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的這一切都是夢幻,那會是什么樣子的?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們會怎么做?
對于兒時經歷的巨大創(chuàng)傷,我們是否需要再走過一遍那樣的過程,才能夠徹底的被療愈?
我非常喜歡《心理游戲》這部電影的精彩,和許多的轉折。同時,它也回答了上述的一些問題。
有的時候,想要療愈童年的創(chuàng)傷,最好的方法真的是去把那個時候的痛苦、驚恐、悲傷、羞愧等巨大的負向能量帶出來,讓現在已經有能力的我們再重新去經歷、面對一次,然后徹底的從它的魔咒中解放出來。
近來,關于原生家庭和童年創(chuàng)傷的話題屢見不鮮,仿佛人們遭遇的大半困境都是父母的錯,從深層性格,到外顯成就;從普通社交,到親密愛情,父母帶來的影響就像是一道永遠壓在你命運里的封印,逃不脫,忘不掉,你的整個人生的任何一部分都滲透著父母的控制力。多么不幸。
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把遇到的困難統統推回給父母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心理游戲》講述了這樣一個有關療愈童年創(chuàng)傷的故事。
億萬富翁尼可拉斯收到弟弟的一份生日禮物,消費者娛樂中心(CRS)俱樂部的游戲卡。游戲的內容為他量身定做,直指他內心深處的童年陰影、人際關系困境、婚姻創(chuàng)傷。
在漸漸深入“游戲”之后,尼可拉斯不僅與弟弟反目,屢遭背叛和生命的威脅, 父親在四十八歲生日時墜樓自殺的場景更是不斷在他頭腦里閃現……他決心要搞清游戲的策劃者究竟要把他引向何方。
這是最壞的開局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沒什么童年創(chuàng)傷比親眼目睹父親自殺更具有毀滅性了。
在尼可拉斯的記憶里,父親的最后影像,像一只軟弱無力大鳥在風中的墜落。
家人為了保護他而關上的那扇門,是尼可拉斯本能反應的一種象征。
因為無法承受這樣的沖擊,他選擇隔離創(chuàng)傷,也幾乎徹底阻斷他和這個世界的情感聯結,把對外面的恐懼永遠的壓抑在了心底。父親自殺的畫面在他的腦海里不斷的閃回,卻始終沒能獲得一個解釋。
父母是阻隔孩子與死亡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父母一方的自殺,便把孩子推進了喪親與面對死亡的雙重恐懼中。
際遇如此相似,人生卻如此不同
一個家庭里的兩個孩子,對相同的創(chuàng)傷事件表現出了迥異的應對方式。
理性回避派的哥哥尼可拉斯,住在舊金山富人街最大的一幢房子里。他是一位資產上億的金融家,更是每日沉浸在刻板無味的商業(yè)會晤的工作狂,有著叱咤商海的精準眼光和不近人情的鐵血手段。
又能怎樣呢?
孤零零插著一個蠟燭的麥芬,獨自哼起的生日快樂歌,他工作狂式的律己,看起來多么像是對生活的投降。
特別是當曾與他深愛的前妻打來電話祝他生日快樂的時候,他直白的表達了內心的絕望。
父親在四十八歲的時候自殺,而如今,自己的四十八歲生日讓他深感憎惡和恐慌。這就是為什么一個看起來掌控一切的人,內心卻如此的荒蕪。
這也使他的情感愈加淡漠,輕而易舉可以將輔助自己事業(yè)幾十年、父親的朋友掃地出門。
幸好,尼可拉斯還有一個和他共同經歷過童年創(chuàng)傷的弟弟,他在乎、信任、甚至是要求自己帶著父親的責任感去寵愛的康拉德。然而他不知道,這段他信心十足的關系同樣問題重重。
那個看起來軟弱、略帶叛逆,時時處于哥哥庇護下的弟弟,則更像是個討人喜愛的失敗者,在讀書期間就吸大麻,長大成人后仍貪玩任性,四處流浪,他勇于面對童年經歷的傷害,展現他的無助,不斷嘗試著如何將自己療愈。
這也為故事的結局,埋下了一個穩(wěn)固的伏筆。只有這樣的康拉德知道,尼可拉斯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壓抑創(chuàng)傷所帶來的恐懼和痛苦,能使人短暫的避免焦慮、緩解心理壓力。
被壓抑的痛苦經驗或沖突卻從未真正消失,而是在潛意識里侵蝕你的生活。
一場量身定做的治愈
CRS設計的游戲,其實是一個不斷讓主人公重復體會失去感的過程,層層遞進的剝掉尼可拉斯原本最為看重的東西,比如權利、身份、地位、金錢……他一直以為只有它們永遠不會離開自己,并藉此獲得安全感。
與此同時,他的生命也受了威脅,出乎意料的是,在求生與復仇的過程中,他開始真正審視自己從前高高在上的冰冷人生,人性中的善良、信任、理解、熱心、人情味在他身上開始緩慢復蘇。
在誤殺了弟弟之后,他終于在巨大的情感沖擊中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最珍惜、最不愿失去的。
他無法承受這樣的失去。
他選擇了父親一樣的方式告別。
當然,這不是結局。
把自己重置于困住我們的創(chuàng)傷情境中,是治療創(chuàng)傷的有效方式。
被治愈的渴望,是人性深處最強大的修復力量
這部電影為我們呈現出逼真的懸疑氣氛、以假亂真的表演、無數化險為夷的場面,不到電影結束的一刻,我們永遠不知道,這究竟是一場大團圓的暖心游戲,還是一個令人膽寒的陰謀。
最終皆大歡喜的輕松結局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康拉德為治愈哥哥的心病所付出的努力。
的確,作為一部懸疑片,這結局看起來不夠酷,似乎也沒那么有深度,但誰又能說,這不是我們在心底期盼過的,關于童年創(chuàng)傷的最溫情的結局呢?
導演大衛(wèi)·芬奇為我們剖開了人性的一道道脆弱的傷口,再帶領觀眾在主人公不斷的“失去”中,來縫合它。
創(chuàng)傷來自于外部世界的一次失控,我們可以做點什么,我們可以改變。
一個人沒有真正將內心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他的潛意識便不會停止通過各種方式試圖治愈自己。
本文由本平臺編輯整理
▼
點擊圖片,了解相關文章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