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說曹操(上)
何謂奸雄
前人在評價《三國志演義》人物的時候說:“劉先主奸而不雄,孫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獨一曹操耳?!保ㄚわw《古今小說評林》)他認為劉備是“奸而不雄”,孫權(quán)是“雄而不奸”,而曹操則是既奸且雄的奸雄。
“奸雄”是什么意思?作為貶義詞,它指惡人的魁首,也就是第一號的大奸大惡之人;后來引申為富于權(quán)詐、竊取高位的野心家。作為合成詞,它指既有奸偽權(quán)詐,又具雄才大略的鐵腕人物。
在歷史上,還在曹操在世的時候,人們就稱他為奸雄。《三國志》引用了當(dāng)時三位擅長于評價人物的著名的“風(fēng)鑒家”對曹操的評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孫盛《異同雜語》),這在《三國志演義》小說里同樣加以引用。
當(dāng)時橋玄和何颙不約而同地認為:曹操實為“命世之才”,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為曹操?!懊馈绷x同“名世”,“命世之才”即聲名顯赫于當(dāng)世的人才,這顯然含有褒揚的意思。
汝南人許劭擅長于“月旦評”,他對曹操的評價更值得我們注意。他當(dāng)著曹操的面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保ň硪弧秳⑿聰乜芰⒐Α罚?/p>
看來,一個人是能臣還是奸雄,并不取決于他內(nèi)在的個人道德品質(zhì),而取決于他外在的社會政治處境。同樣是曹操,同樣具備超人的智慧和人格品性,但他可能成為能臣,也可能成為奸雄,這首先要看他身處什么樣的時代環(huán)境。身處治世,他就是個能臣;身處亂世,他注定只能是個奸雄。現(xiàn)在他不幸處于漢末社會大動蕩的亂世,所以時勢造英雄,亂世造就奸雄。
既然曹操可以是能臣也可以是奸雄,那么“奸雄”就不是一個貶義詞,它跟“能臣”一樣是個褒義詞,至少是個中性詞。
我們注意到,在歷史上和小說中,許劭這句話都是當(dāng)面對曹操說的。曹操聽了以后是什么表情呢?小說里寫道,曹操聽了許劭的話以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居然“喜而謝之”(毛宗崗本《三國演義》根據(jù)史書,改作“聞言大喜”),曹操非常高興,還感謝許劭。
這就讓咱們非常奇怪。因為現(xiàn)在你要當(dāng)面對一個人說“您老先生是個奸雄”,他肯定認為這是對他莫大的人身侮辱,肯定非常生氣,非打你兩耳刮子不可——“我怎么是奸雄?說我是英雄,這可以,但絕不能說我是奸雄,那是對我的誹謗?!钡遣懿俾犜S劭說他是奸雄,卻“喜而謝之”,這說明當(dāng)時人們所說的“奸雄”,并不是貶義詞,恐怕更多地是褒義詞,至少是中性詞。
曹操是“雄”,是人中豪杰,但不是個“英雄”,而是個“奸雄”。這么來評價曹操,表現(xiàn)出中國古代在評價人物的時候往往看到他的雙重性?!都t樓夢》小說里,脂硯齋評語講到賈寶玉,就認為他“說不得好,說不得不好”。就是你說他好,好像也不對,他有不好的地方;可是你說他不好,好像也不對,他有好的地方。咱們閱讀曹操,也有同樣的感覺。
曹操是個非??蓯旱娜?,痛恨他,咱們可以痛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手刃此老賊”,把他殺了;但是你也會看到他有非??捎H、可敬、可慕的一面,也會非常佩服他,甚至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如果能拜曹操為師,也不枉人生一世。
這種復(fù)雜的感覺,實際上是小說給咱們提供的。所以咱們閱讀小說,閱讀曹操,就得同時注意,“奸”和“雄”怎么在他身上組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這么一個非常復(fù)雜的人物形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國志演義》小說在曹操一出場的時候,就給他定下了“奸雄”的基調(diào),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由于身處亂世,曹操只能是“奸雄”,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這么一種寫法,在顯性的層面上是對曹操形象的“定性”,引導(dǎo)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把曹操作為“奸雄”來讀;在隱性的層面上,小說也要展示,在群雄爭霸、逐鹿天下的漢末社會里,在他整個一生過程中,曹操怎么自我塑造,去完成奸雄這種獨特的個人品質(zhì)?
現(xiàn)在有一個特別時髦的說法:一位成功人士,當(dāng)他成功的時候,我們都會問他:“你有一個什么樣的心路歷程?”其實問的是他的成長過程。那么曹操這樣的奸雄,有一個什么樣的心路歷程呢?
