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黃帝與蚩尤涿鹿之戰(zhàn)的性質(zhì)
黃帝與蚩尤涿鹿之戰(zhàn)的性質(zhì)
及其戰(zhàn)后與苗族有關(guān)的重大歷史問題
目        錄
前言
一、涿鹿之戰(zhàn)的性質(zhì)
二、黃帝后代周族滅商(苗)才是姬姓、公孫姓西土部族對蚩尤族的徹底戰(zhàn)勝
三、文明程度最高的蚩尤族失敗的原因
四、涿鹿混戰(zhàn)后,以少皞、顓頊、帝嚳九黎三皇為首的苗族仍大范圍活動在中原大地上
五、齊國、魯國和孔子世家是苗族后裔
六、堯舜時代的苗族禪讓制
(一)禪讓時代的全部歷史人物都與 苗族有族屬關(guān)系
(二)姜姓蚩尤族禪讓制的過程
七、禹及其后代夏王朝與苗族的關(guān)系
八、帝嚳及其后代商王朝與苗族的關(guān)系
九、楚國和滇王國是釐(li)姓顓頊的苗族的后代
十、周族、華族、漢族與苗族

前  言
涿鹿之戰(zhàn),絕對不是黃帝本族的力量把蚩尤統(tǒng)率下的軍事力量打垮,更不是把多支系的蚩尤九黎集團(tuán)(苗族集團(tuán))徹底地打倒。
涿鹿大混戰(zhàn)以后,3000—4000多年前,苗族仍然活動在河南、山東、河北、山西中原大地上。堯舜禪讓制時代、夏代、商代這“前三代”,都與苗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陜西的周族與發(fā)源于陜西姬水的黃帝同居地與半坡文化(太陽崇拜)和彩陶文化(仰韶文化)都有關(guān)系。夏、商、周三代中,獨(dú)周族站在黃帝的立場,全面而惡毒地誣貶蚩尤苗民為最壞,而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周族史跡及其所為,絕非偶然。周族是黃帝后代,是肯定的。
司馬遷襲用周說,跟著說“蚩尤作亂”。
黃帝后代周族東進(jìn)滅商(苗),才是姬姓、公孫姓西土黃帝族對蚩尤族的徹底戰(zhàn)勝。之后,許多重要?dú)v史已被歪曲、捏造。蚩尤被誣為“亂賊”,苗族許多著名的帝王被寫成黃帝后代。
到春秋時期,被原先周朝分割統(tǒng)治融合的中原黎民,已經(jīng)接受了周文化(黃帝文化),周、苗共同混合成春秋時代的華族。但齊、魯、宋、陳、鄭、衛(wèi)、燕、晉華夏各國和孔子世家歷史中記載的“釐公”、“釐侯”、“釐廟”,與中原顓頊苗民的釐姓、釐夷仍絕對地分不開。盡管此時的釐姓,釐夷已經(jīng)是華族或諸華,而不再叫九黎。不過,比《史記》早的《尚書》中堯典、舜典……各篇仍把“黎民”一詞作為基本居民稱謂并反復(fù)使用。遺憾的是,后世正史把“黎民”一詞解釋為“是指廣大民眾”。為什么一定要把“廣大民眾”稱作“黎民”,稱作“漢民”或其他“民”不行嗎?
至今,絕大多數(shù)人還不知道“東夷族”就是苗族。
“夷”字由“大”和“弓”合成,具有特定的內(nèi)涵?!对S慎說文》:“東夷從大從弓”;“東夷從大,大人也。”《山海經(jīng)》:“苗民釐姓”;“有大人之國,釐姓?!薄痘茨献?地形》:“自東南方至東北方有大人國?!薄吨腥A帝王》⑴:“蚩尤是巨人族的首領(lǐng)?!边@里“大人國”、“巨人族”,皆指身體相對高大?!皷|夷從大”,是說“夷”是專指釐姓大人國;“從弓”,是說“夷”是涵指弓箭的發(fā)明者釐姓苗族。九黎居?xùn)|方,又叫東夷或九夷?!皷|夷包括淮夷。”《二十五史新編》⑵:“淮夷(九夷)”。春秋時,安徽省的淮夷,是原先居住在中原的皞陶東夷族(苗族)的后代。東夷族不止是一些人說的居住在山東與蘇北地區(qū)。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的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蚩尤東夷族(九黎族)的文化遺跡。
                               2013年元月9日

一、涿鹿之戰(zhàn)的性質(zhì)
有關(guān)涿鹿之戰(zhàn)的說法有三種:一是司馬遷的定性說;二是炎黃聯(lián)合打敗蚩尤說;三是諸多外部力量助黃帝殺蚩尤說。哪種說法站得住腳呢?
(一)司馬遷的定性說
《史記.五帝本紀(jì)》:“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
不能因?yàn)轵坑葦×?,就認(rèn)為司馬遷說的是真話。仗還沒有打,司馬遷就先把黃帝放在中心王國最高統(tǒng)帥的王位上,黃帝手下有許多附屬的諸侯,蚩尤是其中的一個暴虐者、作亂者、不聽帝命的反叛者。黃帝自己“莫能伐”。于是黃帝就向?qū)傧赂髦T侯征調(diào)軍隊(duì),才在涿鹿擒殺蚩尤。司馬遷的這個定性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原始社會是大小林立的各個部落,不存在帝制王國及其附屬的各諸侯,亦無所謂“暴虐”、“作亂”、“不聽帝命”和“征師諸侯”之義。司馬遷寫《史記》,先抱定一個主義:“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一家之言。”顯然是他為了圓說以黃帝為中心的“一家之言”而作的附會之說。
(二)炎黃聯(lián)合打敗蚩尤說
此說是一個沒有諸多具體史跡為旁證的,僅以“炎黃同為少典子”一說而推想的結(jié)論性孤說。倘以為“炎黃同為少典子”,合力殺蚩尤事為必然,實(shí)質(zhì)上并未超脫于“想當(dāng)然”。歷史上,父子相殺,兄弟為敵,不乏其人。是親兄弟的,就一定能團(tuán)結(jié)合力嗎?更何況炎帝是被黃帝慘殺過的?!顿Z誼新書.益壤》:“炎帝無道,黃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毖椎鄄豢赡懿辉诤踹@血海深仇。所以,炎黃聯(lián)合殺蚩尤是不可能的。按正統(tǒng)史,炎黃親兄弟相殘殺,與蚩尤不相干,蚩尤干嘛要跑到涿鹿找黃帝拼戰(zhàn)而又被殺在同一地點(diǎn)的呢?謎團(tuán)重重,不能立說。
前言,黃帝后代周滅商(苗)后,歷史被歪曲、營造。蚩尤被全面貶毀,黃帝被任意放大?!把S同為少典子”一說的出臺,與這一歷史大背景不無關(guān)系。不論此說在各書中重復(fù)宣揚(yáng)多少次,僅此一說是不足以證明“炎黃同族”的。
考察炎帝史跡,炎帝與蚩尤的密切程度,遠(yuǎn)遠(yuǎn)超過炎黃帝的密切程度。清華李學(xué)勤先生把炎帝歸于南方的系統(tǒng)?!堵肥?后紀(jì)四》:“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后裔也”。有人把“西姜”歸炎帝?!拔鹘荆鲎匀纭?《后漢書》)。說明,炎帝與蚩尤同姓姜不是巧合。又如《帝王世紀(jì)》:“‘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衰、帝榆罔?!逼渲?,帝嫠與苗族釐姓的“釐”也驚人地相似?!版恕迸c“釐”音同黎。嫠的下面是“女”,釐的下面是“里”。顯然是不同時間地點(diǎn)、不同人手下的同字異寫?!柏琛庇质浅S妹缑?鬃邮兰业摹巴糌枋稀币灿谩柏琛弊魅嗣梢?,孔子是苗族的后代)。又如:“蚩尤人身牛蹄,頭有角”,而“炎帝人身牛首”。又如:“炎帝后代祝融生共工”,《周禮》:“顓頊?zhǔn)嫌凶釉焕?,為祝融”。也就是說,祝融、共工是炎帝和顓頊九黎族(苗族)共同的后代。又如:黔西北苗族稱本族祖先為“赤炎”,與赤帝(炎帝)同名。這一切,是不容忽略的。
試問:是炎黃同族呢,還是炎帝與蚩尤同族?
所謂“炎黃同族”和“炎黃聯(lián)合打敗蚩尤說”,根本不能成立。
(三)諸多外部力量助黃帝殺蚩尤說
幫助黃帝殺蚩尤的外部力量是:長有翅膀的應(yīng)龍;人首鳥身的玄女;衣青衣的天女魃和已知的東夷部族著名傳說人物風(fēng)后。他們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與苗族一樣穿青色衣服。黔中地區(qū)的“青苗”以穿青衣服而得名。黔東南苗族也普遍穿紫黑色衣服。安順苗族為死人“開路”時,要給死者頭戴黑色斗笠,把崇尚青(黑)色上升到宗教禮儀的層面上。苗族崇尚青色,起源于苗族遠(yuǎn)祖太皞?!渡袝?禮記.月令》:“其帝太皞,載青旂,衣青衣。”由此可知,助黃帝殺蚩尤的應(yīng)龍、玄女、天女魃和風(fēng)后,是蚩尤東夷集團(tuán)中強(qiáng)大的反蚩尤派。在黃帝連戰(zhàn)皆北、處境危殆的時刻,是反蚩尤派主動同黃帝聯(lián)合,共同把蚩尤統(tǒng)率下的軍事力量打垮。
《山海經(jīng)》:“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蚩尤請風(fēng)伯雨師縱大風(fēng)雨。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殺蚩尤?!庇肿ⅲ骸皯?yīng)龍,長有翅膀的龍?!?/font>
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⑶:“戰(zhàn)爭初期,天氣惡劣,暴雨傾注,很適合于東方多雨環(huán)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而不利于習(xí)慣在晴旱環(huán)境的黃帝族,使它‘九戰(zhàn)九不勝’,連戰(zhàn)皆北,處境危殆。雨季過去,黃帝及時地捕捉住戰(zhàn)機(jī).....,在玄女族的有力支援下,在涿鹿之野擒殺其首領(lǐng)蚩尤。”
所謂的“玄女族”,就是蚩尤集團(tuán)中的反對派。
《玄女兵法》:“黃帝與蚩尤戰(zhàn),三年城不下”;《二十五史新編》:“蚩尤用金屬作兵器,異常勇猛,黃帝在三年中同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獲勝?!?/font>
九戰(zhàn)九不勝,三年九戰(zhàn)無一勝,已是一個長過程的戰(zhàn)爭概念,是黃帝長過程反復(fù)爭戰(zhàn)真的打不過蚩尤,不能歸因于一時的天氣惡劣。
中共中央黨校王子今《史記的文化發(fā)掘》⑷一書引《黃帝玄女戰(zhàn)法》:“黃帝與蚩尤九戰(zhàn)九不勝,黃帝歸于太山,三日三夜。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zhàn)萬勝,遂得戰(zhàn)法焉’?!庇忠洱堲~河圖》:“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和大弩,威震天下,誅殺無道。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嘆。天譴玄女下授黃帝兵訓(xùn)神符,制伏蚩尤。”又引《志林》:“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fēng)后法斗機(jī)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痹摃种赋觯骸靶耸坐B形。而風(fēng)后,也是東夷部族著名傳說人物??磥?,加入黃帝部族對抗蚩尤的,竟然有原先屬于東夷部族的力量?!?/font>
風(fēng)后和蚩尤同是太皞風(fēng)族的后代,風(fēng)后墓在山西運(yùn)城解州鎮(zhèn)風(fēng)陵鄉(xiāng)。這里是九黎聚居地之一。
安徽省社科院宋霖研究員在《蚩尤從‘亂’、‘逆’到中國第一革命家》?一文寫道:“《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所輯《黃帝問玄女兵法》與《黃帝元(玄)女戰(zhàn)法》相比較,字句完全相同,但黃帝的請求卻大大地不同了:‘小子欲萬戰(zhàn)萬勝,萬隱萬匿,首當(dāng)從何起?’隱匿者,躲藏躲避也?!f隱萬匿,首當(dāng)從何起?’這九個字非常重要。第一,黃帝已經(jīng)沒有了必勝信心,彷徨無計(jì);第二,在蚩尤凌厲銳猛的攻勢面前,黃帝已經(jīng)在是繼續(xù)作戰(zhàn)還是躲藏躲避(或曰逃跑)之間做抉擇了?!?/font>
在黃帝處境極端危險(xiǎn)的時刻,玄女不是作輔助或支援的次角色參戰(zhàn)來了,而是取代黃帝成為涿鹿戰(zhàn)爭舞臺上的總策劃、總指揮。黃帝在玄女面前下拜不敢起來,黃帝求她、聽她這個總指揮的。終因得到玄女的“兵訓(xùn)神符”(戰(zhàn)法),才制伏了蚩尤。風(fēng)后又造出能破“大霧戰(zhàn)法”的指南車。因此,把玄女、風(fēng)后等看為是苗族集團(tuán)中強(qiáng)大的反蚩尤派,并在打敗蚩尤的涿鹿之戰(zhàn)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么說,是絲毫也不過分的。
對涿鹿之戰(zhàn)性質(zhì)的論證,還有戰(zhàn)后中原地區(qū)的歷史狀況、文化狀況也是最重要的證據(jù)。
