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春節(jié)來臨話年畫(5組)


農歷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幸福而盛大的節(jié)日,隨著農歷年的迫近,年味逐漸濃了起來。這時,人們開始置辦年貨,各家各戶要貼春聯(lián)、剪窗花、買煙花、換日歷牌,家家還都要購買年畫,等三十那天貼在墻上最主要的位置。一張張新年畫,是家家戶戶必添的節(jié)日禮品,年畫一年一換,舊貌換新顏,是“辭舊迎新”的最好詮釋。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張貼的畫。舊時候,每當春節(jié)來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房院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堂房、臥室、窗旁,門上以及灶前,院內的神龕上,貼上煥然一新的年畫,既用以創(chuàng)造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賜給幸福,消除災禍與不幸。年畫是聯(lián)系著千家萬戶的通俗美術作品。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民間年畫、門神,俗稱“喜畫”,舊時人們盛行在室內貼年畫,戶上貼門神。年畫是適應人們慶賀新年的風俗活動而產生發(fā)展的一種民間美術形式。每逢除夕,人們便在門戶上畫神荼、郁壘及老虎,以以祝愿新年吉慶,驅除鬼魅等不祥之物。年畫所表現(xiàn)的內容和題材也越來越廣泛、豐富,凡帶有喜慶內容的風俗生活,傳統(tǒng)戲曲小說中的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鳥、吉祥圖案等,都在年畫中有大量表現(xiàn)。每當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來臨,書店里的年畫柜臺就布置得華麗堂皇,把漂亮的年畫張掛在最當眼的地方,供老百姓選購,有些還增設攤檔,增添人力,趕墟趁勢地銷售年畫,真是到處琳瑯滿目、五彩繽紛,為新春佳節(jié)增添了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過年的習俗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大多數(shù)地方特別是農村都有張貼年畫、門神以及對聯(lián)的習俗,以增添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當廣大百姓選購到自己心愛的年畫后,便會將自己的家庭布置得格外美觀醒目,廳堂為此煥然一新,喜氣洋洋,年畫已成為廣大百姓歡度新春佳節(jié)不可缺少的傳統(tǒng)的裝飾品之。老百姓買一張年畫要貼一年,甚至兩、三年,早晚看,天天看。他們選購年畫有自己的心里要求,或是能反映美好祝愿,或是能鼓舞斗志,或是能給予美的享受的作品。年畫一般來說,是一年更換,或張貼后可供一年欣賞之用。

年畫在歷史上有過很多謂稱,如“紙畫”、“花紙”、“衛(wèi)抹子”、“年方”等,傳說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壘的兩個兄弟,專門監(jiān)督百鬼,發(fā)現(xiàn)有害的鬼就捆綁起來去喂老虎,于是黃帝就在門戶上畫神荼、郁壘的像用以防鬼。先秦《禮記·喪服大記》中,有“君釋菜、扎門神”的記載,漢代民間門戶上就貼有“神荼、郁壘”的畫像。魏晉之際,人們在除夕做桃木人以當神荼、郁壘二神,或者干脆以兩塊桃木立于門側,意在壓邪驅魔。彼時的門神畫,滿是農耕社會對自然的崇拜和神祇的信仰。唐代已見木板雕刻的作品,直到城市高度發(fā)展的宋朝,雕版印制的優(yōu)美而受看的木刻年畫便悄然出現(xiàn)了,年畫已基本成熟,并定為手工雕版、套色水印、輔以手繪的制作工藝技術。此時,這一民間藝術也完成了由“神”到“人”的轉變。民國初俄國人曾在甘肅發(fā)現(xiàn)過兩幅宋朝的年畫:一幅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俗稱《四美圖》),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都是高客長袖的宮裝;一幅是灶王爺和關圣帝君,滿是威嚴姿態(tài)。年畫有了“人”,便有了地氣和煙火氣,在民間漸被認同,蔚為習俗,需求日大,便有了“市”的可能,專門售賣年畫的“畫市”就出現(xiàn)了。在我兒童時代年畫如花遍地開。天津的楊柳青、四川的綿竹、山東的濰縣、關中的鳳翔等,此外,陜西鳳翔、河南開封朱仙鎮(zhèn)、河北武強、云南大理、湖南邵陽灘頭、廣東佛山等地也是享譽全國的著名年畫產地,年畫成了每逢新年必定登場的年俗主角之一。這些年畫的產地象中華年文化的棋子,錯落有致的分布在東西南北的城市與鄉(xiāng)村中。充滿時代印痕的年畫,凝聚著一種信仰,散發(fā)著一種情懷。沒人計較年畫的內容細節(jié),卻都在意它帶來的新氣象新色彩。畢竟祈愿的是一種吉祥,圖的是一種順意。年畫是民間文化,又是傳統(tǒng)文化。擁有三四百年成熟歷史的年畫,在舊去的歲月中并沒有成為塵封了的古董。開放后的豪華,沖淡了一種習慣,卻無法抹殺一種文化。