奸雄的品格:心口如一之小人
?。ㄒ唬┢嫣氐某錾?/p>
咱們先從曹操的出身說起。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惫湃苏J為出身是要決定人的命運的。
曹操的出身相當(dāng)卑微,他的父親曹嵩本來不姓曹,姓夏侯氏,為了巴結(jié)權(quán)貴,認了中常侍曹騰為義父,所以冒姓曹。這么說起來,夏侯淵、夏侯惇都是曹操的直系親戚,是他的堂兄弟這一輩的。
中常侍又叫中臣侍,是宦官名?;鹿僭诔?dāng)中,一方面地位很高,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另一方面地位又很低,是皇家的奴才。所以陳琳代袁紹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中,就說曹操是“贅閹遺丑”,即他是太監(jiān)遺留下來的很丑陋的那么一種人。這是揭家底兒的話,一針見血,刺痛了曹操的自尊心。
曹操從來諱言他這種太監(jiān)義子的出身,他標(biāo)榜自己是漢高祖劉邦時期著名的宰相曹參的后裔。實際上他本家并不姓曹,但他偏要這么標(biāo)榜,這真是拉虎皮做大旗,聊以自寬自慰。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很看重自己的出身,他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同時又有強烈的自尊心——我雖然出身不高,我的成分不好,但是我有本事,我要用自己的本事去改變我的社會地位。雖然曹參不是我的祖先,但是我可以借助于社會地位的提高,去接續(xù)這個祖先的家譜。
這是曹操的一種心態(tài)。正是這種心態(tài),使曹操具有埋頭苦干的精神、發(fā)奮進取的精神,也賦予他那種粗野質(zhì)樸的做人作風(fēng)。反正出身不高,我愛怎么做就怎么做,沒有任何心理負擔(dān)。
這跟劉備、孫權(quán)的出身完全不一樣。劉備雖然“織履販席”,是織草鞋、賣席子的小販,社會地位很低,但他的血統(tǒng)特別純正,跟皇族一脈相承。孫權(quán)是諸侯家庭出身,社會地位一直很高。所以劉備和孫權(quán)都屬于貴族家庭,或者說是沒落的貴族家庭。
而曹操既沒有劉備那樣高貴的皇族血統(tǒng),也沒有孫權(quán)那樣顯貴的貴胄祖先,他不過是一介平民,當(dāng)然是攀附權(quán)貴的一介平民。這種特殊的平民出身和曹操獨特的做人心態(tài)、獨特的性格,是有關(guān)系的。
?。ǘ┕蕷尾?/p>
在小說中,曹操第一次讓人反感的行為,是殺呂伯奢(卷一《曹孟德謀殺董卓》)。這是曹操生平最可憎的惡行之一。有人說是“誤殺呂伯奢”,這并不準確,因為他誤殺的是呂伯奢的家人,對呂伯奢來說,就是明擺著要殺他。
曹操行刺董卓未遂,逃離洛陽,倉皇避難。路上經(jīng)過中牟縣,縣令陳宮敬仰曹操的這種敢于冒生命的危險去刺殺董卓的壯烈行為,非常佩服他,認為他是“天下忠義之士”,所以就放了他,自己縣令也不當(dāng)了,棄官跟隨曹操逃難。
曹操和陳宮逃到成皋這個地方,投奔曹操父親的朋友呂伯奢。父親的朋友,古人叫“父執(zhí)”,就像咱們現(xiàn)在叫“叔叔”,是長輩。
呂伯奢也很敬佩曹操刺殺董卓的英雄舉動,所以就熱情地款待他,吩咐家人殺豬,自己親自騎著小毛驢到西村沽酒。這在當(dāng)時是很高的待客禮節(jié)。
這時曹操驚魂未定,忽然聽到莊后有磨刀霍霍的聲音,心里懷疑,跟陳宮一起潛入草堂后,隔著板壁聽到有人說:“縛而殺之?!痹蹅儼阉ζ饋須⒘税?。
曹操心想,這不是要殺我嗎?要把我捆起來殺了。所以他先下手為強,與陳宮拔劍直入,不問青紅皂白,不管男女老幼,一概殺之,一連殺死八人。
殺完以后一看,原來廚下捆的是一頭豬,欲殺未殺,他才明白人家是要殺豬款待他。在農(nóng)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一般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到豬肉。一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是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殺豬,平時是不殺豬的。平時要殺豬待客,那肯定是貴客。人家很熱情地要款待曹操,把他當(dāng)成貴客,結(jié)果他把人家一家人全給殺了。這個時候真是誤殺,情急之下,曹操和陳宮只好連忙逃走。
途中,他們遇見興沖沖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先是把呂伯奢放過去,然后故意對他說后面有人來了,在他一轉(zhuǎn)頭的時候,曹操便一刀把他殺了。
這個時候就不是誤殺,而是故意殺人。所以陳宮責(zé)備曹操說:“知而故殺,大不義也!”你明明知道剛才是誤殺了,現(xiàn)在卻又故意殺了呂伯奢,這是違背道義的行為。
那么,曹操該不該殺呂伯奢?為什么?
咱們評價歷史事件可以有兩個角度:道義的角度和現(xiàn)實的角度。道義的角度是一種道德審判。擱在道德審判臺上,從道義的角度看,曹操殺了呂伯奢的家人以后,又故意殺了呂伯奢,對父親的朋友,對一位熱情款待你的朋友,居然下手如此之狠,這是決不可容忍的。
但是站在另外一個角度看,曹操在當(dāng)時那種現(xiàn)實處境下,他應(yīng)該怎么做?他能夠怎么做?這就值得考慮了。也就是說,當(dāng)我們設(shè)身處地,在那種特定的處境當(dāng)中,曹操正倉皇出逃,惶惶然如喪家之犬,這時他覺得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傷害他,因為正懸賞抓他呢,任何一個人都可能要了他的生命。這時候,他的保生、求生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殺呂伯奢的家人當(dāng)然是無意的,是誤殺,但是如果這時候不殺呂伯奢,從概率上來說他有50%的安全系數(shù),同時有50%的不安全系數(shù),這是肯定的,呂伯奢可能告他,也可能不告他。如果再考慮到感情的因素,呂伯奢回家一看,家里人都被殺了,呂伯奢出賣曹操的可能性還要更大些。而曹操殺了呂伯奢,就百分之百地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了。所以曹操做了一種很決絕的行為,但是這種決絕的行為背后,有他的現(xiàn)實考慮。
真正可恨的還不是曹操故殺呂伯奢,而是曹操做了這種大不義的事情,居然連一點羞愧之心都沒有,還說出了這么一句千古名言:“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連一向佩服他的陳宮,聽了這句話,都覺得他是個“狼心狗行之徒”,棄他而去。
小說中的這段描寫是有史實依據(jù)的。據(jù)《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孫盛《異同雜語》,曹操殺了呂伯奢家人后,“凄愴”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凄愴”二字傳達出曹操殺人后的復(fù)雜心理。而小說刪去“凄愴”的表意語,增添了“天下”的修飾語,更成為對曹操的誅心之論。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天下所有的人都不能辜負我,但是我可以辜負天下任何一個人。這樣就把我和天下人擱在一個對立面。從這一點來說,咱們可以看出曹操性格中某種強悍的地方,他敢于和天下人為敵,這是曹操性格的一個突出特點。
