呢?就是這個人脾虛有濕,濕邪困積,然后上犯到頭部清陽之地,導致眩暈。這個是現(xiàn)代人最多見的眩暈癥原因之一了。此類人,往往體胖、乏力、舌苔滑膩、脈象滑濡,伴隨頭暈目眩、嗜睡,或者睡眠不實。臉上、腦袋上都愛出油。上文中所說的酒店電工,就是此例。
這個時候怎么辦?。扛山?、紅茶、甘草的配伍,值得應用。
這個配伍,特別簡單,比半夏白術天麻湯這類的專業(yè)配伍,省事兒得多。它源于《傳信適用方》。《傳信適用方》是宋代的一部專著,刊行于1180年,距離現(xiàn)在八百多年了。這部書擇選了當時的名醫(yī)驗方和民間效驗方,有一定歷史意義。
其中的干姜,是中醫(yī)里頭最有名的溫里藥。它是姜科植物栽培品種藥姜的干燥根莖,性味辛熱,入脾、胃、肺經(jīng),善于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消痰下氣、溫肺化飲。它的辛溫之性,可以化散水濕之氣,因此是除濕的常用藥。
其中的甘草,能健脾。紅茶,可以溫中。它們和干姜配合起來,能有效地化散中焦?jié)駳?,健脾除濕,對眩暈伴隨惡心、苔白膩、脈滑、胃腸有水聲漉漉者,十分對癥。
當然,這個東西,性味辛溫,是容易上火的。因此,不要久用。當癥狀得到充分緩解,舌苔轉(zhuǎn)為正常以后,就別用了。有些人,證屬濕熱,更不要用。嚴格講,它針對的是寒濕。
總之,我希望我的讀者能記住——濕氣這個東西,源于脾,但是會上犯清陽,說白了就是堵在我們的頭部!這個時候,我們會眩暈、迷糊、惡心,整天昏昏欲睡、沒有精神。這個情況,如果不盡快改善,將來容易發(fā)為腦梗。這點我們必須注意。
本文理論依據(jù):《中西醫(yī)結(jié)合實用內(nèi)科學》、《中醫(yī)內(nèi)科學》、《中藥學》
有人問我,文老師,研習中醫(yī)學,最重要的品質(zhì)是什么?
我說,是低頭向下、永遠謙虛。非這樣,難以成大器。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醫(yī)作為一門經(jīng)驗醫(yī)學,它的發(fā)展離不開一輩又一輩中醫(yī)人的積累。
而面對前輩的積累,如果我們不去虛心地學習、受教,就無法獲得長進。
現(xiàn)在,我給你講的這一張配伍,乃是我國中醫(yī)泰斗,山東中醫(yī)老前輩周師的驗方。這個驗方,是我的老師當初明確要求我記憶的一張驗方。但很遺憾,我有違師命,未能熟練背誦。
但是,我愿意通過文字,和我的讀者一起來分享。這也算是我的小小功德。
方見——準備中藥黃芪30克,葛根15克,桑寄生15克,丹參20克,生山楂9克,川芎6克。將這些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水煎2次,取藥汁大約300毫升,每日一劑,分2到3次溫服。
它能夠干啥呢?就是應對氣虛血瘀所致的腦梗、心梗、心律失常等常見老年病。
我第一次見我老師用這個配伍,還是跟他學習的初期。有一回,一個失眠的老人來看病,說自己曾犯過心梗。自從有了心梗,睡眠就不好。我老師發(fā)現(xiàn),這個人舌頭紫暗,有瘀斑,而且氣短、乏力,渾身沒勁兒,說話聲音低微顫抖,脈象細澀。于是,他就開了一個配伍,就是在上面配伍的基礎上,加上了炒酸棗仁、夜交藤各15克。
結(jié)果,藥用3劑,患者反饋感受極好,夜里睡覺香甜。
我問我老師,這個配伍妙在哪里。
我老師說,妙就妙在面對整體,行補氣化瘀之法,通過調(diào)節(jié)整體狀態(tài),改善局部病癥。
怎么理解呢?你看,這里頭黃芪、葛根、桑寄生三味藥,是補的,補啥呢?補氣。其中黃芪補心肺之氣,葛根生脾胃之氣,桑寄生補腎氣。接下來,丹參、山楂、川芎三味藥,是活血的。丹參活心血,山楂化中焦瘀滯,川芎行肝血。你看,補氣補的是一身之氣,行血行的是一身之血。這就是在針對一個人的整體內(nèi)環(huán)境,來作出調(diào)整。
調(diào)整的目的是什么?是改善氣虛血瘀的狀態(tài)。你記住,氣虛血瘀,是很多老年人的共同狀態(tài)。這類人,往往乏力、氣短、神疲,同時伴隨心梗、動脈硬化、腦梗等問題??瓷囝^,往往是舌發(fā)紫暗,有瘀斑。就是說,他們的氣不夠了,氣無法帥血而行,于是血出現(xiàn)了瘀滯。這就是氣虛血瘀。
