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我了,她這樣早晚教壞我女兒!”
一進辦公室,就聽到阿瑩在跟其他同事吐槽姥姥帶孩子。
原來,早上出門的時候,阿瑩兩歲多的女兒屁顛屁顛往門口跑,想送送媽媽,結(jié)果跑太快不小心摔倒了。阿瑩還沒來得及說話,姥姥早已將孩子抱起來邊哄邊拍著地板說:“都怪這破地板,把我們小寶貝摔疼了,姥姥打它,寶貝別哭了......”阿瑩上前檢查了下孩子沒啥大礙,就糾正姥姥說:“她自己跑摔的,怪地板干嘛?”剛被姥姥哄好的女兒一聽這話,癟嘴又要哭了。姥姥瞪了她一眼,抱著孩子就往里屋走:“別搭理你媽,走,姥姥給寶貝做好吃的?!?nbsp;阿瑩一個人晾在門口,又著急上班,只能匆忙關(guān)門離開。
“地板真壞,我們打它。”這句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我們小時候摔倒長輩可能就說過,現(xiàn)在家里老人也會對我們的孩子說。
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
“孩子摔倒就怪地板”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歸因方式,雖然確實在短期達到了快速止哭的目的,但如果家長經(jīng)常這樣做,就會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認知:我出問題是有原因的,都是別人(比如地板)的原因。當一個人養(yǎng)成錯誤的歸因思維時,他的行為表現(xiàn)往往是讓人哭笑不得的。
有一次,他上班忘了帶做好的合同文件被領(lǐng)導批評了,回到家就責怪老婆早上沒提醒他拿合同;
然后又說6個月的孩子晚上總哭打擾他睡覺,搞得他神經(jīng)衰弱記不住事兒;
最后甚至覺得是領(lǐng)導找茬,為什么偏偏選擇今天就查看合同。
總之他認為身邊的人都有問題,就是自己沒錯,不承認自己丟三落四又粗心。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把一個事件的結(jié)果歸因于外部的行為。
愛學習的家長應該都知道,內(nèi)因是事物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原因。如果一個人從來不挖掘內(nèi)因,而是一味去尋找外因,是不可能得到良好成長的。除了以上,關(guān)于孩子摔倒后家長的反應,還有以下3種行為不能有: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朋友圈流傳著一個說法——孩子摔倒了不能扶,一定要讓他自己站起來,否則會養(yǎng)成懦弱的性格。我們也經(jīng)常聽過或說過“不哭不哭,男子漢要堅強!”作為家長我特別理解家長這么做的初衷,但這種做法真的要及時改正了。
孩子摔倒了,直接跟他說“不哭不哭”,就相當于剝奪了孩子表達情緒的權(quán)利,不管是不是男孩子,摔倒了怎么能不疼呢?疼了怎么就不能哭呢?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疏導,對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很不利。而且,對于孩子來說,遇到挫折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來自爸爸媽媽的一個擁抱或依靠,如果在摔倒的時候爸爸媽媽選擇冷眼旁觀,一味地告訴他們“要堅強”,孩子內(nèi)心與爸爸媽媽的“聯(lián)結(jié)”就斷開了,時間長了,孩子心里會認為“我怎么樣爸爸媽媽都不會幫我”。有時候,孩子摔倒了放聲大哭,很有可能不是因為太疼了,而是因為被你的反應嚇哭了?!皨寢屵@么緊張,說明我真的摔得很重!哇~~~~”我們都知道,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比如“爬高高”,如果媽媽很緊張,時刻擔心孩子摔下來,一旦摔下來就驚慌失措,那么原本覺得沒什么的孩子也會變得很緊張,甚至由于媽媽的緊張情緒導致孩子不敢再嘗試了,而這個階段正是需要鍛煉大運動技能的好時機,錯過了可就不容易補回來了。可能你要問了,給孩子指出了問題的解決辦法,為什么還是錯的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當孩子瘋玩的時候我們不停地提醒幾乎沒用,當孩子真的摔倒了,更是對這種話不感冒。
摔倒了,孩子已經(jīng)很委屈啦,不給孩子一個緩沖時間,直接指出癥結(jié)所在的這種行為,像不像你家那位大“直男”?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他只會更委屈的呀。
而且,家長總把“慢點兒”“小心點兒”掛在嘴邊,幾乎不會起到提醒的作用,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耐煩,因為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你是魯莽的”“你做得不夠好”,換了誰都會覺得煩躁。其實,說了這么多,我們在談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孩子摔跤了”這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件,而是在談,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應該怎么應對?
細心的家長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是一個“挫折教育”的問題。
生活中孩子遇到的挫折太多了,除了“摔跤”,還會有“生病”“拔牙”“被欺負”“被批評”,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解決,很可能會給孩子的未來造成很大的傷害。我給大家總結(jié)了“5步法”,對于遇到挫折或者正在經(jīng)歷痛苦的孩子來說,幾乎是通用的(下文主要拿“孩子摔倒了”舉例)。先淡定并關(guān)切地問一句:“你還好嗎?摔得怎么樣?能自己起來嗎?”
