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隨祖先生是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對古璽印研究有素。11月18日下午在收藏講座上,他非常清晰地講述了古璽印的發(fā)展變化。 他首先給古璽印界定了一個范圍:從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年)到鴉片戰(zhàn)爭(1840年)以前。他要講的就是這個時期的璽印,并且不包括明清流派印和宋以來的書畫鑒藏印、款印,因為這些一般不列在古璽印的范圍之內(nèi)。 我國對古璽印的研究主要發(fā)展于近百年來。如對戰(zhàn)國古璽文字的識別,清中晚期還相當朦朧,概稱作古文、奇文,隨著本世紀初甲骨、竹簡、青銅器的大量出土,對這種古璽文字(通稱六國文字)開始識別,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學者(識別和釋讀印章上的契丹文、八思巴文、巴蜀文、古梵文,也是近百年的成果)。又如以前認為戰(zhàn)國官印只有白文,沒有朱文,后經(jīng)征集,發(fā)現(xiàn)黃河下游地區(qū)也有朱文官印,廓清了一個事實。再如從前把秦到隋唐以前的印都叫漢印,近三十年才區(qū)分開來,有一本《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的書(羅福頤主編,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就是第一部按時代區(qū)分古印的書。漢代璽印規(guī)格是統(tǒng)一的,國君、百姓都是2.4×2.4厘米,稱為“方寸”。隋唐以后官印逐步加大,但因為一直未正式發(fā)現(xiàn),認識模糊。現(xiàn)在收集了許多隋唐印,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同時還有個重要發(fā)現(xiàn),找到了印紐的過渡期。漢印印紐有橋形紐、龜形紐等,宋元是直把紐,其間的隋唐印紐必有個過渡期,怎樣過渡的呢?它的印鼻是圓的,有穿孔,而且逐漸從大變小,從寬變窄,孔也相應(yīng)變小(唐時更小,更纖細)。到了南宋,印紐細得就像個扁柱子了。羅先生講時舉著一本圖冊,看了圖更加清楚了。 印章起源跟商品社會的出現(xiàn)、跟社會需要交流關(guān)系密切。不相識的人相互怎樣取信?只有憑信物,印章于是應(yīng)運而生。所以古人說:“印,信也?!庇≌略诠糯鐣须m不能和青銅器、禮器相比,但地位也很重要。至于印章代表某種權(quán)力,是后來派生出來的意思,開初并非如此。最早的印章有人說是殷商的三方印,但鑒于證據(jù)非常孤立,本著“孤證不信”的原則,只好存疑。我們見到的最早的印是戰(zhàn)國印,羅先生指示我們看圖,有烙?。t后蓋在馬身上),有“富昌韓君”印等,有的已經(jīng)非常精致。秦代官私印開始用“田字格”,字與字之間有界格,文字趨于規(guī)整,但不失自然美。西漢初期文字更規(guī)整,“田字格”仍然保留。 羅先生還為我們講了一種印,這種印的印文通常是這樣的:“建明德,子千億,保萬年,治無極”;“修功德,以俟賢,世業(yè)興,令名存”。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來這是用來殉葬的,是給死人用的。清朝時有人不懂,還有仿刻一方,帶在身上的,實成笑話。實際上古代有制度,官員免職或死在任上,官印都要上繳,但可申請刻一方印來殉葬。這種印多少都帶有急就章的味道。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印章,許多都不是實用品,而是殉葬品。真正實用的印章都是帶封泥的,字非常規(guī)整。同其他古物一樣,古印也有贗品,造假手段不外乎:一、或是看到過真印或印譜,仿照做個假的,但大小可能失真(印譜比原件放大了);二、或是原作文字風格有力,仿刻則松散、柔軟,不及原作(印文風格是鑒定印章最根本的要素);三、或是改動原作個把字(如把“舞陽丞印”改為“舞陽令印”),企圖蒙混過去。這些只要見多識廣,通過比較,都是可以識破的。 |