再進一步,咱們還可以看到,如果別人做了故殺呂伯奢這樣的事,陳宮這么一責(zé)備,他肯定要為自己的行為開脫的。他要辯解說:“我這不是故意的。我這不是為了逃生,沒有辦法嘛,我實在是迫不得已的,請你原諒我這一次?!眲e人總會辯解的,但是曹操卻不辯解,他非常坦率地說出了自己做人的準則。
按照古人說的:“兩句言語,教萬代人罵道是:雖不流芳百世,亦可以遺臭萬年。”(嘉靖本《三國志演義》注釋引錄后晉桓溫的話)曹操說了這么兩句話,就足以遺臭萬年了。所以古往今來,誰也不會把這兩句話大書成一副條幅,掛在自己的書房里,告訴他人這就是我的座右銘。但是曹操能這么做,他愣是公開地把這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所以,跟一般的政治野心家相比,曹操的確與眾不同。一般的政治野心家往往遮遮掩掩、欲言又止,隱藏自己的真實面貌,而曹操卻敢于直言不諱地表白自己的內(nèi)在心理,這也是曹操性格的一個突出特點。
李贄在評《三國志演義》時說得很有意思,他說:“天下人誰不有此心者,誰復(fù)能開此口乎?”(《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第四回總評)這就是說,天下所有的人都會有這種心的,就是想著我最好把天下人全給虧待了,但天下人誰也不能虧待我,虧待我一點我都睚眥必報;但是我可以虧了別人,虧了別人我可以心安理得。天下人都有這種心,但是誰敢坦白地這么說呢?只有一個人敢這么說,就是曹操。
所以小說家評價曹操,說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這與劉備“外君子而內(nèi)小人”是判然有別的。曹操是小人,但是他心口如一。這使咱們想起《論語》里面孔子說的一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爆F(xiàn)在曹操不一樣,他是個坦蕩蕩的小人,他不是常戚戚的君子。他是個“小人”,但又心懷“坦蕩蕩”,這就構(gòu)成一個矛盾的組合體,跟“奸雄”那個矛盾的組合體相類似。
“坦蕩蕩”是曹操的一種獨特的性格品質(zhì),獨特的為人方式、處世方式。但是他在本質(zhì)上是個“小人”,他的言論和行為,從道義上來評價,絕對是小人的言論和行為。如果是君子,比如劉備,就不會去這么做,做了更不會這么說。當(dāng)然劉備也有很多小人行為,這又另當(dāng)別論。但是曹操這么做了,而且還這么說了,他敢作敢為,敢說敢言,還敢于負責(zé),敢于擔(dān)當(dāng),是個男子漢,這是值得敬佩的。
?。ㄈ┘蓺钚?/p>
曹操這種“心口如一之小人”的奸雄品格,在忌殺楊修這一事件上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小說中,曹操跟楊修構(gòu)成一種很特殊的關(guān)系。因為曹操一貫求賢若渴,他重視有才華、有智慧的人,而且在他身邊也聚集了一幫很有才華、很有智慧的人,他善于重用他們。楊修是很聰明的,也很有才華,他的聰明才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比曹操遜色,也就是說楊修的智商決不會比曹操低。但是,為什么曹操就不能夠始終如一地重用他呢?
曹操為什么會殺楊修?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曹操忌才。小說中寫了幾件事情,突出地體現(xiàn)“奸雄端的忌聰明”,就是說曹操很忌諱像楊修這樣太聰明的人。小說寫了幾個故事(卷十五《曹孟德忌殺楊修》)。
第一個故事就是曹操建一所花園,竣工后去視察,咱們現(xiàn)在建筑物落成后,領(lǐng)導(dǎo)也都得去驗收、剪彩。曹操看了以后,一言不發(fā),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背著手就走了。工人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蓋一座花園好好的,你怎么就寫了一個“活”字,啥也沒說?這個時候,聰明的楊修猜出來了,他說:“丞相嫌門修得太闊了?!T’內(nèi)一個‘活’字,不就是‘闊’字嗎?”于是工人馬上將門改窄了,又請曹操來驗收。曹操見了,心里高興,一問知道是楊修解的字,“雖面喜,心甚惡之”,口頭上大加稱贊,心里卻很嫉恨。
又有一次,塞北進貢一盒酥糖給曹操,曹操看了,在盒子上豎著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曹操去睡覺,楊修就讓大伙兒一人一口吃了。曹操睡醒以后,想吃酥糖,一看沒了,就問怎么回事兒?楊修說:“丞相有命,盒子上寫著‘一人一口酥’,我們怎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雖大喜,而心惡之”,心里更加討厭楊修。
還有一件事,也很難容忍。曹操吩咐左右說:“吾夢中好殺人,睡著時汝等勿近前?!薄皦糁袣⑷恕?,的確是個很特別的性格。前面說到,曹操有一種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如果真的成為一種心病的話,有了神經(jīng)質(zhì),就會表現(xiàn)為疑心很重,連在睡覺的時候也總是防著別人侵襲他。跟現(xiàn)在講有武功的人一樣,他用武功把自己罩住,你輕易不能碰他。曹操也是這樣,他在睡覺時把自己罩住,你輕易碰他,他就把你給殺了。所以他讓侍從輕易不要碰他。
那天曹操睡午覺,被子掉在地上。一名侍衛(wèi)好心,怕他著涼,趕忙拿被子給他蓋上。沒想到曹操突然跳起來,拔劍把這個侍衛(wèi)殺了。殺完以后,他自己繼續(xù)呼呼大睡。
睡醒了一看,怎么一個侍衛(wèi)躺倒在地,血淋淋的?曹操吃驚地問:“何人殺吾近侍?”大家告訴他,是他在夢里殺的。曹操痛哭流涕,命厚葬這名侍衛(wèi)。臨葬的時候,楊修前去祭奠這名侍衛(wèi),感嘆說:“君乃囊中之錐也!”誰讓你明知故犯呢?死了也是白死。
曹操“聞而惡之”,心里很不高興,因為楊修是在揭他的短。實際上曹操不是做夢殺人,他是疑忌心太重而殺人,楊修揭的就是曹操這種性格上的短。咱們知道,人要有病的話,特別怕你去說他。人臉上要長個痘子,你老說他臉上長個痘子,他當(dāng)然很不舒服。你看見就行了,干嗎非說出來不可呢?人要是有病,尤其有這種精神性疾病,最忌諱別人說他的病。就跟喝酒醉了一樣,最不高興你說他醉了。所以曹操更加痛恨楊修。
終于有一天,曹操抓住了楊修的把柄。當(dāng)時曹操進攻西蜀,跟諸葛亮的軍隊對峙很長時間,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打不過人家;不打吧,退兵很丟臉面,“怕蜀吳恥笑”。曹操心里很苦惱,“猶豫不定”,又不能跟人商量。
正好那天晚上,做飯的廚師給曹操端來了一碗雞湯,碗中有雞肋,雞骨頭湯,挺好喝的??刹懿倏戳?,“有感于懷”。這時恰巧夏侯惇走進中軍帳,詢問曹操當(dāng)晚的號令,曹操隨口就說:“雞肋,雞肋?!庇谑擒娭芯鸵浴半u肋”為口令。
