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國家恢復高考的消息在歷經1個月后終于傳到了陜西省西安市蒲城縣。身在蒲城縣孝通公社冉家大隊第三生產隊的劉志鏡得知消息后立刻返回西安。
從11月25日抵達西安到12月10日參加高考,劉志鏡沒有太多時間復習,兩年的插隊生活也讓他把中學所學忘了個七七八八。
“再考一次”,落榜的劉志鏡想要緊緊抓住這個可以改變他命運的契機。
如今,60歲的劉志鏡已經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工作了35個年頭,從最初的“門外漢”到如今的計算機專業(yè)教授,不想做“大咖”的他成為了軟件開發(fā)領域的“好老師”。
1975年12月,劉志鏡從西安坐火車出發(fā),換乘汽車,又走了10里山路,終于趕在年根兒前到了他插隊的地方——蒲城縣孝通公社冉家大隊第三生產隊。
過年時,村里要平整土地,人少地多,16個人要干21個人的活兒,每個人7方土,干完了才有工分兒,掙了工分兒才能換到糧食。為了不跟家里要錢換糧,劉志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繁星滿天才回到住的地方。隆冬時節(jié),干完一天的活兒,鞋子都是濕的,來不及烤干,他就備兩雙,換著穿。
除了平整土地,知青們干著和農民一樣的活兒,種、收各種農作物,劉志鏡甚至還被分派去整修飼養(yǎng)圈。
肯吃苦、不抱怨。20歲的劉志鏡當上了貧協副主席,生產隊糧食庫大門的兩把鑰匙給了他一把,擔負起了看管糧食的重任。
一次,6000斤糧食需要入庫,沒有人幫忙,又不能把糧食就這么放在外面,劉志鏡愣是一個人把所有糧食扛到了庫里,累到趴在炕上做了一個月針灸才能下地走路。從那兒以后,腰便落下了毛病。
村里需要進行政治思想宣傳,任務落在了劉志鏡他們知青的身上。設計藝術字體、墻上描邊、噴字,劉志鏡把每個月參加小隊、大隊和公社學習來的政治思想“上墻”。寫對聯、繪丹青,沒有毛筆就用手指頭代替,村里逢年過節(jié)或是誰家有喜事,都會找他們要一副“墨寶”。
劉志鏡的父母是西電教師,同他一起插隊的還有西電另外5位子弟,包括他在內,三男三女。
他們并不跟其他知青一起住在知青點,而是在村里的空地上新建的院子。蓋房子的木材是西電伐掉學校東門外道路兩邊的樹拉來的,院子兩邊各建三間房,中間搭起一個灶臺。
離家在外,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需要互相幫助,“縫被罩”便是其中之一。拆下來的被罩洗干凈之后需要縫到被子上,雖然每個人就一床被子,但這卻是不輕的體力活兒。他們每個人負責一兩個邊,男生也必須上手,倒是不知不覺就能趕在日落前把6床被子都縫好。
1977年11月,恢復高考的消息傳到了生產隊,劉志鏡他們即刻返回西安備考,1人報中專,5人報大學。
報考大學的5個人集體落榜,報考中專的女生則順利地被一所護校錄取。一個曾經以為會一直堅固的小集體突然少了一個人,年少的他們深切地體會到了“愁滋味”。
高考可能會讓6個人分處異地,但這又似乎是一條可以讓他們走出農村、改變自身命運的最好途徑。
“再考”。當時的劉志鏡并不清楚這一場考試到底會如何改變他的命運,但他下意識地覺得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劉志鏡沒有參加當時組織的知青返校復習,村里的中學也不允許他去旁聽,他便只能自學。沒有復習資料,他母親就托朋友、同事借來一部分,借不來的,他母親就手抄了捎給他。
歸納能力極強的劉志鏡在半年左右的備考時間里整理出厚厚的9本數理化筆記。村子里沒有電,他就點著煤油燈或者借朋友從城里捎來的蠟燭,挑燈夜戰(zhàn)。
待其他4位知青從西安返回后,他們就經常利用晚上的時間集體復習政治。安靜的小院兒里放上5只小凳子,清涼的晚風吹過,飄來不知名的蟲子哼唱的小曲兒,劉志鏡和他的4位“同學”就著身邊的煤油燈,用一問一答的“車輪戰(zhàn)”方式互考政治知識點。
1978年的6月,劉志鏡頂著夏天的烈日幫農民在地里收麥,胳膊都被曬得蛻了皮。一個月后,他翻出自己較新的一套衣服,坐在蒲城縣一所中學的教室里參加他的第二次高考。
從小在西電大院兒里長大的劉志鏡順理成章地報考了西電,當時在通信學院任教的父親也早已為他“物色”好了計算機專業(yè)。雖然西電早在1958年便有了計算機專業(yè),但劉志鏡對這個專業(yè)并無太多了解,他想著,如果考不上大學,就去工廠當個工人。