如果寶寶沒什么事兒,就鼓勵他站起來;如果寶寶真的摔疼了,也不要太慌張,及時給寶寶幫助就好。無論孩子是正在“生病”“拔牙”還是已經(jīng)“被欺負”“被批評”了,切記,我們的反應不能太過焦急,不要指責,也不要抱怨。如果家長遇事能用積極的態(tài)度處理,孩子自然能習得勇往直前的勇氣;如果家長遇事只會用消極的態(tài)度處理,也就別怪孩子做事膽小、懦弱、怨天尤人了。如果孩子大哭不止,也不要強迫孩子停下來。
首先,幫助孩子描述情緒:“剛剛摔倒了,很疼對不對?”“馬上要拔牙了,你很害怕對不對?”然后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肯定:“如果很疼,可以在媽媽懷里哭一會兒?!?/p>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不止,你們一定很著急,不過這時候也要控制好情緒,溫和而堅定地告訴他“可以哭一會兒,但是要小聲一點哦~媽媽陪著你”;如果孩子的情緒實在太激動,首先要檢查是不是真的摔得很嚴重,嚴重就趕快去醫(yī)院,如果不嚴重可以先暫時抱離公眾場所。如果孩子對接下來的事情感到恐慌、害怕,比如拔牙,我見過太多孩子在拔牙的時候哭得撕心裂肺,醫(yī)生為了防止孩子亂動,就用帶子把孩子綁在床上。這跟“孩子摔倒怪地板”一樣,都是比較省事兒的做法,但其實這種方式不僅治標不治本,還會在其他維度上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傷害。孩子本來就很恐懼了,強行被綁起來只會加深他們的恐懼。大亨第一次拔牙的時候很害怕,我用在去拔牙路上的時間給他做了心理建設(shè):“嗯,拔牙確實挺疼的。不過醫(yī)生會給你打麻藥的,就不會很疼了?!?/section>我繼續(xù)對他說:“你現(xiàn)在的那顆蛀牙已經(jīng)被好多牙齒細菌侵占了,如果不拔掉還會傷害到其他的牙齒。不過你放心哦,醫(yī)生都會幫你處理得妥妥的~”我剛說完,大亨就沒那么害怕了,挺著胸脯干脆地點了點頭:“嗯!我會好好配合醫(yī)生的!”你看,當孩子表現(xiàn)出很恐懼的時候,任何要挾和強硬都是沒有用的,沒有什么能比“平靜而坦誠地告訴他原因讓他安心”效果更好的了。如果孩子沒有什么恐懼,僅僅是因為“摔倒了很疼”“被批評了很委屈”,那就給他一個擁抱吧,讓他知道,無論什么時候爸爸媽媽都會陪著他,給他支持。心里有了安全感,才會變得更勇敢。
(對了,小步正好有門繪本課,是由著名的繪本專家李一慢老師主導研發(fā)的,里面有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管理的內(nèi)容,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內(nèi)容,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翻到文章的最下面,點擊海報,再按照年齡選課,就可以免費試聽了。)
跤不能白摔,及時復盤才是王道。
對于大齡孩子只要耐心地跟他探討“你覺得是因為什么才摔倒的呢?”“下回怎么做呢?”就好;對于小齡孩子來說,讓他們理解自己摔倒的前因后果,難度實在有點高。
我們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演一遍“案發(fā)經(jīng)過”。孩子就會明白:“哦,原來是因為我跑起來的時候沒看見地上的玩具車,腳踩上滑倒了,所以我才摔倒了?!?/section>大亨很小的時候總會摔跤,一般每次在復盤之后我都會加一句“你雖然摔得很疼,但還是堅持自己爬起來了,媽媽覺得這樣做很棒!”他現(xiàn)在根本不拿摔跤當回事兒了,摔倒了立刻爬起來,也會自嘲地哈哈大笑,轉(zhuǎn)身就奔著目標又跑起來了。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經(jīng)歷痛苦,無論是摔跤、拔牙、生病、被批評、被欺負……都要記得,這絕不僅僅是當下一個小事件,這可能關(guān)乎孩子對未來遇到挫折時采用什么樣的處理方法。是積極面對?還是怨天尤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時候第一次摔跤、第一次生病、第一次拔牙、第一次被欺負、第一次被批評時,爸爸媽媽的反應。那些從小被父母無條件愛過,被積極態(tài)度影響著的孩子,終將擁有溫柔且堅硬的鎧甲。好啦,今天就說這么多啦,歡迎留言區(qū)繼續(xù)交流哦~
上文提到的繪本課就在這里了!DEEP課用戶專享優(yōu)惠價在12月1日截止,感興趣的家長可要抓緊時間,不要錯過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