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見“秤”,還是在很小的時候。
生產(chǎn)隊里分口糧,會計讓兩個人抬起一袋袋稻谷,他便依次撥動掛在一根小木棍上的鐵陀螺,然后連續(xù)吩咐:抬走,抬走。
父親告訴我,那根套著一個鐵陀螺的木棍是用來秤重量的,叫桿秤。
我們家的口糧,也是經(jīng)過這“桿秤”過秤后背回家的,幾蛇皮袋稻谷堆放在廊柱邊,便是我們?nèi)乙徽甑目诩Z。我卻一直懷疑那桿秤有問題,為什么我們年年總是吃不飽呢?于是,對于桿秤,我滋生出了不信任和厭惡。
分田單干以后,父親用轱轆車推著稻谷到糧站交公糧,眼見他把撐鼓的蛇皮袋拎放在一個四方形鐵板上,一袋袋壘疊上去。對面的工作人員,一邊往托盤上加鐵陀螺,一邊撥動套在鐵條上形同一把門鎖的東西,最后嘟噥:夠數(shù),夠數(shù)。
我后來知道,這也是一種秤,叫“臺秤”。
——居然還有叫“臺秤”的!
或許是糧食連年獲得豐收的緣故,父親每次用轱轆車推送到糧站的公糧,很快就能得到對方“夠數(shù)、夠數(shù)”的評判。看來,這臺秤相比于桿秤,要更讓人信服。
菜園子里種植的蔬菜,品種多,有辣椒、茄子、長豆角、南瓜、空心菜、韭菜等,產(chǎn)量也高。自己吃不完,母親就挑著到集市上去賣,而且還叫上我,讓我去幫助打下手。
小跑著跟隨母親到達目的地,我心里卻一直犯嘀咕:沒有秤,怎么賣呢?
但母親有自己的辦法,她告訴我,自己沒秤,可以向旁人借。
請看母親的神操作:勾起竹籃,移動秤砣,告知買方,皮(竹籃)重一斤一兩;放進辣椒,再移動秤砣,告知買方,三斤八兩。
“去皮一斤一兩,凈重二斤七兩,辣椒三毛四分一斤,共多少錢?”母親突然偏頭看著我。
原來,母親是叫我來幫助算賬的。
“九毛一分八厘,四舍五入后得為九毛二分?!蔽伊⒓疵摽诙?。
母親就笑了,她知道我的計算力超好,一般不會出差錯。
乘空閑,我仔細打量起母親從近旁借來的那桿小桿秤。
圓木棍大約是爺爺旱煙斗的兩倍長,一頭粗一頭細,粗的這頭鑿有小孔,一根細繩上下貫穿,上頭打了死結(jié),并空出一截用作拎頭;下頭系著一個鐵鉤子,套掛著秤砣的木棍一側(cè),鑿刻著規(guī)整銀白的圓點:一點代表一兩,兩點代表二兩,連著四個兩點后,是一長串圓點,代表一斤——我很快學(xué)會了認秤。
蔬菜賣完,我緊跟母親回家,咬嚼著甜甜的糖果,我的心也是甜滋滋的:這小桿秤,這斤斤兩兩,蠻有意思。
轉(zhuǎn)眼到了二十一世紀。
如今的市場或超市里,擺放在顧客眼前的是一個四方立體形的鐵盒子(或許是其它材質(zhì)),東西擱放在上面,只要撳點側(cè)方的阿拉伯?dāng)?shù)字,錢的數(shù)目立馬就能標顯出來,而且還能精準到幾角幾分。
這也是用來秤重的一種工具,大家都叫它“電子秤”。
有一種“秤”,比手電筒還要細小,出門時可以放進背包或者衣兜里。若要秤?xùn)|西,只要套上鉤子,往上拎起,“秤桿”的小顯示屏上立即就能標顯出物體的重量。
這種迷你型小秤不僅攜帶方便,而且秤重也準確,大家都稱它為“彈簧電子秤”。
看來,電子科技的精準便捷已經(jīng)滲涌到了許多行業(yè)。
每次,站在托盤上(電子秤重機)秤檢自己的體重,面對總是讓人賞心悅目的數(shù)字,我都會想,當(dāng)年母親賣菜時若能有桿這樣的“秤”,那該有多好。
2023、7、2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