歷史狀況:戰(zhàn)后,未見有黃帝與反蚩尤派相爭戰(zhàn)的記載,暗示強(qiáng)大的反蚩尤派仍然存在著。接下來,才會有少皞、顓頊、帝嚳九黎三皇為首的苗族大范圍活動在中原大地上,才會有堯舜禪讓制時代、夏代、商代這“前三代”與苗族有千絲萬縷割不斷的族屬關(guān)系。
文化狀況:正史說“黃帝居中原”,但鐵的事實(shí)是:黃帝的仰韶文化系統(tǒng)大多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直到黃帝后代周族也是在西北部。而集中分布于大中原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的龍山文化(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與崇尚黑色的顓頊苗族和顓頊后代夏部族絕對分不開。甚至到商代,所謂的“黃帝故里”河南,也是鄭州和安陽商(苗)的青銅文化名霸大中原。
結(jié)論:
第一、涿鹿之戰(zhàn)的性質(zhì),絕不是黃帝打倒蚩尤族的性質(zhì),是以苗族內(nèi)部的反蚩尤派為主力并聯(lián)合黃帝,把蚩尤統(tǒng)率項(xiàng)下的軍事力量打垮;
第二、“前三代”與原先的反蚩尤派是同族的前承后繼的關(guān)系;
第三、“前三代”以前的中原大地上,根本不存在一個曾經(jīng)統(tǒng)一中原各部落為一體的帝制的黃帝王國 ;
第四、黃帝并沒有在黃河中下游永久定居下來,史稱“黃帝族在涿鹿地方的山彎里,過著往來不定、遷徙無常的游牧生活?!卑凳军S帝無意在東邊定居下來。反蚩尤派畢竟仍作為蚩尤族的強(qiáng)大力量存在著,加上黃河中下游人口眾多、文化最先進(jìn),這樣的環(huán)境不適宜西來的黃帝族定居下來,黃帝以游牧方式,逐漸游返西北故鄉(xiāng),黃帝文化遺跡支持、陜西周族支持、“前三代”更支持。
     二、黃帝后代周族東進(jìn)滅商(苗)才是姬姓、公孫姓西土黃帝族對蚩尤族的徹底戰(zhàn)勝
(一)周族與黃帝同姓兩個姓?!抖迨沸戮帯罚骸包S帝,上古傳說時代的一位圣主,一說姓公孫,一說姓姬,這兩個姓都打著周代的烙印。”
周族與黃帝同姓的兩個姓,絕非巧合,它們還有其他諸多聯(lián)系。
(二)周族與黃帝同居地。《中華上下五千年》:“黃帝發(fā)源于陜西姬水。”《詩.大雅.皇矣》:“周人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边@里的“將”是苗語漢用,譯為漢語是“側(cè)”。周族居住在陜西岐山之陽,在渭河側(cè)邊的周原之地。古代人為什么把黃帝陵建在陜西而不建在河南呢?因?yàn)殛兾魇屈S帝的出生之地。近年來,有的省爭著把伏羲、炎帝、黃帝陵建在本省,與旅游收入有關(guān)。所以,2008年《人民日報(bào)》說“伏羲東奔西走,黃帝四海為家.......?!?/font>
《史記的文化發(fā)掘》:“黃帝可能較晚進(jìn)入中原地區(qū)。”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說:“黃帝原來居住在西北部,是被稱作蠻族的九黎族先進(jìn)入中原地區(qū)。”河南淮陽縣的苗族遠(yuǎn)祖太皞之墟是證據(jù)。河南裴李崗和賈湖村兩處遺址的人骨頭身高1.7米至1.9米,比黃帝半坡文化遺址人骨頭1.65米至1.7米高得多。該兩處遺址出土有打通圓孔的“骨笛”,與浙江河姆渡遺址打通圓孔的“骨哨”相類,高大的人骨頭又與釐姓大人國和蚩尤巨人族有關(guān)。
(三)周族與黃帝同文化。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炎黃族掌文化的人叫做史,苗黎族掌文化的人叫做巫。炎黃族與一部分苗黎族混合成華族,巫史兩種文化并存,互相影響。史重人事,長于征實(shí),巫事鬼神,富于想象;”又說:“周族重史不重巫;”又說:“周人尚赤。”
古代,宗教文化是基本的文化。史官作為當(dāng)時的文化人,為史文化代表;巫官或巫師,為巫文化代表。
周族雖然也有信神,也祭人鬼,但周文化總體上是重人事,不重巫神。周文化屬于黃帝史文化系統(tǒng)。
(四)周族崇尚的紅色,與黃帝半坡文化太陽人(太陽崇拜)和紅色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紅色分不開。紅色與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四省的龍山文化(黑陶文化)沒有關(guān)系。
炎帝的“炎”和苗族“雙鳥朝陽”的“陽”,固然也與太陽有關(guān),但全方位看,仰韶文化系統(tǒng)大多分布在黃帝家鄉(xiāng)西北部,應(yīng)屬于黃帝的文化。仰韶文化中,不僅有太陽人頭面,還有魚形器物,與周族不僅崇尚紅色,還崇拜魚是相合的。《史記.周本紀(jì)》:“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薄爸邸币喑蔀楹髞淼摹爸堋?。
(五)夏、商、周三代中,獨(dú)周族站在黃帝的立場,全面惡毒地誣毀蚩尤苗民。
《尚書.夏書》和《尚書.商書》都不說蚩尤苗民的壞話,與夏商是蚩尤后代有關(guān),《尚書.周書》卻是咬牙切齒:“蚩尤惟始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矯虔?”而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font>
歷史上,與周族積仇最深并導(dǎo)致戰(zhàn)爭的是商族,而不是苗族。這就太奇怪了。是周族無緣無故地恨蚩尤苗民嗎?不是。第一、周族史跡與黃帝有聯(lián)系,周族所為絕非偶然,周族是黃帝后代,是肯定的;第二、周的仇敵商族,就是發(fā)源于蚩尤九黎居地山東的蚩尤古東夷后代。
《尚書》中不把黃帝畫像同“夏書”或“商書”放在一起,要把黃帝畫像同晚后的“周書.呂刑”篇放在一起,顯然是有意安排,暗示周與黃帝有關(guān)。
整部《尚書》只字未提及黃帝,在全無有關(guān)黃帝內(nèi)容的情況下,為什么空空然把黃帝畫像加到“周書.呂刑”篇的空白處呢?
周書:王曰:肆爾多士,非我小國敢戈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亂,?,弼我,我敢其求位?!毙⌒≈車?,之所以敢奪取大邦殷商的大命,是居于得到“上帝”的有力輔助。這個“上帝”就是商(苗)內(nèi)部的反叛商紂王力量。紂王不僅是同本族叛軍——東夷的一支打內(nèi)仗,還有許多商(苗)平民也背叛商王紂,自動反戈配合周軍作戰(zhàn)。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武王伐紂,有毛人(苗人)參加周軍作戰(zhàn)?!敝艿膭倮?,確實(shí)有商(苗)背叛者的一份功勞。
蚩尤后代商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出自內(nèi)部自毀!
周族很便利地取得天下后,不殺商(苗)平民,甚至商貴族微子也不被殺。而是把商(苗)人分割成許多個相互孤立、互不串聯(lián)的群體單位,授權(quán)給周的親信,分頭負(fù)責(zé)統(tǒng)治它們。美稱“封立各個諸侯國”。其中之一如:封周公旦的大兒子伯禽為所謂的“魯公”,負(fù)責(zé)統(tǒng)治九黎居地的魯國殷商六族(詳見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這位“魯周公”,無異于陜西“老虎”來做東方魯國羊的“爸爸”。周伯禽不僅強(qiáng)迫魯國商(苗)人“變其俗,革其禮”,還強(qiáng)迫魯人跟著“魯周公”同姓姬。
到了春秋時代,周朝的仆從國——齊、魯、宋、陳、鄭、衛(wèi)、燕、晉等各國苗族的“釐公”或“釐候”們,已經(jīng)接受了周禮、周文化(黃帝文化)。所謂“釐公”、“釐候”,不過是周的代理人,他們必須服從周的統(tǒng)治。周衰,各仆從國不聽話,不上貢,甚至后來各自稱雄……
周朝近800年長過程對黃河中下游人口的大量統(tǒng)融。使周由一個不大的族發(fā)展成一個大族,一改昔日自稱的“小邦周”而號稱“大周”。
黃帝一系子孫說的始作俑者不是夏、商,是與周滅商以后正統(tǒng)史觀的政治營造有關(guān)。早于《史記》的《尚書》獨(dú)載堯舜以來,是西漢大史官司馬遷第一次把“一系子孫說”上升為系統(tǒng)的黃帝歷史理論?!妒酚?五帝本紀(jì)》說,就是黃帝一系子孫說。其中的許多所謂“黃帝后代”,被大量具體的史跡證明是“蚩尤后代”。
三、文明程度最高的蚩尤族失敗的原因
經(jīng)受了幾千年極端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摧殘后,苗族在身體素質(zhì)、智力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方面已有明顯退變。但歷史地看,這個中國上古名叫九黎的最大的部族,是無愧為一個高智商的優(yōu)秀民族的。它在許多重要的領(lǐng)域,確實(shí)是走在中華文明的前列。
(一)蚩尤是農(nóng)耕文明最早的開創(chuàng)者
湘楚道縣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距今約12000——15000年。專家鑒定:“兼有野、秈、粳綜合特征的從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類型?!?/font>
首先肯定:蚩尤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的全木榫鉚式木建筑遺跡,與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的全木榫鉚式木建筑遺跡,絕對是同一族的同一文化。還有,河姆渡遺址的“雙鳥朝陽”圖騰標(biāo)記與苗族古裝上的“雙鳥朝陽”圖騰標(biāo)記,也是同一族的最早的鳥崇拜文化。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一次性出土有十二噸稻谷,證明:7000至15000年前,長江中下游苗族已經(jīng)大規(guī)模地人工種稻。中央黨校王子今著的《史記的文化發(fā)掘》說:“東夷部族是一個農(nóng)業(yè)更為發(fā)達(dá)的部族,它們較早使用‘雙齒耒’這種較為先進(jìn)的農(nóng)具……從耕作到收獲,技術(shù)都更為先進(jìn)。”
(二)蚩尤是金屬冶煉業(yè)的發(fā)明者
《尸子.地?cái)?shù)》:“造冶者,蚩尤也”?!堵肥?后紀(jì)四》:“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與少皞冶西方之金?!蔽鞣?,指山西。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鐵的古文字作‘銕’,當(dāng)是夷族最先發(fā)明冶鐵術(shù)?!薄妒酚浀奈幕l(fā)掘》:“東夷部族曾以環(huán)渤海地區(qū)為主,而恰恰是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有最早的紅銅。鐵的古文字作‘銕’,從金從夷。聯(lián)系蚩尤‘銅頭鐵額’的傳說,可推想,鐵器的發(fā)明也與蚩尤的部族有關(guān)。曾以鳥名官的少皞號‘金天氏’,暗示金屬早期的應(yīng)用,可能起源于東方?!?/font>
(三)蚩尤是兵器的發(fā)明者
《管子.地?cái)?shù)》:“葛盧之山,發(fā)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世本》:“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龍魚河圖》:“蚩尤造立兵仗刀戟和大弩......?!薄抖迨沸戮帯罚骸膀坑扔媒饘僮鞅?。”《荀子.解蔽》:“羿精于射?!薄秴问洗呵?勿躬》:“夷羿作弓。”《墨子.非儒》:“羿作弓?!薄渡胶=?jīng)》:“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薄墩f文.矢部》:“古者夷牟初作矢?!?/font>
羿,指后羿。是夏代苗族著名射手,頭人之一。
(四)蚩尤是全木榫鉚式木建筑技術(shù)的發(fā)明者
前述,蚩尤山東大汶口文化的全木榫鉚式木建筑文化與河姆渡的全木榫鉚式木建筑文化,是同一的蚩尤族的建筑文化。這一文化由南方向北方發(fā)展到山東,乃至中原大地。明代建筑——無一鐵釘?shù)谋本┕蕦m,全面繼承長江下游苗族最早的榫鉚式木建筑文化。使它成為中原文化中最光輝、最具代表性的華夏族標(biāo)志性建筑文化。迄今為止的考古證明:北方,尤其是陜甘地區(qū)的古建筑多是夯土結(jié)構(gòu)。
