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十二章 太陽病篇
userphoto

2023.07.01 云南

關(guān)注

三陽在經(jīng)在腑,三陰寒化熱化。太陽在經(jīng)有三個重要的處方:麻黃湯、桂枝湯和小青龍湯,如果算上太少兩感證是四個方。

一、麻黃湯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什么頭項強痛而惡寒呢?因為麻黃定位在風府穴,所以頭項強痛是太陽病的本證,只要見到頭項強痛就可以用麻黃。麻黃證的人有一個特點是喜歡戴帽子,一吹風后腦勺就疼。這種人常常有頸椎病或者有寰樞關(guān)節(jié)(第一頸椎寰椎和第二頸椎樞椎之間連結(jié)的總稱)的問題,感冒后多頭項強痛。對這種疾病推拿可以發(fā)汗,針灸也可以發(fā)汗,所以太陽病發(fā)汗既可以用麻黃湯,也可以針刺。

麻黃含偽麻黃堿,桂枝是一個解熱鎮(zhèn)痛藥,麻黃配桂枝相當于偽麻黃堿加解熱鎮(zhèn)痛藥,如阿司匹林、西藥康泰克。另外,甘草有類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很多西醫(yī)加5mg強的松緩解感冒癥狀。感冒以后容易咳嗽怎么辦?再加杏仁或止咳片。西醫(yī)治療感冒用偽麻黃堿加阿司匹林,加潑尼松,加去咳片,中醫(yī)的麻黃湯就是麻黃、桂枝、甘草、杏仁。麻黃湯證不咳,仍可用杏仁,這屬于截斷法,因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解,下傳就咳嗽,所以可用杏仁截斷。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桂枝加葛根湯的組方就是葛根湯,因為里面有麻黃。接下來就有爭議了,林億校注《傷寒論》的時候就說“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汗出惡風不該用麻黃,桂枝加葛根湯應(yīng)該只加葛根,不加麻黃。大家注意一個字,“反”汗出惡風。原文不是“太陽病,項背強幾幾,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而是“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這里的“反”字,如太少兩感證的“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意思一樣。因為陽虛,太少兩感證應(yīng)該體溫低,不該發(fā)熱,如“反發(fā)熱”,就由麻黃附子甘草湯變?yōu)槁辄S細辛附子湯?!督饏T要略》說“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桂枝證是浮、緩、大脈,不應(yīng)該是沉遲,“脈反沉遲”是栝蔞桂枝湯的獨證。而這里講的“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林億提出是桂枝加葛根湯沒有麻黃,可是原書有麻黃,我的經(jīng)驗是可以用麻黃的。因為“太陽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只要出現(xiàn)頭項強痛就可以用麻黃,但是桂枝加葛根湯中麻黃的量不宜大,量大容易導致心悸。

栝蔞桂枝湯治“身體強,幾幾然”,不加葛根,而加天花粉,這和桂枝加葛根湯不一樣。如果患者汗出惡風,應(yīng)該用桂枝加葛根湯;如果脈反沉遲,應(yīng)該用栝蔞桂枝湯。

項背強幾幾還有一個類證,“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也就是苓芍術(shù)甘湯。一是頭項強痛,一是發(fā)熱無汗,一是心下滿痛,一是小便不利。小便不利說明是飲證,飲邪阻礙太陽膀胱經(jīng)的氣化,出現(xiàn)頭項強痛,方中的芍藥入蹺脈,又能利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與苓桂術(shù)甘湯的區(qū)別,無非是把桂枝換成了芍藥,多了生姜和大棗。