兩天的考試結束后,劉志鏡回到生產隊繼續(xù)干活兒。直到錄取結果公布,西電才派專車把他們這些考上的學生拉回西安。
10月,入學,劉志鏡正式成為78級計算機專業(yè)128位學生中的一位。
學校宿舍緊張,入學之后的劉志鏡就仍舊住在家里,與他們班的同學做起了“鄰居”。
由于剛剛恢復高考,班里的同學年齡參差不齊,最大的33歲,最小的16歲。不管是來自農村還是城市,同學們都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教室、家、食堂,劉志鏡每天的日常就是三點一線。周末偶爾約上朋友去看一場電影,對他而言已是難得的消遣。
每堂課的前幾排總是坐得滿滿當當,同學們之間好像暗暗地較著勁,比著誰學得多、誰的排名靠前。
徐崇華是他們班的高等數學老師。在劉志鏡的印象中,徐老師每次上課前都會站在講臺的一側,仔細地把板擦上的粉筆灰敲掉,這樣擦出來的黑板特別干凈,雋秀的粉筆字顯得格外好看。徐老師每次上課只帶一頂帽子進教室,沒有課本、沒有講義,他能將爛熟于心的定理、公式、演算、驗證講得深入淺出。同學們都很喜歡上高等數學課,覺得徐老師是一個很“神奇”的人。
這樣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響了劉志鏡,以至于在他當老師的30多年里,他也會仔細地敲去板擦上的粉筆灰。
1982年,想要去參軍的劉志鏡成為了一名老師,成為班里4名留校的同學之一。留校的頭五年里,他在學校的計算機中心管理機器,平時的工作無非是維護機器,做一些動態(tài)監(jiān)控調整等等。
直到1987年,劉志鏡參與電子工程學院一位老師牽頭的數字電視項目,才真正開始做軟件,從此,便一發(fā)而不可收。
劉志鏡在1999年開始擔任研究生導師之后也從未停止過他熱衷的軟件開發(fā)。
“我喜歡軟件開發(fā),倒不是說我必須得做出多么厲害的軟件,我只希望我的軟件可以實實在在地幫到一些人,就夠了?!?015年11月,劉志鏡帶領團隊設計開發(fā)的“農掌門”惠農服務平臺開始在他曾經插隊的蒲城縣試用。去年,一個農民用“農掌門”售賣西甜瓜子和回收西甜瓜,銷售收入超過800萬元。
“研究生會更多地受到導師的影響,所以你的言傳身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痹谂囵B(yǎng)學生方面,劉志鏡盡心做到以身為范。在他看來,教授知識是老師的職責,但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而學,同時,也要讓他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學會如何做人、做事。
在擔任導師的近20年時間里,劉志鏡先后培養(yǎng)出18名博士,近400名工學碩士和工程碩士,“亦師亦友”是他與學生們的相處之道。他說,自己有時候并不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老師,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他總是很嚴厲地批評他們。當學生們參加工作、走入社會,才認識到老師的批評是真的為了他們好,甚至會有些想念這種關心他們成長、期盼他們變好的“批評”。
面對越來越有思想有個性、視野更寬、創(chuàng)新能力更強的學生,劉志鏡在欣喜的同時也看到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他看來,西電的學生較為踏實、刻苦,但仍舊需要加大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他們在實踐中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讓所學的知識變?yōu)閭€人的素質。
“素質就是你所學的知識沉淀在你身上的東西,你學了,并不等于你有它、掌握了它,沒有經過實踐的打磨、時間的沉淀,都不叫素質”。劉志鏡認為,正確的引導學生,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責任。
回顧參加高考之后的這近40年,劉志鏡認為“學習是基礎,思考是關鍵,實踐是根本”?!盃帬幘湍苄?,拼拼就能贏”是他的座右銘,近40年來,他就是在這句話的勉勵下一路走過來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