(五)蚩尤是刑法或司法的發(fā)明者
《春秋左傳》注:“皞陶是司法的鼻祖。”《二十五史新編》:“舜時的司法官皞陶創(chuàng)制五刑......?!卑偺帐菛|夷族,史學(xué)界多已共識。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說:“皞陶(夷族),春秋時代,淮水流域很多小國說是皞陶的后代?!薄昂芏嘈笔腔春恿饔虻幕匆模ㄓ纸芯乓模┓譃樵S多支族,以支族為單位聚居而互不統(tǒng)一的群落狀況。它們是蚩尤九黎(九夷)集團(tuán)的一部分。
《中國民族史》⑹:“苗族......第一發(fā)明刑法;第二發(fā)明兵器;第三發(fā)明宗教。后來漢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和甲胄、信奉之鬼神,大抵皆苗民所發(fā)明?!彼挝谋吨袊褡搴喪贰罚骸懊缫奈幕?.....惟于上古時代,極為發(fā)達(dá)。一是發(fā)明刑法。書呂刑: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爰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④。是刑法為苗民所發(fā)明”(即4000年前的苗族司法官皞陶所發(fā)明)。夏曾佑《中國古代史》⑺:“所謂墨、劓、宮、大辟諸刑,本黎民苗民之法?!薄顿F州通志》:“夫苗族之在中國,論者謂尚在漢族之先,彼族君長如蚩尤者,明乎天道......,實(shí)始造兵為劍、矛、戟以威天下,其才橫絕一代。又如周秦之刑法,亦實(shí)始于苗族?!薄渡袝?周書》:“王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是周族襲用苗族的五虐之刑法。
(六)是巫教的發(fā)明者
盛襄子著的《湖南苗史述略》⑻:“今征之古史,苗瑤蓋為巫教之首創(chuàng)者。楚語:‘少皥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zhì),民匱于祀?!亲诮虨槊缑袼l(fā)明?!薄抖迨沸戮帯罚骸包S帝晚年,九黎亂德,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決定,家家有人當(dāng)巫史搞占卜?!庇纱丝芍缱灏l(fā)明的巫教,早在黃帝時代已有之。
最先進(jìn)的文化為什么不能保障蚩尤族立于不敗之地呢?準(zhǔn)確地說,蚩尤族失敗的原因,是歸因于內(nèi)因性自毀——?dú)w因于九黎集團(tuán)的始終不統(tǒng)一,歸因于內(nèi)部嚴(yán)重的分裂與相戈。在蚩尤時代,玄女、風(fēng)后等反蚩尤派與蚩尤分裂對抗;在夏代,所謂“禹攻三苗”,實(shí)際是顓頊苗族后代禹同本族人的內(nèi)部相戈;在商代,所謂“商紂為黎之鬼,東夷叛商”,實(shí)際是蚩尤古東夷后代商紂王與自己同胞兄弟東夷族的一支分裂相戈。
   
  四、涿鹿大混戰(zhàn)以后,以少皥、顓頊、帝嚳九黎三皇為首的
苗族大范圍活動在中原大地上
換言之,涿鹿戰(zhàn)后,3000年至4000多年前,東夷部族仍大范圍地活動在中原大地上。凡具有古史常識者,都不會否認(rèn)這一史實(shí)。
《楚辭全譯》⑼注:“黎謂三皇,少皥、顓頊、高辛也。”高辛,即帝嚳高辛。
(一)少皥九黎后代仍活動在山東
《左傳定公四年》:“少皥墟,曲阜也,魯城內(nèi)?!闭堊⒁猓荷侔埦爬杈拥厍肤敵?,又是魯國殷商六族和商微子后代孔子世家的家園?;顒釉谏侔埦拥氐聂斎撕涂鬃邮兰揖褪巧侔埦爬韬蟠?。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少皥,名摯,居曲阜,號窮桑帝。春秋時代,山東還有任、宿、須句、顓臾四個小國說是太皞后代?!碧傂诊L(fēng),是蚩尤、少皥九黎族遠(yuǎn)祖。因此,戰(zhàn)后活動在山東的任、宿、須句、顓臾四個小國就是少皥九黎的后代。
拿什么證明太皞是蚩尤、少皥苗族的遠(yuǎn)祖呢?《楚辭全譯》注:“伏羲氏,即太皞,太皞姓風(fēng)”;又注:“句芒,神話中的木神?!对铝睢罚簴|方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此木帝之君,木官之佐,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也。”《山海經(jīng)》:“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桎梏是為楓木?!薄妒酚浀奈幕l(fā)掘》:“蚩尤所棄桎梏化為楓木,象征蚩尤的族屬與太皞風(fēng)族有關(guān)?!泵缱迨吩姟稐髂靖琛氛f,苗族祖先姜央是楓木所生。苗族以楓木為圖騰崇拜,確切地說,就是以苗族遠(yuǎn)祖——5000多年前的太皞這位姓風(fēng)(楓)的“木神”為始祖圖騰崇拜?!渡胶=?jīng)》:“東方句芒,人面鳥身?!泵缱迮c老祖宗太皞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抖Y記》說,太皞族開耕時,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舉行推耜入土祭禮,,祭田神禮畢,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返回大寢殿勞酒。與苗族祭完田神,大家在一起聚餐勞酒完全一樣。注意:禮記說的“勞酒”是苗語,譯為漢語是吃喜酒。苗語“勞酒”——吃酒;勞冒——吃晚飯,勞哉——過大年。西土部族沒有“耒耜”。耒耜屬于苗族獨(dú)創(chuàng)!
太皞是蚩尤、少皥苗族的遠(yuǎn)祖,確定無疑。
(二)戰(zhàn)后,顓頊苗族仍然活動在中原河南東部濮陽和中部新鄭
前述:“顓頊?zhǔn)嫌凶釉焕瑁瑸樽H?。”《山海?jīng)》:“南方祝融,獸身人面?!薄抖迨沸戮帯罚骸邦呿?zhǔn)鍤q就輔佐少皥治理九黎地區(qū)?!背Z:“少皥之衰,九黎亂德。”這幾個例證,與前述“黎謂三皇,少皥、顓頊、高辛也”,前后是相印證的。顓頊?zhǔn)蔷爬枳?,問題是清楚的。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釐姓?!?/font>
西北海外,指大海西北側(cè)的渤海外,即環(huán)渤海地區(qū)的山東、河北。這里是蚩尤老根據(jù)地,商族發(fā)源地。釐姓是古代最大的一個姓。大人國釐姓,從東南方到東北方有大人國;齊、魯、宋、陳、鄭、衛(wèi)、燕、晉華夏各國的“釐公”或“釐候”、“釐廟”以及“釐至滇池”建立的滇王國、楚國等等都與顓頊苗族的釐姓有關(guān)系。驩頭,又叫驩兜、歡兜、聵豆。顓頊八子之一。
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在顓頊高陽的部落內(nèi),有八個有名的氏族:倉舒、聵豆、壽寅、大臨、龍降、庭堅(jiān)、中容、叔達(dá)。其中:庭堅(jiān)直至春秋時代仍同皞陶并祀,依古代‘神不歆非類⑤,民不祀非族’的傳統(tǒng),可推定,顓頊也屬于夷人的一個分支系統(tǒng)。顓頊活動的地方在衛(wèi)(河南濮陽),后因受蚩尤戰(zhàn)敗的影響而遷至新鄭?!?/font>
必須肯定:戰(zhàn)后,顓頊?zhǔn)亲灾骰顒釉诤幽蠔|部、中部,絕對不是受蚩尤戰(zhàn)敗影響而由河南東部濮陽遷到中部新鄭。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大荒東經(jīng)注:“帝俊,指顓頊。”顓頊把紅色的弓、白色的箭賞賜給本東夷族著名射手后羿。請記?。壕爬柘茸骖呿溂吹劭?,又是商族的遠(yuǎn)祖。帝俊是商祖,史學(xué)界多已共認(rèn)。顓頊苗族居地河南濮陽,也是衛(wèi)國殷商七族的所在地。顓頊曾都于安陽,安陽是商(苗)的政治中心之一。
《山海經(jīng)》:“東海外大壑,少皥國。少皥孺顓頊于此?!彼裕翰庞小邦呿?zhǔn)鍤q就輔佐少皥治理九黎區(qū)”之說
《史記.鄭世家》:“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楚辭全譯》注:“北方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少皥金天氏的裔子“昧mei”,即顓頊玄冥“苗miao”?!懊痢笔敲绶Q;“苗”是漢稱。不同地區(qū)的苗語稱本族為“蒙”或“昧”。各有變音,但聲母“M”不變。黔東南和湘西苗語稱本族為“果熊”,可能與楚國苗族先祖鬻熊有關(guān),以祖先名號為族名。
顓頊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苗族古裝與河姆渡文化有相同的“雙鳥朝陽”;鳥圖騰標(biāo)記;“苗民有翼”;“驩頭人面鳥喙,仗翼而行?!薄渡胶=?jīng)》:“北方禺強(qiáng),人面鳥身?!庇肿ⅲ骸柏畯?qiáng),又叫玄冥?!比嗣骧B身的禺強(qiáng),就是顓頊玄冥。《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有五彩鳥,相鄉(xiāng)棄沙。惟帝俊下友。地下兩壇,采鳥是司。”有五色鳥,相向盤旋起舞。顓頊屈身與鳥交友。山下有兩座顓頊的祭壇,由五色鳥主管。
顓頊與苗族一樣以四獸——熊、羆、虎、豹為圖騰崇拜?!洱堲~河圖》:“蚩尤獸身人語”。《竹書.紀(jì)年》:“屬于蚩尤各族,有熊氏、羆氏、虎氏、豹氏”。又曰:“軒轅氏攻蚩尤,戰(zhàn)四獸之力。”《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有叔歜之國,顓頊之子,使四鳥:虎、豹、熊、羆?!本嗤浴?/font>
顓頊與苗族一樣崇尚青(黑)色。前述,“太皞載青旂,衣青衣?!薄扒嗝纭币砸虑嘁露诿?。黔東南苗族大多衣青衣(紫黑色)。安順苗族給死人頭戴黑色斗笠。苗族崇尚黑色,不是一時的偏好,是從5000多年前的老祖宗太皞開始的。
《尚書.禮記》顓頊帝,出則乘坐玄輅車,駕鐵驪馬,掛黑色旗幟,穿黑色衣服,佩黑色玉佩。
顓頊?zhǔn)莾H次于黃帝的中華五帝之第二位,是華夏史冊中涉史面最廣的一位最重量級歷史人物。司馬遷把顓頊高陽寫為黃帝的孫子。然而,大量的、各方面具體史跡非常充分有力地證明:顓頊?zhǔn)蔷爬枳澹缱澹?,結(jié)論是推不倒的。
(三)戰(zhàn)后,以九黎三皇之一的帝嚳為首的苗族仍活動在河南西北部伊河、洛河地區(qū)(詳見后述)
五、姜姓齊國、魯國和孔子世家是苗族后裔
山東——齊魯大地,不僅是蚩尤、少皥九黎居地、商族的發(fā)源地,也是孔子、孟子、墨子、孫子的家園。湘楚蠻夷眾多的偉人雄才,加上東方蠻夷諸子,是它們能夠大氣蠻霸整個中華政治、軍事、哲學(xué)、自然科學(xué)、文學(xué)和社會科學(xué)的各領(lǐng)域!孫中山把吳越錢氏闞璠歸蚩尤后代。錢學(xué)森、吳文俊是吳越人?!板X”字,是用雙戈保衛(wèi)祖先少皥金天氏;“吳”字,是用本族發(fā)明的弓矢保衛(wèi)人口。從華東大地到華北大地,是太皞、蚩尤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等占主導(dǎo)地位的地區(qū)。
例證一、齊地是蚩尤九黎居地。
《史記的文化發(fā)掘》:“齊地是蚩尤居地?!北本┐髮W(xué)段寶林教授的《蚩尤考》⑽:“蚩尤大墓在東平,這里是古代黎人聚居的地方,當(dāng)?shù)匕傩帐冀K崇拜蚩尤,它們很可能是九黎子孫后代。蚩尤冢在東平壽張縣(今山東陽谷縣)闞鄉(xiāng)城中,高七丈,民長七月祭之?!?/font>
例證二、魯?shù)厥巧侔埦爬杈拥亍?/font>
少皥墟——山東曲阜,不僅是少皥九黎居地,也是魯國商族六族和商族后代孔子世家的居地。都是苗族人的居地。
例證三、山東東部半島地區(qū),是東夷族的一支——“來夷”的居地。那里有“來州市”、“來陽市”、“來西市”,何以三市皆以“來”稱呢?與“來夷”居住在那里有關(guān)。有人認(rèn)為:“東夷是指來夷”,這很片面。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商子孫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牟夷氏、世本有時氏、蕭氏、黎氏?!庇纱丝芍?,來夷或來氏,只是商子孫中的一支。蚩尤時代夷人分支就更多了。
由上述三個例證知道:蚩尤居齊地,少皥居魯?shù)兀綎|半島也有夷人居住,整個山東大地都是蚩尤、少皥苗夷居地。所以,山東又是蚩尤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覆蓋地。歷史學(xué)術(shù)上,文化遺跡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證據(jù)。