這個時候,我們要調(diào)整全身狀態(tài)。調(diào)整全身狀態(tài),有利于改變局部病變。這就是周師此方的要義。
我個人體會,通過這樣的思路,對緩解心腦缺血性疾病是有幫助的。另外,根據(jù)記載,這個配伍有一些加減變化。譬如老年陽虛畏寒肢冷的,加入桂枝、炮附子。口干便干、舌紅少苔的,用麥冬和首烏。體倦乏力明顯的,加黨參、五味子。血瘀作痛明顯的,加延胡索、香附。失眠多夢的,加酸棗仁、夜交藤。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有需要的朋友好好借鑒。我再三強調(diào),非專業(yè)人士,務必在中醫(yī)師辯證指導下借鑒應用,不要不經(jīng)辨證而盲目嘗試。中醫(yī)的從業(yè)者,不妨收藏此文,對將來的臨床作以輔助。我相信,這篇文說,以及這篇文說里的信息,是有價值的。
相傳,清代嘉慶年間,清朝軍機大臣盧蔭溥中風后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語言不利、小便失禁,經(jīng)皇上派來的太醫(yī)久治無效。這時,有人推薦在北京菜市口一帶懸壺的王清任。
王清任應允前往探究,經(jīng)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之后,胸有成竹地準備紙墨,鋪紙下方。這時,盧蔭溥結(jié)結(jié)巴巴地問:“依你之見,以前服用的藥方是否恰當?”王清任邊看太醫(yī)的藥方邊說:“當歸通經(jīng)活絡、赤芍和川芎利血活血,紅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龍化瘀通絡,的確是劑活血通絡方劑?!奔胰擞謫枺骸胺诉@些藥,卻沒有什么效果,原因又何在呢?”王清任不慌不忙地回答:“因這方劑缺君藥,方無主藥何談見效,因為人體五臟功能賴氣血運行。氣為陽,血為陰,陰陽調(diào)和則人體正常無病。病者屬中風之后遺癥,多因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氣滯血瘀所致。該方缺一味黃芪,故缺乏補陽之動力藥,如果重用黃芪,氣行則血行,人體方可復元?!?/span>
一習話,盧蔭溥及家人聽后連稱高明。于是,果斷遵王清任改方,加用黃芪,量重,三劑之后,癥見好轉(zhuǎn)。服藥半個月后,便可下床移步,又通過王清任開方調(diào)理。外加功能鍛煉,頑疾逐漸趨于康復。
事后,胡太醫(yī)對王清任醫(yī)術精深倆服得五體投地,特地登門求教:“請問你擬的方劑名稱?”王清任答:“人體陽氣有十成,左右各五成。凡一側(cè)偏廢,則已喪失五成之陽。本方意在補還五成之陽,故取名'補陽還五湯’”。胡太醫(yī)無言以對,甚感學識過淺,羞愧無顏。
王清任生于乾隆三十三年,曾為武癢生,納粟得千總銜,性磊落,精歧黃術。約20歲開始行醫(yī),曾游歷灤州、奉天等地,后寓北京,他的醫(yī)療技術“名噪京師”。王氏治學嚴謹樸實,著《醫(yī)林改錯》之卷,對我國的臨床醫(yī)學和解剖學頗有貢獻,特別是他的活血逐瘀法則,多為后世醫(yī)家所崇。
王清任善用黃芪,在所制的補氣方中,黃芪的應用次數(shù)較多、用量亦重。補氣方的配伍原則,多用活血藥配伍,補陽還五湯是其代表方劑,多為后世醫(yī)家所沿用,成為治療中風后遺癥之經(jīng)典名方。直到今天,補陽還五湯仍為治療中風癱瘓不可多得的有效良方,被國內(nèi)外醫(yī)學界予以高度評價
補陽還五湯,治半身不遂,口眼喝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頻數(shù),遺尿不禁。黃芪120克(生) 歸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龍3克(去土) 川芎3克 桃仁3克 紅花3克水煎服。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3克,服4-5劑后去之?!夺t(yī)林改錯》下卷
