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思·其四
【唐】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絕句,抒寫了詩人對亡妻韋叢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思念?!霸?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句向為人所稱頌。這兩句之深刻感人在于詩人擷取了世間最闊大壯美的滄海之水與巫山之云來暗喻夫妻之間的深摯感情,除卻“滄海水”、“巫山云”世上再沒有可稱其為“水”和“云”之物了,世上又有哪種感情能勝過自己與妻子之愛呢?這奇警的比喻將愛妻之情物化了,形象地將埋藏于心底的情感全盤托出。第三句是實寫亦是暗喻:詩人過花叢卻懶于欣賞,面對鮮花也不能賞心悅目,足見思人之切;更深層的意思卻是對任何如花的女子自己也無心動情,說明對亡妻愛的專一。此詩取譬精警而出語自然,感情強烈而蘊藉深沉。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在舊時詩文中,常將菊花作為封建士大夫道德品質(zhì)的象征。元稹這首賞菊之作,約作于貞元十八年(802)。菊花在一年中開放最晚,詩中從這一自然現(xiàn)象著筆,說出自己特別喜愛菊花的心理原因,并不在于它無意與百花爭春的謙退與淡泊,而在于它開后無花,顯示出在蕭瑟深秋獨斗風霜的風姿。立意新穎,不落俗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排難而進、銳意革新的意志和決心。白居易《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一詩云:“盡日吟君愛菊詩?!睂@首詩深表贊賞。
遣悲懷三首
【唐】元稹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原配妻子姓韋,名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二十歲時嫁與元稹。婚后夫婦和睦,感情深厚。當時元稹任校書郎,官職卑微,經(jīng)濟拮據(jù)。韋叢非常賢惠,和元稹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而毫無怨言,給元稹很大的支持和幫助。元和四年(809)七月,韋叢不幸去世,年僅二十七歲。元稹對亡妻思念不已,寫了很多悼亡詩,情真意切?!肚脖瘧选啡灼哐月稍姡谝皇鬃窇浲盏钠D苦處境與韋叢的體貼關懷,表達了共貧賤而未能共富貴的遺憾;第二首描寫韋叢死后的情景,以施舍舊衣、憐惜婢仆寄托深切的哀思;第三首慨嘆人生短暫,一死便成永別,抒發(fā)了沒有窮盡的長恨。三首詩直抒胸臆,樸素自然,夫妻間真摯的情愛洋溢于字里行間,凄苦酸辛,感人至深,是古代悼亡詩中的名篇。
行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勵精圖治,出現(xiàn)了史家贊稱的開元盛世。但他晚年荒淫昏聵,又導致安、史叛亂,從此大唐帝國一蹶不振。中晚唐詩人對本朝開元盛世,每有不盡的懷念和向往。本篇可能在唐憲宗元和四年(809)作于洛陽。以當年唐玄宗在洛陽的行宮為題,強烈地抒發(fā)了今昔盛衰之感。在冷落寂寞的行宮中,一群白發(fā)宮女閑坐談說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的遺事,惆悵哀傷,令人低徊不已。元稹和白居易一樣,對唐玄宗這位集功過于一身的前代君主,都抱有一種既敬仰又遺憾的復雜感情。這在元稹的《連昌宮詞》和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顯著的表現(xiàn)。本篇則以少勝多,意在言外,思而得之,更有余味。
織婦詞
【唐】元稹
織婦何太忙,蠶經(jīng)三臥行欲老。
蠶神女圣早成絲,今年絲稅抽徵早。
早徵非是官人惡,去歲官家事戎索。
征人戰(zhàn)苦束刀瘡,主將勛高換羅幕。
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檐前裊裊游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
羨他蟲豸解緣天,能向虛空織羅網(wǎng)。
元和十二年(817),元稹選和進士劉猛、李余所作的《樂府古題》,共十九首,“寓意古題,刺美見事”,創(chuàng)作精神和他的新題樂府完全一致,而藝術形式更為完美。本篇是其中的第八首。唐代紡織業(yè)很發(fā)達,當時產(chǎn)絲地區(qū)荊州的首府江陵(今湖北江陵)是紡織中心,有專業(yè)織錦戶,??椏钍叫路f、花樣奇巧的高級彩錦進貢。在這首詩中,詩人對紡織女工的苦難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揭露了統(tǒng)治者對勞動人民殘酷的壓迫與剝削,表現(xiàn)出可貴的人道主義精神。詩的主題突出,形象鮮明,語言平易流暢。結(jié)尾四句即景生情,巧設譬喻,通過織婦對蜘蛛懸空結(jié)網(wǎng)的嘆羨,以人不如蟲之感刻畫出她們的內(nèi)心怨苦,語意悲愴動人。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唐】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元和十年(815),元稹由江陵士曹參軍改授通州(今四川達州市達川區(qū))司馬,到任不久,即得瘴疾幾死。這時,白居易由左贊善大夫貶為江州司馬。元稹在病危中聞知這一消息,一時驚痛交集,寫了這首詩寄給白居易,不僅表示了朋友之間的同情與慰問,而且顯示出政治失意的強烈共鳴。詩中以凄涼黯淡的景物渲染出環(huán)境的悲劇氣氛,以垂死突然坐起描繪出驟聞友人遭貶的極度震驚,情景交融,真實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當時的感受,哀傷怨苦,扣人心弦。白居易讀此詩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與元九書》)
