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問題?
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 每天的信息來源于哪里,自己的知識來源于哪里
2、 每天的注意力放在哪里,精力在哪里,收益就在哪里
有這樣一句話:“你做什么樣的事,就是什么樣的人。你是什么樣的人與你怎么想無關?!?/p>
現(xiàn)在回憶起來,是不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信息來源于上班同事交流、朋友聊天、看短視頻、或者新聞網(wǎng)站,還有其他的途徑嗎?會不會去訂閱高級雜志,比如《商業(yè)周刊》《經(jīng)濟學人》《財經(jīng)》……;經(jīng)常閱讀有成就的人的書籍,教科書,還有歷史?為什么要去閱讀好的書籍和高級刊物呢?
想一想,每個人都擁有一樣的大腦,但行為是完全不一樣的。
重點就是大腦——元認知,也就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精力。
精力是有限的,能干A事,就做不了B事,而且精力集中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之中說到,人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元認知,元認知是一切學習與進步的最底層和最根本的能力。元認知也可以理解成我們的CPU,要不斷保持更新與進步,當知識能力儲備到一個階層,賺錢是附帶的。
那到底如何思考呢?
什么是思考?思考是思維的一種探索活動,思考源于主體對意向信息進行加工。就是看見一條消息、一則新聞、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有自己的見地和感想。
發(fā)現(xiàn)什么?就是思考一定要有輸入,才會有輸出。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簡單地理解成輸出就是思考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把它寫下來。
所以,輸入很重要,輸入來源更重要。在選擇信息來源的時候,一定要是高質量的(保證源頭是好書籍),就像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剛開始的時候,產(chǎn)生的想法不多,或者沒有想法,因為剛剛開始,大腦神經(jīng)元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建立鏈接。從畢業(yè)至今,加入社會,有多久沒摸書,對書是有抵抗情緒的,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輸出,可以寫自己之前的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自己的收獲,有什么好的東西,給別人帶來價值的東西,都可以寫出來,那這就是思考。更深層點,就是通過這件事,或者這個關鍵概念,除了這塊可以用,其他哪塊還可以用?這便是知識要用出來,才有價值。
當然輸出不了內容,是因為輸入太少。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大量的閱讀,主題閱讀,學好一個概念,產(chǎn)生思考,用在哪,再去學習另外一個概念。
其實,每個人都有靈光乍現(xiàn)的時刻,哎呀時刻,那就是思考產(chǎn)生的洞見。
當去獲取信息時,要對大腦進行分門別類,什么是道、法、術、器,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調用大腦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什么知識是底層最重要的知識?教科書的知識,歷史的知識,自己用得上的知識。這種思考的能力,一旦啟用,就會越用越強,產(chǎn)生復利。還有二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學會產(chǎn)品能力和營銷能力,也是底層知識。
為什么人不愿思考呢?
所有人都不愿意學習和思考,為什么?人性天生懶惰。在丹尼爾.卡尼曼的書籍《思考快與慢》說到,人的大腦分為系統(tǒng)1和系統(tǒng)2,系統(tǒng)1負責直覺,不經(jīng)思考做出選擇,比如刷短視頻;系統(tǒng)2需要思考,耗費精力,比如看書就耗費精力。理解自己的大腦,克服人性弱點,理性學習和思考,提升大腦的元認知。
在有限的生命,提升元認知,讓自己達到另外一個維度,唯有學習與思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