在清代名醫(yī)王清任的《醫(yī)林改錯》中,載有一則治療中風后遺癥的名方,叫做補陽還五湯。此方不僅在當時屢建奇功,就是如今,人們用之仍比較有效。該方由下列藥物組成:生黃芪120克,當歸尾、赤芍各6克,地龍、川芎、桃仁、紅花各3克。水煎服,每天1劑。黃芪乃性味甘溫之補氣要藥,故方中重用黃芪以大補患者元氣。中醫(yī)認為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所以首先必須行氣,然后才能活血化瘀。當歸性味甘辛溫,之所以不取整支當歸而獨取當歸尾,是茵為當歸身以補血為主,而當歸尾則以活血化淤為主。赤芍性味苦涼,能活血祛淤,清熱涼血。川芎性味辛溫,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桃仁性味甘平,能破血祛淤,潤燥滑腸。紅花性味辛溫,能活血通經(jīng),祛淤止痛。地龍即蚯蚓,性味咸寒,能清熱止痙,通絡除痹。諸藥互相配合,可使氣旺血行,淤去絡通,諸癥自可漸愈。
經(jīng)實驗研究,本方能夠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對抗和改善腦缺氧;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反應,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其微循環(huán),促進側(cè)肢循環(huán)。
將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中風病急性期效果較好黃芪40~120g,當歸6~10g,赤芍6~9g,川芎3~6g,桃仁3~6g,紅花3~6g,地龍6~9g,丹參20~30g,路路通10~15g,澤蘭10~15g。兼陰虛風動加天麻10g,鉤藤20g(后下),痰濁加膽南星10g,菖蒲15g,半夏1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早晚服用或鼻飼。
補陽還五湯予以加減化裁內(nèi)服,再加外敷鱔魚血,用于治療中風面癱有良效。其具體組方如下:黃芪50克,桃仁、白附子、赤芍各15克,全蝎5克,蜈蚣2條。水煎服,每天1劑。10天為1個療程。面肌痙攣者,可加鉤藤、白芍;兼肝腎陰虛者,加生地、玄參;夾有內(nèi)熱者,可以加黃芩。取活鱔魚尾部鮮血適量,晚上外敷患側(cè)面部(從耳前至下頜),白天洗去。采取內(nèi)外治兩法相結(jié)合治療面癱,效果更為顯著,快的一個療程見效,一般二三個療程見效。療效最佳者,可使面肌功能恢復正常,口眼歪斜癥狀消失,眼瞼閉合良好;療效較好者,面肌功能基本恢復,口眼歪斜基本消失,但患側(cè)尚有輕度麻木感;療效一般者,面肌功能部分е復,口眼歪斜癥狀減輕,其他癥狀亦有一定改善。
補陽還五湯的配方及功用
補陽還五湯第一次改良:就補陽還五湯而論,《醫(yī)林改錯》劑量為:黃芪50~100克,當歸10克,赤芍7.5克,地龍5克,川芎7克,桃仁5克,紅花5克,同樣用于中風(CT診斷腦血栓形成),中老年體質(zhì)較好而無其它器質(zhì)性病變的病人連用兩周卻不顯效。通過劑量改良為:黃芪500克,當歸20克,赤芍20克,地龍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紅花50克,陳皮20克,用藥5劑后大有成效。
補陽還五湯第二次改良:通過大量的(近100例同類病人)臨床應用,經(jīng)改良后的補陽還五湯尚有不足之處。中醫(yī)認為腦血栓形成、腦梗塞和腦血管痙攣病人,均屬中風的中經(jīng)絡范疇,中風病因是風痰入絡而致瘀血阻滯。所以,又改良為:黃芪500克,當歸20克,赤芍20克,地龍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紅花50克,陳皮20克,僵蠶20克,蟬衣5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半夏10克,而后又用于臨床,效果更加顯著,甚至無后遺癥。