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李,準備歸程。夏侯惇聽說后,非常吃驚,連忙請他來問道:“公何收拾行裝?”楊修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拴束,庶免臨行慌亂?!庇谑窍暮類裁钏牟肯率帐靶醒b,其他將領(lǐng)也都紛紛準備。
當(dāng)天夜里,曹操心亂如麻,睡不著覺,繞寨私行。他見軍士們都在收拾行裝,連忙召見夏侯惇,得知這是楊修的主意,曹操非常惱怒,說:“豎儒,敢亂吾兵耶!”于是就把楊修斬首示眾。
曹操為什么殺楊修?古人認為,這是因為楊修太聰明了,曹操平生為人,最嫉恨的就是太聰明的人,而且生怕別人比自己的智商還高。楊修比自己的智商還高,所以非殺不可。其實不然。
我覺得,楊修這個人智商確實很高,絕對不亞于曹操,但是他情商不行。之所以情商不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明白自己的位置是什么,沒有處理好上下級關(guān)系。
咱們知道,作為下級,他的智商可能高于上級,但是在上級面前是絕對不能表現(xiàn)出高于上級所有的智慧、聰明。即使是你出的主意,你是首創(chuàng),你也應(yīng)該把它當(dāng)成是領(lǐng)導(dǎo)出的主意,而且做得天衣無縫。何況是把領(lǐng)導(dǎo)心里想的事,還沒有說的話,你就提前抖露出來,那是絕對犯忌的。
楊修沒有處理好上下級關(guān)系,所以必死無疑。這是楊修的性格毛病造成的。一個人有才,但不能太泄露才,“露才揚己”,這是很忌諱的。尤其是在處理上下級關(guān)系的時候,更應(yīng)該好好擺正自己的位置。楊修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所以罪有應(yīng)得。
當(dāng)然,曹操殺楊修,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楊修輔助曹植。
楊修的官職是行軍主簿,是曹操手下的官員。他在曹操的兩個繼承人——曹丕和曹植中,選擇了曹植。他為什么選擇曹植?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可能也是揣度曹操的意思。
曹操選定繼承人的時候,原來想選曹植,因為曹植從各方面來看應(yīng)該說比曹丕更有可選性,他更聰明,更優(yōu)秀。不過,他的智商雖然高于曹丕,但是他的情商卻不如曹丕。曹操一開始還是從智商去考慮的,認為曹植的聰明才華、為人處世,對文人名士的團結(jié)、凝結(jié)力、聚合力等等各方面,都是值得重視的。所以曹操一開始心目中選定的繼承人是曹植。楊修也許正是看透了曹操的心思,才決定輔助曹植。
我們知道,曹丕年歲長于曹植。按照古人立嫡立長的傳統(tǒng),曹操的繼承人理應(yīng)是曹丕,而不是曹植。所以謀臣們勸阻曹操,不能紊亂“家法”,家法一亂,造成“兄弟鬩于墻”的局面,是很危險的。袁紹就因為改立幼子,而遭致內(nèi)訌,這是前車之鑒。按正常順序,老大就是老大,老二就是老二,這沒有什么異議,是天生的。但是你要按賢愚去分伯仲,就很難分清誰賢一點,誰愚一點,這沒有一個簡單的尺度可以區(qū)分,有太多的隨意性。
但是曹操本來就是非同尋常的人,他不按一般的規(guī)矩去做,他要憑借自己的頭腦,做出自己的選擇。為了考驗這兩個兒子的為人處世,曹操出了一個很損的招:一邊公開下令,讓曹丕和曹植各出鄴城城門;一邊又暗中下令,不許守城的人放曹丕和曹植出城。
這時候曹丕先行一步。有的時候做事情千萬不能搶先一步,你不妨滯后一步,先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再決定自己該怎么做,這樣更保險一些。曹植的智商高,他不急著搶頭功,他想先看看曹丕是怎么做的。而曹丕性子急,先要出城去。守城的極力阻擋,曹丕沒轍,只好打道回府。
曹植聽說后,趕緊請教楊修。楊修說:“世子今奉王命,如有阻當(dāng)者斬之。”于是曹植到了城門邊上,守門人照樣攔著不許他出城,他揮刀把守門人殺了,就出城去了。
曹操得知情況,非常高興,認為還是曹植厲害。所以你可以看到,曹操自身是個奸雄,他衡量人的時候,不是看你的道德怎么樣,人品怎么樣,他是看你的奸詐怎么樣,權(quán)術(shù)怎么樣??茨隳懿荒苁辜?,能不能使詐,能不能用權(quán),會不會用權(quán),所以他對曹植的做法非常贊賞。
不過他一打聽,這又是楊修出的主意。咱們剛才說了,楊修是曹操的直屬部下,曹操的部下必須忠于曹操,不能夠拆曹操的墻腳。你不忠于我,你就是背叛我;你今天可以背叛我,你明天照樣可以背叛我的兒子——曹操是按照這個邏輯來推理的,這是奸雄的推理方式,跟常人不一樣。他不相信楊修現(xiàn)在忠于曹植,就會一輩子忠于曹植。因為他覺得,我用你楊修做行軍主簿,你可以“出則參贊軍機,總知內(nèi)外事”,位置很重要了,可你還居然在背后捅我一刀子,背后使小聰明,這不行,所以非殺不可。
更何況,楊修還常常在幕后獻策,幫助曹植對抗曹丕,贏取曹操的寵愛,而且屢屢奏效。曹操聽說后,大怒道:“匹夫!安敢交媾吾兒,以侮孤耶!”你居然敢玩弄我于股掌之上!這時殺楊修之心就更為強烈了,只是因擔(dān)心將士議論,多次隱忍不發(fā)。后來有了“雞肋”事件,楊修剛好撞到槍口上,當(dāng)然必死無疑。
由此可見,曹操“忌殺楊修”,在“忌才”的表象之內(nèi),隱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政治考慮:既有對曹植網(wǎng)羅人才、結(jié)黨營私的警惕,也有為曹丕順利接班、掃除障礙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對楊修不忠于己,胳膊肘往外拐的懲罰。這不也是“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表現(xiàn)嗎?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曹操的確是深謀遠慮的。他不輕易地去殺一個人,他殺一個人,必定有他的特殊的理由。這個理由,可能不符合道義準則,但是肯定符合現(xiàn)實準則,而且也符合奸雄的人生準則。作為一代奸雄,曹操信奉的是“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生準則,你不能負我,即使你是我的親信,你是我的重臣,你也不能負我,這條準則是鐵打不動的。
奸雄的權(quán)術(shù):機警而有權(quán)術(shù)
?。ㄒ唬┥贂r的權(quán)術(shù)
作為“心口如一之小人”,作為一個馳騁于政治疆場上的風(fēng)云人物,曹操以權(quán)術(shù)著稱。
中國古代論人有“三品”:上品是德才兼?zhèn)?;中品是有德無才,或者說多德少才,完全無才是不可能的,德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下品就是有才無德,或者說多才少德。
上品這種德才兼?zhèn)涞娜宋?,像諸葛亮,當(dāng)然,從某種角度來說諸葛亮也有不德的地方,那另當(dāng)別論。
