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獨立研發(fā)的一項新技術——“航空發(fā)動機滾輪葉片精密磨削技術”橫空出世。
這將意味著我國的航空發(fā)動機從此不再依賴于進口,而是可以自主的研發(fā)和量產(chǎn),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不再受制于其他國家。
而研究出這項尖端技術的團隊的領頭人卻只有技校學歷,他就是洪家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已經(jīng)開始對航空發(fā)動機的相關技術進行研究。
但西方國家一直都進行著嚴格的技術封鎖,其中就包括最核心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的加工打磨技術。
葉片可以說是整個發(fā)動機的關鍵部位,發(fā)動機又是飛機的動力來源,重要性可想而知。
1979年,洪家光出生于沈陽新城子區(qū)的一個小農(nóng)村。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每天早出晚歸,做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活。
洪家光從小就特別的懂事,他知道父母的不易,經(jīng)常會幫助父母干活。
但洪家光卻有著遠大志向,他不想像父母一樣,當一輩子的莊稼人。
農(nóng)村的生活雖然安靜祥和,但卻并不是洪家光想要的。
有一次幫父母在田里干活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抬頭一看,一架飛機從頭頂掠過。
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短短的幾秒鐘,讓洪家光跟飛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洪家光的父母雖然是農(nóng)民,卻非常支持兒子上學,他們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
父母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在洪家光6歲的時候,全家一起搬到了城里去生活。
父親找了一份泥瓦匠的活,母親也掃起了大街,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也過得去。
16歲的時候,洪家光的父母因為長期勞累,身體漸漸出現(xiàn)了問題。
為了能夠讓二老輕松一些,洪家光最終選擇了去沈陽黎明技校上學。
為了照顧父母,洪家光沒有選擇住校,而是每天坐著火車往返于學校和家之間,來回需要花費四個小時。
后來洪家光覺得火車上的四個小時也不能浪費,可以用這段時間學習一下課外的知識。
短短三年的時間,洪家光就利用火車空余時間吃透了四本課外知識書,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畢業(yè)的時間很快來臨,之后的他,被分配到了中航工業(yè)去上班,成為了車間里的一名技術職工。
當洪家光第一次來到公司的車間時,最先看到的是一面勞動模范墻,墻上全都是我國在該項技術的頂尖人才。
此時的他也暗暗下定了決心,終有一天自己也要登上這面墻。
雖然洪家光在學校里的成績名列前茅,但來到了這里,就是一個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小白。
洪家光也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想要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刀工是關鍵,更是基礎。
想要提高刀工,除了刻苦練習以外,還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這就需要有一位師傅來指導自己。
洪家光觀察了車間內(nèi)每一個老職工的刀工水平,最后選擇了隔壁車間的老師傅孟憲新。
不得不說洪家光的眼光還是很厲害的,一眼就選中了車間里刀工最好的師傅。
車間的其他老師傅打磨刀片的速度平均在400轉(zhuǎn)每分鐘,并且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導致打刀。
但是孟憲新老師傅卻可以達到1200轉(zhuǎn)每分鐘,并且打磨刀片時淡定自若,胸有成竹,成品刀片也非常的精密。
但洪家光和孟憲新不是一個車間的,如何讓老師傅收了他,成為了一個難題。
洪家光沒有那么多的小心思,他用了一個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死纏爛打,靠真心打動師傅。
一有空他就會跑到孟憲新所在的車間,充當助手和下手,各種獻殷勤,并且一堅持就是好幾個月。
孟憲新見眼前的小伙子性格堅定,踏實能干,便同意了拜師請求。
之后也是對其傾囊相授,毫不保留的將本領教給了洪家光。
洪家光更是沒有辜負師傅的遵遵教誨,為了盡快磨練出刀工,他每天會自發(fā)得多干好幾個小時。
工友們一年干四千多個工時,但洪家光卻足足干了七千多個工時。
磨刀技術更是日益精進,甚至可以跟那些最資深的工廠老師傅相媲美,這件事也讓洪家光在車間里小有名氣。
其實洪家光如此堅決地要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還有一個外部因素,這也是令所有中國人忘不掉的一件事。
那年,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到了美國的轟炸,造成多人傷亡。
但是當時的我國因為技術問題沒有研究出屬于自己的飛機,就連運送烈士的遺體都是租借的美國飛機。
當時這一幕也是觸動了每一個華夏兒女腦海里最敏感的神經(jīng)。
