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一:1969年——美國人發(fā)明了CCD
2009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S.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E.Smith)與另一位華人科學家高錕分享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名單里的前兩位美國人,因發(fā)明了“電荷耦合器件圖像傳感器”而獲此殊榮;其實對于他們的這個創(chuàng)造,有一個更簡潔也更廣為人知的英文簡稱——CCD。
威拉德·博伊爾(Willard S.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E.Smith)
——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在說明頒獎理由時,評選委員會稱贊說:“CCD是數碼相機的電子眼,它革新了攝影術,現(xiàn)在光可以被電子化地記錄下來,取代了膠片。這一數字形式極大地方便了對圖像的處理和發(fā)送;無論是我們大海中深邃之地,還是宇宙中的遙遠之處,它都能給我們帶來水晶般清晰的影像。”
的確,這是一項具有非凡意義的發(fā)明——它直接導致了光學影像領域的一場數字化變革。從1969年在實驗室誕生,直到2009年這項創(chuàng)造為兩位科學家?guī)頍o上榮譽,時光恰好走過四十年。這四十年來,數字成像技術逐漸從尖端領域向民用領域靠攏,它不但在天文學、醫(yī)學、軍事研究方面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CCD最終催生了照相機、攝像機行業(yè)的巨大變革,也由此大幅度改變了人們的攝影習慣。
然而有消息說,當年與兩位獲獎者在朗訊科技公司下屬貝爾實驗室共事的Eugene Gordon以及Mike Tompsett在得知授獎消息后出來“辟謠”,指出數碼相機影像感應器的發(fā)明者另有其人。好在無論真相如何,有一點可以明確,那就是——美國人發(fā)明的CCD最終改變了照相機行業(yè)的發(fā)展軌跡。
●里程碑二:1975年——斯蒂文·賽尚成了數碼相機之父
相機行業(yè)對CCD可能帶來的技術變革反應并不算快。在小型膠片式相機發(fā)展如日中天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討論膠片是否有可能被取代這個話題的確是需要勇氣的。但這并不代表就一定無人問津,CCD發(fā)明后的第六年,也就是1975年,恰恰是以生產膠片聞名的柯達(Kodak)公司試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臺“手持電子照相機”。時任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工程師的斯蒂文·賽尚(Steven Sasson)是這臺試驗品的設計者,他也有幸借此成為數碼相機領域的先驅者。
斯蒂文·賽尚(Steven Sasson)1975年試制的“手持電子照相機”
照片上的這臺龐然大物顯得如此丑陋、笨拙,但作為數碼相機的雛形,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切現(xiàn)代數碼相機必備的電子構成——起核心作用的感光芯片、不可或缺的數字化處理模塊和內部存儲單元、用于永久(其實是相對永久)記錄圖像文件的存儲媒介以及用于驅動設備的電池;只不過,當時的CCD僅有一萬像素(100×100)、數模轉換和存儲機構異常龐大、存儲介質則是卡式磁帶、電力支持要依靠16節(jié)AA電池,而查看所拍攝的照片則需要把存有圖像信息的磁帶放在固定的播放設備里并與微電腦、電視機相連。
柯達樣機的播放系統(tǒng)與它所拍攝的全球第一張數字照片
