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4 17:09:03|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簽: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前言
微距無弱旅,這是提到微距頭時,所有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而原廠的微距頭普遍價格昂貴,對于多數(shù)追求性價比的影友來說,副廠鏡頭中的一些高品質(zhì)鏡頭是不錯的選擇。事實上在副廠鏡頭群里,也確實出現(xiàn)過一些頗受好評的鏡頭。
騰龍SP AF90mm F2.8 Di MACRO
90mm、100mm是一般微距攝影中最佳的焦距段,所以佳能百微、圖麗百微、騰龍90微、尼康105微等可以說是中焦微距鏡頭里最著名的一族。盡管原廠佳能的百微和尼康105微確實更加優(yōu)秀,但是他們的身價也非常“傲人”。相比之下,騰龍90微不僅有著高素質(zhì)的成像、價格特相對便宜,因此成為副廠鏡頭里廣受影友推崇的微距鏡頭之一,而它也自然成為騰龍鏡頭中的名鏡之一。
騰龍SP60(報價 參數(shù) 評測 圖庫)mm F2 DiⅡMACRO
而進入APS-C時代后,90mm焦距鏡頭在這種半副傳感器單反上時,相當于135mm的焦距,失去了原來中焦的焦距優(yōu)勢,拍攝局限更大。因此,對于很多網(wǎng)友來說,很需要一款在APS-C畫幅單反上能得到90mm焦距的微距鏡頭。
于是,今天我們看到騰龍正是基于這一需求推出了這支SP60mm F2 DiⅡMACRO(以下簡稱騰龍60微)鏡頭。和原來的SP AF90mm F2.8 Di MACRO(以下簡稱騰龍90微)相比,這支新的60微比90微的最大光圈還大了一擋,而且“DiⅡ”說明它是一支專用于APS-C畫幅單反的鏡頭,無法使用在全畫幅機身上。
那么這款60微是否能像騰龍90微那樣創(chuàng)下同樣的輝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款騰龍60微距鏡頭。
外觀
騰龍60微的外觀非常小巧,總體積為80mm×73mm,大約一個手掌的寬度。而這支頭的重量也僅有390g,攜帶起來非常輕松。不過從外觀工藝來看,這支頭的外部涂層采用了具有高級質(zhì)感的細膩的凹凸涂裝工藝,手感總體來說還不錯。
騰龍SP 60mm F2 DiⅡMACRO
不過除了表面工藝不同之外,這支60微的其他設計與90微相比則有過之而無不及。該頭的對焦環(huán)位于鏡頭前端,也非常寬大。這個環(huán)的對焦阻尼稍沉,不過全程對焦阻尼均勻順暢。該環(huán)可以無限轉(zhuǎn)動,對焦行程較長,這對于微距鏡頭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我們手動對焦時精確調(diào)焦。同時,該頭也是內(nèi)對焦設計,對于近距離拍攝物體來說,內(nèi)對焦可以避免鏡片觸碰到拍攝對象。
騰龍SP60mm F2 DiⅡMACRO的對焦切換鍵
跟90微不同的是,騰龍60微的對焦切換方式也已經(jīng)改變了,不再是推拉對焦環(huán)的方式,而是跟普通鏡頭一樣,在鏡頭左側(cè)有一個對焦切換鍵,這個鍵的位置很方便左手拇指的操作。這支鏡頭采用了全時手動對焦設計,能在自動對焦時隨時進行手動對焦,這對微距攝影中的焦點微調(diào)非常有利。并且,改善了對焦環(huán)的設計,手動對焦時的手感和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騰龍SP60mm F2 DiⅡMACRO的前組鏡片鍍膜
騰龍60微的濾鏡口徑為55mm,這倒是跟90微一樣。
騰龍SP60mm F2 DiⅡMACRO的后組鏡片和卡口設計