|
古璽印的發(fā)展變化 |
|
羅隨祖先生是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對古璽印研究有素。11月18日下午在收藏講座上,他非常清晰地講述了古璽印的發(fā)展變化。 他首先給古璽印界定了一個范圍:從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年)到鴉片戰(zhàn)爭(1840年)以前。他要講的就是這個時期的璽印,并且不包括明清流派印和宋以來的書畫鑒藏印、款印,因為這些一般不列在古璽印的范圍之內(nèi)。 我國對古璽印的研究主要發(fā)展于近百年來。如對戰(zhàn)國古璽文字的識別,清中晚期還相當朦朧,概稱作古文、奇文,隨著本世紀初甲骨、竹簡、青銅器的大量出土,對這種古璽文字(通稱六國文字)開始識別,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學者(識別和釋讀印章上的契丹文、八思巴文、巴蜀文、古梵文,也是近百年的成果)。又如以前認為戰(zhàn)國官印只有白文,沒有朱文,后經(jīng)征集,發(fā)現(xiàn)黃河下游地區(qū)也有朱文官印,廓清了一個事實。再如從前把秦到隋唐以前的印都叫漢印,近三十年才區(qū)分開來,有一本《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的書(羅福頤主編,文物出版社1987年出版),就是第一部按時代區(qū)分古印的書。漢代璽印規(guī)格是統(tǒng)一的,國君、百姓都是2.4×2.4厘米,稱為“方寸”。隋唐以后官印逐步加大,但因為一直未正式發(fā)現(xiàn),認識模糊。現(xiàn)在收集了許多隋唐印,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同時還有個重要發(fā)現(xiàn),找到了印紐的過渡期。漢印印紐有橋形紐、龜形紐等,宋元是直把紐,其間的隋唐印紐必有個過渡期,怎樣過渡的呢?它的印鼻是圓的,有穿孔,而且逐漸從大變小,從寬變窄,孔也相應(yīng)變小(唐時更小,更纖細)。到了南宋,印紐細得就像個扁柱子了。羅先生講時舉著一本圖冊,看了圖更加清楚了。 印章起源跟商品社會的出現(xiàn)、跟社會需要交流關(guān)系密切。不相識的人相互怎樣取信?只有憑信物,印章于是應(yīng)運而生。所以古人說:“印,信也?!庇≌略诠糯鐣须m不能和青銅器、禮器相比,但地位也很重要。至于印章代表某種權(quán)力,是后來派生出來的意思,開初并非如此。最早的印章有人說是殷商的三方印,但鑒于證據(jù)非常孤立,本著“孤證不信”的原則,只好存疑。我們見到的最早的印是戰(zhàn)國印,羅先生指示我們看圖,有烙?。t后蓋在馬身上),有“富昌韓君”印等,有的已經(jīng)非常精致。秦代官私印開始用“田字格”,字與字之間有界格,文字趨于規(guī)整,但不失自然美。西漢初期文字更規(guī)整,“田字格”仍然保留。 羅先生還為我們講了一種印,這種印的印文通常是這樣的:“建明德,子千億,保萬年,治無極”;“修功德,以俟賢,世業(yè)興,令名存”。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來這是用來殉葬的,是給死人用的。清朝時有人不懂,還有仿刻一方,帶在身上的,實成笑話。實際上古代有制度,官員免職或死在任上,官印都要上繳,但可申請刻一方印來殉葬。這種印多少都帶有急就章的味道。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印章,許多都不是實用品,而是殉葬品。真正實用的印章都是帶封泥的,字非常規(guī)整。同其他古物一樣,古印也有贗品,造假手段不外乎:一、或是看到過真印或印譜,仿照做個假的,但大小可能失真(印譜比原件放大了);二、或是原作文字風格有力,仿刻則松散、柔軟,不及原作(印文風格是鑒定印章最根本的要素);三、或是改動原作個把字(如把“舞陽丞印”改為“舞陽令印”),企圖蒙混過去。這些只要見多識廣,通過比較,都是可以識破的。 |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