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說起八八式步槍,估計很少有人認識,但是如果說到'老套筒、漢陽造',那幾乎是家喻戶曉!初高中的歷史課本上,只要講到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就必然提到這支步槍??梢哉f,這支步槍見證了整個中華民族從沉淪走向復興的整個過程。這支聞名中國的'漢陽造'正式的軍方稱呼就是'八八式步槍',而這支步槍也是中國歷史上能夠獨立生產(chǎn)的第一支后膛裝彈的栓動步槍,因為最早在漢陽兵工廠生產(chǎn),所以也被俗稱為'漢陽造'。
在以往很多歷史記錄中,作者總是習慣性地把'漢陽造'稱為'德國毛瑟步槍的中國仿制品',但是實際上'漢陽造'和毛瑟步槍完全沒有瓜葛。'漢陽造'所仿制的是德國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簡稱Gew 88)。1886年時法國陸軍裝備的1886式勒貝爾步槍,引起了德國方面的關注。新式的法國勒貝爾步槍是全球第一款使用無煙火藥、后膛裝彈的栓動式步槍。由于采用了新式無煙火藥作為發(fā)射藥,這種新式法國步槍使用8毫米口徑步槍彈,在射程和威力上遠勝于當時德國毛瑟71/84式步槍所使用的黑火藥,這讓法國軍隊在和德國軍隊的正面交鋒中占據(jù)了極大優(yōu)勢。為此,德國軍工部門在結合奧地利'M1888曼利夏'的設計特點之后,迅速推出了新式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如果一定要說該槍和毛瑟有什么聯(lián)系的話,大概就僅僅是該槍的槍機使用了改進型曼利夏步槍的槍機,而這個槍機稍微帶有那么一點點毛瑟的味道。
之所以叫'委員會步槍',是因為在毛瑟公司之外,德國還成立了一個'步槍試驗委員會'(簡稱GPK),而這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就是應對法國勒貝爾步槍給德國軍隊帶來的壓力。為了趕進度,GPK直接采用了奧地利曼利夏步槍的槍機結構,僅在其上略作修改。槍管膛線等則直接引用了法國勒貝爾步槍的設計,同時在槍管外設計了一個木質的全槍護套(所以后來我國仿制的'漢陽造'還被稱為'老套筒',就是源自這個護套——筆者注)。槍彈則采用了瑞士設計的7.92毫米無底緣瓶頸彈。新式步槍在1888年11月完成野戰(zhàn)測試,12月份德皇即下達生產(chǎn)訂單,并將其命名為八八式步槍(Gew88),次年,第一批Gew88開始裝備德國軍隊。
但是,在列裝德軍后,該槍很快暴露出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炸膛。因為新式的無煙火藥比老式的黑火藥膛壓更大,因此沿用老式設計的槍膛有時候會承受不住巨大的膛壓導致炸膛。與此同時,該槍還存在裝彈困難、抽殼不可靠等一系列問題,進而導致德軍內部意見很大。特別是該槍的生產(chǎn)商路德維希-洛伊公司是一家猶太人開辦的公司,在整個歐洲反猶排猶的浪潮中,有好事者干脆直接把Gew88稱為'猶太人的步槍'(Judenflinte),以至于德國民間媒體也坐不住了,跳出來吐槽德國政府'為什么不購買毛瑟步槍?'
作為德國第一款使用無煙火藥發(fā)射的步槍,其設計上有一些先天缺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輿論不能接受這種說辭,再加上由于不受軍隊的歡迎,在裝備了毛瑟公司研制的1898式步槍后,Gew88很快推出了現(xiàn)役。不過依然作為后備役物資被保存到二戰(zhàn)結束,不僅如此,德國政府還把該槍的設計賣給了土耳其、中國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從而讓這支槍在世界范圍內一直延續(xù)使用。也正因為Gew88來到中國安家落戶,才有了聞名全國的'漢陽造'步槍。
和今天的很多所謂'德棍'一樣,早在滿清時代,當時的中國人就已經(jīng)對于'德國制造'有著癡迷一般的崇拜。所以在德國商人將Gew88介紹給清政府時,后者幾乎不暇思索的接受了這支步槍。不過在向中國推銷的過程中,德國商人還是耍了一點小手段:向滿清政府推銷該槍的德國商人將該槍稱之為'毛瑟1888'式步槍,以此向中國官方宣揚該槍的優(yōu)越性能。而當時無論是保守的清政府統(tǒng)治者,還是銳意改革的'洋務派'實際上對于德國武器都極為迷信。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戰(zhàn)爭中,清政府從德國訂購的定遠、鎮(zhèn)遠兩艘裝甲巡洋艦,雖然航速不及當時日本最新的'三井艦',但是皮糙肉厚,雖然被日艦猛烈炮擊,但是卻依然來去自如。在占領威海衛(wèi)后,日軍檢視被俘的'鎮(zhèn)遠'號,發(fā)現(xiàn)雖然該艦被命中近千發(fā)炮彈,卻沒有一發(fā)能夠擊穿該艦厚實的裝甲,'德國制造'由此在中國成為一個神話,一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深信不疑,不過這是后話。
