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悅來悅曼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熏爐有一些是青瓷制作而成,三足或五足的穩(wěn)重造型已和目前可見的香爐十分接近,且附有造型優(yōu)雅、做工精巧的旋紋把手,簡單而瑩潤彩釉熏爐,展現(xiàn)當時崇尚古樸自然的風氣。
另外,當時也流行一種罐形銅熏爐,它的式樣從早期造型簡單的圓腹鏤孔,沒有承柱和底盤的罐形,到小口鼓腹有孔,粗短而直的圓柱形承柱,寬沿盤形承座的罐形熏爐?;旧线@時期熏爐造型的發(fā)展是由簡單到繁復精細,通風口等細部的設(shè)計也越來越適合各種香料焚燒。
隋唐時期
因為佛教盛行、經(jīng)濟富裕且開始有外國香料的大量流通,香器設(shè)計也開始有新的式樣。與前代相比,隋唐時期香爐的造型呈現(xiàn)“輕型化”的特點,絕大多數(shù)的熏爐不再帶有承盤。比較多見的圈足爐及足部較高的四足、五足爐,佛教風格的佛塔式爐等。香具色彩飾豐富、有青瓷、白瓷、彩瓷、釉上彩等。許多器形華美的玉、金、銀、鎏金銀、白銅香爐,常以錘擊、澆鑄成型,再施以切削、拋光、焊接、鉚、鍍、刻鑿等工藝,金銀玉器加工工藝精湛絕倫。
仿古博山爐
雖少見唐三彩香爐,但有出現(xiàn)一些不是用銅制做爐體,改用金、銀、玉等材質(zhì)來制作,但造型卻模仿博山爐,外觀更加華美外放。
熏 球
唐代依然沿襲并廣泛流行漢代就有的熏球,多為雕鏤精美的鎏金銀、銅熏球,可外出時提帶,也可懸掛于室內(nèi),或在被褥中暖被熏香。
香 斗
唐代還流行香斗,即長柄手爐,這是一種質(zhì)地為金屬器或鎏金銀器的帶長柄手爐,主要出現(xiàn)在宗教儀式的場合,可以站立或出行時托握使用。在敦煌的引路菩薩圖及羅漢壁畫里,常見畫中禮佛的羅漢、菩薩或供養(yǎng)都手持著香斗。
隋代青釉瓷熏爐
爐蓋由鑲嵌聯(lián)珠紋的孔雀翎紋葉片粘貼而成,中間托舉一枚寶珠。爐座上半部由仰蓮組成,爐座下半部由覆蓮組成。此爐造型開合有度,彰顯了雍容華貴之氣。
唐代鎏金銀熏爐
唐代蓮葉陶熏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