雖然起初這完全只是一個實驗——看看照相機離開膠片后是否能夠依靠其他途徑成像,但在成功之后賽尚不由對電子相機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在當時的技術報告中我們讀到了如下文字:“此次試驗旨在證明,隨著技術的進步,攝影系統(tǒng)必將對未來的拍照方式造成實質性的影響。未來的相機可以想象成是一種能在光照條件極差的情況下拍攝出彩色照片的小型設備。那時的照片將存儲在一種磁介質內,一種非易失性、穩(wěn)定性極佳的存儲器,可從相機內取下以進行播放。這種照片的分辨率將至少相當于現(xiàn)在的110膠卷。聲音也可同影像一并錄下,以增加照片的詮釋性。電子形式的照片經稍作修改或不作修改便可通過現(xiàn)有的通信信道發(fā)送出去。紅外攝影和可視攝影可通過同一部相機實現(xiàn),只需更換光學濾鏡即可。照片將保存在膠卷、磁帶或視頻光盤上,并且相機存儲介質將可重復使用。”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上面這段話,不由感慨萬千——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文中所描述的美好前景已然一一變?yōu)楝F(xiàn)實,甚至在很多方面大大超越了當年工程師們的想象力。也正因此,對于柯達公司以及斯蒂文·賽尚先生的創(chuàng)舉,我們更應懷有敬意。
●里程碑三:1984年——索尼馬維卡揚名洛杉磯奧運會
早在1973年,電子業(yè)巨頭索尼對于CCD技術便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發(fā),他們終于在1981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臺電子相機——MAVICA(馬維卡)。有些文獻資料說,MAVICA是全球第一臺拋棄膠片感光的相機,這個定義顯然是不全面的,如果MAVICA是先驅,斯蒂文·賽尚的創(chuàng)造又該如何定位?確切地說,索尼的這個產品是全球第一款針對市場發(fā)布的電子相機,而賽尚的那個設計可以視為“第一臺工程概念機”。MAVICA這個詞源于Magnetic Video Camera(按字面翻譯便是“磁性視頻相機”),廠方選取了這三個單詞各自的頭兩個字母,合并出這個全新商標。在若干年后數碼相機趨于普及時,索尼曾重新啟用將這個承載著歷史的商標,將一個小型DC系列命名為“Digital MAVICA”。
話題回到1981年問世的這第一代MAVICA。它的體積不再龐大(采用小型磁盤作為存儲媒介、只靠3節(jié)AA電池供電)、拍攝使用也較接近于當時的普通膠片相機(光路結構近似于單反)、甚至可以更換鏡頭(三支專用鏡頭的參數分別是25mm f/2、50mm f/1.4以及16-65mm f/1.4),而最關鍵的是其感光元件的像素支持達到了27.9萬(570×490),在分辨率方面遠遠超越了1975年柯達樣機上所采用的那塊CCD。這一切使MAVICA的實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強。不過在技術領域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商業(yè)產品,在市場反饋上也最容易遭遇滑鐵盧,MAVICA并未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依舊未能突破“概念機”的局限。
SONY MAVICA(索尼 馬維卡)靜態(tài)視頻相機
然而誰曾想,東京的《朝日新聞》卻用MAVICA相機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期間出盡風頭!在盛田昭夫所著的《SONY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他們(朝日社)在采訪車上安裝了一臺索尼的移動電話,記者們乘這輛車采訪全部的主賽場,把每場比賽的圖片通過電話發(fā)出去。朝日社用這種立拍可得的數字式圖片擊敗了其它的各家報紙。這是一次試驗,其結果使我們感到非常滿意。”
電子相機在實戰(zhàn)中的優(yōu)勢得以凸現(xiàn),這不但讓索尼堅定了發(fā)展這類產品的決心,也讓其他各家同行企業(yè)都借此預見到了未來變革的必然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越來越多的相機品牌研發(fā)出了自己的電子相機原型,其中包括佳能、尼康、松下、富士、東芝、卡西歐、奧林巴斯和柯尼卡等,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至今依然活躍在數碼相機行業(yè)中。不過這類產品都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數碼相機——它們雖然拋開了銀鹽膠片改用CCD感光,但在數據存儲方面都還沒有做到“數字化”。以索尼的MAVICA為例,它將CCD捕捉到的數字圖像信息轉換為NTSC制式的視頻模擬信號,然后存儲在被命名為“MAVIPAK”的專用磁盤里,觀看時依然要用專門的讀取傳輸設備與電視機相連。所以使用這類早期的電子相機時需要一個龐大的配件群來支持,成本高昂且易用性并沒有比柯達當初的工程樣機高明多少。因最終成像文件等同于一幅靜態(tài)的視頻定格,所以當時這類有別于普通膠片式相機的產品被稱為“Still Video Camera(靜態(tài)視頻相機)”。
