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馬上就要來了,到了晚上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在路邊攤吃宵夜,來幾瓶啤酒,配幾盤海鮮,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啤酒海鮮不能一起吃,會引起痛風發(fā)作。這是真的嗎?
痛風是什么?
在探討這個說法之前,小編先把主角痛風介紹一下。
痛風之所以形成,主要是由于體內(nèi)的嘌呤過多,嘌呤代謝出來的產(chǎn)物叫做尿酸。
如果尿酸超過了我們生理上可承受的程度,換句話說,就是尿酸結(jié)晶的臨界點,尿酸就會沉積在體內(nèi),沉積的位置往往在血液流動緩慢的地方,沉積后會形成痛風石,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這些痛風石就會引起痛風發(fā)作。
痛風的飲食“殺手”——高嘌呤食物
如何避免痛風,忌口就是第一步,主要是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在日常飲食中,動物內(nèi)臟、大腦是嘌呤含量最高的,比如心、肝、腰等。
此外,野味、某些魚類(比如鳳尾魚、沙丁魚、三文魚等)、海鮮等含量也較高,通常100g中所含的嘌呤能達到200mg以上。
再其次是肉類,如豬肉、羊肉、牛肉等,嘌呤的含量在100~200mg/100g之間。
海鮮配啤酒,痛風跟著走?
從上文我們知道,海鮮屬于高嘌呤食物,對痛風患者而言,任何高嘌呤食物都是應該忌口的。那啤酒又是怎么回事呢?這主要有2個說法:
1、啤酒中的維生素B1會加速嘌呤轉(zhuǎn)為尿酸
這種說法沒有什么道理。
雖然啤酒生產(chǎn)中使用的酵母含有維生素B1,但是酵母的用量畢竟很小,因此啤酒中的維生素B1含量也是非常低的,幾乎可以忽略。
而且嘌呤轉(zhuǎn)化為尿酸是人體正常代謝過程,就算不吃維生素B1也無法阻止。
2、啤酒的代謝產(chǎn)物影響尿酸排出
另一種解釋是啤酒中的酒精在代謝過程中的產(chǎn)物,排出時會和尿酸“搶道”,影響尿酸的排泄。
這種說法有一定合理性,不過,不單是啤酒和海鮮,吃了任何高嘌呤食物再喝酒,理論上都會導致這種后果。
酒精本來也是痛風的危險因素,大量飲酒會導致尿酸增加,跟吃不吃海鮮沒有什么關系。
一句話:海鮮啤酒能不能同吃?
對原本就有痛風的人來說: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要避免,海鮮只是其中一類;
任何酒精飲料更應該避免,啤酒也只是其中的一種。
對健康人群而言,如果你想堅決遠離痛風、保衛(wèi)健康,那么比海鮮更“高嘌呤”的動物內(nèi)臟,以及各種肉,都不能多吃;而喝酒本來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吃海鮮喝啤酒,確實會增加痛風風險,不過跟喝酒吃肉相比,這一風險也不見得更大。
適量吃海鮮配啤酒絕無大礙,但是如果長期食用,就看大家在“口腹之欲”與“潛在健康隱患”中如何權(quán)衡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