麻黃湯證化熱怎么辦?“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麻黃湯類方伴有煩躁的要加石膏。“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即桂枝證是不可服大青龍湯類方。如果麻黃湯證入了陽明經(jīng),“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此時要用麻杏石甘湯。由此可見,麻黃湯證出現(xiàn)化熱時用大青龍湯,這時候麻黃湯證未解,仍然脈浮緊,發(fā)熱惡寒,伴有煩躁,不汗出。如果已經(jīng)轉(zhuǎn)陽明,麻黃證解,“汗出而喘,無大熱”,與麻杏石甘湯。為什么“無大熱”?因為如有大熱單用石膏的退熱作用不強,需要配伍其他藥物,如白虎湯。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就是說太陽病如服桂枝湯后反煩不解,說明有寒邪,應(yīng)該是麻黃證,可先刺風池、風府解寒。寒解后如還有桂枝證,可以用桂枝湯。這是一個簡單的辦法:虛人外感時用桂枝湯不解,說明這個虛人還有寒邪,但是他不能夠耐受麻黃湯,怎么辦?因為麻黃定位在風府,所以可先刺風池、風府,然后再用桂枝湯。

二、桂枝湯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這句條文是講桂枝湯證的原理。陽浮,這里是以脈位來定陰陽,以寸脈和關(guān)尺脈分別對應(yīng)陽脈、陰脈,此外也可以脈性來對應(yīng)陰陽脈。“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陽浮用桂枝解熱,陰弱用芍藥斂陰,這是桂枝湯的一個基本配伍。然后還有什么呢?啜熱粥,促進解熱。關(guān)于啜熱粥的問題,我家傳用的是阿司匹林白糖米漿湯,其中阿司匹林是解熱劑,白糖增加能量,米湯相當于熱粥?!疤柌?,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脈浮弱,就是陽浮而陰弱,是個虛證,這條在講太陽病的虛證,宜桂枝湯。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桂枝本為解肌,脾主肌肉,所以桂枝湯治療的是太陽表虛證。表為什么虛?其實就是太陰脾虛。我們講衛(wèi)出上焦、衛(wèi)出中焦、衛(wèi)出下焦,衛(wèi)出上焦用小青龍湯,衛(wèi)出中焦用桂枝湯,衛(wèi)出下焦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和麻黃附子甘草湯。

“太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陽虛的人脈微弱,不可發(fā)汗,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和葛根湯的區(qū)別是什么?劑量上的區(qū)別是:桂枝二越婢一湯中桂枝湯的用量?。粡乃幧系膮^(qū)別是:葛根湯中有葛根,桂枝二越婢一湯有石膏。桂枝二越婢一湯為什么用石膏?因為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所以用石膏;葛根湯因為項背強幾幾,所以用葛根,兩個處方主要區(qū)別在這里。這種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的人,如果脈微弱,雖有麻黃證也不能重發(fā)汗,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是大青龍湯合桂枝湯,只是劑量減少了而已。我們前面講過了,麻黃湯證如化熱,出現(xiàn)“脈浮緊、發(fā)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用大青龍湯治療。如果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有惡寒提示麻黃證未解,但是脈又微弱,這時候就不能用大青龍湯,因為大青龍湯條文講了“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此時要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就是在大青龍湯的基礎(chǔ)上合上桂枝湯,同時減小大青龍湯的劑量。當然方名叫桂枝二越婢一湯,并非桂枝湯合大青龍湯,而是合越婢湯,實際上處方組成是相同的。

如桂枝湯證化熱轉(zhuǎn)陽明,應(yīng)該怎么用藥?還用麻杏石甘湯嗎?桂枝二越婢一湯治療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這時雖已化熱,但是脈微弱是桂枝證,要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就是在桂枝湯的基礎(chǔ)上加麻黃、石膏。如果桂枝湯證完全轉(zhuǎn)入陽明,治法與麻黃湯證轉(zhuǎn)陽明不同。麻黃湯證轉(zhuǎn)陽明,如有喘用麻杏甘石湯,如沒有喘用白虎湯;桂枝湯證轉(zhuǎn)入陽明,用白虎加人參湯?!胺鹬蠛钩龊?,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為什么要加人參?因為桂枝湯證是一個虛證,虛在太陰脾,定位在至陽穴,所以治療桂枝湯化熱要用白虎加人參湯。正常人感冒多是麻黃湯證,只有太陰脾虛的人,外感之后才會出現(xiàn)桂枝湯證。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這是在講虛人感冒,如果伴有腹痛的用小建中湯,不伴有腹痛的用桂枝湯。桂枝湯證如兼有里證有三種情況,一是兼腹痛,用小建中湯;二是兼下利,用桂枝人參湯,即理中丸加桂枝;三是兼有身痛、脈沉遲(關(guān)脈沉遲),用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三、小青龍湯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的特點是麻黃湯證兼有飲邪。這種人有伏邪,伏的什么邪?伏的飲邪,新感引動飲邪,所以用小青龍湯。