這支鏡頭采用了新型改進型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起到增加短波長域透過率,擴大長波域透過幅度的作用。所以在前組鏡片和后組鏡片,我們能看到黃色和淺紅色的反光。不僅如此,該頭的鏡片粘合面也積極采用鍍膜處理,提高鏡頭表現(xiàn)力和色彩還原力,以獲得更加優(yōu)異的色彩平衡。
騰龍60微配備了桶形遮光罩
鏡組結構
60微的鏡組結構為10組14片,比90微的鏡組結構還略微復雜。這些鏡片中,使用了兩枚LD低色散鏡片。
騰龍SP60(報價 參數(shù) 評測 圖庫)/2 DiⅡ鏡組結構
除此之外,這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23cm,而工作距離則達到100mm。這意味著,我們只需要在離被攝體100mm的距離就能得到1:1的放大倍率。較長的工作距離是微距攝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尤其是對于昆蟲等物體的拍攝,靠得太近就會驚動對方。不僅如此,如果工作距離過短,往往會導致鏡頭的陰影出現(xiàn)在畫面中,尤其是使用遮光罩時。
此外,這支鏡頭的最小光圈為F22,雖然對于多數(shù)微距攝影來說已經(jīng)足夠,但是有時候這個光圈還是略嫌不夠小。值得一提的是,這支60微的對焦馬達如騰龍其他鏡頭一樣,在驅(qū)動時會有一定噪音,而且速度并不理想。這也是騰龍頭一直以來的弱點。不過對于普通的靜物微距來說,使用手動對焦似乎比自動對焦更加方便。
參數(shù)表
名稱 |
騰龍SP 60mm F2 Di Ⅱ MACRO(Model G005) |
鏡組結構 |
10組14片 |
光圈葉片 |
7片圓形光圈 |
最小光圈 |
F22 |
視角 |
26度11分(APS-C畫幅等效) |
最近對焦距離 |
23cm |
放大倍率 |
1:1 |
工作距離 |
100mm |
濾鏡口徑 |
55mm |
直徑×長度 |
80mm×73mm |
重量 |
390g |
實驗室銳度測試和色彩傾向
我們在實驗室用EOS 50D(報價 參數(shù) 評測 圖庫)+騰龍60微拍攝了ISO 12233分辨率標版。拍攝時,我們使用最大JPEG格式、ISO 100、標準圖像風格,關閉所有降噪設置和圖像處理功能。在經(jīng)過專業(yè)的軟件處理后,得到了在MTF50下的銳度值。
騰龍60微銳度值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令人滿意,從上面的圖標可以看出,這支鏡頭的中心銳度非常不錯,F(xiàn)2的最大光圈下也能達到2333LW/PH的銳度,以后各級光圈開始逐步提升,F(xiàn)4和F5.6以相近的表現(xiàn)成為最優(yōu)光圈。從F8開始,中心銳度有所下降,在F22時降到2000LW/PH以下。也就是說,在F16以前的各級光圈,這支鏡頭都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解像力和銳度,小光圈的成像稍差。
色彩傾向測試
在實驗室里用同上的設置拍攝了色彩標版,經(jīng)過軟件處理后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騰龍60微色彩傾向測試結果
這支鏡頭和佳能EOS 50D搭配時,標準圖片風格下的色彩飽和度都高133.8%,而其中又以紅色、藍色和綠色表現(xiàn)較為夸張。
中心和邊緣銳度對比
為了對比這支鏡頭中心和邊緣銳度,我們將各級光圈的標版進行了中心和邊緣部分的截圖。
截圖示意
F2;左:中心;右:邊緣
F2.8;左:中心;右:邊緣
F4;左:中心;右:邊緣
F5.6;左:中心;右:邊緣
F8;左:中心;右:邊緣
F11;左:中心;右:邊緣
F16;左:中心;右:邊緣
F22;左:中心;右:邊緣