MAVICA作為數碼相機行業(yè)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奠定了索尼的行業(yè)先驅地位;雖然并未獲得市場的充分認可,但畢竟它是電子相機投入實踐應用并取得成功的最早典范。有意思的是,早在1984年,曾模仿索尼MAVICA設計出全球第二款可換鏡頭靜態(tài)視頻相機RC-701的佳能,在當今的照相機市場品牌占有率上已把索尼遠遠拋在了后面。然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直至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數碼影像領域最有話語權的既不是索尼也不是佳能,而是柯達。
●里程碑四:1990年——真正意義上的數碼相機誕生
隨著個人電腦技術的發(fā)展與成熟,數字化潮流勢不可擋,完全數字化的數碼照相機也隨之應運而生。時光年輪剛剛踏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東芝和柯達有幸成為了“關鍵先生”——他們在1990年各自發(fā)布了真正意義上產品化的數碼相機——柯達DCS 100和東芝MC-200。與之前的靜態(tài)視頻相機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們所存儲的文件不再是模擬圖像信號,而是完全數字化的文件格式。如今,東芝MC-200的資料已經很難找到,但是柯達DCS 100卻被視為里程碑式的產品而廣為傳頌,至今還能在網絡上找到大量資料圖片。
機身下方碩大的盒子是“Digital Storage Unit(DSU)”
機身下方碩大的盒子是“Digital Storage Unit(DSU)”
在DCS 100這款產品上,柯達借用了尼康經典膠片機F3的外殼,內置一塊20.5mm×16.4mm 130萬像素的CCD。由于機身內無法容納數據存儲單元,因此這臺相機必須搭載碩大無比的外置盒“Digital Storage Unit(DSU)”來使用;DSU不但肩負著數據存儲的重任,而且還帶有一個4英寸大小的監(jiān)視屏用來回放圖像。雖然便攜性非常差,但DCS 100在行業(yè)內的開創(chuàng)性地位不容置疑。此后的1992年柯達又發(fā)布了DCS 200,將數據存儲模塊集成到了相機機身下方,雖然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依然累贅無比,但相比之前的DCS 100無疑進步顯著。
柯達 Kodak DCS 100附帶的“Digital Storage Unit(DSU)”
DCS 100以及DCS 200被認為是專業(yè)數碼相機的鼻祖。當時柯達公司敏感地注意到,專業(yè)攝影師對于機械手感與鏡頭兼容性有相當要求,因此他們頻繁地與膠片機廠家合作,并利用這一“借腹生子”的設計模式稱霸行業(yè)。這種在改裝的膠片機機身上加載數碼成像模塊的技術被稱為“Digital Camera Back(數碼相機后背)”,當初風靡一時。其實這種技術構架如今依然活躍并服務于高端商業(yè)攝影領域。
很多人都以為數碼相機是從小型化便攜機起步,后來才慢慢與單反構架聯(lián)袂的,其實不然。從DCS 100可以看到,柯達從一開始就認準了“數碼單反”在高端市場所具備的吸引力,并因此大力發(fā)展專用于數碼單反相機的大尺寸感光元件。雖然最初的這些數碼單反相機所采用的感應器畫幅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也缺少專用的鏡頭與之匹配,但還是代表了當時數碼相機的最高成像水準,并為后來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打下了基礎。然而若干年后,隨著佳能、尼康等品牌在數碼成像技術領域的迅速跟進,柯達的這一模式迅速失去了競爭力。這位膠片行業(yè)的巨頭兼數碼相機行業(yè)的先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只手加速著膠片的衰亡,另一只手逐漸失去對市場的控制。對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品牌而言,著實是一個“杯具”。
●里程碑五:1995年——引領潮流、引爆市場的卡西歐QV-10