補陽還五湯功用是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生用黃芪大劑量則力專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補元氣而起痿廢。配其它六味活血、祛瘀之藥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通絡,所以,用大劑量黃芪為主藥的目的,就是用補氣來行血通絡,第二次改良再加上搜風祛痰之藥,效果更是顯著。筆者僅僅把補陽還五場的個人應用體會介紹給大家,目的在于拋磚引玉,啟迪廣大醫(yī)務人員能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妙方,服務于廣大患者
八旬老父腦出血康復紀實——另一個中醫(yī)粉女兒的責任和擔當我的父親是今年80歲,家住湖南洪江的雪峰山下,由于我遠嫁江西,對父親的身體狀況不甚了解,只知父親有幾十年的老毛病——肺氣腫,以前長期吃抗生素,經(jīng)常咳嗽。只是見父親平常在家還天天干農(nóng)活,總認為父親雖然身體瘦弱,總體還是挺好的。
自己學習郭老的《本能論》后,運用本能養(yǎng)生產(chǎn)品多年,從小體弱多病的我也因此受益良多,身體很多的問題都通過本能養(yǎng)生產(chǎn)品調(diào)理好了,因此也想把父親的肺氣腫好好調(diào)理調(diào)理。
今年3月,遠程了解父親情況:長期咳嗽,爬山后或者體力勞動強度過大就會喘,下雨天有尿頻尿急,漏尿等現(xiàn)象,后請李師兄幫忙開了方子吃了不到一個月。父親跟我反饋:
咳嗽明顯好轉(zhuǎn),下雨天不再有尿頻尿急,漏尿現(xiàn)象。父親還告訴我,他特意去爬山,發(fā)現(xiàn)爬山也不喘了。
父親看到幾十年西醫(yī)無法解決的肺氣腫,花了三百多塊錢吃了不到一個月的藥,效果這么好,也非常高興,我趁機跟他說用郭老的產(chǎn)品給調(diào)理調(diào)理身體吧,但是不能吃肥肉(父親愛吃肉,還就喜歡肥肉,因此一直沒有調(diào)理)。
世事無常,4月8日,父親還躺在床上,忽然頭痛欲裂,冷汗淋漓,萬幸的是,父親頭腦清醒,四肢都能動,還給給哥哥姐姐們打了電話,姐姐急忙叫了救護車把父親帶到醫(yī)院。檢查是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我接到消息,一邊訂高鐵票,一邊了解情況,請郭老師和白院長研究后給了引血下行的方子:
梔子30克 牛膝30克 川芎20克 桃仁30克
當歸30克 牡丹皮20克 大黃15克
中藥先用溫水浸泡1小時,小火煎兩次,每次30分鐘,兩次煎好藥液倒出混合。分兩次服用,早飯前晚飯后各一次。
(注意:大黃單獨用開水沖泡取液。不要和其他藥一起煎。大黃不宜久用,服用兩天后,及時溝通情況。)
當日晚上,趕到醫(yī)院,哥哥姐姐們說醫(yī)生不讓用中藥,說中藥不能解決這種急癥。哥哥姐姐也不敢擅自使用中藥。
4月9日,第二天,我與主治醫(yī)生溝通,了解治療方案,醫(yī)生只能用些溶血的藥物,一天24小時輸液,期望腦部淤血能夠自己吸收,我跟醫(yī)生說用中藥可以讓腦部出血通過大小便排出來,更有利于恢復健康,但醫(yī)生說,住院期間不可以用醫(yī)院以外的藥物。
我不再多說,跟父親及家人商量,咱們自己偷偷用中藥好了,為了讓父親及家人有信心,我把梅師兄母親腦出血用中藥治療的案例說給大家聽,并且告訴父親,老太太的情況更嚴重,當時人已經(jīng)頭腦不清楚了,年齡也更大,現(xiàn)在八十多歲的老太太都能騎上三輪車去趕集呢,父親聽了,也很愿意用上中藥。于是,開始服用中藥,同時每天吃一次本能粥(由于我們家鄉(xiāng)沒有喝粥的習慣,所以父親不愿意喝粥,只想吃飯)。
下午,又去做了CT檢查:頭部淤血已有所減少,肺部有少許感染,胸腔有少量積液。哥哥看了檢查報告,說爸爸吃了你給的方子,肺部問題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天到晚老是聽到咳嗽,現(xiàn)在都只是偶爾咳嗽了,這句話,在陪護父親的日子里,哥哥說了好幾次.我非常擔心,父親肺部問題原本還沒徹底解決,這么天天24小時輸液,抗生素這么用下去,壓制本能排異趨勢,肺部問題豈不是會變得更嚴重?