例證四、姜姓齊國及其“釐公”與齊地的姜姓蚩尤及其釐姓苗族絕對分不開。
《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姓姜氏。......成公九年,子莊公構(gòu)立。六十四年,莊公卒,子釐公祿甫立。釐公九年,魯隱公初立。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公孫無知,釐公愛之……”
姜姓齊太公世家及其釐公,與姜姓蚩尤及釐姓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可見,山東的姜姓蚩尤族,曾為堯舜禪讓制時代的“四岳”?!岸U讓制”,就是從頭到尾都以姜姓四岳眾人為基本的民主選王制,并獨(dú)霸全過程的全部選王權(quán)。
例證五、魯國的“釐公”、孔子世家的“釐姓”、“釐廟”和“大人”與釐姓苗族或釐姓大人國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史記.魯周公世家》:“魯人欲誅慶父,慶父恐,奔呂。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為釐公。......釐公元年,以汶陽  封季友,季友為相。三十三年,釐公卒,子興立,是為文公。”這里的所謂“魯周公世家”,是周族強(qiáng)加于魯國夷人的強(qiáng)權(quán)政治象征。魯國殷商六族,是被周人統(tǒng)治的對象,絕不是周族的后代。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客曰:‘防風(fēng)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釐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夏,魯恒、釐廟燔,南宮俊叔救火,孔子在陳,聞之,曰:‘災(zāi)必于恒、釐廟乎?已而果然?!?/font>
魯有釐公,孔子世家有釐姓、釐廟。釐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后稱為“大人”。與釐姓苗族或釐姓大人國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例證六、齊國與蚩尤一樣,以四獸——熊、羆、虎、豹為圖騰崇拜
前述,“蚩尤各族有熊氏、羆氏、虎氏、豹氏”;“顓頊之子,使虎、豹、熊、羆”?!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有北齊之國,姜姓,使虎、豹、熊、羆?!弊h論均相同。
例證七、孔子說:“吾從周”;又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笔强鬃颖戆鬃约阂呀?jīng)接受了周禮、周文化?!耙帷敝缚鬃铀诘聂攪弧耙摹敝缚鬃颖救撕退聂攪笊塘濉!跋摹?,不是指夏族,是指華夏統(tǒng)一體,自然包括夏(苗)在內(nèi)(詳見十題)。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杞君朝魯君用夷禮,杞被貶為夷;后來,杞國朝魯改用周禮,杞得稱為諸夏。”杞人朝魯,尊重魯國夷人的夷禮,本無過錯,為什么被貶呢?反映強(qiáng)權(quán)統(tǒng)融下,不接受周禮、周文化的人或族,是要被壓迫、被歧視的;接受了周禮、周文化的人或族,可以被褒稱為高一等的諸夏或諸華。
結(jié)論:齊地、魯?shù)嘏c半島地區(qū),即整個山東大地,都是蚩尤、少皥九黎或東夷族居地。覆蓋山東大地的蚩尤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就是鐵證。蚩尤居地齊國的“釐公”;少皥居地魯國的“釐公”;孔子世家的“釐姓”、“大人”、“釐廟”,與姜姓蚩尤和釐姓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六、堯舜苗族的禪讓制時代
按正統(tǒng)史觀,這個提法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最有力量的是很多具體的史跡,而不是籠統(tǒng)的說法。
(一)整個禪讓制時代——從堯、舜、禹、皞陶、伯益、姜姓四岳到共工、驩兜、三苗和鯀等全部記載的歷史人物,一個不少地全都與苗族有族屬聯(lián)系。
帝堯史跡:
堯是九黎三皇之一——帝嚳高辛的兒子。《史記.五帝本紀(jì)》:“帝嚳聚陳鋒氏女,生放勛”(即堯)。又說:“高辛氏于顓頊為族子。”顓頊、帝嚳高辛都是九黎族,它們當(dāng)然是同一族之族子。(堯之父帝嚳的史跡,詳見后述)
堯是山西臨汾人。另說堯出生于山西黎城。不論是臨汾還是黎城,都在山西南部蚩尤九黎活動區(qū)內(nèi)或龍山文化區(qū)內(nèi)。黎城是古代黎國所在地。周代時,九黎族的一支曾在黎城建立黎國。
田曉岫《說蚩尤》⑾:“宋代解州治在今山西運(yùn)城解州鎮(zhèn),鹽澤今名解池。這里曾是蚩尤居地?!倍螌毩帧厄坑瓤肌罚骸啊妒霎愑洝酚涗浟四媳背A北漢族人民祭祀蚩尤的情形: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相抵。漢造抵角戲,蓋其遺制也。漢武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龜足蛇首,主疫,其俗遂為立祠?!睗h高祖時,山西人同漢高祖一樣,把蚩尤放在第一崇敬的歷史地位,漢高祖把蚩尤祭祠立于長安;山西人把自己的祖先蚩尤祠立于太原。
堯之后,堯的后代山西晉國仍與釐姓顓頊苗族密切相關(guān)。
《史記.晉世家》:“十八年,靖候卒,子釐候司徒立”;“釐候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釐候卒,子獻(xiàn)候籍立”;“二十一年,驪姬謂太子曰:‘君夢見齊姜,太子速祭曲沃,歸釐于君。’”
周后期,山西釐姓苗族已經(jīng)接受了周文化,周苗共同融合成華族,但晉國的釐候(國王)與中原釐姓顓頊苗族仍絕對地分不開?!爸苄趿ⅰ?,并不是黃帝后代把釐姓苗族殺光后,由周的族民來成立晉國。晉國、衛(wèi)國、燕國、陳國、宋國等許多國家都?xì)w“周宣王立”?!爸苄酢笔菑?qiáng)加于各仆從國的強(qiáng)權(quán)政治象征。有周的強(qiáng)權(quán)政令在,各仆從國不敢稍有所違。
結(jié)論:堯是九黎三皇第三位帝嚳的兒子;堯的后代即山西晉國的釐候,與釐姓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后述很多史跡將有力地支持這個結(jié)論。
帝舜史跡:
舜,又叫有虞氏。舜生于諸馮——山東諸城縣。有虞氏的“有”,是苗語尊稱語氣詞。各方言區(qū)有變音,“有”亦為“又”或“尤”。我爺爺苗名叫受(紂),尊稱尤受?!坝取笔情L輩或老一輩的尊稱。夏代,華北大地有許多以“有”作尊稱的氏族:有易氏、有鬲氏、有仍氏、有辛氏、有緡氏、有虞氏、有窮氏等。西北部還有一個有扈氏。其中,有虞氏就是孟子說的“東夷之人”舜的氏族;有窮氏就是嫦娥的丈夫——夏代苗族著名射手后羿(夷羿)的氏族。上述這么多以“有”作尊稱語氣詞的氏族存在于夏代的地盤上,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學(xué)術(shù)問題。
《史記.陳杞世家》:“陳胡公滿者,虞舜之后也。三十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彼春蟠愯绞兰业摹搬嵐?,與釐姓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換一個角度看:河南淮陽縣古時稱為陳,陳是東夷族遠(yuǎn)祖太皞之墟。舜的氏族在太皞之墟建立陳國,這進(jìn)一步說明舜是東夷族(苗族)的后代。
《史記的文化發(fā)掘》:“出身于歷山的圣王舜的傳說,也有瞽叟又束舜飲酒醉而殺之的內(nèi)容《列女傳》。舜以鳥功脫險(xiǎn)的神話,暗示他是東夷部族領(lǐng)袖。孟子說:‘舜生于諸馮,遷于負(fù)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椿顒拥膮^(qū)域確實(shí)都大致在東夷部族文化區(qū)內(nèi)。舜與東夷部族鳥圖騰崇拜的關(guān)系,還多有例證說明。諸如《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妒辣?作篇》:‘舜造簫,其形參差像鳳翼?!渡胶=?jīng)》:‘有臷民之國,舜生無淫,降臷處,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瘎⑾颉缎⒆觽鳌罚骸锤敢古P,夢見一鳳凰,自名為雞...,言雞為子孫,視之,乃鳳凰?!鼗妥兾摹端醋幼儭罚骸慈∥髂辖菤v山躬耕,自有百鳥銜子拋田,天雨澆之?!?/font>
舜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的依據(jù)是很充分的。
《山海經(jīng)》:“有新國名叫搖民,舜生戲,戲生搖民?!睆V西百色地區(qū)的瑤族說,瑤族的原稱叫莫徭。統(tǒng)治者叫他們干苦工,給免除其他徭役,故名莫傜。徭不是族名,是指免除徭役?!澳辈攀菍?shí)稱(族名)。苗語稱本族為“莫”或“蒙”,由此可知:“莫傜”實(shí)際上就是“莫”(苗)。舜是苗、瑤的共祖。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有虞氏,夏后氏都尚黑”。舜又是商族祖先,舜與苗族一樣崇尚黑色。
結(jié)論:舜是蚩尤居地山東人。舜后代在苗族遠(yuǎn)祖太皞之墟陳建立陳國。陳杞世家的釐公與釐姓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史跡旁證是充分的。
禹,又叫夏禹。顓頊苗族的后代禹是夏族先王。
皞陶和皞陶子伯益是東夷族。史學(xué)界多已共認(rèn)。
禪讓制的姜姓四岳,五題已詳述,這里不再重復(fù)。
禪讓制時代的共工、驩兜、三苗和鯀,史稱“四兇”——即苗族四兇。
共工——有的學(xué)者把共工歸炎帝族,是根據(jù)《山海經(jīng)》說的炎帝后代祝融生共工得的結(jié)論。但《周禮》說:“顓頊?zhǔn)嫌凶釉焕?,為祝融?!薄渡胶=?jīng)》又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史記.楚世家》:“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褒稱祝融)?!庇纱丝芍?,祝融是楚苗先祖。也就是說,祝融、共工是炎帝和顓頊苗族共同的后代。
驩兜——“驩兜生苗民,苗民釐姓?!斌O兜當(dāng)然也是苗族?!洞呵镒髠鳌钒洋O兜說成是三苗部落的首領(lǐng),是不妥的。共工、驩兜、三苗和鯀同是堯舜手下的四重臣,平起平坐,它們是各氏族的頭人,都是苗族。
鯀gun——包括《史記》、《楚辭全譯》在內(nèi)的重要典籍都說:“禹之父是鯀,鯀之父是顓頊?!滨叜?dāng)然是顓頊的后代(鯀和禹的后代夏王朝也與苗族有密切聯(lián)系)。
三苗——是苗族的一支,氏族頭人叫三苗?!叭迸c九族八十一支苗族集團(tuán)是不能等同的,把三苗看做苗族的唯一或全部是不對的。貴州漢族人名,就有人名叫“大苗”、“二苗”。正統(tǒng)史把三苗從四兇中單獨(dú)抽出來,說成是被黃帝族驅(qū)逐的“苗頑”,也有人把“竄三苗于三危”看做“驅(qū)逐三苗于三?!薄!稄V韻》釋:“竄,放也,流放之意?!?/font>
(二)蚩尤族四岳獨(dú)霸禪讓制全過程的全部選王權(quán)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堯在帝位,咨詢四岳(姜姓炎帝族),四岳推舉虞舜作繼位人。舜受各種試驗(yàn)后,攝位行政。堯死,舜正式即位。舜也照樣咨詢眾人,選出禹來攝行政事。舜死,禹繼位。禹在位時,眾舉皞陶作繼位人。皞陶死,又舉皞陶子伯益作繼位人。禹死,子啟奪伯益位自立。禪讓制從此廢除。從《尚書.堯典》等篇來看,姜姓部落的酋長,稱為四岳,就是齊地的姜姓蚩尤族。
所謂“禪讓制”,就是從頭到尾都以蚩尤四岳眾人為基本的民主選王制。四岳眾人選舜繼堯位,又選禹繼舜位,又選皞陶繼禹位,又選伯益繼皞陶位。蚩尤四岳獨(dú)霸了禪讓制全過程的全部選王權(quán)。
正統(tǒng)史把堯舜及其禪讓制歸黃帝族。試問:干嘛禪讓時代全部歷史人物全都與苗族有族屬史跡聯(lián)系?干嘛禪讓制全過程不見黃帝的蹤跡?干嘛是蚩尤四岳獨(dú)霸了全過程的全部選王權(quán)?4000多年前的堯舜,距4500年前的黃帝時代較近,干嘛與禪讓制有關(guān)的“堯典”、“舜典”.....整部《尚書》只字不提黃帝?該怎樣來回答這許多根本姓的問題呢?我看:這一切存在的本身,就已經(jīng)是對不同關(guān)系的肯定與否定!