當柯達推出DCS 100的時候,日本的卡西歐公司正在潛心研發(fā)自己的小型數碼相機,他們的設計成果直到1995年才姍姍來遲,卻意外地引發(fā)了轟動效應。這款被命名為“QV-10”的25萬像素便攜式數碼相機起初預定的月產量只有3000臺,然而1995年年中時這個數字就飆升到10000臺,當年年末更是達到月產30000臺的成績,是當初預計的足足十倍!僅從這個指標就可以看出QV-10在那一年是何等受大眾歡迎。
QV-10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機背搭載了一塊可用于回放和取景的液晶監(jiān)視屏;現(xiàn)在看起來這根本沒什么稀奇,但在當時卻是一項非常引人矚目的創(chuàng)舉。在它之前的同類產品,都只支持傳統(tǒng)的光學取景方式;所以QV-10既是第一款采用液晶屏取景的數碼相機,也是第一款不含光學取景器的數碼相機。而機載液晶屏為消費者帶來的更大便利在于——用戶可以通過它即時觀看本機所拍攝的照片,評價滿意與否,并根據自己的判斷刪除廢片從而騰出內存空間。雖然早年的柯達DCS 100就已經可以通過外置的DSU來實現(xiàn)類似功能,但畢竟用起來太過累贅;卡西歐成功地率先將液晶屏功能集成于相對精巧的機身內,創(chuàng)造歷史的同時也廣受消費者好評。
即時回放功能對于整個市場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立拍即現(xiàn)”得以成為數碼相機相比傳統(tǒng)膠片機最大的應用優(yōu)勢,這一特點最終導致了行業(yè)的巨變。雖然QV-10的其他指標并不突出,但其可旋轉鏡頭的設計顯得十分前衛(wèi);更重要的是它的售價在當時的數碼相機中可謂相當“親民”。綜合起來,QV-10憑借新穎超前的應用設計、符合主流的核心配置以及創(chuàng)出數碼相機上市價格新低的銷售策略(以6.5萬日元上市)占領了大量市場分額。
也正是以QV-10的熱銷為標志,數碼相機的市場境遇在1995-1996年間呈現(xiàn)出大幅上揚的趨勢。當然,微型快速存儲設備技術的日漸成熟(以1994年Sandisk公司推出CF卡及相關工業(yè)標準為重要標志)、個人電腦的全面普及乃至微軟Windows 95操作系統(tǒng)以及Internet的風靡,都可視為數碼相機開始嶄露頭角的前提條件和環(huán)境因素。1996年,普及型數碼相機開始大量出現(xiàn)在市場上,加入競爭拼殺行列的品牌也越來越多。這一時期的產品大多采用25-36萬像素的CCD感應器并內置液晶屏,成像幅面開始趨于一致——中低端普及型產品一般都采用符合當時電腦顯示器縱橫比的4:3畫幅,高端專業(yè)級產品采用與傳統(tǒng)膠片一致的3:2畫幅。
戰(zhàn)國時代雖然來臨,但技術標準卻開始趨于統(tǒng)一,市場則在不斷壯大中被細分;數碼影像時代的大幕由此緩緩拉開,數碼相機進入了以數量級發(fā)展的新時代;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則使得產品的像素持續(xù)提升、功能不斷拓展,整個行業(y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飛奔。而這一切,都是從QV-10熱銷之后才開始的,也難怪有人評價說——卡西歐的這款產品是數碼相機市場被全面引爆的導火索。
●里程碑六:1999-2000年——今日的巨頭從那時開始崛起
就在QV-10熱銷的那一年,柯達公司的董事會做出重要決策——全面發(fā)展數碼科技。這無疑預示著這家聞名遐邇的膠片廠商將開始調整自己的市場側重;如果說之前柯達對于數碼相機技術發(fā)展所投入的熱情,只是源于推動行業(yè)發(fā)展與變革的初衷,那么從1995年開始,柯達的目標顯然更為遠大。
事實上,柯達也的確更為強勢了。當數碼相機在1996年開始踏上騰飛之路后,柯達依然扮演著業(yè)內核心技術領軍人物的角色,在他身后是眾多與之結盟并緊追不舍的日本廠牌。憑借自己在圖像感應器研發(fā)領域的深厚功力,柯達牢牢占據著市場的主動;2000年9月的德國Photokina大展上,柯達發(fā)布了一塊總像素高達1600萬的CCD,這個驚人的產品在當時引發(fā)了極大的轟動,這款CCD也被視為他們的巔峰之作。然而柯達最終還是被請下神壇,取而代之的恰恰是曾與之結盟的佳能與尼康,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數碼單反相機起步之初,佳能與尼康其實都沒顯現(xiàn)出什么非凡的天分與積極的態(tài)度,只有柯達在技術研究與市場拓展方面不遺余力。即便這兩家日本企業(yè)在此后與柯達的合作中逐漸認清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但因為柯達的強勢,他們想要拋開柯達獨立研發(fā)自己的數碼單反產品時機都不成熟,只能依附于巨頭身下。
