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時童謠①
欲得天下寧,
須拔眼中釘;②
欲得天下好,
無如召寇老。③
——《古今風謠》
【注釋】
①宋真宗——北宋第三代皇帝,名趙恒,公元998~1022年在位。
②眼中釘——借指丁謂。丁謂(962~1033)字謂之,又字公言,蘇州長洲人。宋太宗時進士。真宗時歷任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參政知事、宰相,封為晉國公。仁宗即位后,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后授秘書監(jiān),死于光州。
③寇老——對寇凖的尊稱??軆ǎ梗叮薄保埃?),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太平興國時進士,景德元年(1004年)任宰相,反對投降派南遷的主張,力主對遼抗戰(zhàn),不久,被王欽若排擠罷相,后再起為相,又被丁謂排擠去職,被貶逐至雷州并病逝。有《寇忠愍公詩集》。
【賞析】
這是一首政治性童謠。其主題是人材與“天下”的關系:壞人是擾亂天下的禍根,而好人是治理天下的關鍵。
童謠主要是通過對宋真宗時的兩個大臣的對比褒貶來體現(xiàn)其主題的。“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釘?!闭劦氖菈娜藢μ煜掳参5牡満Α!把壑嗅敗笔侵付≈^。此人是一個“奸邪險偽”之徒(《宋史》第9564頁),與王欽若、林特等五人被稱為“五鬼”,足見其聲名之狼藉。他出身不惡,且多才多藝,但善于溜須拍馬,品格低下。他是寇凖一手提拔的,所以頗有些“感恩戴德”的味道。有一次兩人一起參加一個宴會,不小心菜湯弄臟了寇凖的胡子,他趕忙站起來替寇凖揩拭。當時是宰相的寇凖不禁帶笑地批評他說:“你這個參政官乃是國家的大臣,怎么可以為官長拂須呢
“欲得天下好,無如召寇老?!边@兩句承上而言,以壞襯好,突出了寇凖治理和保衛(wèi)好國家的精神面貌??軆簧?,對北宋王朝的安寧的確是做出了貢獻的。當北宋初年,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經常騷擾邊境。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冬,契丹(遼)大舉入侵,不久,便包圍了瀛州,并直逼貝州和魏州。邊境告急的文書有時一個晚上多至5次。參政知事王欽若、陳堯叟從自己的私利出發(fā),要皇帝“駕幸”自己的家鄉(xiāng)金陵和成都,實是要逃避。當時身任宰相的寇凖則嚴厲駁斥了二人的意見,極力主張真宗“御駕親征”,以打擊敵人,鼓舞士氣。他并親自陪同真宗渡河直達前線澶州。宋軍士氣為之大振,打了個大勝仗,射死了遼國大將蕭撻覽。遼國因此請求議和。宋真宗不顧寇凖的反對,急忙派出曹利用為和議使者,答應每年送給遼國白銀三十萬兩,創(chuàng)造了一個打勝仗的反而向戰(zhàn)敗者賠款的可恥紀錄。歷史上稱這次和議為“澶淵之盟”。王欽若因此多次在真宗面前中傷寇凖,使寇凖于景德三年(1006)被罷相為刑部尚書知陜州。王旦接任宰相后,又在皇帝面前說寇凖的壞話,使他再一次被貶,以后一貶再貶,直至道州司馬。宋太宗曾稱贊說:“我之得寇凖,就好像文皇之得魏征也。”但這個宋代魏征終于因為鯁直忠正而沒有好下場。
據(jù)《宋史·寇凖傳》載:寇凖被貶官為雷州司戶參軍時,丁謂也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經過雷州時,寇凖派人送了一只蒸羊給他,但拒絕了他要會見的要求??軆募胰酥杏械囊虢铏C復仇。寇凖就關起門來讓他們在家賭博直至丁謂走遠了才開門。這種歷史性的相遇也進一步突出了兩個人品質的高下。
童謠對于用人與國家好壞的關系的表述,對于今天仍有借鑒的作用。
【今譯】
要想天下得安寧,必須拔掉眼中釘;要想天下治理好,無人可比寇凖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