酬樂天頻夢微之
【唐】元稹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貶。白居易寫了四句詩給元稹:“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元稹寫了上面這首和詩。全詩構(gòu)思新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所貶兩地遙隔幾千里,通信十分困難。因此,詩一開始就說“山水萬重書斷絕”。白居易寄詩說他昨晚夢見元稹,這種深摯之情,讓作者深深感動。詩的第二句說“念君憐我夢相聞”。元稹在貶謫之地害過一場重病,病后身體一直很壞,記憶力衰退。但詩人這里的“病”還包含了更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悶,包含了無限凄苦之情。三、四句緊跟著說: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夢見的凈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沒有夢見你。與白詩相比,這一結(jié)句翻出新意。
得樂天書
【唐】元稹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本篇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其時元稹與白居易各在任所,通州與江州之間,常有書信往還,贈送衣物,互相關切。兩人且又同遭貶謫,淪落天涯,元稹每得居易信函,總是激動不已。這首詩即景即情,意到筆隨,首句起得突兀:剛見到江州來的信使,就立刻高興得流下眼淚,未得信的思念之切與得信的欣慰可以想見。次句寫自己異乎尋常的表現(xiàn)使妻子吃驚,女兒啼哭,這一場面很有戲劇性。三、四兩句寫妻子的忖度和揣想,點出主題。詩的語言自然樸素,因平見奇。詩人通過妻子之口道出自己心事,出以揣測之詞,戛然而止,既有生活情趣,搖曳生姿,又含蘊有味,耐人思索。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
【唐】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
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元稹與白居易同遭貶謫,彼此詩篇贈答往來不絕。白居易原詩為《舟中讀元九詩》,寫于赴江州舟中。本篇則寫于通州任所,時為元和十年(815)。其中抒發(fā)的情感及其表現(xiàn)手法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一詩相似,但詩人心情較為平靜,易凄厲為凄惋。風雨滿山,杜宇哀啼,詩以景語作結(jié),而貶逐之痛、羈旅之愁見于言外。
江花落
【唐】元稹
日暮嘉陵江水東,梨花萬片逐江風。
江花何處最腸斷,半落江流半在空。
元和四年(809),元稹以監(jiān)察御史出使劍南東川(唐方鎮(zhèn)名,治所在今四川三臺),本篇作于途中。當時暮春三月,詩中寫嘉陵江邊即景所見。潔白的梨花身不由己,為江風吹裹,終于不可避免地落入江水,隨波逐流而去。物猶如此,人何以堪。詩人通過梨花凋謝飄零情狀的描述,對美好事物的淪落消逝表示了深沉的惋惜與慨嘆。白居易亦有和作,題為《江岸梨》。
水上寄樂天
【唐】元稹
眼前明月水,先入漢江流。
漢水流江海,西江過庾樓。
庾樓今夜月,君豈在樓頭。
萬一樓頭望,還應望我愁。
本篇約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至十三年間。詩人于月夜泛舟水上,對景懷人,凄然命筆,寄給在九江的白居易。詩中表達了對摯友的深切懷念,雖路途遠隔,難以聚首,但共此明月江水,相思相憶,千里同心。全詩平易親切,一往深情。由于采用頂針連環(huán)句式,詩句回環(huán)往復,連綿不斷,更使人一唱三嘆,韻味無窮。
寄樂天
【唐】元稹
閑夜思君坐到明,追尋往事倍傷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初得官時髭未生。
二十年來諳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
猶應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間何處行。