以佳能為例,該品牌1995年問世的第一款數碼單反產品——EOS DCS 5和此后的EOS DCS 3,1998年問世的EOS D2000、EOS D6000,全都是與柯達合作的。但也正是在合作過程中,他們積累了技術、獲得了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擺脫柯達牽制、走獨立自主之路的愿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源于對高端數碼單反相機市場主動權爭奪的激烈博弈就此展開,而最終戰(zhàn)果也改變了整個行業(yè)的格局。
1999年尼康公司第一臺自行研發(fā)的專業(yè)級數碼單反相機D1問世,廠方啟用全新的命名規(guī)則開始了自己的稱雄之路。有評論說,尼康D1與之前柯達DCS系列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作為一臺高端專業(yè)級數碼單反相機,D1不再是基于膠片機身的進化與改裝,而采用了獨立創(chuàng)新并經過優(yōu)化設計的專用機身,集成度無疑更高。但其實D1的機身設計仍舊可以在膠片機中找到原型(尼康F5與F100的混合體),只不過集成電路工藝的進步讓數碼相機必備的那些電子元器件與電路板恰好可容身于整個機身內??逻_同時代的同類產品,在外觀方面也比以往小巧許多。
從柯達那里,尼康顯然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清楚地意識到,若沒有自己獨立的產品,它們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失去更多機會。D1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經過尼康精心準備而呈現(xiàn)出來一款重量級產品。雖然D1所采用的274萬像素CCD仍然由柯達提供,但有一點很顯然,D1的誕生讓雙方合作的主動權開始傾向于尼康這邊。此后,柯達在光學與機械領域缺乏足夠技術儲備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他們沒有獨立設計制造高端單反相機機身的能力與經驗,更沒有自己的可更換鏡頭群??逻_的弱點恰恰是尼康的優(yōu)勢,所以當對手覺醒并啟航,柯達的危機已悄然臨近。自2003年尼康全新發(fā)布的D2H開始采用自主設計的LBCAST感光元件后,柯達終于被尼康徹底拋棄;雖然事實證明,尼康在感光芯片領域的綜合實力并不夠強大,但后來他們也沒有再與柯達聯(lián)姻,而是選擇了另一家行業(yè)巨頭——索尼。
就在尼康D1問世后的第二年,柯達另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佳能也開始著力拓展屬于自己的地盤。2000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款100%全自主研發(fā)的數碼單反相機——采用325萬像素COMS的EOS D30;既然是“100%全自主”,那么這款產品的感光元件自然也是佳能自己設計制造的。由此,在高端數碼相機的核心技術領域,佳能也結束了對柯達的依賴。
●里程碑七:2003年——數碼單反平民化元年
在掌握了技術自主權之后,佳能在數碼相機研發(fā)領域可謂一帆風順;產品布局上擁有IXUS、PowerShot和EOS三個系列,分別對應不同的消費需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佳能在行業(yè)中的領跑者地位已經漸顯端倪了。而在此間取得的一系列傲人成績中,2003年推出第一臺定價低于1000美元的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采用630萬像素感應器的EOS 300D,無疑是很值得紀念的。消費者心目中數碼單反價格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印象,因佳能的這款產品而改變,同時也推動了它的火爆銷售并最終造就了EOS 300D里程碑式產品的地位。
這款產品揭開了數碼單反平民化的序幕