民國后期是我國年畫創(chuàng)作的一個高峰,這時年畫的題材大多是名著、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等,深受百姓喜愛。這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專門畫年畫的老畫家,如丁云先、蟬聲、李少章、李慕白等,他們多在大上海,組成了集體創(chuàng)作群體,他們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佳作,如《霸王別姬》《紅樓韻事》《花木蘭》《三姐下凡》等。后來,許多名畫家、漫畫家都參與了年畫的創(chuàng)作,如古元、李可染、石魯、葉淺予、張樂平等。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年畫事業(yè)的發(fā)展,把開展新年畫工作作為春節(jié)文教宣傳的重要任務,明確了年畫出版的方針政策和創(chuàng)作方向,涌現(xiàn)出了一批思想內容健康向上,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年畫兩次高潮的涌起,透射出人民群眾在新時期對節(jié)慶文化的精神渴求。一批大師級畫家也紛紛加入,如劉旦宅、賀友直、劉繼卣、張樹德等,給千家萬戶帶來了美好的精神享受,成為一代人永恒的記憶?!都t樓夢》《西廂記》《武松打虎》《火焰山》《桃花扇》《牛郎織女》《豬八戒背媳婦》《白蛇傳》《劈山救母》《孟姜女》等都是價值無限的藝術瑰寶。特別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新年畫”的出現(xiàn),內容涉及抗美援朝、大躍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題材的年畫。由于許多大畫家都參與了大量的年畫創(chuàng)作,使這一時期的年畫在藝術水平上達到了巔峰。這些年畫具有相當規(guī)模,其作品大多以簡練的線條、鮮艷的色彩,注重情節(jié)、情趣和造型的表現(xiàn),人物生動可愛,富有活力,使作品別有新意,頗具觀賞和收藏價值。早歲的年畫,如臘月里香甜的雪花,在飄飛的記憶中,靜靜地飛舞著。懷念年畫,是因為年的情懷難以忘卻。年畫有好多種,門神、財神、福祿壽神、仕女、牡丹、嬰兒對浴圖;還有天官賜福、年年有余、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招財進寶、喜得貴子、鯉魚跳龍門、金玉滿堂……真是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后來由于印刷業(yè)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彩色年畫,更是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年畫在,年味兒才會更濃。我童年時最快樂的事莫過于買小人書和年畫了。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湘南茶永盆地的一個小村莊,是個具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早些時候叫生產大隊,那里是魚米之鄉(xiāng)、民風純樸,過完臘八買年畫。每到年關,盡管經(jīng)濟條件比較差,但買年畫的錢是不能省的,家家戶戶都會不約而同地涌向村中央的供銷社,或到公社的新華書店購買年畫。 這時,我與村里的其他小孩子一樣,往往等不及父母親去買幾幅年畫,自己就會拿著父母給的錢,跑到供銷社或公社新華書店去買年畫,如果遇見自己喜歡的小人書,還會順便買上幾本。我們不僅在買年畫時大飽眼福,還可以欣賞各種鮮艷的年畫了。那時的年畫豐富多彩、形象化十分強烈,如樣板戲連環(huán)式的年畫,一些政治題材的年畫如《在大風大浪里鍛練成長》、《志在農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等,樣板戲連環(huán)式的年畫堪稱當時的代表作品。當然,也有些楊柳青、武強式樣的風采畫,還有一些以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為主題材的年畫。一年到頭與土地打交道的鄉(xiāng)親們,總要買上幾張年畫讓家里光鮮光鮮,希望來年日子過得好些。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年畫逐漸豐富多采了。有農民頭扎白毛巾,亮著一張紅臉膛簇擁著一大筐黃燦燦稻谷麥穗的“五谷豐登”圖;有頭戴大蓋帽、身穿綠軍服、手握鋼槍的“保家衛(wèi)國”圖;等等。當然,貼在大門和小門上的門神是少不了的,門神要么是手握麒麟棒的秦瓊,要么是肩扛大刀、長須紅臉的關公老爺;還有可愛的胖娃娃騎在一條肥胖的紅鯉魚上,旁邊是綻放的蓮花,寓意“年年有余”的年畫;財神爺手捧金光閃閃的金元寶,笑容可掬地站在畫上,意喻“招財進寶”的年畫。其它還有什么福祿壽喜、松鶴延年、迎春納福以及紅樓夢、西游記、西廂記等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或者是故事情節(jié),那些人物或衣袂飄飄或輕歌曼舞,或凝眸沉思或低吟淺笑,一舉一動栩栩如生,成為老少皆喜的一個時代產物。及至后來,年畫的制作工藝越來越精致,內容越來越豐富,祖國的名山大川、古跡文物、湖泊大海、松竹梅蘭、狗兒貓兒、影視明星、模特、油畫卡通等等,栩栩如生,惟妙惟俏,形象逼真,讓人眼花繚亂,嘆不絕口。