太陽病主要有三證:麻黃湯證、桂枝湯證、小青龍湯證,麻黃湯證是太陽病的本證,桂枝湯證是脾虛的人外感,小青龍湯證是兼有飲邪。

四、太少兩感證

我們講過了衛(wèi)出上焦、衛(wèi)出中焦,分別是小青龍湯證、桂枝湯證。而衛(wèi)出下焦是太少兩感證,用麻黃細辛附子湯或麻黃附子甘草湯。太陽病篇就提了兩感證,“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這條講的是,少陰病篇附子湯證誤用了桂枝湯。附子湯證為什么會出現(xiàn)腳攣急?附子湯中的芍藥是陰蹺脈的藥,可以治療腳攣急。這種患者本來應(yīng)該是溫里,因為有微惡寒,陽虛用附子湯,方中有芍藥能治其腳攣急,但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張仲景這里是講醫(yī)案,先用甘草干姜湯扶陽,治咽干、煩躁、吐逆;然后腳拘急,加芍藥甘草湯;大便不通,胃氣不和譫語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如果亡陽,就用四逆湯,兩個可以同時使用。陽虛的人如出現(xiàn)“胃氣不和譫語”可以用調(diào)胃承氣湯嗎?可以。舉個例子,陽虛的人得了闌尾炎,可與附子薏仁敗醬散。要問患者:“大便好解不好解?”,如“大便不好解,兩三天一解”,就要以承氣湯類方治療,也可用大黃附子湯,大便得通,癥狀就會得到緩解。所以,陽虛的人也可以用承氣湯,可以用調(diào)胃承氣湯,或者用大黃附子湯。

五、太陽截斷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后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患者小腿抽筋,所以要用芍藥甘草湯?!安⌒蜗蠊鹬Γ蚣痈阶訁⑵溟g,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jīng),亡陽故也…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我們的截斷法,只要是外感熱病,不論寒熱虛實,但凡有大便不通,首先通腑,直至微溏或軟便,就可以截斷疾病,這是治療外感熱病的一個基本問題。這里用調(diào)胃承氣湯,也可用大黃附子湯或者附子瀉心湯。《傷寒論》原書是分步治的,一步治可以用大黃附子湯,或者附子瀉心湯。

這一條同時告訴大家,附子可以增強桂枝的發(fā)汗作用。然后又講“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nèi)結(jié),譫語煩亂者,更飲甘草干姜湯”。為什么叫甘草干姜湯不叫干姜甘草湯?因為甘草劑量大。那為什么又用甘草干姜湯呢?因為要用土來蓋火,所以用甘草干姜湯。李東垣說“氣虛生大熱”,可用甘草來蓋火。用干姜容易上火,咽干口燥,加甘草也可以抑制上火。對于“火”有好多治法:用土來蓋火,用水來克火,有升陽散火,有發(fā)散郁火,本法為其中之一。然后講“夜半陽氣還,兩腳當熱,脛尚微拘急”,再用芍藥甘草湯,腿就能伸了。

我們再舉幾個截斷法的例子,《傷寒論》中講:“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若欲作再經(jīng)者,針足陽明,使經(jīng)不傳則愈”。七日以后還不好,針足陽明,使太陽不傳陽明,這就是截斷。“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發(fā)汗不透徹,太陽就轉(zhuǎn)陽明,所以要截斷太陽傳陽明,汗出必徹?!安∪伺K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就是講桂枝湯證“時發(fā)熱自汗出”怎么辦?“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要提前用桂枝湯,這也是桂枝湯的截斷法。不光桂枝湯要“先其時發(fā)汗”,包括小柴胡湯治療瘧疾,治療寒熱往來,也要先其時服藥,這都是《傷寒論》講的截斷法。上條講的陽虛的患者用四逆湯,又用調(diào)胃承氣湯,讓大便微溏,也是體現(xiàn)了截斷思想。