中品像劉備,就是德多于才,德高于才。他的才不怎么樣,本身沒有什么大本事,雖然“三英戰(zhàn)呂布”能打得熱熱鬧鬧的,但主要還是靠關(guān)羽和張飛,他只不過是個陪襯,要真打的話,他只能是抱頭鼠竄的時候多,但是他的德高于才,屬于中品。
而曹操屬于下品,就是才高于德。曹操所具有的才智遠遠高于他的品德道義,換句話說,他的才智往往不能夠用品德道義等來衡量,但是你不能不肯定他的才智是非常高超的,像小說中所說的:“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仿佛孫、吳,胸內(nèi)熟諳韜略?!保ň硪弧秳⑿聰乜芰⒐Α罚?/p>
古人論人的“三品”,與君子、小人之別有關(guān)。你要成為君子,主要就得重德;你要是小人,可能更重才。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所以他更重才,而且他赤裸裸地表現(xiàn)他的才華,赤裸裸地展示他的權(quán)術(shù),一點都不遮掩。這一特點在他小時候就顯現(xiàn)出來了。
古人說“知微見著”,今人也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做的一件小事,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一生的作為;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內(nèi)在的品性。
曹操小時候就是個紈绔子弟,人們對他的評價不高,說是:“好飛鷹走犬,喜歌舞吹彈。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游蕩無度?!保ň硪弧秳⑿聰乜芰⒐Α?。毛本第一回作“好游獵,喜歌舞;有權(quán)謀,多機變?!保?/p>
這幾句斷語,“好飛鷹走犬,喜歌舞吹彈”,“游蕩無度”,說的是一般紈绔子弟的習(xí)性,尚不足為奇;而“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兩句,則點明了曹操不同于一般紈绔子弟獨特的政治品性,即擅長于權(quán)謀術(shù)數(shù),就是現(xiàn)在說的手腕高明。
小說里寫了他一個故事,就是小時候裝中風(fēng)。因為曹操游蕩無度,他叔叔看不過去,覺得這孩子不嚴加管教不行,于是向曹操的父親曹嵩告狀,說曹操整天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曹嵩聽了便責(zé)罵曹操。
曹操非常生氣,心生一計。一天在路上碰上了他的叔叔,曹操“啪”地就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假裝中風(fēng)。他的叔叔見他在那兒抽搐,驚慌地跑去告訴曹嵩。
一會兒曹操回家,曹嵩見他一點事也沒有,驚問道:“汝中風(fēng)已瘥乎?”怎么中風(fēng)這么快就好了?曹操笑嘻嘻地說:“我沒事啊,好人一個?!辈茚哉f:“你叔叔說你中風(fēng)了?!辈懿僬f:“自來無此疾病,但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边@是叔叔不喜歡我,所以捏造事實。
曹嵩相信了他的話,從此以后,叔父再說曹操的壞話,曹嵩就都不聽了。因此曹操便得以為所欲為,“恣意放蕩,不務(wù)行業(yè)”。
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曹操從小就有一種過人的權(quán)術(shù)。他做這件使詐的事情,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條,要有知人善察的犀利眼光。既要看透父親的智商不怎么樣,而且偏聽偏信,所以能夠騙他;也要看透叔叔的本事也不高,他和父親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親密,所以可以離間他們。
第二條,要有審時度勢的高超智力,知道何時該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份上,要非常明白,恰到好處。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否則會砸了,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父親的管教就會更加嚴厲。所以一定要做到恰到好處,讓他父親能夠接受,這就要有一種高超的智力。
第三條,還要有一種敢作敢為的非凡能力。有人也想做壞事,但是他不敢做,他知道這事要是做了,沒準能成,但是也沒準不成,所以會猶豫不決。曹操做事毫不猶豫,想做就做,做就做好。當(dāng)然也是因為他能夠想到怎么做才能做好。
只有把這三個方面結(jié)合起來,才是高超的權(quán)術(shù)。所以善于使權(quán)術(shù)的人,不僅僅是因為他有權(quán),而且還要有術(shù);這種術(shù)又不是一般的小技巧,而是一種很高超的政治權(quán)術(shù)。
幼時的曹操竟然能將叔父和父親兩位大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的確非同常人。所以曹操從小就是一個天才,但不是一個普通的天才,他是一個歪才,用《紅樓夢》里賈雨村的評價,是“正邪兩賦之人”。他可以成為“能臣”,這沒問題,只要好好引導(dǎo),碰上了很好的君王,他的確可以成為真正的人才;但是趕上亂世,惡性發(fā)展,他就是個奸雄?!罢皟少x”,同時集于一身,這種人更容易成就一些事情,更容易建功立業(yè),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
?。ǘ┯萌说臋?quán)術(shù)
曹操玩弄權(quán)術(shù),奸邪詭詐,靈活機變,這是他性格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實,玩弄權(quán)術(shù)本來就是一切統(tǒng)治者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曹操兩方面的權(quán)術(shù):一個方面是用人的權(quán)術(shù),一個方面是做事的權(quán)術(shù)。
關(guān)于曹操用人的權(quán)術(shù),先舉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用蔡瑁和張允(卷九《劉玄德敗走江陵》)。
曹操興兵南下,攻克江陵,滅了劉表。劉表的兩個手下將官——蔡瑁和張允,賣主求榮,投降了曹操。曹操立刻加封蔡瑁為鎮(zhèn)南侯、水軍大都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版?zhèn)南”的意思是鎮(zhèn)住南方孫權(quán)集團,“助順”的意思是我是“順”的,你是幫助我的。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自稱為“順”。
曹操手下的謀臣荀攸對曹操說:“蔡瑁、張允乃諂佞之徒,何故加封如此顯官,更教都督水軍乎?”蔡瑁、張允能輕易地出賣自己的主人,人品如此卑劣,是靠不住的,怎么能夠重用呢?
