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多數(shù)人對藻井這個詞非常陌生,可是你一定見過它。在紫禁城宏偉的宮殿之上,在佛教寺廟莊嚴的神座之上,那些精美絕倫的繁復(fù)屋頂,配以各種花紋、雕刻和彩繪,令你頭暈?zāi)垦5?,就是藻井?/span>
說簡單點,藻井就是一種高級天花,是室內(nèi)頂棚裝飾,呈向上隆起的井狀,形式有方、有矩,有八角、圓形等,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主要分布在皇家宮殿(故宮)、敕建敕封寺廟、陵寢碑亭等地方,只在尊貴的建筑使用,象征天宇的崇高,具有神圣的意義。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藻井上出現(xiàn)了一些具有西域特色或者佛教風(fēng)格的新紋飾,穹頂上的符號述說著不同時代的宗教文化,具有一種“從人間通向天庭” 的象征意義。
另外,藻井還包含了中國的哲學(xué)思維。井中有水,水火相克,借以防火。據(jù)《風(fēng)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睎|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這些美麗的藻井,既是地位的象征,又是文化的記錄,更承載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建筑觀。
藻井的歷史溯源
早在古人穴居時,就在洞穴頂上開洞以納光、通光、上下出入,《禮記.禮運》記載:“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巢?!逼渫庑蜗駛€凹進的井,“井”加上藻文飾樣,所以稱為藻井。
藻井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時期的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頂部的石雕蓮花。漢代至唐初,方井中也繪有倒懸蓮花。發(fā)展至宋朝,有一本叫做《營造法式》的古籍明確將天花分為三類:平閣、平基和藻井。
明代之后,藻井的發(fā)展由簡而繁,極盡精巧和富麗堂皇,規(guī)模增大,頂心用以象征天國的明鏡增大,周圍放置蓮瓣,中心繪云龍。到了清代,明鏡越來越大,并且懸垂吊燈,龍紋雕刻也越來越多,還形成了雕刻生動的蟠龍,于是便把藻井改稱為“龍井”了。
藻井的分類
藻井按其方井結(jié)構(gòu)和中心紋樣主要可分為五類:
方井套疊藻井,是北朝平棋圖案的遺風(fēng),保留了方井套疊框架的結(jié)構(gòu),井內(nèi)紋樣卻有多樣變化。
盤莖蓮花藻井,是隋代獨有的一種藻井,井內(nèi)是一八瓣大蓮花,蓮花周圍盤繞變形莖蔓忍冬紋。井外有圓形連珠紋、忍冬紋、白珠紋三道邊飾,長、大精美的三角紋垂幔。 隋代藻井作品沒有程式,形象新穎,千邊萬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飛天蓮花藻井,井心較寬大,大蓮花周圍畫若干飛天繞蓮花飛翔,此類藻井裝飾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間,讓人有一種舉首高望空曠遼闊的感覺。
雙龍蓮花藻井,井心蓮花兩側(cè)畫作二龍戲珠狀,藻井四周畫十六飛天撒花奏樂,內(nèi)外呼應(yīng),有強烈的動感。
大蓮花藻井,井內(nèi)只畫一朵大蓮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邊飾層次較多,簡練清新。
最具特色的藻井
太和殿也就是紫禁城的“金鑾殿”,是明清兩代帝王舉行大朝會的地方。因此,太和殿的天花藻井充分體現(xiàn)了皇權(quán)至高無上的地位,藻井中巨龍蟠臥,口銜寶珠,覆以黃色琉璃瓦,以示太和殿為天下最中。開間與進深用九五象征帝王九五至尊;以彩繪象龍,象征帝王為真龍?zhí)熳印?/span>
天壇祈年殿是清王朝舉行祈谷典禮的神殿。殿中中間四根楹柱叫通天柱,古鏡式的柱礎(chǔ),海水寶相花的柱身,瀝粉堆金,支撐著殿頂中央的“九龍藻井”。九龍藻井與室內(nèi)陸面的一塊龍鳳石上下呼應(yīng),這便是“龍鳳石”,即“龍鳳呈祥”,形成天地對應(yīng)的局面。
智化寺最早是明代太監(jiān)王振的家廟。為避人口舌,王振向明英宗請求修建智化寺的圣旨,后由明英宗賜名為“報恩智化禪寺”。智化寺的萬佛閣藻井選用上等的楠木雕琢而成,環(huán)雕游龍,中央圓心,精美絕倫,寓意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智化寺藻井是我國建筑藝術(shù)的一絕,它造件之繁復(fù)、層數(shù)之多堪稱我國的“藻井之最”。
隆福寺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25年),清雍正九年重修。隆福寺藻井獨特精致,因為隆福寺正覺殿藻井的中心繪制了一幅天文圖。圖以北天極為中心圈出六個半徑不等的同心圓,畫面上另有二十八條赤經(jīng)線,穿過二十八宿距星而聯(lián)接內(nèi)外規(guī),為觀測者所在緯度見到的全天星象。
無數(shù)古代的建筑者,在藻井這片面積上,繪滿精美絕倫的圖案與華麗富貴的雕飾。仰望那令人炫目的藻井,頗有些“天外有天”的意境,是否也是古人對于通向天庭之路的向往與想象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