在當時,滿清'洋務派'官員一聽說是'毛瑟步槍',幾乎沒有多做了解,就全盤買下了Gew88步槍的全部技術資料和圖紙。1896年,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漢陽兵工廠開始正式仿制生產(chǎn)Gew88步槍,當時被滿清政府定名為'漢陽八八式步槍'。到1899年時,由李鴻章創(chuàng)辦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也開始生產(chǎn)八八式步槍。1907年清政府開始全面編練新軍,并將全國軍隊整編為三十六鎮(zhèn)(清朝軍隊的編制'鎮(zhèn)'相當于當時國外陸軍的'師','協(xié)'相當于'旅'——筆者注),其中湖北設兩鎮(zhèn),這兩鎮(zhèn)新軍所裝備的武器都是漢陽兵工廠出產(chǎn)的八八式步槍。
1911年10月10日(農(nóng)歷八月十九日)晚上8時左右,湖北新軍第八鎮(zhèn),工程部隊營房內傳出槍聲。著名的'武昌起義'由此拉開序幕。起義當晚,起義軍在里應外合,未遇抵抗的情況下占領了楚望臺軍械庫,奪取其中德式、日式以及漢陽造步槍2萬余支,彈藥無數(shù)。11日,駐漢陽的新軍起兵響應武昌新軍,起義軍隨即控制了漢陽兵工廠,不但當日接收工廠工眾3000余人,還控制了兵工廠倉庫,繳獲步槍7000把,子彈5百萬發(fā),山炮150門,炮彈6000發(fā)。而工廠工人也自發(fā)組織生產(chǎn),全力支持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迎來了嶄新的共和時代。這也是'漢陽造'在中國所見證的第一件'大事'。在民國建立后,蔣介石在1935年時曾經(jīng)正式引進德國毛瑟1898型步槍,并計劃用其替換可靠性不佳'漢陽造'。但是隨著兩年后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江浙地區(qū)等中國最發(fā)達地區(qū)迅速被日本軍隊占領,中國所屬各兵工廠來不及調整生產(chǎn),所以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漢陽造'依然是中國國產(chǎn)步槍的核心主力。
盡管'漢陽造'延續(xù)了原先Gew88步槍的諸多缺陷,但是在生產(chǎn)中,我國兵工部門也對其進行了少量修改,以提升其可靠性。而且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中,盡管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但是在步槍性能領域,'漢陽造'是極少數(shù)能夠拿得出手的裝備之一。這是因為在二戰(zhàn)時代,技術還不夠發(fā)達,因此子彈要擴大殺傷力,就必需增大設計口徑,用這種方式來提升彈丸的威力。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各種資源都極為貧乏,甚至于在步槍的設計生產(chǎn)上也透著濃濃的'窮酸'氣息。以二戰(zhàn)中日本軍隊裝備數(shù)量最大的三八式步槍為例,三八式步槍的口徑只有6.5毫米,是二戰(zhàn)中口徑最小的步槍。盡管該槍射擊精度高,但是由于口徑小所以威力不大。在當時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打著小鬼子,回去養(yǎng)兩天又來掃蕩;打著抗日戰(zhàn)士,休息兩天繼續(xù)抗日。'說的就是三八式步槍威力過小。
在當時英國通常使用7.7毫米槍彈,而美蘇大多使用7.62毫米槍彈。7.92毫米的'漢陽造'是當時口徑最大的步槍??趶酱笠馕吨σ泊?,在抗日戰(zhàn)爭中,被漢陽造命中的鬼子,通常不是缺胳膊就是少條腿。因為'漢陽造'口徑大、威力大,命中四肢基本上就只能截肢了。如果命中人體軀干,基本九死一生。也正是因為'漢陽造'的巨大威力,一直到1950年的朝鮮戰(zhàn)爭時期,我軍入朝參戰(zhàn)部隊很多還在使用該槍。一直到1956年我軍大規(guī)模換用蘇式武器后,'漢陽造'依然作為警察和民兵預備役的儲備裝備,在中國準軍事體制中服役了很多年。
從1896年開始生產(chǎn)到1944年停產(chǎn),再到朝鮮戰(zhàn)爭,最后'退居二線',這款原始設計并不出眾,而且還存在著各種各樣問題的步槍在中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見證了中國2000多年封建王朝制度的終結,見證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見證了年輕的新中國憑借著熱血和意志擊敗世界第一強國的朝鮮戰(zhàn)爭??梢哉f,這名忠實的老兵,是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一位不可或缺的無言證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