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
原載:《新民周刊》2019年第47期
作者:何映宇
1982年12月15日,首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舉行。
1981年,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shè)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先生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shè)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guī)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懊┒芪膶W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迄今為止,茅盾文學獎已經(jīng)評選了10屆。37年,茅盾文學獎評出了48部作品,48位作家獲獎。其中,只有張潔一個人獲得過兩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分別是第二屆的《沉重的翅膀》和第六屆的《無字》。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要求規(guī)定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而現(xiàn)在看來,獲得兩屆的可能性也將終結(jié)于張潔。
獲獎作家:最年輕與最年長
茅盾文學獎當時規(guī)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xiàn)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nèi)公開發(fā)表與出版,能體現(xiàn)長篇小說完整藝術(shù)構(gòu)思與創(chuàng)作要求,字數(shù)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
第一屆獲獎者為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魏巍《東方》、莫應豐《將軍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古華《芙蓉鎮(zhèn)》、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六部作品。古華獲獎時才40歲,至今保持著茅獎最年輕獲獎作家的紀錄,阿來獲獎時41歲,2019年獲獎的徐則臣也是41歲,都比當年的古華略微年長,因而未能打破古華保持的紀錄。而90歲的徐懷中是在病房里,得知長篇小說《牽風記》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這位茅獎史上最年長的獲獎作家,說自己后來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在寫。這個獎是對他的付出的一種肯定,這位被莫言稱為“恩師”的軍旅作家,如今和他的弟子莫言一起,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迄今為止,茅盾文學獎已經(jīng)頒發(fā)了十屆,許多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都囊括其中,比如王安憶《長恨歌》、阿來《塵埃落定》、陳忠實的《白鹿原》、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即是此例。不過,也有些作品已經(jīng)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莫應豐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的《將軍吟》,孫力、余小惠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都市風流》,劉玉民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騷動之秋》,已鮮有人提及。
近年來中國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空前繁盛,所以入選的作品也多達200多部。不可能所有評委都對200多部作品有充分的發(fā)言權(quán),于是評委們會被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負責一部分作品。組內(nèi)討論與大組討論交叉進行,其他組的評委也可以在大組討論時發(fā)表見解。這樣經(jīng)過若干輪討論與投票最終選出獲獎作品。
作為中國文學最高獎,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肯定,任何人都會很興奮。第七屆茅獎評選結(jié)果公布時,56歲的賈平凹說了四個字:“天空晴朗?!焙髞硭忉屨f:“那天的天氣真的很好,心情也好,給屋子里的佛像燒了香,在父母遺像前燒了香,我就去街上吃了一頓羊肉泡饃。”
而劉震云呢,則給自己買了兩斤最貴的西紅柿做西紅柿雞蛋打鹵面。他說,2011年夏天,那是一個周六,他正在菜市場一堆各式蔬菜間,糾結(jié)于買貴的西紅柿還是便宜的茄子。正在此時,一個電話進來,作協(xié)通知他得了茅獎,“嘿,獎金50萬啊,于是我放下電話,豪氣地說:'最貴的西紅柿,來兩斤!’”
各種爭議,此起彼伏
最初的幾屆“茅獎”,當時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尚未形成一個引人注目的文學現(xiàn)象,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相對較少,爭議也就較少。
近年來,我們的文化環(huán)境、文化語境都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每屆結(jié)果出來爭議都很大。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茅盾文學獎評委王春林說:“例如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共評出了五部作品,分別是《平凡的世界》(路遙),《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風流》(孫力、余小惠)、《第二個太陽》(劉白羽)和《穆斯林的葬禮》(霍達),爭議就比較大。除了路遙實至名歸,凌力與霍達差強人意之外,另外的兩部作品很顯然算不上出色,獲茅獎的確顯得相當勉強。還有第四屆劉玉民的長篇《騷動之秋》,除了在列舉'茅獎’獲獎作品的時候會提到它之外,好多人根本就不記得曾經(jīng)有過這么一部獲獎小說?!?/p>
茅盾文學獎一直是一個純文學獎項,但第六屆評獎的時候,出人意料地獎給了一部類型小說,那就是麥家的《暗算》。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是,《暗算》被茅盾文學獎肯定后不久,《潛伏》《黎明之前》《北平無戰(zhàn)事》等一大批同類型電視劇陸續(xù)推出,每部都有一大批粉絲追捧,諜戰(zhàn)劇也成為了一大熱點,關(guān)于麥家小說的爭議也就逐漸偃旗息鼓了。
而在近年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逐漸有著從“作品獎”到“作家獎”轉(zhuǎn)變的趨勢。具體的表現(xiàn)是,獲獎作家往往是在文學界成名已久的作家。比如2015年獲獎的作家中,王蒙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就已經(jīng)是任何一部當代文學史都無法繞過的重要作家,其他得主如格非、李佩甫、蘇童,也是成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個文學的“黃金時期”,因而茅獎就有了“終身成就獎”的嫌疑。
雖然各種爭議此起彼伏,但茅盾文學獎仍然是當今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因而也備受作家和讀者的重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