曹操笑著說:“吾豈不知人乎?”曹操知人善察的眼光是非常敏銳的,一般是不會看錯人的。當(dāng)然,因為他非常自信,偶爾也有看錯人的時候,比如對龐統(tǒng),對張松。他也有用人用錯的,比如赤壁之戰(zhàn)時用蔣干就用得不合適。當(dāng)然用蔣干也有曹操的講究,他得刺探軍情,非蔣干不行,因為蔣干跟周瑜關(guān)系太密切,是同學(xué),派別人去誰都不可靠,蔣干還比較可靠。雖然送來的消息不一定準確,但是這個人還是能用的。
曹操這時說:“吾豈不知人乎?吾所領(lǐng)北地之眾,不習(xí)水戰(zhàn),今權(quán)且用之。成事之后,便當(dāng)殺戮?!辈惕:蛷堅视兴麄兊奶厥獠湃A、特殊能力,現(xiàn)在不能不用,等成事之后,再殺他們不遲。
這就是曹操用人的權(quán)術(shù)——不管什么人,該用就用,但是得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用他所長,同時也防他所詐。曹操用人竟然如此狡詐,連荀攸聽說以后都覺得不可思議,不禁“愕然”。
曹操居然敢于把這種心機明確地表述出來,可見他是“心口如一”的,他相信荀攸聽后肯定不會告訴蔡瑁和張允,因為荀攸是他的心腹,本身就不相信蔡、張兩個人,所以肯定不會去揭他的短,不會去泄他的密。
第二個事例是智激龐德(卷十五《龐德抬櫬戰(zhàn)關(guān)公》)。
龐德是個降將,原來在馬超手下。曹操用了很多降將,一般都信任有加,這叫作“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曹操的一個特點。之所以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在于他的權(quán)術(shù)高超。因為你們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們的一舉一動,你們的心機,我都能掌握,我能控制你們,所以我不懷疑,可以放心地用你們。
這時曹操準備派兵到樊城救援,抗擊關(guān)羽。龐德毛遂自薦,愿為先鋒,曹操于是加龐德為征西都先鋒。
曹操的大將于禁對這一決定有所顧慮,在背后跟曹操說,龐德是馬超的降將,馬超已經(jīng)投降了劉備,你怎么能指望龐德忠心耿耿地抗擊關(guān)羽呢?
于是曹操把龐德召來,當(dāng)面質(zhì)問他說:“孤得卿數(shù)載,所用并無猜疑。今日用卿,聞得馬超見在西川,汝兄龐柔亦在西川,俱佐劉備。孤縱不疑,奈眾口所言,因此不用?!彼囊馑急磉_得很明白:我雖然一點也不懷疑你,對你絕對沒有任何猜疑之心,但是有人這么懷疑你,因為馬超現(xiàn)在西蜀,你要做先鋒,拿什么來擔(dān)保你能夠?qū)ξ抑倚墓⒐⒛兀?/p>
龐德一聽,當(dāng)面免冠頓首,血流滿面,表達了對曹操的忠心不二?;丶乙院螅€特地做了一口棺材,表示欲與關(guān)羽決一死戰(zhàn)。
這么一“智激”以后,龐德與關(guān)羽的對戰(zhàn)就非常激烈,非常好看。關(guān)羽很少打敗仗,但這一仗真打敗了,真打不過龐德。因為龐德被激,已經(jīng)是愿意以死相拼的了。俗話說:“不怕橫的,只怕不要命的?!饼嫷缕聘林?,就是死在沙場上也要打敗關(guān)羽,這是很可怕的。在戰(zhàn)場上,他使了一個“拖刀計”,一箭把關(guān)羽的左臂給射傷了,掉下馬來。幸虧關(guān)平前來相救,加上于禁怕龐德得了頭功,馬上鳴金收兵,關(guān)羽總算保住一條性命。
從這個事例也可以看出,曹操用人用得非常到位,他知道自己怎么用人,應(yīng)該掌控到什么度,這是用人的權(quán)術(shù)。
?。ㄈ┬惺碌臋?quán)術(shù)
曹操玩弄權(quán)術(shù),不僅在用人方面,也在行事方面。關(guān)于曹操行事的權(quán)術(shù),我們舉三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借頭穩(wěn)軍心”(卷四《曹操會兵擊袁術(shù)》)。
袁術(shù)占據(jù)淮南稱帝,曹操帶30萬大軍進攻袁術(shù)。兩軍長時間對峙,軍糧跟不上,一時無法解決。為了救燃眉之急,曹操下了一道密旨,命令管糧官王垕,讓他每一天克扣一點軍糧,今天大家吃一斤米,明天剩下九兩,后天就剩下八兩了,每天都少一點,這樣可以節(jié)省軍糧。
軍士們肚子越來越餓,餓得受不了,怨聲載道。這時曹操知道軍糧快要運到了,于是出爾反爾,下令把王垕的腦袋割下來,向全軍宣布王垕“故行小斛,盜竊官糧”的罪狀。
在殺王垕之前,曹操對他說:“欲借汝頭以示眾耳?!蓖鯃嬘X得自己無罪,曹操說:“吾亦知汝無罪,若汝不死,三十萬人心皆變矣?!蔽译m然不該殺你,但是又不得不殺,我要借你這顆頭來穩(wěn)定軍心。
克扣軍糧,原本是曹操自己出的計策,王垕卻做了替死鬼。從道義上說,這一行為的確非常卑鄙丑惡,毛宗崗這里批道:“純用霸術(shù)?!保尽度龂萘x》第十七回評語)
但是曹操用這個“霸術(shù)”是為了達到一種特殊的目的——為了穩(wěn)定30萬大軍的軍心,他不能不這么做。30萬大軍的軍心一旦渙散,這場戰(zhàn)爭就必敗無疑。所以嘉靖本引用史官的話評道:“雖然妄殺一人,卻瞞三十萬人,免致失散,此曹公能哉,而用詐謀也?!?/p>
第二個事例是“割發(fā)權(quán)代首”(卷四《曹操會兵擊袁術(shù)》)。
毛宗崗曾經(jīng)批評說:“曹操一生,無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諸侯,又借諸侯以攻諸侯。至于欲安軍心,則他人之頭亦可借;欲申軍令,則自己之發(fā)亦可借。借之謀愈奇,借之術(shù)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保尽度龂萘x》第十七回回評)“割發(fā)權(quán)代首”這件事也是很奇特的,鮮明地表現(xiàn)了一代奸雄的權(quán)術(shù)。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軍出兵討伐張繡。行軍途中,正趕上一路上麥子都熟了,農(nóng)民因戰(zhàn)亂逃亡,不敢收割麥子。為了取得民心,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使人遠近遍諭村人父老及各處守境官吏:“此去,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作踐者,并皆斬首?!?/p>
不料,曹操的戰(zhàn)馬突然被一只鳥給驚了,竄到麥田里頭,踐踏了麥子。曹操馬上下令部隊停下來,要處置這件事情。他叫來行軍主簿,擬議自己踐踏麥田之罪,說:“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伏眾乎?”于是拔劍做出要自殺的樣子來。
眾將官都來求情,郭嘉還舉出“法不加于尊”的“《春秋》之義”,說:“丞相總統(tǒng)大將,豈可自殘害也?”