六、桂枝甘草法

桂枝甘草法主要有四個作用,我們分別用四個代表性處方來分析:

第一個作用是溫心陽。太陽病篇講桂枝甘草湯治療心悸,“其人叉手自冒心”,這個癥狀很好識別,患者手壓在前胸總說心悸,通過這個動作就知道可用桂枝甘草湯。為什么呢?他把手壓在前胸,虛證喜按。還有一個情況是有人怕驚,背后叫他,他“哇”一聲說嚇死我了,這種人就是心陽虛的,就可以用桂枝甘草湯。如果煩躁怎么辦?加龍骨牡蠣,就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如果驚狂怎么辦?再加蜀漆、生姜、大棗,就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牡蠣逆湯。這三個方的癥狀一個比一個重,先是悸,然后是悸而煩,第三是驚狂。桂枝甘草湯證如何抓獨?患者坐在那里,一搭脈,手心潮,這是桂枝證。摸脈左寸脈無力,那我們馬上就說“你心悸哦”,他說“是,就是心慌”。因為桂枝證,左寸無力是心陽虛,用桂枝甘草湯類方治療,劑量可用桂枝30g、甘草15g,有時候用甘草9g,再加牡蠣60g、龍骨20g。然后告訴他“回家吃藥后,半小時就不心慌了”。能夠領(lǐng)會抓獨法的精神了嗎?我們通過抓獨法可以把癥狀推出來,所以我們說他心悸,患者會很吃驚,覺得就像算命一樣,實際上他的表現(xiàn)就是桂枝甘草湯證,就是心悸。為了快速緩解心悸,桂枝的劑量大,可加龍骨、牡蠣,很安全。

第二個配伍是甘草附子湯。在桂枝甘草的基礎(chǔ)上加附子、白術(shù),叫甘草附子湯,治風濕疾病。我們講“陽加于陰謂之汗”,用桂枝甘草溫心陽,能夠發(fā)表,用附子、白術(shù)“并走皮中”,這是《傷寒論》的原文。如果把甘草換成龍骨,附子換成天雄,即治少陰虛勞的天雄散。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證,或者小建中湯證,因為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日久以后導致的少陰虧損,用天雄散治療。

第三個用法是化飲。第一個處方是苓桂術(shù)甘湯,治太陰脾虛導致的飲邪上泛。太陰脾主藥有干姜、白術(shù)、人參。第二個處方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即苓芍術(shù)甘湯,把桂枝換成芍藥,多了生姜、大棗,治飲邪阻滯膀胱經(jīng)導致頭項強痛。第三個處方是把苓桂術(shù)甘湯的白術(shù)換成生姜,就是苓桂姜草湯。生姜入陽明胃經(jīng),此方治陽明胃里停飲,比如肚子里嘩嘩作響,不想喝水,喝水就吐等。苓桂術(shù)甘湯與苓桂姜草湯,一個用白術(shù),一個用生姜;一個在脾,一個在胃,晃一晃,胃里嘩嘩響,這就是《金匱要略》所說的“水浸入胃”。第四個處方把白術(shù)換成大棗,就是苓桂棗甘湯,治奔豚。因為大棗能養(yǎng)心,所以治飲邪上攻欲作奔豚。第五個處方把白術(shù)換成五味子,就是苓桂味甘湯,治郁冒,用五味子的收斂作用。

