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四川省瀘橋鎮(zhèn)境內大渡河畔的瀘定橋,是一座多次見證歷史的橋。它既記錄了石達開悲愴的一戰(zhàn),又見證了紅軍勇士們的壯烈奇跡,1935年10月,毛主席以一首《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句,使瀘定橋被世人所熟知。而放眼世界橋梁科技史上,瀘定橋更是一座充滿奇跡的橋。
在大渡河兩岸,東面是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西面是海拔4500多米的海子山,放眼望去,連接川藏地區(qū)的要道正好被橫穿而過的大渡河阻斷。
由于四川地區(qū)巨大的落差使大渡河水流十分湍急,河水每秒流速更是達到了四五米,因此想要乘船渡河十分困難。在瀘定橋還未建起之前,當?shù)厝送ǔS门Fご蛑袼鞫珊?,但每次這樣過河的時候都相當危險,湍急的水流一不小心就會連人帶船直接沖走。
然而,就是在這樣險峻的地理環(huán)境中,一座鐵索橋卻橫貫東西,跨越大渡河,正式將川藏兩地相連,成了入藏的交通要道,不僅保衛(wèi)了邊疆安全,更極大地方便了人們出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瀘定橋的修建歷史。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政府頒布“準行打箭爐市,番人市差貿易后”,原先十分荒涼的打箭爐又重新熱鬧了起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已經(jīng)漸漸成了川藏地區(qū)的邊貿重鎮(zhèn),川滇地區(qū)人們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往往會通過茶馬古道運至打箭爐,然后再轉運到西藏、尼泊爾以及印度。
而要去打箭爐,大渡河是必經(jīng)之路,在瀘定橋沒有建立之前,過往的貨商只能依靠藤條小心翼翼地懸渡過去。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駐守打箭爐的清朝將官昌側集烈率領部下叛亂??滴踔篮螅⒓磁杀鴩?。由于打箭爐地區(qū)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因此清軍血戰(zhàn)多日才剿滅叛亂,殺叛兵5000余名,將首領昌側集烈斬首。
此后,為了進一步保障西南地區(qū)的安全,清政府決定在此地駐兵3000,將打箭爐作為屯兵要沖。然而,由于此地交通不便,導致補給的物資難以運送進來,久而久之,糧餉軍械運輸又成了尖銳的矛盾。
為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時任四川巡撫的能泰給康熙皇帝上奏說道:“瀘河三渡口,高崖夾峙,援索懸渡,險莫大焉!距化林營八十里,山址坦平,擬仿鐵索橋規(guī)制建橋,以便行旅?!?/strong>
對此,康熙回復到:“朕嘉其意,詔從所請?!?/p>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出于穩(wěn)固西南邊陲的需要,清王朝終于下定決心,要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之上修建一座橋。
此橋于1705年初動工修建,次年四月初四初四竣工。橋修好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取名了。
大渡河自古為沫水,但由于四川地區(qū)民眾出于對諸葛亮的敬重,便一直認為這條河就是諸葛亮南征所渡的瀘水,其實瀘水在金沙江的下游。數(shù)千年來,一直都是這么個叫法。于是康熙干脆投民眾之所好,取“瀘水”、“平定”之意,親自給這座鐵索橋取名“瀘定橋”,并題書“一統(tǒng)山河”。
這就是瀘定橋的由來。
瀘定橋自康熙四十四年建成以來,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歷經(jīng)了三百多年而不垮。那么,這座橋在當時是如何建成的呢?它有何特殊之處呢?
瀘定橋主要分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橋身、橋臺、橋亭三部分。其中,橋身由13根鐵索組成,每根長101.67米,重約1.5噸;13根鐵索總共有扣環(huán)12164個,總重在21噸,再加上橋臺地龍樁、臥龍樁用鐵,總重40噸左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鐵橋。
在古代缺乏大型起重設備的情況下,要將這40噸鐵懸于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之上絕非易事,更別說建造更加困難的鐵索橋了。那么,古人是如何克服這一困難的呢!
在瀘定橋西邊,有一座噶達廟。相傳在修橋的時候,13根鐵鏈無法牽到對岸,建造的工人用了很多辦法都失敗了,一籌莫展之際。有一天,來了一位自稱噶達的大力士,他兩個胳膊各夾一根鐵鏈乘船運到對岸,當他運完13根鐵鏈之后,卻因過度勞累而不幸去世。為了紀念此人,當?shù)厝吮阈藿诉@座廟。
事實上,在修建此橋時,當?shù)貛缀跛械哪芄で山扯荚萍诖?,共同商討如何將鏈子運到對岸,最后在眾人的合計之下,決定采用索渡來搭建橋體。
何為索渡,即先用細麻繩綁上小鐵錘,用力甩到對岸,然后把粗麻繩系到細麻繩上,再用力拉到對岸,接著用粗麻繩系上青竹索,再用同樣的辦法,如此周而復始,讓青竹索橫跨兩岸,最后固定在兩岸前頭的木梁上。
以上這些完成后,才進入了建造鐵索橋最為重要的部分。接下來,工匠會在整個鐵鏈上系上上百個竹筒,再把竹筒一個個套進青竹索,在第一個竹筒上系上長繩,長繩的一端交給對面的工匠,兩邊的工匠一起拉。如此重復十三次下來,一條條約1.5噸重的鐵鏈便連接起了兩岸。
上文說到,每根鐵鏈長101米,如此長的鐵鏈,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如果不固定的話,勢必會搖搖晃晃無法行走。因此,接下來就來到了建造這座橋難度最大的部分,即如何固定橋體,讓橋更穩(wěn)固。
這依舊難不倒智慧的古人,他們決定因地制宜,利用“固索”技術來固定橋體。
何為固索,即在瀘定橋的兩岸修20米的橋臺,橋臺里修有6米深的落井,每個落井里有8根地龍樁,每根重約1800斤。然后將13根鐵鏈以鉚接的方式,固定在地龍樁上。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灰漿加固,確保橋體堅固穩(wěn)定。
除此之外,在橋的東西兩岸,古人還建造了“鐵犀?!焙汀拌F蜈蚣”,目的是鎮(zhèn)住大渡河的水妖,以此來確保瀘定橋的平安。
此外,在建造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朝廷規(guī)定,瀘定橋上的無論是小小的鐵環(huán)還是兩岸巨大的鐵樁,都要刻上制造年月以及工匠的姓名,如果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那么負責的工匠就要被治罪殺頭。
在如此嚴厲的追責條件下,一座充滿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瀘定橋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橫貫而起。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冥冥中自有天意,當年紅軍飛奪瀘定橋時,這座大橋剛剛完成大修,特別牢固,助力紅軍逃過了國民黨的圍剿。當年,在這座橋上,走過了毛主席,走過了共和國的七位元帥,走過了幾十位大將以及上將。從某種意義上說,瀘定橋與紅軍的命運緊緊相連,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紅軍的命運。
瀘定橋的修建,拉近了西南各地的距離,加強了彼此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為穩(wěn)固西南版圖做出了重要貢獻。最為重要的是,在那個技術匱乏的年代里,我們的先輩以頑強的毅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用他們充滿智慧的大腦,建造出了這樣做充滿奇跡的橋,他們很好地詮釋了何為中華民族的堅韌與智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