(三)堯舜苗族王室懲罰四重臣:共工、驩兜、三苗和鯀
共工、驩兜、三苗和鯀犯了罪被稱作“四害”。此前,共工、驩兜的地位僅次于堯舜。《史記.五帝本紀(jì)》:“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瘓蛟唬骸酰B兇,不用?!瘓蛟唬骸l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瘓蛟唬骸补ど蒲?,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上述咨詢對話,是關(guān)于堯之后選誰來繼位的問題。雖然堯不同意讓共工繼位,但共工畢竟是享有王位繼承權(quán)的。驩兜則享有很高的選王權(quán)。從人物構(gòu)成及其內(nèi)部關(guān)系上看,純屬帝堯、共工、驩兜苗族內(nèi)部推選接班人的事情,沒有黃帝的干系或蛛絲馬跡。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堯舜放逐骨肉,周公殺管蔡,天下稱圣。何者?不以私害公。”這里明確,被堯舜內(nèi)部懲罰流放的共工、驩兜、三苗、鯀,與堯舜是骨肉關(guān)系,族中人犯了罪,也要受到懲罰,不以私害公。
《二十五史新編》:“舜時的司法官皞陶創(chuàng)制五刑,死刑只用于異族,同族犯罪,則以鞭撲、象、流、贖代替。......流是流放,最遠(yuǎn)的流放至四裔。”
早在4000年前的禪讓時代,中國司法的鼻祖——苗族大法官皞陶,已發(fā)明了苗族的五虐之刑法。堯舜根據(jù)苗族五刑中同族犯罪的懲罰規(guī)定,對“四害”作流放處罰。
《史記.五帝本紀(jì)》:“三苗在江淮荊州數(shù)為亂,于是舜歸而言于帝,請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鯀于羽山,以變東夷?!彼^“數(shù)為亂”,是司馬遷站在正統(tǒng)立場上的用語?!皥蛩捶胖鸸侨狻保C明不是敵我關(guān)系的“數(shù)為亂”,應(yīng)看為是王室政令臣下不照辦,下面另搞一套,造成混亂。舜下巡發(fā)現(xiàn)這種混亂,歸而言于堯,把四重臣從王室貶遣到邊邦地區(qū),讓他們?nèi)ヒ宰儽钡?、以變南蠻、以變西戎、以變東夷(以變——治理使之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變化)。
由于以黃帝為中心的正統(tǒng)史觀已經(jīng)根深蒂固,許多人首先無條件地把堯舜及其禪讓制歸黃帝族并從這個立場出發(fā)去看歷史,他們可能已經(jīng)反復(fù)多次地過目上述記載,但他們的眼睛只盯住、只看見“三苗在江淮荊州數(shù)為亂”這些字眼,他們心目中的“三苗”,是被黃帝驅(qū)逐的“苗頑”,也就不屑于考究“遷三苗于三?!钡摹斑w”字和“以變西戎”的“以變”是怎么回事,他們更看不到共工、驩兜、三苗、鯀四重臣雖被貶遣到邊遠(yuǎn)地區(qū),但他們?nèi)匀徊皇閳蛩词紫碌慕y(tǒng)治者去“以變北狄”、“以變南蠻”、“以變西戎”、“以變東夷”的治理邊邦的實(shí)質(zhì)。倘是被黃帝驅(qū)逐的“苗頑”,還能享有治人之特權(quán)嗎?堯舜禪讓制全過程全無黃帝族的干系,黃帝族又從何驅(qū)逐共工、驩兜、三苗和鯀呢?
結(jié)論:
整個禪讓制時代凡記載有的歷史人物,全都與苗族有族屬史跡聯(lián)系;
整個禪讓制全過程不見黃帝族參與的蛛絲馬跡;
“禪讓制”,就是從頭到尾都以山東的姜姓蚩尤族“四岳”眾人為基本的民主選王制,四岳眾人獨(dú)霸了全過程的全部選王權(quán);
“堯舜苗族的禪讓制時代”,這個說法是站得住腳的。
七、禹及其后代夏王朝部族與苗族有族屬關(guān)系
不能因有“禹攻三苗”、“商紂為黎之鬼,東夷叛商”,商紂王出兵攻打東夷,就認(rèn)為夏族和商族不可能與苗族有族屬關(guān)系。一方面是“禹攻三苗”,另一方面是禹的父親鯀同共工、驩兜、三苗一起曾被堯舜懲罰流放。所以要全方位地歷史地看待。
從八個方面看:
(一)禹與顓頊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不論是《史記》或是《楚辭全譯》,都說“禹的父親是鯀,鯀的父親是顓頊?!薄邦呿溕O頭,驩頭生苗民”;“顓頊?zhǔn)嫌凶釉焕?......。”一開始,我們就知道禹是顓頊苗族(九黎族)后代。
(二)《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三苗國,亦作三毛國”;《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有毛民之國,依姓,使四鳥。禹生均國,是此毛民?!?/font>
“依姓”,當(dāng)是禹姓的別寫。毛民,即苗民。禹的毛民國與顓頊苗族一樣使四鳥:虎、豹、熊、羆。
(三)《尚書.禹貢》:“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惟黃壤,厥田為上上,厥賦中下?!弊g:“三危這個地方,已經(jīng)允許居住人了,因而三苗人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這里是一片黃色的土地,其土地質(zhì)量在九州中屬于上上等(第一等),其賦稅只按中下第六等繳納?!庇纱丝磥?,遷三苗于三危,是照顧性質(zhì)的移民安置。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昔者,鴻水浡出,泛濫衍溢,民人登降移徙。”黃帝后代周族滅商(苗)后,歷史被歪曲、營造,把“遷三苗于三?!闭f成是驅(qū)逐三苗于三危。我們只須抓住一個根本,禹和三苗都是顓頊苗族后代。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尚書.禹貢》所記最為確實(shí)。一類是真?zhèn)位祀s,或偽多于真。”
綜上所述,“堯舜放逐骨肉”,是一種很輕的象征性懲罰,把內(nèi)陸不太聽話的三苗貶遣到土地質(zhì)量屬于第一等的三危地區(qū),讓他去“以變”——治理西戎?!拔魅帧币辉~是以西部地域命名,不是專指一個族?!拔魅帧笨赡馨ń镇坑茸搴推渌文敛孔濉?/font>
(四)禹的夏部族與顓頊苗族一樣崇尚吉祥的黑色
前述,禹的爺爺顓頊帝,出則乘坐玄輅車,掛黑色旗幟,穿黑色衣服,佩黑色玉佩。苗族給死者頭戴黑色斗笠,苗族遠(yuǎn)祖太皞載青旂,衣青衣,穿紫黑色衣服?!抖Y記》:“夏后氏牲尚黑(用黑色牛祭祖);”“有虞氏,夏后氏都尚黑,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边@都不是巧合。
(五)從考古上看,九黎族和夏部族活動的區(qū)域——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這片黃河文明中心區(qū)域分布的早期、中期、晚期的龍山文化(黑陶文化),與苗族和夏族崇尚的黑色絕對分不開。這是苗族、夏族活動地望與其文化遺跡的相互印證。
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凡是夏代都城遺址所在地望有關(guān)的地方,都發(fā)現(xiàn)有豫西龍山文化中期、晚期和二里頭龍山文化早期遺址,恐非偶然巧合。山西南部的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也應(yīng)與夏文化密切相關(guān)。”
(六)夏族人名與苗族人名普遍相同,不容忽視
夏族人名如:“禹”、“太康”、“少康”、“芒”、“昊”、“孔甲”等。
我們苗寨有位苗名叫“禹”;一位苗名叫“康西”,另一位叫“康洛”,苗族四兇之一共工又叫“康回”。苗名叫“芒”的更多,諸如:“芒”、“阿芒”、“芒名”、“芒盛”。苗族遠(yuǎn)祖太皞又叫句芒。我寨有一苗名叫“昊”。老祖宗太皞亦作太昊;少皥亦作少昊。夏人名孔甲,與苗族、商族一樣以天干、地支作人名。我寨一苗名叫“乙”, 另兩位苗名叫“丙”。太皞老祖又名號“甲乙”,顓頊先祖又名號“壬癸”。《山海經(jīng)》:“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了十二個以歲命名的兒子?!保ㄒQ,可能是“夷民”的歪曲寫法)
請注意:土家族與苗族有相似之處,“后土”可能與土家族有關(guān)。土家族認(rèn)為他們與巴人有關(guān)?!渡胶=?jīng)》:“太皞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焙笳张c后土可能是同一人。“乘釐”與釐姓苗族分不開;巴人的遠(yuǎn)祖太皞又是苗族遠(yuǎn)祖。四川三星堆朱雀鳥與苗族鳥崇拜分不開。諸多同一,不是巧合。
(七)《后漢書.戴良傳》:“大禹出西姜”;《史記.六國年表》:“禹興于西姜”;《后漢書.西姜傳》:“西姜之本,出自三苗”。請不要把這作為孤證看待,把它同前后所述合在一起看。有人把西姜?dú)w炎帝族,事實(shí)上,不論是西姜、禹或姜姓炎帝,都與姜姓蚩尤有密切的史跡聯(lián)系。
正統(tǒng)史的許多說法是不能自圓其說的。比如:炎黃是勝利者,一直的主宰者。那么,還用得著“堯舜放逐骨肉”——叫共工去“以變北狄”,叫三苗去治理西戎......,堯舜夏商又為什么與苗族有千絲萬縷割不斷的關(guān)系?應(yīng)把焦點(diǎn)放在周滅商(苗)上。
(八)禹的夏部族與苗族和商族一樣,以獸面紋(又叫饕餮紋)作為本族宗教圖騰的神徽加以祭祀崇拜
“蚩尤各族,有熊氏、羆氏、虎氏、豹氏”;“禹之裔毛民國,使四鳥(即四獸)”。苗、夏以獸為圖騰,百分之百相同。
楊培德先生在《蚩尤九黎北上與中華文明肇始的多元交匯》一文中指出:“根據(jù)考古發(fā)掘,饕餮紋出自東南文化區(qū)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玉鉞、玉冠狀飾和玉三叉王冠表面都鐫刻有饕餮紋。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良渚文化出土的刻有饕餮紋的玉環(huán),當(dāng)時被命名為‘蚩尤環(huán)’。史學(xué)家陳剩勇在《中國第一王朝的崛起》一書中,通過對良渚文化與夏、商、周三代出土文物上的饕餮紋承襲演變研究,得出結(jié)論:‘迄今所見夏代的一些饕餮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良渚玉器饕餮紋的簡化形式。良渚文化饕餮紋為夏、商兩王朝全面繼承,并成為夏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這一事實(shí)充分證明:夏文化起源于東南文化圈。’為什么夏人與蚩尤九黎都使用饕餮圖騰神徽?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夏人和蚩尤九黎都淵源于良渚文化。《書經(jīng)》注釋(宋.沈傳)中,就將三苗直接稱為饕餮?!?/font>
《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西北荒中有人,胳下有翼,不能飛,為人饕餮,淫逸無理,名曰苗民。”這是對苗族及其獸圖騰崇拜的惡毒詆毀。
以黃帝為中心的大一統(tǒng)史觀,不容許又有蚩尤饕餮圖騰崇拜的存在,把本來至高神圣的圖騰獸面紋誣為是貪虐與淫逸無理的象征符號。青銅寶鼎上的饕餮紋,狀如巨獸張大口,咆哮怒吼,無比威猛地雄視天下,又有哪一筆畫是貪虐與淫逸無理的形象詮譯?夏、商兩王朝是拿了丑惡的形象供帝王們頂禮膜拜、燒香作揖和磕頭嗎?《竹書.紀(jì)年》說得很清楚:“軒轅氏攻蚩尤,戰(zhàn)虎、豹、熊、羆四獸之力?!钡笫烙械膶W(xué)者仍襲用正統(tǒng)史說,把饕餮紋同“貪虐”二字相提并論,而不承認(rèn)是蚩尤族的獸圖騰崇拜。