第四種用法是桃核承氣湯。桂枝配甘草,加大黃、桃仁、芒硝,治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桃核承氣湯里沒有水蛭,抵當湯里就有水蛭。膀胱蓄血證可以從癥狀去辨它的輕重,實際上我們辨證沒有這么復雜,因為我們知道中醫(yī)治療血小板增多癥,最經(jīng)典的藥就是水蛭,水蛭素能夠抑制血小板的生成。瘀血常見兩個原因:一個是血小板增高導致血栓,一個是凝血、抗凝與纖溶系統(tǒng)紊亂導致的高凝狀態(tài)。亦即一個是止血功能障礙,一個是凝血功能障礙。其中血小板升高的用水蛭,凝血系統(tǒng)紊亂的不用水蛭,比如桃核承氣湯。所以我們看化驗單就可以開藥,比如化療后血小板低了,患者還有瘀血,我們用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不用水蛭,不用抵當湯。桃核承氣湯證和抵當湯證的發(fā)狂、如狂不好鑒別,我們是直取其病,而不是單純地從癥狀上去辨別。

七、太陽病圖解

見圖12-1。太陽在經(jīng)有兩個主證,一個是麻黃湯證,一個是桂枝湯證,也就是表實和表虛。麻黃湯證如果夾飲,是小青龍湯證;如果煩躁化熱用大青龍湯;如果轉(zhuǎn)到陽明,汗出而喘,無大熱,用麻杏石甘湯。麻杏石甘湯和越婢湯有什么區(qū)別?麻杏石甘湯有杏仁,越婢湯有姜、棗,并重用麻黃。所以越婢湯發(fā)表的作用比麻杏石甘湯強,既可以發(fā)表又可以利水,比如用來治療腎小球疾病,腰以上腫,當發(fā)其汗,越婢湯的效果就很明顯。越婢湯中麻黃的劑量要大,生麻黃可以用到30g。如果把麻杏石甘湯和越婢湯合起來就是大青龍湯。

圖12-1 太陽病圖解

第二個是桂枝湯,如喘加厚樸、杏仁。虛人感冒,一般都是桂枝湯;實人感冒,一般是麻黃證。虛人感冒伴寒邪的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或者麻黃桂枝各半湯。桂枝湯證有“項背強幾幾,反發(fā)熱、汗出”,用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和桂枝二越婢一湯的區(qū)別就是葛根湯用葛根,桂枝二越婢一湯用石膏。為什么出現(xiàn)桂枝二越婢一湯呢?因為桂枝湯證的人兼有麻黃證,并有化熱,因為虛人外感一般是桂枝證,但是有個別的患者也可兼麻黃證,治法還是在桂枝湯的基礎(chǔ)上化裁。發(fā)汗以后漏汗,汗出太多,那是桂枝加附子湯證;假使這個人脈促,就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出汗脈促的人用桂枝湯要去芍藥,促是脈來數(shù)而時一止,心律不齊,促脈用桂枝湯要去芍藥,用桂枝加附子湯也要去芍藥。治療風濕在表一身疼,要重用桂枝、附子,即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湯與桂枝加附子湯的區(qū)別是:桂枝附子湯是桂枝加附子湯去芍藥,同時重用桂、附,治風濕在表;桂枝加附子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礎(chǔ)上加了附子,治漏汗。如果風濕兼有便秘,桂枝附子湯去桂枝加白術(shù),即桂枝去桂加白術(shù)湯,術(shù)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有人服藥后會出現(xiàn)其人如冒,頭暈、微汗、眼花,甚至出現(xiàn)蟻行感。如果患者大便正常,小便不利的,還要加桂,即桂枝附子加白術(shù)湯(原書未命名,只是講“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桂枝湯兼里證,兼腹痛,用小建中湯;兼身痛,關(guān)脈沉遲,用新加湯;兼下利,用桂枝人參湯,就是理中丸加桂枝。

桂枝甘草湯治心悸。如果悸的基礎(chǔ)上驚,加龍骨牡蠣,如果狂,再加蜀漆、姜、棗,就是救逆湯。桂枝甘草湯伴有風濕的,治以甘草附子湯,即桂枝、甘草加附子、白術(shù),以術(shù)、附并走皮中。如果把甘草換成龍骨,附子換成天雄,就是天雄散,治少陰陽虛。它和去桂加白術(shù)湯復用桂的區(qū)別是后者脈浮虛而澀,所以有姜、棗和營衛(wèi),補氣血。

