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房用具中,琴爐是件不能缺少的重要物件。中國社會自古重視音樂,孔夫子制六藝其中就有“樂”。古代宴樂場上、文人學(xué)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為了營造高雅清香的環(huán)境,同時也為了便于計時,在彈、吹樂器時都要燃香助興,于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也就應(yīng)運而生,并且起了一個極雅的名字———琴爐。
琴爐燃香一次一支,故爐體要小巧玲瓏,置于琴桌前更顯雅致。人在書齋撫彈琴箏,看著裊裊升起的一縷青煙,聞著陣陣而來的幽香,真有身入仙界、物我兩忘之意境。
民國 白銅琴爐
銅海棠式琴爐(一)
銅海棠式琴爐(二)
天象耳小琴爐
大明宣德款琴爐
蚰玉焦葉紋小琴爐
六角沖耳琴爐
牡丹銅琴爐
青瓷琴爐
焚香撫琴,寄“高山流水”之寓,悠悠琴韻,裊裊幽香,此乃中國古代文人的雅趣和情懷之所在。白居易詩云“閑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以及謝惠連的“燎薰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無不表達出古代文人對于“香”以及香爐的欽慕與愛戀。
在中國文化中,“香爐”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趣。置于書桌,則思騖八極,文如泉涌;放于琴案,則胸中溝壑,地動山搖??梢院敛豢鋸埖卣f,一縷沉香,裊裊不絕,洇染出一幅中國文化獨特的剪影。
琴爐,或可曰之為“情”爐。作為“香”之承載物,香爐的制作絕不可隨意為之,泛泛而作。其間的吟哦與推敲,拿捏與雕琢,無不浸潤制作者的苦思與情感,其寸草之心,才造就“香”與“爐”相得益彰,兩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