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原定八路軍四個軍十二個師編制, 為何最后怎么成了只有3個師的編制呢
關(guān)于紅軍改編抗日的談判是1937年春正式提出,雙方談判主要圍繞著軍隊的正式編制與軍隊編制構(gòu)架兩個要點進行展開。
正式編制:正式編制對應正式的部隊番號,有正式編制就是能夠得到廣大的社會認可,當然更重要的是正式編制對應正式的武器配置及軍餉。由于要出錢的問題,正式編制越多,當然國民黨就要給更多的軍餉,另一方面為了準備抗日,國民黨當然希望抗日軍隊越多越好,所以國民黨方面只能根據(jù)的實際紅軍人數(shù)進行給番號,而絕對不希望,紅軍拿到番號再去招兵擴展部隊。
八路軍最初方案
陜北紅軍組成一路軍,設(shè)總指揮部,配正副總司令。下轄軍、師、旅、團。具體計劃編四個軍、十二個師、三十六個旅、一百多個團
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四個軍的軍長分別:林彪、賀龍、劉伯承、肖克
四個軍的計劃:紅一方面軍嫡系紅1軍團與紅3軍團一個軍,紅一方面軍旁系紅6軍團,紅9軍團及紅25軍合編一個軍,紅2軍團與陜北紅軍組建一個軍,留在陜北的紅四方面軍的紅4軍與紅31軍合編為一個軍
注:徐向前的西路軍應該是要改編為第五個軍的,但是西路軍不屬于陜北紅軍,如果就地改編,那么就有了新的地盤,自然根據(jù)地也會擴大。出于這方面的考慮,所以西路軍一直沒有撤回陜北,自然在陜北紅軍整編談判中沒提西路軍。
國民黨最初方案
紅軍改編成兩個師四個旅八個團,師上面不設(shè)軍,更不設(shè)總指揮部,八個團編制人數(shù)是一萬五千人。兩個師直屬軍委會領(lǐng)導或歸西安行營領(lǐng)導,除師長由紅軍指派,副師長以下至副排長軍官,統(tǒng)統(tǒng)由南京配備。
注:國民黨方面的想法是將陜北紅軍部隊打散整編,也就是國民黨只接收紅軍部隊士兵,只要兵,不要將,指揮權(quán)歸國民黨。
八路軍二次方案
陜北紅軍改編為四個師十二個旅二十四個團,編制人數(shù):七萬人。師上面設(shè)總指揮部,四個師的師長仍是林彪、賀龍、劉伯承、肖克
注:陜北紅軍部隊總?cè)藬?shù)7.44萬:紅一方面軍約2.4萬人,紅二方面軍約1.15萬人;紅四方面軍約1.48萬人;陜北紅軍約1.4萬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直屬隊和抗日軍政大學,約1萬人
八路軍的二次方案接受了國民黨要求實編的問題,但是要求四個甲種師(三旅六團)編制,同時堅持設(shè)總指揮部確保我黨對八路軍的控制。
雙方認可結(jié)果
八路軍設(shè)正副總指揮,編制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三個師為德械調(diào)整師(二旅四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同時同意以地方紅軍組建保安隊,編制人數(shù)10000人。
最終結(jié)果,陜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指揮:彭德懷,下轄:115師師長:林彪(實編1.55萬人),120師師長賀龍(實編1.4萬人),129師師長劉伯承(實編1.3萬人),八路軍留守處主任蕭勁光(實編人數(shù)不詳)
國民黨承認的八路軍編制總?cè)藬?shù)為55000人,每人月薪10塊大洋,八路軍軍費每月55萬塊大洋,糧食補貼10萬大洋,其他補貼1萬4千塊大洋,總計:61萬4千塊大洋(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