年畫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在不斷地演變著,這是一段段歷史的縮影,這是一幅幅時代的印跡。年畫用樸素的民間繪畫語言記錄了當時民俗民風、服裝服飾、建筑藝術、宗教信仰等。從一定程度上說,年畫也反映了社會心態(tài)與民情。遺憾的是,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年畫開始被掛歷擠出了人們家里。年畫一張只看一年,未免會產生視覺疲憊感,掛歷12張,一個月看一張,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另外,一批老年畫家這時年事已高,很難再出新作,而后備軍嚴重匱乏,這是傳統(tǒng)年畫后繼無人、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這一切的美好都恍如昨天,如今那些給人留下無數(shù)喜悅和溫馨回憶的年畫風光不再。年畫已經(jīng)退出了節(jié)日的舞臺,很少再有人家會張貼年畫了。年畫已逐漸淡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成為收藏家追逐的藏品。2004年,廣州嘉德曾舉辦了國內首場年畫專場拍賣會,有180件年畫拍品參加了拍賣。其中編號為4號《尉遲恭瀝粉金門神》和5號《秦瓊瀝粉金門神》的清代初期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拍出了9.02萬元的高價。另一幅反映中國鴉片戰(zhàn)爭前邊界原貌的清代黑白木版年畫《大清萬年一統(tǒng)地理全圖》以8.47萬元成交。

一幅濃妝淡抹的畫卷,散發(fā)出春的味道,把陣陣馨香描在眉端;一縷縷的目光,纏繞在年輪上,碾出日月星辰的影子。我忘不了那些曾經(jīng)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地陪伴我們的年畫,它們給我留下無數(shù)喜悅溫馨的回憶。如今,年畫雖然成為人們一種懷舊的收藏品,但在我的內心深處,年畫不是畫,而是融化在我們心里的那縷情懷,年畫里的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


年畫娃娃

娃娃抱魚

娃娃抱魚

娃娃抱魚

娃娃

娃娃


 

