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上,深圳一名10個月大的男嬰,因被父母逗趣,喂食了一個葡萄后噎住,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而在去年,西安某網(wǎng)友發(fā)微博稱“閨蜜的兩歲半娃被親戚開玩笑時喂了個開心果,導致呼吸不暢而死亡”。家長身邊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逗孩子的事情,比如給幼兒喝酒、欺騙孩子稱父母不愛他了等等,這樣的行為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響。
1 大人聚會拿孩子開玩笑 一群親友在餐館吃飯,首先是孩子的爸爸指著與自己同齡的朋友,笑著對只有四五歲的男孩說:“兒子,叫哥哥!” 這名朋友則笑著對孩子說:“不能叫哥哥,叫伯伯!”孩子爸爸繼續(xù)逗孩子:“叫哥哥!”在這一聲聲“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得不知所措。
隨后,爸爸的朋友掏出一個紅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說:“叫聲伯伯,這個紅包便給你?!焙⒆硬恢赖降自摻醒矍斑@個男人“伯伯”還是“哥哥”,猶疑著不吭聲,也不伸手接紅包。父親的朋友則說:“不叫伯伯啊,那這個紅包不給你了?!币慌缘陌⒁虅t走到男孩身邊,蹲下來問道:“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币姾⒆硬焕?,阿姨繼續(xù)逗:“你不說啊,那你就是女孩啦!”
最終,孩子“哇”的一聲被嚇哭了,一桌子大人終于心滿意足地全笑了。
小編點評
拿性別打趣易使孩子自我懷疑
家長或者朋友反復詢問孩子的性別,并看孩子的反應,大人覺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這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取笑和逗弄。特別是3到6歲的兒童,如果已經(jīng)有了性別意識后,再這樣詢問他們,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產(chǎn)生懷疑,有的孩子則會想:“你為什么要這么問,是不是我做錯什么了?”當孩子被愚弄的時候,家長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愚弄。不要因為礙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更不要勸自己的孩子,或者去替那些逗孩子的人解釋,那樣會讓孩子感覺到孤立,連父母都不能理解和支持他。
2
以“爸爸媽媽不愛你了”嚇唬孩子
隨著二胎政策的逐漸放開,很多家庭決定要兩個孩子的不在少數(shù)。張女士說,家里是雙獨,所以在女兒4歲的時候,她生了家中的老二,家里的注意力也全部轉(zhuǎn)到了小寶寶身上。
“鄰居們有時候會逗孩子,‘你媽媽會更愛小弟弟,不管你了怎么辦?’”張女士說,每逢有鄰居這樣問,女兒就會眼巴巴地看著自己,表情非常可憐。她說,雖然知道鄰居們只是逗孩子,沒有惡意,但是聽了還是不舒服,她更能理解女兒可憐的心情。
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盡管不能抱孩子,公公婆婆還不允許女兒到屋里來打擾媽媽,她還是堅持把門打開,每天吃飯的時候堅持讓女兒和自己一起吃?!斑@樣孩子心里會好受些”。張女士說,不然真的覺得會對大女兒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她說,有時候別人說多了,女兒心里終歸是會難過的。
張女士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真實的傷害已經(jīng)對她的女兒甜甜曾經(jīng)產(chǎn)生了心理陰影。在弟弟的滿月酒上,一位姨媽對甜甜說:“你媽媽有了弟弟,今后只愛你弟弟,不愛你了。”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最恐懼的事情莫過于失去媽媽的愛了。一句“你媽媽只愛弟弟,不愛你了”對于孩子來說無異于是晴天霹靂。在此后的幾個月內(nèi),這個疑問一直讓甜甜糾結(jié)、恐懼和不安。似乎是恨這個小小的嬰兒奪走了媽媽的愛,甜甜經(jīng)常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打弟弟,到后來甚至發(fā)展到當著大人面就會無緣無故地打弟弟、掐弟弟?!?/span>
小編點評
過分強調(diào)會造成恐慌心理
隨著二胎政策的逐漸放開,的確已經(jīng)有不少家庭擁有兩個孩子,這也需要家長格外關(guān)注第一個孩子的情緒。如果有家人或者朋友對孩子說“你父母將來會不疼你了”這樣的話,會對孩子更多造成的是恐慌而不僅僅是傷害。此時,父母要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最好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緩解孩子內(nèi)心的恐慌。
部分占有欲很強的孩子會有嫉妒心理,認為弟弟或妹妹的到來分享了父母的愛。他們會出現(xiàn)打弟弟妹妹的情況,這其實是一種報復行為。但是,一旦過了這個年齡段,會有一個心理成熟期,他們也會產(chǎn)生愧疚心理,慢慢接受弟弟妹妹。
3
父母決定強制孩子接受
三歲的珍珍特別喜歡一個叫“珍妮”的洋娃娃,無論走到哪兒都要隨身攜帶。這天父母帶著珍珍去親戚家做客,和珍珍同齡的瑤瑤也很喜歡“珍妮”,試圖從珍珍手中搶奪,結(jié)果平日文靜的珍珍死活不撒手,兩個孩子扭打在了一起。
珍珍爸爸趕忙把倆孩子拉開,嚴肅地要求珍珍把洋娃娃給同伴玩一會兒:“一直教你要學會分享,怎么可以這么自私?”說罷強行從珍珍手里搶下“珍妮”塞給其他小朋友,其他親友也在一旁幫腔:“哎呀,珍珍那么多的玩具,給一個讓姐姐玩一會兒吧?!?/span>
珍珍哭得很傷心,而且一直賭氣,再也不愿碰自己最心愛的玩具“珍妮”了?! ?/span>
小編點評
單純灌輸效果不一定好
對于很多家長不停給孩子灌輸“父母的決定是對的”這樣的想法,其實這些行為,往往是家長出于自己的愛心,在生活中灌輸給孩子的,其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少走彎路,但是,這在孩子身上所產(chǎn)生的效果有時候與初衷是相違背的。家長更多的是注重灌輸、說教,而少了言傳身教。有的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卻要求孩子,孩子會認為:你都沒有做到,為什么要要求我,孩子沒有看到正確的行為。
對于3到6歲的孩子,更適合在情境中學習。即便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要求一致,但是如果言語過多,不如直接教給孩子應該怎么去做。比如說,孩子剛剛學會穿鞋時,經(jīng)常把左右腳穿反。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說穿反了,不如直接把孩子的鞋脫下來,把兩只鞋換一下,更會讓孩子記得住。對于低齡段的孩子,他們不是故意調(diào)皮搗蛋,而是必須給孩子一個學習的過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