除了打破價格堅冰,使數碼單反產品更貼近平民用戶的購買力之外,EOS 300D的誕生也使佳能在數碼單反相機領域的價位構成趨于完善,更不可避免地催生了行業(yè)競爭。針對佳能這款廣受歡迎的產品,老對手尼康迅速作出反應,在2003年底發(fā)布了像素級別相同的D70。雖然價位相對稍高,但還是獲得了尼康粉絲的大力擁戴,并在第二年獲得很好的銷售成績。佳能與尼康各自第一款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都問世于這一年,由此2003年被稱為數碼單反平民化元年。兩年之后,佳能又推出了第一款“平民化全畫幅數碼單反”——EOS 5D,雖然同樣是一款具有標桿意義的產品,但比起300D當年在市場上掀起的巨大波瀾,5D所引發(fā)的熱潮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了。
其實在2003年,還有另一款影響深遠的產品風靡全球,那就是索尼的DSC-F717。這款具有傳奇色彩的產品代表了當時消費型數碼相機的最高技術水平——2/3英寸500萬像素CCD、五倍光學變焦的卡爾-蔡司鏡頭、1.8英寸12.3萬像素LCD并支持新奇的紅外感光……不得不承認,這些指標與功能對當時的消費者而言是具有極大吸引力的。所以F717一度成為當年除了數碼單反之外,發(fā)燒級用戶最青睞的選購對象。
2003年的索尼在數碼相機行業(yè)的號召力已非同一般,要知道他們和柯達一樣,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投入CCD的研發(fā),技術積累相當豐厚。與柯達一開始就大張旗鼓、高歌猛進不同,索尼的策略頗有些厚積薄發(fā)的意味;所以當柯達江河日下時,此消彼長后的索尼逐漸成長為新的圖像感應器巨頭。他們的行業(yè)地位也在這一年以F717為“代言人”達到了新的高度。與之相比,此時的佳能在整體市場占有率方面并無優(yōu)勢可言,但恰恰是以EOS 300D為分水嶺,佳能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因此得到一次跨越式的發(fā)展;而在中高端數碼單反市場長期無所作為的索尼在經歷了兩年后的“CCD質量門”事件后,品牌地位不斷下滑;直到2006年收購了柯尼卡-美能達的單反相機與鏡頭業(yè)務之后,索尼才重新?lián)碛辛粟s超對手的實力。對此,這個電子業(yè)巨頭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正是這次成功的收購行動,讓其避免了走柯達老路的可能;同時這也間接催生了今日數碼單反相機市場“三國鼎立”的局面。雖然迄今為止,索尼的“國力”仍然較弱,但對佳能、尼康兩巨頭而言,無疑多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
●里程碑八:2005-2006年——柯達終被請下神壇
雖然佳能、尼康以及索尼的羽翼日漸豐滿,但作為當時數碼相機行業(yè)的著名品牌,柯達在中高端領域仍然具有相當強悍的實力。當數碼單反相機全畫幅(指感光元件面積與傳統(tǒng)35mm膠片尺寸等同)的號角吹響時,柯達在2002年拿出了自己重量級的DCS Pro 14n。雖然它并非世界上第一臺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卻憑借自身強大的功能贏得了消費者的尊重,由此大大促進了全幅數碼相機市場的發(fā)展。難能可貴的是,在DCS Pro 14n機身頂部的顯著位置,Kodak終于打上了自己的商標;然而這款產品的機身設計他們依然需要倚重來自尼康的支持。
自此,數碼單反相機全面進入了佳能-尼康“雙巨頭爭霸”時代;被請下神壇的柯達卻一蹶不振至今。在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風光年代,柯達并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存在,或者說面對危機他們并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調整市場策略以扭轉局面,這是他們最終被競爭對手趕超的主因??逻_努力拓展出來的市場,最終卻落得“為他人做嫁衣”的結局,怎能不令人唏噓感慨?唯一還能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如今的柯達在高端圖像感應器領域仍有很強的技術實力。2009年徠卡公司所推出的新一代全畫幅旁軸數碼相機——M9所采用的1800萬像素CCD感應器“KAF-18500”恰恰是柯達的杰作。
●里程碑九:2006年——膠片相機制造被判決“死緩”