曾經(jīng)的年畫,你還記得嗎

1、金牛星奉旨下天宮

2、金牛星識毒救牛郎

3、牛郎勤勞達天知

4、天女沐浴成就天河配

5、金牛星事成交玉旨

6、織女回天結永世姻緣

7、王母劃河一年一會

8、七月七日鵲橋相會

(攝像師 靜升)


保護年畫遺產從讀懂符號說起

作者:子正君

2016年如期而至,新的一年開始了。眼下,離過春節(jié)也不遠了,街面上到處都彌漫著過年的氣氛。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在準備年貨時基本上都少不了年畫的身影。

說起年畫,第一印象就是楊柳青的年畫。2006年,楊柳青年畫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傳統(tǒng)文化技藝,現(xiàn)已成為當今中國的文化熱點。

子正君認為,從保護傳統(tǒng)年畫上來說,了解年畫中的符號意義是有效保護的第一步。今天,讓我們尋著楊柳青年畫的腳步,來認識一下各種符號的含義。

這副作品當中主要表現(xiàn)“福”、“壽”、“財”,其中在畫的左下角有一只蝙蝠,取諧音“?!?,祝愿來年有“?!?。蝙蝠嘴里還銜著銅錢,代表“福在眼前”。

“鶴”代表長壽,為什么呢?據(jù)說丹頂鶴能活到五六十年,也有說其他種類的鶴可以活到二三十年,不論哪種說法,一只鳥能活幾十年,也的確算是長壽的了(以燕子為例,據(jù)說能活十年左右)。所以在很多年畫當中,“仙鶴”是主角。

這個胖娃娃躺在大芭蕉葉上,身邊飛著蝙蝠和仙鶴,懷中抱著壽桃,腿邊靠著開皮的石榴?!笆瘛痹趥鹘y(tǒng)文化中代表著“多子”,常與蝙蝠相配,意為“多子多福”。

這張挺熱鬧,三個胖娃娃擠在一起。

“三”在漢語的語境中是代表“多”,而不是具體“3”這個數(shù)字,比如“三人成虎”,并不是說有三個人,而是“多人”的意思。很明顯這張年畫寓意“多子”。這張還妙在將“十二生肖”一起畫到了一張年畫上(你能找全那十二種動物嗎?)。子正君想,如果將這張年畫制作成一塊具有中國特色的手表,也不失為一個創(chuàng)意。

這張淺顯易懂,懷里的“公雞”和手中的“栗子”,代表“大吉大利”。一般來說,一種表征性的事物,代表一個特指的漢字,這樣連成一句祝福的成語或俗語。

但也有特殊情況,有時候一種事物還可以代表一個副詞,比如這張圖示為“年有余利”的年畫,其實還可以稱為“連年有余”。畫中的“蓮花”代表一個連續(xù)類副詞。畫中的魚也不是普通的金魚,而是一條“鯰魚”,合起來正好是“連年余”,所以稱為“連年有余”。

年畫是農耕文明在藝術上的表現(xiàn),人們種值糧食,期盼豐收,五谷豐登,最不希望的是,收多少吃多少,連年吃干喝凈,家庭舉債、受窮。所以,在年畫中表現(xiàn)“連年有余”,糧食吃不完還余下了不少,也代表著一個家庭的富足。

“寶馬進財”就是在年畫中表示“馬上有錢”的意思。當然關于“馬背”上的事物就比較豐富了,流傳最廣的是“馬上封侯”,一只猴騎著一匹馬,猴頭上飛著蜜蜂。

麒麟是上古時代神話傳說中的瑞獸,代表著太平、長壽,在傳統(tǒng)文化中還代表送子之意,稱為“麒麟送子”。

“西瓜”也代表“多子”,所以這張的寓意也是“多子”、“長壽”。

傳統(tǒng)符號語言種類繁多,是中國幾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精華,只有讀懂了符號語言,才能更加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神。保護傳統(tǒng),傳承文明,先從讀懂它們做起吧。