這時曹操才說:“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義,吾暫記過?!庇谑怯脛Ω钕伦约旱囊豢|頭發(fā),扔在地上,說:“割發(fā)權(quán)代首耳!”
這件事使得“萬軍悚然”,沿途行軍的時候,對百姓的麥田都秋毫無犯。
小說肯定了曹操的這一舉動,引用史官的評論說:“此乃曹操能用心術(shù)耳?!泵趰彵驹谶@里也評道:“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保尽度龂萘x》第十七回)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曹操的確是很會用權(quán)術(shù),很會用詐術(shù)的,他用得恰到好處,用得大家都能夠接受,這是很不容易的。
耍權(quán)術(shù)有兩種境界:一種境界是耍權(quán)術(shù)耍得大家心里很不舒服,很不愿意接受,雖然也知道應(yīng)該這么做,但是心理上不能接受,感情上不能接受。還有一種境界,是耍權(quán)術(shù)耍得大家很高興,知道應(yīng)該這么做,做完以后大家還口服心服,說非這么做不可。曹操的權(quán)術(shù)就是耍到了第二種境界,耍到大家都能夠接受,覺得這么做是最好的一個結(jié)局,就應(yīng)該這么做。
耍權(quán)術(shù)耍到人家不覺得你是在耍權(quán)術(shù),這是耍權(quán)術(shù)的最高境界。曹操能達到這個境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他的坦率。他明明白白地告訴別人,我這是在耍權(quán)術(shù),但是我不能不這么做,我只能這么做。所以大家能夠接受,接受他的權(quán)術(shù),也接受他的坦率。
這和劉備是不一樣的。劉備也耍權(quán)術(shù),但總是耍得不坦率,耍得做假。所以老百姓能看出來,老百姓說:“劉備摔阿斗,刁買人心?!碑?dāng)陽之戰(zhàn),趙云在萬軍之中,出生入死,把阿斗揣在懷里救出來,送給劉備。劉備接過阿斗,順手往地下一摔,說:“為汝這孺子,幾乎損吾一員大將!”(卷九《張益德?lián)當(dāng)鄻颉罚﹦浜么跻惨幻琢叩膫€兒,把阿斗往地下這么一個摔,不說摔死了,好歹也摔殘了,胳膊腿兒都摔斷了。可是他拿捏得恰到好處,就這么一扔,不傷也不殘,只是為了做出樣子來,讓大家接受。但是接受是接受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出這是“刁買人心”。
老百姓評價曹操的“割發(fā)權(quán)代首”的行為,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是詐術(shù),是權(quán)術(shù),而不說他“刁買人心”,這樣反而能站在曹操的立場上來理解他,這是很有意思的。
第三個事例是“許攸問糧”(卷六《曹操烏巢燒糧草》)。
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和袁紹兩軍對峙。許攸是曹操少年時候的好朋友,正在袁紹帳下做謀士,可是他向袁紹獻的種種計謀,袁紹都不接納。袁紹這個人是極不善于用才的,雖然他身邊的謀臣高明的也有很多,像沮授,像許攸,都很了不起,但是他都不加以重用,“不納直言”。
這時曹操大軍的糧草一時接續(xù)不上,于是他給荀彧寫了一封信,讓他趕快把軍糧運過來,要不再過兩天就斷糧了。這封信被許攸截了,交給袁紹。袁紹說:“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謀也?!卑言S攸叱退了。
當(dāng)天深夜,許攸離開袁紹營中,投奔曹操。曹操聽說少年好友來了,十分高興。他正在洗腳,連鞋都來不及穿,光著腳就出來迎接他,“撫掌大笑”。
曹操光腳迎接尊貴的客人,這是從漢高祖劉邦那兒學(xué)來的。當(dāng)英布前來投靠劉邦的時候,劉邦也是正好在洗腳。趕前趕后,什么時候來不好,就在洗腳的時候來。古人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敝芄诔燥埖臅r候,有人來投靠他,他這一口飯正吃著,含在嘴里頭,尚未咽下,立刻把它吐出來,趕快去迎接貴賓,這最能表現(xiàn)求賢若渴了。
曹操攜著許攸的手,一起走進中軍帳,曹操“乃先拜于地”,行足了禮節(jié)。接著就問許攸,有何計策可破袁紹。
許攸問道:“丞相軍糧還有幾何?”曹操說:“可一年支用?!痹S攸心知底細,笑著說:“非也?!?/p>
曹操又馬上減了百分之五十,說:“有半年耳?!痹S攸一聽,生氣地說:“吾正心相待,汝何相欺耶?”他想,我誠心誠意來投靠你,你卻這么騙我,還有什么可說的?于是“趨步出帳”。
曹操趕緊挽留他,說:“子遠勿嗔,尚容實訴:運至軍糧,可支三月?!庇譁p了一半兒。
許攸不禁笑道:“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辈懿僖残χf:“兵不厭詐,尚容布露?!庇谑歉蕉脱哉f:“寨中止有此月之糧?!?/p>
許攸應(yīng)聲說:“休得誑語,汝糧盡絕!”并且拿出曹操發(fā)給荀彧的求援信,這下曹操才說了實話。
于是許攸給他獻了一個計,就是“烏巢燒糧草”。這是很高的一招,我沒糧食了,我先讓你也沒糧食,燒了你的糧草,就斷了你的供給,而且我還得了糧草,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經(jīng)過許攸指點,曹操劫燒了袁紹在烏巢的糧草,最后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