結(jié)論:禹是禪讓時代繼堯舜之后的第三代王,是夏族的先祖;禹的父親鯀,是苗族四兇之一;鯀之父顓頊?zhǔn)蔷爬枞手诙?,釐姓苗民的先祖;禹之裔毛民國與三苗國(三毛國)是一個族;禹的西姜出自三苗。禹及其后代夏王朝與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
八、帝嚳及其后代商王朝與苗族有族屬關(guān)系
可以說,商族與苗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不光是商代本身與苗族有聯(lián)系,凡是與商族有關(guān)的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和國家,都與苗族有關(guān)。諸如:早于商代的太皞、帝嚳、帝堯、帝舜不僅與商族有關(guān),也與苗族有關(guān);晚于商代——春秋時代的宋國、衛(wèi)國、魯國和孔子世家,不僅與商族有關(guān),也與苗族有關(guān)。
例證一,首先肯定:九黎三皇之一帝嚳,就是商族的遠(yuǎn)祖。帝嚳是商祖,史學(xué)界早已公認(rèn)。同時,商祖帝嚳之妃簡狄,又是蚩尤族之女。
《史記的文化發(fā)掘》:“《史記.五帝本紀(jì)》說:‘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欢疾斓蹏渴粉E,顯然與東夷部族有密切關(guān)系?!妒斑z計(jì)》:‘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也。軒轅去蚩尤之兇,遷其民善者于鄒屠之地。......女行不踐地,常履風(fēng)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納以為妃。’所謂‘行不踐地,常履風(fēng)云’,正與東夷部族以鳥為圖騰相合?!?/font>
“鄒屠氏”,是以地名代人名。準(zhǔn)確地說,就是涿鹿混戰(zhàn)以后,自主活動在河南伊河、洛河地區(qū)的蚩尤族有娀氏,帝嚳妃人是有娀氏的女兒?!皧弧币敉?。娀是最常用的女性苗名,我小小苗寨就有三位苗族婦女苗名叫娀。
所謂“軒轅去蚩尤之兇,遷其民善者于鄒屠之地”,純屬附會營造。3000至4000年前,東夷部族大范圍活動在中原大地上?!扒叭倍寂c苗族有族屬聯(lián)系。
商祖帝嚳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的關(guān)系,還多有例證:《史記.殷本紀(jì)》:“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呂氏春秋.鼓樂》:“因令鳳鳥天翟舞之,帝嚳大喜”;《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貽,女何喜?”《離騷》:“鳳凰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上述諸例明確兩點(diǎn):第一,商族遠(yuǎn)祖帝嚳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的依據(jù)很充分;第二,直接明確商族近祖契,是帝嚳妃子——蚩尤族之女簡狄吞下鳥蛋后所生。這與前述:帝嚳是九黎三皇之第三位,正好相互印證。
《史記.外戚世家》:“夏之興也以涂山,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殷商族是蚩尤族有娀氏的后代。
例證二,早于商代的太皞不僅與商族有關(guān),也與苗族有關(guān)。太皞又叫句芒,神話中的“木神”或曰“木帝之君”,姓風(fēng)?!抖迨沸戮帯罚骸暗蹏恳阅镜聻榈??!币?yàn)榈蹏亢兔缱逋翘偤蟠?,所以苗族以木神——楓木(風(fēng)族)為始祖圖騰,帝嚳則繼承太皞木德,以木德為帝。太皞又名號“甲乙”,商族跟著太皞老祖宗以甲、乙、丙、丁作人名。
還有:堯是帝嚳的兒子,舜是商祖,他們不僅與商有關(guān),也與苗有關(guān)。
例證三,晚于商代的衛(wèi)國、宋國、魯國和孔子世家不僅與商族有關(guān),也與釐姓苗族分不開。
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封降商貴族微子于商朝故都河南商丘成立宋國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紂都,成立衛(wèi)國,賜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長子伯禽以奄國舊地,成立魯國,賜以殷民六族。這樣,殷商余民遂被分割,逐漸服從周朝統(tǒng)治。”這里特別提出:被黃帝后代周族分割統(tǒng)治的不止是上述三國。齊、魯、宋、陳、鄭、衛(wèi)、燕、晉等凡是有苗族“釐公”或“釐侯”的上述各國,都是被周朝分割統(tǒng)治的周的仆從國。
商貴族微子,又叫開,“開”是常用苗名,微子是孔子的先輩?!妒酚?宋微子世家》:“厲公卒,子釐公舉立。釐公十七年,周厲王出奔彘。二十八年,釐公卒。......”商貴族微子的宋國,與釐姓苗族分不開。
《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頃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釐侯十三年,周厲王出奔彘;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余立為君。共伯弟和有寵于釐侯......共伯入釐侯羨自殺?!毙l(wèi)國殷商七族及其釐侯,與釐姓顓頊苗族絕對分不開。
前述,《魯周公世家》的“釐姓”、“釐廟”和《孔子世家》“釐姓”、“大人”與釐姓苗族或釐姓大人國也絕對分不開(魯國基本居民是商(苗)六族)。
上述諸例,直接明確商族后代——宋國、衛(wèi)國、魯國和孔子世家與釐姓苗族有明確的族屬關(guān)系。與“殷之興也以有娀”是一致的。
例證四,商族與苗族居住地或活動區(qū)域完全相同
黃河下游環(huán)渤海地區(qū)山東、河北,是蚩尤族的主要根據(jù)地,也是商族的發(fā)源地。山東、河北兩處早期龍山文化遺址是證據(jù)。河南、山西分布有早、中、晚期龍山文化遺址,也是蚩尤活動區(qū)域。安徽社科院宋霖研究員說:“我認(rèn)同蚩尤為九黎首領(lǐng);九黎生活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東以及安徽和江蘇北部地區(qū)?!?/font>
《歷史教科書》:“商族發(fā)源于黃河下游?!瘪T克誠《中國通史全編》“商族是黃河下游一個古老的部落,王國維論證商族早期居地‘商’‘亳’不是關(guān)中,是河南商丘和山東曹縣。王玉哲《歷史研究》從圖騰信仰、‘商’‘亳’地望等五個方面并結(jié)合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考古資料,詳盡地論證了商族起源于東方。最早的祖居地可能在山東。”
山東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是蚩尤的文化。王玉哲先生結(jié)合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考古資料,論證商族是發(fā)源于山東。山東是蚩尤、少皞九黎居地和魯國殷商六族及商族后代孔子世家的家園。不論文化上或族源上,商苗都分不開。
商都安陽、顓頊苗族居地濮陽、蚩尤大墓所在地陽谷,這“三陽”成三角形分布于河南、山東、河北三交匯區(qū)域,是商(苗)大后方、中心區(qū)域。
例證五,商族與苗族宗教文化高度統(tǒng)一。
許多民族由最初都信神的共性,逐漸發(fā)展而形成各不盡同一的宗教文化個性。如:周族雖然有信神,也有占卜,也祭人鬼,但周文化總體上是“重史不重巫”。商族、苗族則相反:重巫不重史。
《禮記.表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是上層統(tǒng)治者率民以祭祀鬼神。《二十五史新編》:“商族有專門的巫職機(jī)構(gòu)和許多巫卜人員,神事籠罩一切,大小事都要進(jìn)行占卜以定吉兇?!边@與“九黎亂德,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靠占卜決定,家家有人當(dāng)巫搞占卜,完全一樣”。
例證六,前面是說九黎三皇之一(商族遠(yuǎn)祖)帝嚳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這里是說商代:段寶林《蚩尤考》:“殷商是以鳥為圖騰崇拜的。九黎兵敗后被打散,不少人留居當(dāng)?shù)亍I綎|一帶的九黎,后來成了殷商這鳥圖騰,古屬東夷?!瘪T克誠《中國通史全編》:“首先,商族是東夷旁支,以鳥作氏族的圖騰。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當(dāng)由夷族鳥圖騰推衍而來。商朝建立后,九夷基本上臣服,未見有大的征伐,這與商族是出自古夷人部落有很大的關(guān)系?!鄙套逡曾B為圖騰崇拜,起源于蚩尤族有娀氏之女筒狄吞下鳥卵后生下商族近祖契。
例證七,商族與苗族一樣以獸為圖騰崇拜。
前述,“蚩尤各族或顓頊之子使四鳥:虎、豹、熊、羆”;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從甲骨文字形看,俊字呈動物狀而明顯非人形……,是商族的獸形祖先,是個圖騰?!?/font>
對商族青銅鼎上的獸面紋(饕餮紋),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蚩尤及其后代商王朝的獸圖騰神徽。離開獸圖騰本意,把饕餮紋說成是貪虐與淫逸無理的象征性符號,或?qū)贌o知,或是惡意歪曲、誣貶,二者必居其一。
例證八,商族和苗族同用“多”字,作稱謂前頭的語氣詞。
商族有:“多父”“多母”、“多射”、“多冊”、“多犬”、“多羌”、“多卜”、“多馬”、“多亞”、“多服”、“多工”等。
黔中地區(qū)苗語:“多依”——布依族人;“多啥”——漢族人;“多侗”——侗族人;“多彩”——女孩;“多將”——男孩;“多幼”——小孩;“多娘”——兒媳婦;“多戊”——女婿;“多戶”——當(dāng)頭頭的人(當(dāng)官叫阿主);“多工”——長工、家奴。
黔東南西江苗語:“達(dá)爸”——父親;”達(dá)媽”——母親;“達(dá)爸”“達(dá)媽”或“多爸”、“多媽”是一樣的,聲母“d”不變。各地漢語也有變音——貴州漢語“喝水”,江蘇漢語叫“哈使”。
商族“司母戊鼎”,可看作“祠母戊鼎”。可能是“多戊”孝獻(xiàn)的祭祀商王母的寶鼎。苗族女兒(女婿)對死去的外公、外婆要孝獻(xiàn)一部分葬品和祭品。舊社會,苗族普遍使用的正方形飯盒,叫做“戊”。司母戊鼎,祭祀商王母的戊形寶鼎。戊形——象征有衣有祿。
例證九,商族人名與苗族人名普遍相同;
商族人名如:“湯”“紂(受辛)”、“太甲”、“祖乙”、“外丙”、“辛”、“丁”等等。