木板年畫:中國“年文化”

 

作為中國“年文化”的代表,木版年畫是中國人感受春節(jié)的方式。

從10世紀的宋代開始計算,木版年畫已經(jīng)走過了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了,這千年間的中國民間生活和民俗百態(tài)幾乎都在木板年畫之中。

它寄托著老百姓的美好愿望,是地域文化的結晶,體現(xiàn)著每個時代的文化氣息。

李映達童心未泯地向我說了一個謎語,讓我猜,“貼墻走,貼墻站,光穿衣裳不吃飯?!蔽蚁肓税胩煲矝]有想出來。李映達搖搖頭說,這是中國流傳了一百多年的新年謎語,答案就是年畫。

每個中國人的年畫

一月的北京異常寒冷,陰霾的天空沒有一絲陽光,路邊的行人低著頭匆匆而過,樹木早已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指向遠方。小半年的冬季讓北京失去了首都的活力,相信這座城市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已經(jīng)開始期盼春節(jié)了。似乎,春節(jié)是北京寒冬唯一的期望,但其實也只剩下春節(jié)的假期而已。

當我來到李映達的“潤雨泉映達”木版年畫廊時,雙耳早已凍得通紅。李映達很快為我沏好了一杯熱茶。窗外的天空依然陰霾,在我一口一個李大師的話語中,李映達謙虛地說自己算不上大師。他說其實以前木板年畫就是每家每戶過年的必備品,現(xiàn)在卻成為了需要保護的工藝品。如果放在三四十年前,有人和他說木板年畫產業(yè)需要國家特殊的扶持與保護,李映達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李映達童心未泯地向我說了一個謎語,讓我猜,“貼墻走,貼墻站,光穿衣裳不吃飯。”

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李映達搖搖頭說,這是中國流傳了一百多年的新年謎語,答案就是年畫。李映達說在他小時候,這個謎語還沒有說完就會有無數(shù)的小孩喊出答案,但現(xiàn)在這個謎語已經(jīng)被時代所淹沒了。

歷史有時就是這么無情,它不是過去式,而是讓人們眼睜睜地看著記憶慢慢地消亡。當木板年畫還存在時,人們卻已經(jīng)將它忘記。但是,木板年畫如何能夠忘記呢?李映達說年畫是地域文化的結晶,體現(xiàn)著每個時代的文化氣息,所以每一張年畫的內涵都有著獨特的意義與深厚的文化。李老師說到目前為止,考古學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最早木版印畫有兩件:一件是唐代木版刻墨線約9厘米的三世佛像,收藏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另一件是唐墓出土的佛教《陀羅陀咒本》中的一幅木刻蓮花座佛像與諸菩薩和法器的組圖。如果再保守一些,從10 世紀的宋代開始算作木版年畫的開端的話,木版年畫已經(jīng)走過了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了,這千年間的中國民間生活和民俗百態(tài)幾乎都在木板年畫之中。

一千年間,木板年畫都是中國人感受春節(jié)的方式。不說一千年,在我小的時候,90 年代時,每年春節(jié)父親都要買木板年畫,不要工廠印刷的,還有春聯(lián)也必須是“先生們”現(xiàn)寫的。然而今天,不管是工廠的印刷品,或是手工的木板年畫,都已經(jīng)慢慢地在春節(jié)中消失。或許,這就是人們的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吧。所以,當我漫步在李映達的木板年畫畫廊時,有一種穿梭歷史的感覺。透過李映達的木板年畫,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歷史與我的童年就這樣撲面而來。

北京沒有第二家

新年將近,人們對木板年畫的需求越來越大時,李映達也變得越來越忙碌了。李映達畫廊的來訪者大部分是文化從業(yè)者、商人、政府人員或收藏家。每當顧客前來詢問李映達的作品時,他都會自豪地向顧客介紹,自己的木板年畫是最純正的中國年畫作品,北京沒有第二家。不是李映達自大,而是北京確實沒有第二家這樣的木板年畫畫廊了。