從標版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F2.8的銳度顯著提升,F(xiàn)4和F5.6確實達到最佳,而在F8時,中心銳度突然下降較多,F(xiàn)22時銳度較低。而在邊緣部分,我們很樂意看到F2的最大光圈時,邊緣成像銳度都很不錯,只是由于四角失光的影響顯得較暗。F2.8時,暗角明顯減輕,因此此時開始有輕微的色散可以看到,而從F5.6開始,邊緣的色散也基本無法察覺。邊緣的最佳成像光圈為F5.6和F8,這和前面的軟件測試結果相一致。
暗角
前面的標版拍攝告訴我們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時有較明顯的暗角,現(xiàn)在我用一面光線分布較為均勻的平面來對比各級光圈下的暗角情況。
左:F2;右:F2.8
左:F4;右:F5.6
左:F8;右:F11
從對比樣張來看,這支鏡頭在F2時確實暗角現(xiàn)象比較明顯,但是收小一級光圈后,暗角變小了很多,甚至是無法察覺,而在F4開始,暗角基本消失。
畸變
作為定焦鏡頭,畸變幾乎都非常小,事實上,這支騰龍60微也幾乎看不到畸變。
逆光表現(xiàn)
騰龍60微采用了新型改進型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削減了鏡間反射,有利于控制眩光和鬼影。
逆光樣張
100%截圖
我們在嚴酷的逆光環(huán)境下拍攝了這張樣張,這中情況已經(jīng)屬于極少的極端場景。事實表明,在F5.6的光圈下,高光部分有輕微的眩光,但是沒見到鬼影。而且極度高反差的地方也有較為明顯的紫邊。事實上,實際拍攝時,我們很少遇到這種極端情況,應該說,即便是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騰龍60微的整體表現(xiàn)還是很不錯的。
樣張
拍攝使用50D(報價 參數(shù) 評測 圖庫)機身,最大JPEG,標準圖片風格,關閉自動亮度優(yōu)化。
F5.6,1/1600s,ISO200
F2.8,1/500s,ISO100;F11,1/125s,ISO200
F3.5,1/125s,ISO 100
F4.5,1/200s,ISO 100
F4.5,1/100s,ISO 250
從這些樣張可以看到,這支60微鏡頭在焦點處有著細膩的刻畫能力,焦外的虛化非常柔和,大有90微的風格。
總結
在使用了這支騰龍60微距鏡頭后,我們覺得這確實是一支APS-C畫幅用戶的良好選擇。這支鏡頭小巧便攜,做工有著騰龍一貫的扎實。寬大穩(wěn)健的對焦環(huán)、全時手動對焦、內(nèi)對焦等設計,再加上較長的對焦行程帶來良好的對焦手感。
或許大家依然會詬病這支鏡頭自動對焦速度的慢,這一點無可回避,不過相信選擇騰龍鏡頭的用戶應該并不會十分介意這一點,而是看中了騰龍鏡頭的成像品質(zhì)和高性價比。雖然說這支鏡頭自動對焦緩慢,但是它畢竟不是一款以抓拍和高速見長的鏡頭,微距攝影需要的就是細致精確,因此更加推崇手動對焦,因此鏡頭的自動對焦性能差一點也并不會對拍攝帶來太大影響。
60mm的焦距在APS-C畫幅機身上相當于90mm焦距,這一焦距在拍攝微距時便于操作,而且除了微距攝影,它還可以進行人像、靜物等題材的拍攝。F2的大型光圈是很多微距鏡頭所不及的,再加上0.23m的最近對焦距離、1:1的放大倍率,這些高參數(shù)讓這支鏡頭提供了理想的焦外成像,而焦點處又銳利無比。
騰龍60微+50D
如果要說缺點的話,除了前面提到的自動對焦問題外,就是這支鏡頭在F11以后的小光圈成像不夠理想,最小光圈也只能達到F22。不過對于大多數(shù)拍攝情況來說,這些問題并不是最主要的。整體來說,這是一支非常不錯的微距鏡頭。目前,該頭的報價在3980元左右,這比目前騰龍90微的報價略高(因為新鏡頭用了很多新技術),也許,過段時間此頭價格下降后,其性價比就為更加突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