就在柯達——這個曾經的膠片名牌——遭受打擊的這一年,膠片相機的生命也終于臨近終點。2006年1月,尼康宣布,除兩條生產線外,他們將關閉其余全部傳統(tǒng)膠片相機生產線。同年5月,佳能召開記者發(fā)布會,明確了今后不研發(fā)膠片相機新產品的方針;同時也表示目前銷售的商品只要有需求會繼續(xù)生產。作為兩大最具技術實力的傳統(tǒng)膠片相機品牌,佳能與尼康在半年內先后發(fā)布內容近似的這兩份聲明,可以說是聯(lián)手為膠片相機制造下達了“死緩通知書”。然而膠片相機究竟是否還有“緩過來”的機會?相信這兩家巨頭和所有消費者都是心知肚明的。
從1975年斯蒂文·賽尚在實驗室搭出第一臺“手持電子相機”原型算起,經過三十年的發(fā)展,數碼相機終于全面淘汰了傳統(tǒng)膠片相機,成為絕大多數消費者的不二之選。
●里程碑十:2008年——微型4/3系統(tǒng)拋棄反光板
就在數碼單反開始走向平民化的2003年,另一家來自日本的品牌奧林巴斯正試圖用另一種方式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新路——這一年他們構建完成了“4/3系統(tǒng)”并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市場的產品:E-1。
相比佳能、尼康等老牌廠商,作為小弟弟級的奧林巴斯在膠片時代曾是自動化可換鏡頭單反相機領域的競爭失敗者;因此當數碼影像時代的腳步臨近時,面對這個全新的市場機遇,奧林巴斯的興奮與期待是可想而知的——他們希望借數碼化的風潮揚長避短、占領更大的市場分額。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當年的消費型數碼相機領域,奧林巴斯推出過許多款廣受好評的精品;譬如1999年的C-2500、2000年的C-3030Z以及2001年的C-700 UltraZoom、2002年的C-40 Zoom,都是紅極一時的優(yōu)秀機型。雖然業(yè)績顯赫,但奧林巴斯顯然并不滿足于只在中低端市場打拼,他們同樣也想在數碼單反市場內分得一杯羹,然而鏡頭資源的稀缺讓他們很難在這個領域直接面對佳能、尼康的強勢。在推出了兩款不可更換鏡頭的E系列橋式數碼單反機(E-10、E-20)之后,不太熱烈的市場反響讓奧林巴斯決定“獨辟蹊徑”;“4/3系統(tǒng)”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
奧林巴斯第一臺4/3畫幅數碼單反相機
奧林巴斯在“4/3系統(tǒng)”規(guī)范中對感應器面積、鏡頭卡口尺寸、法蘭距、鏡頭觸點等標準作了詳細的定義,其核心則是參數約定為18mm×13.5mm(對角線長度約為4/3英寸)、縱橫比為4:3的感光元件,在面積上此標準略小于其他廠牌普遍使用的APS-C畫幅,長寬比例也迥異于全畫幅以及APS-C畫幅所采用的3:2格式。奧林巴斯無疑希望依靠“4/3系統(tǒng)”的眾多設計優(yōu)勢(如:高度的電子化、對手動鏡頭的良好支持、普遍較為輕便的外形設計、良好的技術開放性以及為數碼應用特別優(yōu)化過的新鏡頭群等),獲得更廣泛消費者的青睞。
市場反饋究竟是否如他們所愿呢?經過幾年發(fā)展之后,“4/3系統(tǒng)”既沒有讓這個品牌“咸魚翻身”,也沒有讓他們和他們的支持者完全失望——奧林巴斯依然穩(wěn)扎穩(wěn)打一臺接著一臺推出自己的4/3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并擁有屬于自己為數不多卻很固定的粉絲群;而“4/3系統(tǒng)”陣營的影響力也并沒有因為奧林巴斯的努力和時間的推移而獲得實質性擴張。
就在看似前景黯淡的當口,奧林巴斯與自己的老盟友松下再次攜手,于2008年發(fā)布了“Micro 4/3系統(tǒng)(微型4/3)”,在這套全新編制的規(guī)范中,感應器尺寸標準沒有變化,但卻一舉拋棄了以往單反相機必備的核心機械構成——反光板與五棱鏡;由此Micro 4/3相機的法蘭焦距得以被進一步縮小,也就更容易設計出使用大感光元件的便攜式可換鏡頭相機。松下在當年便發(fā)布了此類系統(tǒng)的第一款開山之作——LUMIX DMC-G1,奧林巴斯則在第二年發(fā)布了同樣具有革命性意義的E-P1。
全球第一臺去掉了反光板及五棱鏡的可換鏡頭數碼相機
無論“Micro 4/3”最終是否能夠引領新的設計潮流并助奧林巴斯-松下陣營獲取市場主動權,僅就去掉反光板這個大膽設計而言,就足以將這個問世不久的系統(tǒng)規(guī)范納入到數碼相機發(fā)展歷程重要里程碑的行列里。事實上,“Micro 4/3系統(tǒng)”所開創(chuàng)的這一先例已為越來越多同行及消費者所接受,反光板、五棱鏡的退役似乎已是大勢所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