李映達的木板年畫技藝屬于父子相傳,他的父親就是一位一生從事木板年畫的藝人。李映達說小時候父親的年畫主要是雕刻模板,然后印刷。家里基本就是靠父親的手藝吃飯,自己也在年畫中長大,所以自己對年畫的深厚感情很難被外人所理解。

父親的年畫題材非常豐富,從神話到現(xiàn)實、從天到地、從古至今都有。以前人們選購年畫時也有很多講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愿望需要選擇不同的年畫,每一幅年畫都有著說法。因此,那個時代,春節(jié)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時,只要看看門上貼著什么年畫,就大概知道了主人的家庭情況、職業(yè)、愿望等等。

李映達說到了自己從事木板年畫時,市場已經(jīng)開始萎縮了。李映達9 歲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兄弟賣年畫,年畫不好賣兄弟二人就跑百家賣模板。李映達笑著回憶:“我們在板上刻上日歷牌,那會兒的名字是‘三年早知道’,就是把今年到后年,三年的日期全部刻出來,再刻上財神、灶王爺什么的。買了之后的人三年都不用再買日歷,這樣一些有點文化的人就愿意掏錢買了。”

當李映達成年后,全心投入木板年畫行業(yè)時,中國木板年畫行業(yè)已進入最艱難的時期。在傳統(tǒng)的年貨市場上,盛行了千年的木版年畫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就連膠版精印的新年畫也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年畫生產方式的技術革新,而是社會的轉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xiāng)打工,造成了中國農業(yè)文化的斷層。很多年輕人已經(jīng)不知道不同年畫表達內容的意義了,這才是對木板年畫致命的打擊。

然而,當北京飛速發(fā)展了三十年后,人們卻發(fā)現(xiàn)發(fā)展并不是北京的全部,它還需要一絲懷念的溫情,于是就有了“潤雨泉映達”木版年畫廊的生存空間。李映達在北京創(chuàng)建“潤雨泉映達”木版年畫廊時,早已在木板年畫行業(yè)中大名鼎鼎,但第一年依然賠了不少錢,第二年才得以好轉。李映達說第一年賠本的原因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眾多傳承了數(shù)百年的年畫題材很多人都沒見過,簡單地說就是人們不懂年畫。中國人居然不懂年畫?

這看似像一個笑話,但確實如此。看到了這個現(xiàn)象之后,李映達將他的“潤雨泉映達”

木版年畫廊向多元化發(fā)展,不僅僅是一個銷售年畫的場所,更注重將它變成一個木板年畫藝術的平臺?!皾櫽耆尺_”木版年畫廊集演示、體驗、制作、策劃、創(chuàng)新、翻版、設計等項目為一體,屬于北京版雕字畫的新項目?!皾櫽耆尺_”木版年畫廊將木板年畫藝術以一個整體的、多元的文化場所呈現(xiàn)。李映達希望通過“潤雨泉映達”木版年畫廊讓人們明白什么是木板年畫藝術,怎樣欣賞感受木板年畫藝術,銘記我們的傳承。

雕刻技藝的創(chuàng)新

在李映達的木板年畫畫廊中欣賞李映達的作品時,李映達會認真地為我講解每一幅年畫作品的意義。雖然不好意思,但是如果沒有李映達的講解,我也只能從色彩與畫面結構上來評判年畫“好不好看”。

在眾多年畫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很“新”的年畫,比如著名人物、北京現(xiàn)代風景等等,沒想到從事了大半輩子的傳統(tǒng)木板年畫的李映達思維如此新潮。然而,在李映達看來,年畫藝術應該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須不停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時代,只因為年畫的數(shù)千年歷史就是創(chuàng)新歷史。木板年畫的發(fā)展必須發(fā)掘新的創(chuàng)意融入到作品當中,必須以傳統(tǒng)為基礎。李映達說現(xiàn)在很多人認為木板年畫的題材“亙古不變”,比如都21 世紀了,年畫的題材還是娃娃抱魚之類的老三篇,誰會感興趣?但是,李映達認為娃娃抱魚的題材是經(jīng)歷了千年歷史的洗禮,自然要保留。創(chuàng)新是在保留傳統(tǒng)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而不是拋棄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