桂枝甘草湯證伴有瘀血的用桃核承氣湯,是在桂枝甘草湯的基礎(chǔ)上加大黃、桃仁、芒硝,方中利用桂枝甘草湯的溫經(jīng)通絡(luò)作用,幫助大黃、桃仁來活血。抵當湯、抵當丸和桃核承氣湯的區(qū)別,前兩方有水蛭、后一個沒有水蛭。后一方是高凝狀態(tài)導致的瘀血,前兩個是止血功能紊亂(血小板升高)導致的瘀血。當然你也可以按條文去辨,我們這里是告訴大家怎么直取其病。

桂枝甘草湯如果兼有飲證,就是蓄水證,代表處方是苓桂術(shù)甘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是苓芍術(shù)甘湯,就是把苓桂術(shù)甘湯中的桂枝換成芍藥,加生姜、大棗,治療飲邪阻礙膀胱經(jīng)的經(jīng)氣,所導致的發(fā)熱無汗,項背強幾幾。芍藥配茯苓、白術(shù)是《傷寒論》中很典型的利水法,芍藥利水、茯苓利尿、白術(shù)除濕,三藥配伍的處方如治療少陰陽虛的真武湯。真武湯證如果其背(至陽穴)惡寒的就是附子湯證??梢园颜嫖錅兂筛阶訙?,還可以在用真武湯的基礎(chǔ)上灸至陽穴,可以針藥同用,也可以單純用藥。如把苓桂術(shù)甘湯中的白術(shù)換成生姜,就是茯苓甘草湯,前者是脾虛飲停,后者是胃虛飲停。胃里有停飲的,一看CT片即可提示該證為茯苓甘草湯證,此即抓獨。如果發(fā)奔豚,即苓桂棗甘湯,把白術(shù)換成大棗養(yǎng)心;如果眩冒,把白術(shù)換成五味子,就是苓桂味甘湯,用來治療服小青龍湯后引起的眩冒;如果胸滿咳嗽的,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蓄水還有一個證,就是五苓散證,兼少陽黃疸可用茵陳五苓散,兼有少陰證則用豬苓湯,還有一個是桂枝茯苓丸。

八、五苓散抓獨法

五苓散治膀胱咳,咳而遺尿,這一個癥狀就可以抓出來。如果沒有癥狀,我們也可通過舌苔脈象判斷,淡白舌、舌質(zhì)潤,有津,就可以用五苓散,如果患者來治咳嗽,尤其女性,你問她咳嗽小便要出來吧,她會覺得很神奇。茵陳五苓散治療膽汁淤積性黃疸。膽汁淤積性黃疸的原因就是直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導致脈搏變緩。直接膽紅素是晦暗的黃色,所以患者面色黃而晦暗,所以茵陳五苓散的獨證是緩脈。我們做過研究,膽汁淤積性黃疸脈搏的次數(shù)每分鐘降低了10多次,每分鐘60次多一點,平均63次,這就是緩脈。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脈搏變數(shù)它就化熱了。所以濕重的黃疸,應(yīng)該是白膩苔,如果上面罩著一點微黃,實際上已經(jīng)化熱了。這種情況提示病證已經(jīng)合并細菌感染了,用茵陳五苓散要加三石:石膏、滑石、寒水石,這是甘露飲的思路;或者去桂枝,用茵陳四苓散。這也是抓獨法,脈緩是茵陳五苓散的獨證。為什么?因為桂枝的獨證就是緩脈。

太陽病下篇講了一些太陽類證的鑒別方法。比如胸水,多見大陷胸湯證,很多胸水患者是沒有太陽病的,一來就是胸水,但是也有見太陽病的,比如肺炎引起的胸水,早期可見太陽病。其實,臨床上更多的是沒有太陽病出現(xiàn)胸水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