4月10日,第三天,父親說頸椎僵硬,于是方子里加上了葛根。
4月11日,第四天,頭痛是父親最難捱的問題。這也是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癥狀。
4月12日,第五天,父親說今天頸椎僵硬感覺好轉(zhuǎn),有時候感覺輕松些了。
4月13日,第6天,今天又做了CT,腦部出血已經(jīng)明顯改善,然而,肺部問題卻不出所料變的更為嚴重:雙肺內(nèi)感染性病變較前稍增多;雙側(cè)胸腔少量積液較前稍增多。
于是,我跟醫(yī)生要求是否減少輸液量,第二天,輸液果然少了不少。父親目前頭部還有殘余淤血,頸椎僵硬,肺部感染,胃脹,我依然請了解我父親肺部問題的李師兄幫忙開了方子如下:
甘草7g 茯苓20g 丹皮10g 白芍15 丹參10g
桃仁10g 川芎10g 桂枝10g 干姜10g 制首烏10g
黨參10g 黃芪10g 麻黃5g 杏仁10g 瓜蔞5g
薤白5g 葛根20 5劑。
思路:腦部出血,有瘀血殘留,需要活血化瘀,方用破瘀湯加減。
破瘀湯:甘草、茯苓、丹皮、丹參、桃仁、桂枝、干姜、制首烏、黨參、黃芪。
考慮到肺部積液及胸悶問題,需要祛水,加強肺的宣發(fā)與肅降能力,用麻黃、杏仁宣降肺氣、用瓜蔞薤白去積液。葛根生津液,去濁水后補充津液。
5劑藥后,父親的情況一天天好轉(zhuǎn),慢慢能夠自己坐起來了,幾天后檢查(檢查報告被醫(yī)生收走了,忘記拍照了,未能提供)肺部感染及胸腔積液已有明顯好轉(zhuǎn)。雖然依然還是會頭痛,但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好轉(zhuǎn)。頸椎僵硬的現(xiàn)象也已經(jīng)很大緩解,胃口也變好了些。由于藥太苦了,父親說歇歇再喝吧,不肯再喝。
4月25日,由于需要回家處理工作,我從湖南回到江西,父親已經(jīng)能自己坐起來吃飯了,頭痛情況也慢慢好起來了。父親想出院,可是醫(yī)生還是說得再觀察幾天,不讓出院。
我擔心父親可能生活無法自理,鄉(xiāng)下上廁所也不方便,叫姐姐買了便桶,準備放家里給父親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根本用不上,父親走路穩(wěn)健,跟健康時沒有什么區(qū)別。想起父親隔壁床病友,出院時還是坐輪椅上,再次慶幸自己有幸學習郭老的本能系統(tǒng)醫(yī)學,讓父親能夠恢復健康如初。
如今父親已經(jīng)康復出院,作為兒女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通過這次父親住院,切身感受到,也看到許多病友的生老病死,生病了在醫(yī)院就是砧板上的肉,兩三天一次CT檢查,無止無休的輸液,抗生素,醫(yī)生還時不時來推薦各種方法,開始幾天每天天幾千元的費用,后期而是每天一千多元的費用,一般人真的看不起病。
我們自己懂中醫(yī)的尚且如此,即使有好的方法,只能偷偷的用,對于對治病一無所知的人,更是無可奈何。
感恩郭老,感恩本能養(yǎng)生路上的一切遇見!
非常期待中醫(yī)能夠普及,在治病救人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中醫(yī)已經(jīng)護佑華夏人民幾千年了,是我們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而郭生白先生的本能系統(tǒng)醫(yī)學把中醫(yī)簡單化,更利于中醫(yī)的學習和傳承!
導讀:抑郁癥的治療除了方藥之外,還需要耐心和慧心,正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yī)。
宜遂其性以遣其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