題材創(chuàng)新是目前木板年畫發(fā)展最稀缺的資源,因為很多木板年畫藝人已經(jīng)上了年紀,跟不上時代了。其次,創(chuàng)新必須有高超的技藝與文化水準,但現(xiàn)實情況卻是具有這兩點的藝人少之又少。李映達雖然是大師,但在傳統(tǒng)文化藝人圈中李映達絕對是“年輕人”。年輕、高超的技藝、出眾的文化基礎都是李映達為木板年畫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基礎。

但是創(chuàng)新并不是簡單的兩個字,市場會接受嗎?畢竟,在中國大多數(shù)人的意識中年畫就代表著傳統(tǒng),即使自己對此毫不關心,也不容創(chuàng)新“玷污”傳統(tǒng)。而李映達的木板年畫創(chuàng)新作品早已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在拍賣市場賣出了高價。對此,李映達興趣不大,他說無論他的作品值多少錢,對木板年畫行業(yè)的影響都很有限,他希望可以為自己從事了大半生的事業(yè)奉獻更多。李映達認為目前木板年畫行業(yè)雖然需要創(chuàng)新,但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明白木板年畫的文化內涵與制作工藝,于是李映達有了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新—— 雕刻技藝的創(chuàng)新。

李映達希望人們能夠了解我們祖先的這項民俗,它和我們每個人緊緊相連,而不是需要人們去博物館瞻仰它。為了更好地傳遞木板年畫的文化內涵,李映達申請了《一種木版畫》專利。此專利就是以傳統(tǒng)年畫的雕刻技藝為基礎,改變了原有年畫反版雕刻的做法,直接把木板作為載體,用傳統(tǒng)技藝展示當下的文化。這種雕刻方法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立體的、全方位的展示木板年畫的制作流程。千百年來,人們只看到制作完成的木板年畫,卻無法欣賞到每一張年畫的制作流程。李映達的專利將木板年畫的流程像電影一樣展示給人們,讓人們清楚地看到每一幅年畫的誕生過程。

李映達還年輕,但依然擔心自己技藝的傳承問題。李映達說自己眼睛現(xiàn)在也不花,可以說現(xiàn)在算是一個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但是,木板年畫既耗眼,也耗力,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不動了,那么自己一生的技藝如何傳承呢?雖然李映達在中國木板年畫中享有盛譽,作品也爭相被收藏家高價收藏,但依然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徒弟。李映達說木板年畫這門藝術需要有一個恒心,這是現(xiàn)在年輕人最缺的品質??粗F(xiàn)在的年輕人,李映達也覺得自己選徒弟條件非??量獭]有興趣、不能任勞任怨的,李映達也沒興趣培養(yǎng),這樣等于是浪費彼此的時間。但是,既有興趣,又肯吃苦耐勞的年輕人在哪里找呢?不過還好,李映達的孩子很喜歡父親的行業(yè),想跟隨父親學習木板年畫的制作。

不過李映達并沒有直接向孩子傳授木板年畫的技藝,他希望孩子還是先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先看著自己做兩年,把孩子“熏熏”再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紀檢人·鏡頭」木版年畫:中國年畫的源頭
梁平“三絕”之一-梁平木板年畫
(6)走近橋頭鎮(zhèn)木版年畫與木雕世家(一)
“年畫”現(xiàn)在怎么樣了?木版年畫枯木逢春
90后非遺傳承人高瑞朝:上萬刀雕刻讓章丘木版年畫“火出圈”
《原神》推出《流光拾遺之旅》項目,用非遺技藝巧現(xiàn)游戲內容丨游戲干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