本篇作于元和十三年(818)通州任所。元稹與白居易都是少懷壯志,年輕氣盛,以濟世拯民為己任。兩人意氣相投,一同致力于朝政革新,但仕途險惡,同被遠謫。詩中回憶年輕時的往事,對比今日的處境,不勝歲月蹉跎、有志難伸之感,為白居易悲傷,也是為自己悲傷。瞻望未來,前途何在?雖不曾意緒消沉,卻也迷惘困惑。詩人的九折回腸、百般傷感,在詩中以常語出之而淺中見深,表現(xiàn)出志士失路、才人淪落的悲哀,令人慨嘆不已。
生春(其十四)
【唐】元稹
何處生春早,春生人意中。
曉妝雖近火,晴戲漸憐風。
暗入心情懶,先添酒思融。
預知花好惡,偏在最深叢。
元和十二年(817),元稹以《生春》為題,寫了五言律詩二十首。每首詩以“何處生春早,春生××中”為首聯(lián),均押“中”、“風”、“融”、“叢”四韻,是因難見巧的逞才游戲之作。詩中通過自然景物與人們感受的描述,顯示春天的到來,抒發(fā)探春、迎春的喜悅心情。本篇為其第十四首,著重寫人們的感受。詩人善于捕捉人們在冬盡春來時微妙的心理動態(tài),曲意描摹,生動活潑,富于情致。
歲日
【唐】元稹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
凄涼百年事,應與一年同。
本篇以歲日為題,寫對人生的感受,表現(xiàn)出一種空虛幻滅的情感。詩人在歲日回憶逝去一年的往事,只覺得空幻如夢,由此而悟到自己的一生也無非如此。這種落寞的情懷顯然是和他處于某種政治逆境相聯(lián)系的,有消極的一面。但這種有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意識到自身有限,人生短暫,也見出詩人超越自我、對永恒的追求。全詩以“一日”、“一年”、“百年”的時間感組成,語短意深,構(gòu)思精妙。
酬孝甫見贈十首 · 其二
【唐】元稹
杜甫天材頗絕倫,每尋詩卷似情親。
憐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
《酬孝甫見贈》是十首絕句,題下自注云:“各酬本意,次用舊韻?!蹦顺瓿?。這里選的一首論及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是一首論詩詩,反映了元稹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反模擬、重創(chuàng)新的藝術觀點。元稹和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主張“雅有所謂,不虛為文”(《新題樂府序》),或“寓意古題,刺美見事”(《古題樂府序》),繼承并發(fā)展了杜甫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因此,他在詩中對杜甫極為推重,喜愛他的詩,贊揚他“直道當時語”而“不傍古人”的獨創(chuàng)精神,作出了“天才絕倫”的崇高評價。由于元稹正確地揭示出杜甫詩歌的特色和成就,這首論詩絕句在文學批評史有一定的影響。
和樂天折劍頭
【唐】元稹
聞君得折劍,一片雄心起。
詎意鐵蛟龍,潛在延津水。
風云會一合,呼吸期萬里。
雷震山岳碎,電斬鯨鯢死。
莫但寶劍頭,劍頭非此比。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作《折劍頭》一詩,元稹在江陵任所亦有和篇。但兩詩思想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白居易原詩有“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之句,以折劍為喻,歌頌寧折毋曲的剛直精神,顯示出堅持斗爭、無所顧惜的決心和勇氣。元稹此篇則以為直折之劍固屬可貴,但更希望能風云會合,乘時而起,實現(xiàn)“將斷佞臣頭”(白居易《李都尉古劍》)、“劍拂佞臣首”(元稹《說劍》)這一掃除奸佞、澄清朝政的理想。詩意激昂奮發(fā),雖處貶謫之中,仍流露出英風豪氣,表現(xiàn)了強烈的積極進取的愿望和對未來的信心。
六年春遣懷八首(其五)
【唐】元稹
伴客銷愁長日飲,偶然乘興便醺醺。
怪來醒后旁人泣,醉里時時錯問君。
元和六年(811),元稹在江陵任所,時值寒食節(jié),因懷念亡妻韋叢,作《遣懷》八首,纏綿婉轉(zhuǎn),極盡凄苦之情。本篇是其中的第五首。詩中寫長日沉飲以遣喪妻之痛,而醉中仍不能忘懷,其夫妻情誼之深摯可以想見。全詩用筆深曲,前兩句寫愁深無可解,唯以大醉消愁,已令人傷感不已;后兩句則寫潛意識中未能“遣”,更是沉痛之至。醉中錯向左右感泣,醒來驚怪,欲慰無從。此情此景,實可催人淚下。
西歸絕句十二首(選二)
【唐】元稹
其一
雙堠頻頻減去程,漸知身得近京城。
春來愛有歸鄉(xiāng)夢,一半猶疑夢里行。
其二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元稹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達五年之久,于元和十年(815)正月奉詔回朝,作《西歸絕句》十二首,寫他在途中與到京后的心情與感受。這里選了兩首:第一首寫車行途中,漸近長安,不覺驚喜交迸,恍如夢中,充分表現(xiàn)出多年夢想成為現(xiàn)實的興奮與喜悅,而往昔貶謫生活的屈辱與辛酸亦寄寓其中。第二首寫水路經(jīng)過武關時接到友人書信的歡欣,首句雖致慨于往昔,但歷盡寒冬,畢竟又迎來暖春。結(jié)句即景抒情,以景寓情,桃花開遍商山這一絢麗的圖景生動地體現(xiàn)出詩人閱信時的內(nèi)心境界。前詩濃郁深沉,后詩開朗舒暢,各具特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