“許攸問糧”這段描寫極為生動,寫出了曹操外示信任而內(nèi)懷疑慮,外示熱情而內(nèi)懷奸詐,就像商人在市場上談生意一樣,“無商不奸”,討價還價。曹操這么做,是因為他的多疑多忌,他要考驗許攸。當(dāng)曹操知道許攸已經(jīng)截獲了他的求糧信,還能夠來投靠他,他就相信許攸了,采用了許攸獻的“烏巢燒糧草”之計。
謀臣對曹操說:“袁紹屯糧之所,安得無準備?丞相未可輕信,恐中許攸之計耳?!钡遣懿傩赜谐芍竦卣f:許攸絕對不會騙我,“若彼有詐,安肯留我軍中乎?”他識人極明,心里有數(shù)。
所以我前面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曹操過人的高超之處。因為他看到許攸已經(jīng)截獲了他的信,明明可以借此來進攻他,卻沒有這么做,所以許攸投靠他是真心真意的。而且他還把許攸留在曹營里,不讓他一走了事,還讓荀攸、賈詡看著許攸。許攸是拿自己的生命來當(dāng)人質(zhì)的,人最惜命的,哪有一個人不怕死的?所以這個時候是可以相信許攸的。
而且,曹操心里也明白,這一計果然是好計。他原來沒敢用這一計策,是因為他不是袁紹那邊的人,不知道怎么去燒糧草才能成功。許攸告訴他,可以“選精兵詐為袁軍”,打著袁軍蔣奇的旗號去烏巢劫糧,肯定能馬到成功。許攸替曹操想得非常到位,他怎么能不相信許攸呢?
所以,從“許攸問糧”可以看出曹操行事時不同常人的機警和詭譎。
?。ㄋ模?quán)術(shù)與性格
曹操的權(quán)術(shù)不僅僅用在對人對事上,表現(xiàn)在他的性格方面也是真真假假,讓人揣摩不透。
毛宗崗有一個誅心之論,說曹操“宜哭反笑,宜笑反哭,奸雄哭笑,與人不同?!保尽度龂萘x》第五十回評語)真是一針見血。
如果你交往的是個奸雄,是個像曹操這樣非常有心計的政治家,或者說是野心家、陰謀家,這時候你得非常明白,他笑的時候也許是在哭,他哭的時候也許是在笑;他對你好的時候可能腳底下在使絆子;他腳底下使絆子的時候沒準真對你好。所以不管他做什么,都不能順著去認識,常常得反著去判斷。
曹操性格非常爽直,與劉備的“喜怒不形色”形成鮮明對照,曹操是喜怒皆形于色。但這種形于色的喜怒背后,也許正隱藏著某種難與人言的心機。
比如赤壁之戰(zhàn),曹操率軍狼狽逃竄,在途中有三次大笑,每一次笑都笑得非??植溃ň硎恫懿贁∽呷A容道》《關(guān)云長義釋曹操》)。
第一次在烏林之西,曹操正狼狽逃竄呢,卻“于馬上仰面大笑不止”,說:“若是吾用兵之時,預(yù)先要這里埋下一軍,如之奈何?”話音未落,趙子龍一彪軍殺出,曹軍被打得丟盔棄甲而逃。
第二次在葫蘆口,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說:“若我用兵時,就這個去處,也埋伏一彪軍馬?!庇质恰罢f猶未了”,張飛大軍殺出,曹軍又被殺得人仰馬翻。
第三次到華容道,曹操又“在馬上加鞭大笑”,說:“若使此處伏一旅之師,吾等皆束手受縛矣?!弊x者讀到這兒已經(jīng)毛骨悚然了,預(yù)感到這一笑準出事兒。果然關(guān)云長橫刀立馬,出現(xiàn)在曹操面前。
看來,曹操的笑的確很不吉利,只要他一笑,危險就接踵而至。
再看他的哭。關(guān)羽放他走,他倉皇逃生,已經(jīng)沒有危險,本來該笑的時候,曹操反而哭了。他忽然“仰天大慟”,一再說:“孤哭郭奉孝耳!”“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大失矣!”說罷又“捶胸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哭得呼天搶地,而眾將皆“默然”。
郭奉孝就是郭嘉,他是曹操手下的謀臣,生前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屢建奇功。
正如毛宗崗所說的:“哭死的與活的看,奸甚?!保尽度龂萘x》第五十回評語)的確,曹操這是哭給他手下那些人看的。那些手下人要不是真的了解曹操的話,肯定棄他而走了——我們都不如郭嘉,還留著干什么?不過那些手下人都知道曹操說的是真話,是心里話,這是激勵他們應(yīng)該像郭嘉那樣,不僅對我忠心耿耿,而且要獻出你們的智慧來輔佐我。
看來這個時候曹操是真該哭的,一哭就哭出名堂來了,哭出手下人對他進一步的忠心耿耿,當(dāng)然也哭出他直率的性格來。曹操是一個“心口如一之小人”,該哭時就真哭,哭得大家口服心服。用哭的方式來鞭策他的手下,來激勵他的手下,這是曹操非常獨特的一種方法。
當(dāng)然,正因為獨特,所以也讓人琢磨不透,不明白他到底想些什么,不明白他哭的時候是不是在笑,笑的時候是不是在哭,不明白他的哭和笑是真是假。
這就是權(quán)術(shù)的妙用。權(quán)術(shù)使到極高明的時候,會覺得他所有的假的東西也許都是真的,因為他實在太真實了,太坦率了,讓大家覺得他真實、坦率。所以他的這種哭,也能讓眾軍將潸然淚下,沉痛反思。
其實,奸雄大笑的時候,心里也許正在痛哭;奸雄痛哭的時候,沒準心里正在暗笑。曹操這位“心口如一之小人”,原來也有心口不如一的時候!
更進一步地說,也許奸雄使權(quán)術(shù)使慣了,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行為哪是真哪是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