我寨一個人苗名叫“湯”。我爺爺苗名叫“受”,與商王紂(受辛)同名。古時,受、紂同音,并同用。我寨兩位苗名叫“乙”,另兩位苗名叫“丙”。大姨媽家一個小孩叫“辛”,另一個小孩叫“庚”。西江千戶苗寨的兩位近祖,一位苗名叫“寅公”;另一位叫“卯公”。苗族遠(yuǎn)祖太皞又名號“甲乙?!本爬柘茸骖呿溣置枴叭晒铩薄n呿満蟠肮补ど笸粒笸辽瓎?,噎嗚生了十二個以歲命名的兒子。”
還有很多單字苗名也很有意思。諸如:“唐”“玄”“荀”“許”“戲”“犧”“戎”“狄”“ 侤”“仲””尼”“里”“麗”“姬”“金”“景”“俊”“煬”“桓”“申”“平”“鼓”“兜”“汪”“芒”“毫(皞)”“康”“季”“江”“湘”“娀”“祖”“?!薄坝ⅰ薄霸啤薄霸省薄鹊取T谙?、商、周、齊、魯、宋、陳、衛(wèi)、燕、晉、楚等古史書中多能找到同名。這是不可忽略的。
例證十,商祖帝俊與蚩尤一樣頭上有角。
前述,“帝俊呈動物狀,明顯非人形,是商族的獸形祖先,是個圖騰”。神話學(xué)家袁柯說:“帝俊是一個長著鳥的頭,頭上有兩角,獼猴身子的奇怪生物”。與蚩尤獸身人語、頭上有角一樣。
例證十一,商族、苗族同是巫術(shù)治病與藥物治病兩結(jié)合。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醫(yī)學(xué)從巫術(shù)開始。劉向說苑,上古有人名叫苗父,向北誦十字咒,輕重病立即平復(fù)。這個苗父,就是苗黎族的巫師。巫治病,主要是用祈禱咒禁術(shù),也逐漸用些酒草藥。《山海經(jīng)》有靈山,說巫咸、巫彭等十巫往來靈山采百藥。咸、彭是商朝名巫。”范文瀾把苗巫、苗藥與商朝十大名巫采百藥相提并論。事實(shí)上,商、苗確實(shí)分不開。
新中國成立后,苗族仍然巫風(fēng)盛行。巫師既懂巫治病又懂用藥治病。有的病人發(fā)高燒時驚恐地亂叫,說自己看見屋內(nèi)有鬼。巫師來家祭鬼,把鬼送出門,送到三岔路口后,病人平靜下來了,不亂叫了。再給點(diǎn)草藥服,好了。
不正常的精神狀況,本質(zhì)是不正常腦物質(zhì)(化學(xué)源、物理源電)運(yùn)動狀況。神治,起到精神治療作用。
例證十二,商族,苗族在一定限制之外,同姓可以通婚。
“一定限制”是說:同姓的男女,疏遠(yuǎn)的可以通婚。黃帝后代周族,不論如何疏遠(yuǎn)的同姓男女,不能通婚。貴州漢族行周制,男女同姓,再疏遠(yuǎn)也不通婚。說黃帝是漢族祖先,與漢族行周制,使用周俗、周禮有關(guān)。但據(jù)我所知,北方漢族也是疏遠(yuǎn)的同姓男女可通婚,與商族遺風(fēng)有關(guān)。
例證十三,商族、苗族同有衣著尚白的情形。
前說苗族崇尚黑色,商族祖先舜——有虞氏尚黑,怎么面又說衣著尚白呢?不能用單一、絕對的眼光看發(fā)展中的歷史。比如,同一個族,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姓或國名(頭人名字),形成一個族有多個姓。苗族支系很多,主要是崇尚黑色,從老祖宗太皞時代就如此。但有一些支族是尚白,不能說他們不是一個族。
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商族有用甲骨占卜、殺人殉葬和衣著尚白的習(xí)慣?!泵缱逯械陌酌?、大花苗、小花苗及榕江縣的海壩苗(不該寫作哈爬苗)也是衣著尚白。海壩苗說,他們是從遙遠(yuǎn)的海邊遷來的,女上裝背部有一個大海螺樣表記如圖:(((8))).其裙上半部全蘭,像大海的蘭,下半部全白,像海邊沙灘帶的亮白?!斑b遠(yuǎn)的海邊”,與苗族根據(jù)地、商族發(fā)源地環(huán)渤海地區(qū)也是相合的。
結(jié)論:商族遠(yuǎn)祖帝嚳或帝俊,就是九黎先祖;“殷之興也以有娀”,是蚩尤族有娀氏之女筒狄吞下鳥卵后生商族近祖契。魯國殷商六族和孔子世家,既是商族后代,也是釐姓苗族的后代。
九、楚國和滇王國是釐姓顓頊苗族的后代
《史記。楚世家》:“楚之先,出自顓頊高陽,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fù)居火正,為祝融?!?/font>
“稱”是苗名,音“寸”?!白H凇辈皇枪逃腥嗣前x之稱。重黎和他的弟吳回,都在帝嚳手下任火正官,能光融天下,被帝嚳褒稱祝融,是繼顓頊之后楚國苗人的祖先。
顓頊?zhǔn)呛幽襄ш柸?。前述,濮陽、安陽、陽谷地處河南、山東、河北三省交匯區(qū)。“三陽”地區(qū)是苗族(商族)的大后方,大本營。楚國是顓頊濮陽人(簡稱濮人)的后代?!鞍馘А笔橇吭~形容,眾多之意。江漢苗族多支系,形成以支族為單位聚居而長期互不統(tǒng)一的群落狀況,故又被稱作“群蠻”,與“百濮”是一個意思。
到了熊繹時代,始立國而號“楚”。熊繹后代熊渠說:“我蠻夷也,不以中國之號謚。”
《史記。西南夷列傳》:“莊橋者,故楚莊王苗裔也。釐至滇池,地方三百里,肥饒數(shù)千里,以兵威定屬楚?!边@里明確了楚國大將軍莊橋是釐姓顓頊苗族的后代。
在云南玉溪撫仙湖發(fā)現(xiàn)的滇王國都城遺址建筑面積很大,比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一些古代大都城的建筑面積還要大。該遺址出了很多非常精美的青銅器,它同楚國的青銅編鐘共同表證了最光輝燦爛的苗族青銅文化。   
春秋后期,楚國苗人向西南地區(qū)擴(kuò)展霸業(yè),使西南苗族人口達(dá)到較大規(guī)模。把云貴苗族都看作是從中原大逃遷而來,顯然不妥。許多變動,都與黃帝后代周族滅商(苗)有關(guān)。黔東南清水江流域多處戰(zhàn)國時代遺跡,與湘楚文化密切相關(guān),也可以說明這一帶苗人可能來自湘楚。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春秋時代,淮水流域很多小國說是皞陶后代?!庇终f:“苗族的楚國統(tǒng)一南方。楚在春秋時吞并45國,疆土最大。楚國君臣自稱蠻夷。前334年,楚威王取越國浙江以西土地,又遣將軍莊橋率兵入滇。楚國地大,北至中原,。。。西有黔中郡,。。。南有蒼梧,。。。東至海濱。在廣大國境內(nèi),有苗族、華族和許多其他小族,居民相互交流文化,產(chǎn)生以巫文化融合華夏文化為基本的楚文化。楚辭是巫官文化的最高表現(xiàn),其特點(diǎn)是想象力非常豐富,為史官文化的詩三百篇所不能及。”
春秋時代,當(dāng)楚國苗族向云貴擴(kuò)展霸業(yè)時,淮河流域的苗族——以地名稱為“淮夷”或“九夷”,并沒有移動。他們?nèi)匀灰灾ё鍨閱挝痪劬?,各群自立山頭,互不統(tǒng)一,形成所謂“很多小國”。他們與中原華夏各國苗族的“釐公”或“釐侯”們一樣,留居當(dāng)?shù)?,接受了周文化(黃帝文化)。今天,淮河流域的漢族稱打水鳥的鳥槍為“銃”。銃就是苗語對漢語鳥槍的稱謂。
范文瀾說的“以巫文化融合華夏文化為基本的楚文化”,準(zhǔn)確地說,就是楚苗的巫文化融合部分周文化。熊繹的先祖叫鬻熊,以鬻熊為首的部分苗族投奔周族。鬻熊很有才,為周文王師。楚苗受周文化的影響,當(dāng)始于鬻熊。后來,鬻熊定居湖北秭歸,不斷興旺起來,到熊繹時代建立楚國。湘西和黔東南苗族稱本族為“果熊”,可能與鬻熊有關(guān)。
楚國不僅與苗族同為巫文化,還與苗族一樣以鳥為圖騰崇拜。2006年,湖北人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上演誦“湖北佬,九頭鳥;九頭鳥,出英豪......。”楚苗遠(yuǎn)祖顓頊玄冥是人面鳥身;顓頊后代“共工的臣子叫相柳氏,它用九個頭吃九座山的東西。”(《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又說:“有山名曰北極天柜,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庇纱丝芍?,湖北人說的“九頭鳥“,就是九首人面鳥身的楚祖——九黎先王顓頊玄冥。
關(guān)于神話傳說,應(yīng)這么看:問題不在神話不神話,也不在于是不是史學(xué)權(quán)威說的,而是在于,所說是孤證的呢,還是能與各個方方面面都有聯(lián)系的。比如:鳥崇拜是神話傳說,但它不是孤證之說,它與正史記載、野史傳說甚至民間習(xí)俗以及埋在地下的古文化遺跡都有聯(lián)系,就不能說它沒有歷史學(xué)術(shù)價(jià)值。事實(shí)上,古人就是把萬物神話的。明明是一棵普通的樹,今天仍然有人對它燒香磕頭。
苗族文化大師屈原在辭作中反復(fù)多次地使用“鳳凰”“玄鳥“二詞,絕對不是偶然偏好,是與楚人鳥崇拜有關(guān)。《遠(yuǎn)游》:“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攬彗星以為旂兮,舉斗柄以為麾”,“蓐收”,就是九黎先祖少皞。
長沙馬王堆漢墓中,有類似彗星的“蚩又旗”(蚩尤旗)。屈原自比為鳳凰,展開雙翅承接用彗星作的蚩尤旗。他也要摘取彗星作自己的旗幟,舉起北斗斗柄將旗揮揚(yáng)。
楚人與苗族祭祖的方式是一樣的。如:屈原祭東皇太一(伏羲)辭:“吉日兮良辰,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幭庥矜?zhèn),盍將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籍,酋桂酒兮椒漿。揚(yáng)枹兮拊鼓,舒緩節(jié)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font>
苗族大祭時,也要擇吉日良辰,恭恭敬敬祭祖;也要手握長劍,把劍輕微揮動;也要在祭席上祭酋酒肉菜肴;也要揚(yáng)枹兮拊鼓——高陽鼓棒點(diǎn)擊大長鼓;也要唱巫歌——一人領(lǐng)唱眾人合,此音落,彼音起節(jié)奏舒緩;也要吹笙(竽),偏去斜來舞翩躚;五音紛兮繁會,祖欣欣兮樂康。試問:在中國,還有哪個族也像楚苗,祭祖時竟然手持大刀、打大鼓、唱巫歌、吹笙(竽)、把舞跳。
結(jié)論:楚國和“釐至滇池”建立的滇王國,是釐姓顓頊苗族的后代。問題是清楚的,證據(jù)是確鑿的。
十、周族、華族、漢族與苗族
——周族
周族是黃帝后代,是肯定的。但周族不是純血統(tǒng)的黃帝后代。周族與苗族存在婚姻融合關(guān)系。馮克誠《中國通史全編》:“根據(jù)《詩.大雅》,周自遠(yuǎn)祖以來的婚姻氏族是姜族;根據(jù)《書.呂刑》,同時還存在有苗族和重黎之族?!?/font>
姜族、苗族、重黎族,實(shí)為一個族?!坝砼d于西姜”;“西姜之本,出自三苗?!庇肀救恕⒂淼奈鹘?、禹的后代夏王朝,全部都與姜姓蚩尤分不開,不是孤證。由此可知,周苗兩族婚姻融合程度不小。
——華族
“華”是褒義詞。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凡遵守周禮尚赤的人和族,稱為華人或華族,通稱諸華。”“諸華”是多元一體的概念,單是黃帝后代周族,不能稱作華族或諸華。
華族的形成,自周滅商(苗)開始。此前,是苗族的堯舜禪讓制時代和苗族的夏代、商代。前述,所謂“魯周公”——周伯禽,不僅強(qiáng)迫少皞九黎居地的魯國殷商六族(苗族六個支族)“變其俗、革其禮”,還強(qiáng)迫商(苗)人跟著“周公”同姓姬。
中原黎民或苗族的“釐公”、“釐侯”都接受了周禮、周文化(黃帝文化)以后,得稱為高一等的華族或諸華。也就是說,是黃帝后代——陜西的周族與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的中原黎民(釐姓顓頊苗族)共同融合成最初的華族——華夏族的初步基礎(chǔ)。
如果有人不贊同上述說法,請不要忽略下述基本存在:
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是蚩尤九黎活動區(qū)域;是蚩尤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密集分布區(qū)域;是苗族的堯舜、夏、商及春秋時華夏各國“釐公”、“釐侯”或“釐夷”的活動區(qū)域。黃帝的紅色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系統(tǒng)大多分布在西北部,周滅商之前是活動在陜西。
——漢族
漢族是在華族基礎(chǔ)上,又加上接受了黃帝文化的非中原人,主要是長江人。如果把漢族看作是發(fā)祥于中原,那它就是基礎(chǔ)于周苗混合成的華族。
夏、商、周時代還沒有“漢族”。漢族與漢代同名,是多元漢王朝國民的總代稱。漢高祖劉邦是漢族多元一體的締造者,是漢族的高祖。不光是周族的遠(yuǎn)祖黃帝是漢族祖先,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的太皞、蚩尤、炎帝、少皞、顓頊也是漢族的祖先。
《史記.封禪書》:“高祖微時,嘗殺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殺者,赤帝子?!?/font>
后世漢族都認(rèn)黃帝為祖先。漢高祖確不認(rèn)黃帝為祖先,而是認(rèn)赤帝(炎帝)為祖先。是他背叛漢族祖宗嗎?不是。劉邦是東夷大后方江蘇沛縣人,沛縣在蘇北與山東、安徽三省蚩尤大汶口文化圈內(nèi)。他不認(rèn)西北方的黃帝為祖先,下述例證證明他是清醒的行為。漢高祖得天下后,他反對黃帝后代周族全面惡毒地誣貶蚩尤的做法,而重新確定祭祀制度,不把黃帝放在第一最尊崇的歷史地位,偏要把被周族誣貶得全身都是罪孽的蚩尤放在第一最尊崇的歷史地位:諸多祭祠中,獨(dú)將蚩尤祭祠雄立于大漢王朝都城——“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長安?!秉S帝祠則放置在政治中心以外的晉地。
漢高祖過后,他的漢族為什么逐漸變?yōu)樽钭鸪琰S帝了呢?根本原因在“文化”。占統(tǒng)治地位的黃帝文化沒有妥協(xié)性,其自動促融合的能量是不可抗拒的。是“文化”注定了漢高祖尊崇蚩尤的主張不能持續(xù);是“文化”注定了儒家要以文化始祖黃帝為中心;是“文化”使使用黃帝文化的人或族必然要認(rèn)黃帝為祖先。如果是蚩尤文化占統(tǒng)治地位,情況是會自動地變?yōu)椴煌摹?/font>
——苗族
“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就是說,苗語“昧(mei)”——即漢語的“苗(miao)”,是起源于4000多年前的少皞后代顓頊玄冥昧族(苗族)。這與“顓頊生驩兜,驩兜生苗民”相合。“三苗”在顓頊之后,三苗是苗族中的強(qiáng)大一支。正史把三危地區(qū)、江淮地區(qū)、江漢地區(qū)等各地苗族通通稱作“三苗”,錯誤地把三苗與九族八十一支苗族完全等同。堯舜苗族王室四重臣:共工、驩兜、三苗和鯀這四人中,正史只承認(rèn)“三苗”是苗族。這是值得注意的。
所謂“華夏集團(tuán)、東夷集團(tuán)、苗蠻集團(tuán)”三分法是不準(zhǔn)確的。炎帝與蚩尤的密切程度——炎帝蚩尤關(guān)系多由許多具體史跡說明,而炎黃關(guān)系主要是由“炎黃同為少典子”這個孤獨(dú)的結(jié)論性說法來說明。把炎黃稱作“炎黃集團(tuán)”或“華夏集團(tuán)”是不準(zhǔn)確的。如果“華夏集團(tuán)”包括中原華夏各國的話,那它也就 包括了華夏各國苗族的“釐公”、“釐侯”。“東夷”、“苗蠻”等族。
由上可知,周族、華族、漢族與苗族都有聯(lián)系,特別是華族和漢族。周本是小國,族不大。華族是大族,漢族更大。華族、漢族與黃河中下游蠻夷和長江中下游苗蠻都分不開。我們看黃河史,不能離開堯舜夏商和周;不能離開黃河中上游的古文化遺跡狀況和黃河中下游的古文化遺存狀況而只盯住《史記.五帝本紀(jì)》一系列子孫說。不能唯心。唯心的本質(zhì)是唯我,歸根到底,“我”是誰也搞不清楚。
中國皮膚紋理科研成果:首先是中國南方漢族大群與北方漢族大群的膚紋不同;其次是北方漢族大群中各小群(各地區(qū))的膚紋也不同,“各具有相對的獨(dú)立性”。這一來,就只能這樣結(jié)論了:相對而言,南方漢族大群不是黃帝后代;由于北方各群體之間膚紋不同一,北方漢族不全是黃帝的后代。學(xué)術(shù)應(yīng)是實(shí)事實(shí)說,服從實(shí)事。
我們一方面要正確理解古人的古頭腦、古眼光;一方面要堅(jiān)持科學(xué)認(rèn)識觀、科學(xué)發(fā)展觀,不能總是古眼光。中國是中華各民族生息、繁衍的根,一切都屬于這塊大地上的人們。蚩尤史也就是華夏族的歷史。
誓為華祖鳴冤屈,破一洞見五千秋;
十載力審千古案,我以我血正蚩尤。

補(bǔ)充說明
    對無文字記載時代的古史研究,只有三種依憑:一是民間傳說。古人本來就是把萬物神化的。不該用現(xiàn)代的認(rèn)識觀去否定古人神化觀的存在,這才是歷史唯物主義。不能一概否定神話傳說的學(xué)術(shù)價(jià)值。學(xué)術(shù)的真實(shí)程度,不在神話不神話,不在是不是大權(quán)威說的,是在于所提證據(jù)是孤獨(dú)的呢,還是與方方面面構(gòu)成系統(tǒng)聯(lián)系的。司馬遷一句結(jié)論話:“顓頊?zhǔn)屈S帝孫子”。全方位考察顓頊?zhǔn)粉E,證明顓頊?zhǔn)敲缱?,結(jié)論是推不倒的。二是依憑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古史資料和史學(xué)界積累的成果,古史資料不是全都可信,但其中有許多可取的說法,即具有廣泛聯(lián)系的說法,不論是誰說的,都是可取的。三是依憑考古成果,比如講黃河文明、中原文化不能空空然,把它簡單歸于黃帝,黃帝的仰韶文化系統(tǒng)(紅色彩陶文化系統(tǒng))大多數(shù)分布在西北部陜甘地區(qū);黃河文明中心區(qū)域—河南、山東、河北、山西主要是集中分布著蚩尤的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雖然該地區(qū)雜有其他文化,但蚩尤文化是占主導(dǎo)的地位。
整個論文前后各題之間都是互相聯(lián)系、形影不離、互為因果的,黃帝沒有打敗蚩尤,所以才有堯舜禹商與苗族的族屬關(guān)系,才有民族融合、繁榮發(fā)展的光輝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漢文即方塊字對民族融合起著重大的作用,許多部族或民族都是通過學(xué)習(xí)和運(yùn)用方塊字(漢文)變成了漢族。有的學(xué)者語言,五千年以后,世界上可能就只有漢字和英文了,那時的民族也就只有“漢族”和“洋族”了(或稱為“東方人”和“西方人”),文化豐富多彩,風(fēng)情各有所愛,飲食各有所好,配件各有所需,科技日趨一致,交通日趨一致,享受日趨一致......,和諧盛世、世界大同、自得其樂的高尚環(huán)境讓人心曠神怡了。
注釋:
安徽省社科院宋霖研究員引用孫中山為合肥闞維雍將軍家譜作序的話。下面是孫中山序文前半部分:
合肥闞氏重修譜諜序
合肥闞氏,古蚩尤之后裔也。蚩尤姓闞,中國第一革命家。首創(chuàng)開礦鑄械之法。因軒轅氏奪其祖神農(nóng)氏之天下,乃集其黨徒八十一人,精究戰(zhàn)術(shù),能為風(fēng)雨霧霾以助戰(zhàn),與軒轅氏血戰(zhàn)多年,至死不屈。軒轅氏既滅蚩尤,實(shí)行帝制,稱蚩尤為亂民,加以不道德之謚號,然心畏蚩尤之神異,民心之思念,乃令人圖畫其像,建祠祀之,至今四千余年,大河南北,祠宇尚多有存者。
蚩尤子孫,有以蚩為氏、尤為氏者,有仍以闞為氏者。歷代多好義尚武之士。如齊之闞、后魏之闞爽、唐之闞稜,元之闞文興及吳越錢氏之闞璠,旨特起草莽,錚錚史冊。即文學(xué)昭著之闞澤、闞骃、亦多贊襄武功。之朝之事,皆能不失其遠(yuǎn)祖蚩尤氏雄邁忠實(shí)之流風(fēng)焉。
中華民國九年四月上澣南海孫文叔于滬上行館
(序文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頌揚(yáng)蚩尤。是孫中山這位心靈高潔的偉人,對蚩尤崇敬之情的流露)
鴟義奸宄,奪攘矯虔
鴟chi,兇惡的樣子。奸宄jiangui,內(nèi)外作亂,在內(nèi)為奸,在外為宄。攘:竊取。矯虔:詐騙?!傍|義奸宄,奪攘矯虔”,是黃帝后代周族對蚩尤族的誣毀。
惟天不畀允罔固亂
畀bi,給予。允罔固亂:善于說謊而又胡作非為。
④爰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
爰yuan,于是,何處;劓yi,割鼻子;刵er,割耳朵;椓zhuo,割男人生殖器;黥qing,用刀刻面,涂上黑色;越茲:從此以后;麗:施行。
⑤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
不歆xin:不受的意思。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⑴《中華帝王》,作者鄧詩萍,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⑵《二十五史新編》,作者汪受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⑶《中國通史全編》,馮克誠等主編,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⑷《史記的文化發(fā)掘》,作者王子今,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
⑸《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作者范文瀾,1949年9月出版,1965年12月再版。
⑹《中國民族史》,作者王桐齡,吉林出版集團(tuán)有限公司2010年4月版。
⑺《中國古代史》,作者夏曾佑,岳麓出版社2010年1月版。
⑻《湖南苗史述略》,作者盛襄子,民族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⑼《楚辭全譯》,作者梅桐生,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
⑽《蚩尤考》,作者段寶林,《民族文學(xué)研究》1998年第四期。
⑾《說蚩尤》,作者田曉岫,《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bào)》1997年第3期。

  
作者簡介
楊永才,男,75歲,1958年參加工作。當(dāng)過小學(xué)教師、校長、縣教育局秘書、解放軍部隊(duì)文書。1968年至1982年在國企——貴州有機(jī)廠當(dāng)工人。其間,大多把我抽出來搞各項(xiàng)政治運(yùn)動(批修整風(fēng)、一打三反、批林批孔、三查四清、整黨及部分專案調(diào)查,曾為廠工管小組組長)。1982年,因夫妻兩地生活困難,調(diào)回家鄉(xiāng)普定縣安順地區(qū)精神病院作輸液、打針、給藥等醫(yī)護(hù)工作。1993年9月退休后,十多年來一直鉆研苗族歷史文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diǎn)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