從那一天起,洪家光就暗下決心,我們必須要擁有自己的航空發(fā)動機,必須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
不久后,洪家光也迎來了一場挑戰(zhàn),之后的他更是一戰(zhàn)成名。
一天,公司下達了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加工航空發(fā)動機的滾輪,并且這個滾輪的精確度要達到0.003mm以內(nèi)。
一旦超過這個范圍,就很有可能導致飛機發(fā)動機停止工作,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這也是一項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艱巨任務。
洪家光主動請纓,想要接下這個任務,當時的負責人也是再三叮囑,千萬不能出了差錯,洪家光語重心長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十幾天時間內(nèi),洪家光幾乎從早到晚都是呆在了車間里,一心一意地打造葉片滾輪。
終于在最后關頭完成了滾輪的打造,還一度超額完成任務,將誤差精確到了0.002mm。
至此,洪家光在車間里一戰(zhàn)成名,十幾天就掌握了別人兩三年才能掌握的核心技術,老師傅們也是對其贊不絕口。
雖然洪家光在車間出了名,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忘乎所以。
從他接觸到航空發(fā)動機葉片的滾輪后,就意識到了我國對于葉片的加工仍然具有很大的短板。
這也是導致我國不能制造出屬于自己的飛機發(fā)動機,一直依賴進口的重要原因。
這樣下去,我們只會一直被西方國家掐住咽喉,嚴重阻礙國內(nèi)飛行行業(yè)的制作和量產(chǎn)。
2002年,洪家光在征得了公司的同意后,組建了自己的團隊。
而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克服金剛石滾輪打磨葉片的技術難題,讓我國的航空事業(yè)實現(xiàn)真正的自給自足。
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剛剛成立的時候,面臨著很多人的質(zhì)疑聲和反對聲。
但是洪家光就是一個喜歡迎難而上的人,你們越反對,我越是要攻克它,證明給你們看。
洪家光團隊一路走下來,過程也是相當?shù)目部馈?/p>
首先面臨的巨大問題就是,金剛石滾輪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包含很多其他的學科。
不單單是需要實踐操作,更需要龐大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支撐。
洪家光雖然技術方面沒得說,但是終究只是一個技校生,所學的理論知識相當有限。
但是這也沒有難倒洪家光,沒有知識儲備,那就采用最簡單的方法,買相關知識的書籍,一本本地吃透它們,就像當時在火車上一樣。
就這樣洪家光一點點的鉆研書籍知識,遇到了不會的或者自己鉆了牛角尖,就會主動地向一些專家請教。
就是在這種刻苦鉆研精神的引導下,洪家光的團隊越來越壯大,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
歷經(jīng)5年的時間,洪家光帶領團隊,反反復復做了1500多次實驗,終于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研究的金剛石滾輪精度可達到2微米,壽命更是延長了2倍多,大大節(jié)約了成本,甚至一度超越了西方國家。
這項成就對于我國航空發(fā)動機葉片的生產(chǎn)制作,產(chǎn)生了推進性的作用。
隨后又經(jīng)過4年時間的實驗和研發(fā),洪家光團隊終于成功的制造出了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獨立研發(fā)的一項新技術——“航空發(fā)動機滾輪葉片精密磨削技術”。
2017年1月份,正在忙碌的洪家光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全國總工會通知他去北京領獎,他們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獎二等獎。
此時的洪家光激動萬分,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整個團隊,帶領著他們來到了北京。
2017年1月8日,洪家光在全國人民的目光下走上了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當時的他還只有39歲。
在一眾的老專家,老前輩面前顯得格外突出,當頒獎的老院士得知他是技校畢業(yè)后更是驚訝不已,洪家光成為了該獎項當時最年輕的領獎人。
很多的博士,院士都沒有解決的難題,洪家光卻做到了。
洪家光獲獎以后,也是有很多的國外企業(yè)和機構拋來了橄欖枝。
甚至有一家歐洲企業(yè)開出了月份90萬的誘人條件,但是依舊被洪家光堅定地拒絕了。
不僅如此,當年的洪家光虛心拜師,得到了師傅的衣缽傳承,如今的他也收了13個徒弟,將自己的技術和思想毫不保留的傳授給了徒弟們。
這才是中國工匠精神的傳承,洪家光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如今的洪家光更是醉心于研究,一心撲在工作上。
此時的他只想把自己關在工作室里潛心研究,他的新目標還沒有達成,他要打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航空發(fā)動機,將中國送到世界第一的席位。
洪家光是當之無愧的大國工匠,在技術上他精益求精,在工作上他專心致志,對待自我他嚴苛嚴謹。
正是因為有洪家光這樣的人的存在,我們才能像雄鷹一樣在天空上飛翔,讓世界看到中國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