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親的時候是真親,打的時候也是真打,這脾氣一上來,我也是控制不住,打完又后悔?!?/section>
多少父母,打的時候恨不得“眼不見心不煩”,打完又追悔莫及。近日,深圳龍崗一母親懷疑女兒偷了自己28元便動手打女兒,導致女兒死亡。就像網(wǎng)友們說的:教育方式不對,打孩子是錯誤的,再生氣也不能動手。
“孩子才是最可憐的,她來這世上還沒享過福,她的一切就被扼殺在親生母親的情緒中?!?/section>
“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談不上對孩子的正確教育。”
很多時候,在大人眼中,孩子怎么都不對,但細細想來,孩子的“所作所為”都是自己的縮影。有的家長脾氣上來,就對孩子“拳打腳踢”,有的家長為了唬住孩子,這打一下,那敲一下。其實,看似不重要的部位,卻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尤其是這4個部位,家長再生氣也不能打!街頭巷口算是家長們的“帶娃情報局”,一大早,巷子口就“三五成群”的炸開了鍋。“哎,你聽說沒?那誰家小孩今天去醫(yī)院了,據(jù)說是因為他媽指著他的太陽穴敲了幾下,這孩子一下子頭昏腦漲的,給暈倒了,可給家長嚇壞了,急忙送醫(yī)院了?!?/section>“是嗎?醫(yī)生怎么說的呀,就因為家長敲打了太陽穴啊?”“是啊,醫(yī)生說因為孩子的眶內(nèi)壁比較薄,在外力沖擊下,會產(chǎn)生一定的震蕩,可能出現(xiàn)骨折,對視神經(jīng)發(fā)育不良?!?/section>“不僅這樣,孩子可能會因為你的“輕輕”一敲打,引發(fā)失明都有可能呢!”“哎呀,我都沒在意過這些,有時候脾氣一大,就指哪兒打哪兒了,這我以后可不敢了?!?/section>
其實,人體的太陽穴的厚度是整個顱骨中最薄弱,才短短一兩毫米,孩子更是如此。各位家長要多加注意,堅決不能碰孩子的“神氣”聚集之地,以防引發(fā)危險。看著沒做完作業(yè)的孩子,凌媽媽很是生氣,順手打了女兒后腦勺一下,去把孩子送上死亡之路。像凌媽一樣,很多家長都會隨手拍打孩子,無論是后腦勺還是頭部,都是家長最“順手”的部位。但其實,頭部是孩子比較脆弱的部位,一巴掌打過去,很可能會使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輕微的會腦震蕩,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癲癇等疾病。尤其是后腦勺,后腦勺內(nèi)有小腦、腦干等重要部位,下方是顱頸交界處。擊打后腦勺可以導致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高位截癱、意識不清等嚴重后果。此外,呼吸中樞也在那里,打這個部位,很容易引起呼吸中樞的震蕩,會影響呼吸、心跳、體溫等神經(jīng)中樞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很多家長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稍有不順,便在孩子后腦勺上一拍,殊不知,家長順手一拍,卻會奪走孩子的性命。希望各位家長,謹記“知識點”,切勿將“惡魔之手”伸向孩子的后腦勺!如果說身體上看著最“挨得住打”的部位,家長們是不是都會“瞄準”孩子的后背“出擊”。很多孩子,躲過了家長的“腦攻擊”、“點穴手”,卻倒在了家長的“后背殺”上。但家長們?nèi)f萬沒想到的是,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主要分布在后背,毆打孩子后背,易使其神經(jīng)受到損傷。在打孩子后背的時候,孩子看似只是添了幾道皮肉傷,殊不知,還會觸及神經(jīng)。而且孩子的脊髓和脊柱發(fā)育得還都不健全,如果用力打還容易脊髓損傷。不僅如此,后背同時還緊貼著五臟和六腑,如果大人下手重的話,很可能會給孩子后背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傷害,甚至會使脾臟受傷。鄰居家的木木,就是在爸爸的“后背殺'下長大的,一開始除了疼,沒別的反應,但沒想到,年紀稍長,脾臟卻出了問題。家長和孩子也是滿頭霧水,覺得孩子年紀輕輕,怎么會脾臟有問題?帶著疑問和不解來到醫(yī)院的一家人,在檢查后才發(fā)現(xiàn),孩子長期的挨打損傷到了內(nèi)臟。這時的爸爸,沉默不語,媽媽一旁埋怨落淚,當時只是想讓孩子長記性,這下可怎么辦?
“打孩子——長記性”,是很多家長“根深蒂固”的終極武器。就算達到了,也會像木木一樣身體損傷不說,心里對家長的“恨意”怎么會少?家長無論多么生氣,都不可直擊孩子的后背,也是給自己留個“后背”依靠。打巴掌是很多家長“信手拈來”的動作,在成長路上,挨過巴掌的孩子不計其數(shù)。其實,耳根深處是腦干和脊髓連接部位,擰耳朵、打巴掌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發(fā)育,嚴重時會導致孩子耳膜受損 。就像知乎網(wǎng)友的提問:一巴掌會把孩子的耳朵致聾嗎?
答案是有可能的,因為“遲發(fā)性耳聾基因”既是“一巴掌打聾基因”,臨場表現(xiàn)為程度不等的耳聾。家長的一巴掌,不僅會讓孩子生理受傷,更會在孩子心里留下很深的陰影。很多孩子,因為家長的一巴掌開始由“愛”變“恨”,和家長漸行漸遠。家長要想讓孩子真的聽得進去,就不要用損傷孩子尊嚴的方式打孩子。很多孩子在和家長吵架時,常會說:”打啊,你不就喜歡打我嗎?你還會什么呀?”
換句話說,孩子這樣的表達說明:在孩子心里,他已經(jīng)不再懼怕“被打”這件事了。因為“挨打”變成常事,他們心里早就沒了畏懼,只有心寒。打孩子的行為本就適得其反,完全達不到家長想要“打孩子——他反思”的效果。其實,家長的“氣”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在乎,才會失控。但失控之后,卻沒有后悔藥可吃,打了孩子之后,傷害就切實的發(fā)生了,再難挽回。心理學家羅納德說:“暴風雨般的情緒,持續(xù)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爆發(fā)時摧毀一切,但過后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換句話說,家長在生氣時,可以先保持深呼吸,默數(shù)12下,讓自己的情緒變得穩(wěn)定,之后再處理事情。何炅曾在《朋友請聽好》里說過:“ 事情不會壓垮一個人,但情緒會壓垮一個人,所以不要被情緒所綁架 ”。
仔細想想,你眼中孩子的那些“天塌下來”,必須用打的方式解決的事情,真的有那么“大”嗎?很多時候,孩子的“錯誤”就像放大鏡一樣,家長的情緒,只是被孩子的“錯誤”放大了出來,連帶著生活中的瑣碎,一起發(fā)泄在孩子身上。家長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作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fā)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家長是否現(xiàn)在還曾記得,自己挨過的打罵?其實,不管是這4個部位,還是其他,打孩子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教育方法。希望各位家長,能給孩子一個溫馨健康的成長回憶,切莫用一雙手毀了一個人!作者:朗讀君,來源:朗讀君語文(ID:langdu150),每日分享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各科學習資料和家長教育心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