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蜇存 唐詩百話
6.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
舟凌石鯨度,槎拂斗?;?。
節(jié)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不過比一般的“五律”多二聯(lián)四句,也就是比四十字的五言律詩多二十字,全詩共六十字。這一類型的五言詩,唐代人就稱之為“五言六韻律詩”。元人楊士弘,選了一部唐詩,名曰《唐音》。在這部唐詩選集中,他把這一類型的律詩稱為“排律”。從六韻開始,一直可以多到百韻,甚至一百二十韻,一對一對的聯(lián)句,一排一排地延長下去。明代高棅編的《唐詩品匯》,也跟著楊士弘使用這個名詞,于是,排律作為律詩的一種體式,這個名詞便普遍被承認了。到了清代初期,有不少人反對這個名詞,例如馮班以為這個“排”字容易使詩成為呆板的對句堆砌,所以他曾說;“此一字大有害于詩。”
在唐代人的觀念里,從二韻到一百二十韻的五言或七言詩,只要平仄粘綴,詞性、句法都成對仗,就都是律詩,一概稱為五律或七律。二韻四句的稱為絕句。絕句也是律詩,故又稱“小律詩”。六韻以上的稱為大律詩。宋元以后,絕句不屬于律詩。“五律”、“七律”這兩個名詞僅指四韻八句的詩。于是,有必要紿六韻以上的律詩另外定一個名目,“排律”這個名詞是在這樣的需要下產(chǎn)生的。它有方便處,也未必“有害于詩”。
唐中宗李顯,在一個正月三十日到昆明池去游玩,高興地做了一首詩,命令隨從的官員們大家和他一首。當時有一百多人做了詩。宋之問這首詩是被評為最好的作品。題目“奉和”,這個“奉”字,如果按照它的本義來講,就是“捧”字。意思是雙手捧了皇帝的原作,照樣也做一首,但現(xiàn)在,它已成為恭敬的禮貌詞,如“奉答”、“奉命”、“奉詢”等等。
許多人用同一題目做詩,第一個人做的第一首詩,稱為“首唱”;大家跟著做,稱為“和”。這整個賽詩的行動,稱為“唱和”。和詩也有幾種不同的情況。用同樣的題目,同樣的詩體,但不用同樣的韻腳,這是“和詩”。題目、詩體、韻腳,全都與原唱一樣,這是“和韻”。在唐代,“和”與“和韻”,意義不同。宋元以后,凡是和詩都必須用原韻,于是“和”與“和韻”就沒有區(qū)別了。
晦日是每月最后一日。大月是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前面不標明月份,就是正月晦日。唐代的禮俗,以正月晦日、上巳和重陽定為三大節(jié)日。在這三天,公私休假,官吏和人民都郊游宴樂。到了宋代,這種風俗已不行了,所以宋代以后的詩中,見不到晦日游宴的題目。
“幸”是一個封建政治動詞。皇帝到了什么地方,就說是“幸某處”,因為這是某處的榮幸?;实墼谀骋晃诲拥奈堇镄?,就說是“幸某妃”,因為這是某妃的榮幸。
昆明池在長安東南,原是漢武帝所開,以訓練水軍的。在唐代,成為一個名勝的游覽區(qū)。
“應制”也是一個封建政治語詞?;实鄣拿?,稱為“制”或“詔”。其書面文件稱為“制書”或“詔書”。唐初幾位皇帝都能作詩,他常常在令節(jié)宴會的時候作詩首唱,命諸大臣和作,因此,初唐詩人集中有不少“應制”或“應詔”的詩。題目用“奉和”或“奉和圣制”的,表示皇帝自己先作了一首,有“和”當然必須先有“唱”。題目有“應制”而沒有“奉和”的,表示奉皇帝之命而作,但皇帝自己并沒有作。例如宋之問有一首《幸少林寺應制》,是他隨從武后游幸少林寺,奉命而作。因為武后沒有作詩,故只有“應制”而不是“和”。應制詩也有限制定韻腳的,例如宋之問有《九月晦上陽宮侍宴應制得林字》一詩,是九月晦日武后在上陽宮設宴,命大臣各作一詩,每人分配到一個韻腳,宋之問得到“林”字,他的詩就必須用“林”字韻。
“應詔”和“應制”本來沒有區(qū)別,但武則天規(guī)定用“制”字,不用“詔”字,故武后以后都用“應制”而不用“應詔”。奉皇后,太子的命令,稱為“應令”,例如李百藥有一首《奉和初春出游應令》,這是隨從皇太子初春出游,太子作了一首詩,命大家和作。還有用“應教”的,那是奉諸王之命而作。例如虞世南有一首《奉和詠風應魏王教》。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為魏王,他作了一首詠風的詩,請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題作“應魏王教”。還有一首詩題為《初晴應教》,就不知道是應那一位王子的教了。
“應制”、“應令”、“應教”詩,總稱為“應制詩”。這種詩大多是五言四韻的五律,或六韻至十二韻的長律,偶爾也有絕句。由于這是君臣之間的文字酬答,措辭立意,必須顧到許多方面。要選擇美麗吉祥的詞藻,要有頌揚、祝賀、箴規(guī)的意義,要聲調響亮,要對仗精工,要有富貴氣象,切忌寒酸相。這樣,它就成為一種典型的宮廷文學。唐代詩人官位高的,差不多人人有這種詩。后世皇帝愛好文學者少,自己能作詩的更少,這種君臣唱和的風氣就衰歇了。
為皇帝晦日游昆明池而作詩,題材中主要部分當然是皇帝、晦日、昆明池三項。宋之問這首詩就使用了與此三者有關的典故。第一聯(lián)是先敘述這件事:春天參與了靈池上的宴會,池邊設置了帳殿。靈池、滄波,都是指昆明池。第二聯(lián)描寫乘船在昆明池中游覽:船劃過了石鯨,好象從北斗星和牽牛星之間回來。昆明池有石刻鯨魚,又有牽??椗氖窳⒂诔刂畺|西,使池水仿佛象銀河。槎,就是船。第三聯(lián)就得照顧晦日:這個節(jié)日是正月三十日,春氣還沒有到來,只是暗暗地催楊柳發(fā)芽。據(jù)說,唐堯的時候,階下生了一株草,每月一日開始長出一片莢來,到月半共長了十五莢。以后每日落去一莢,月大則莢都落盡,月小則留一莢,焦而不落。這一莢稱為蓂。后世詩文家就用“蓂”字代替莢。此詩說“蓂全落”,可知是三十日。于是,這一聯(lián)詩,就扣住了正月晦日。第四聯(lián)要扣住昆明池。他說象北海那樣茫茫無涯的水中,正好看落日的景色;看到池底的黑泥,便想到這是劫火燒馀的殘灰。這兩句用的都是昆明池的典故。當年漢武帝開鑿此池,取象北海(溟,即北海)。在池底掘得黑灰,以問東方朔。東方朔說:天地大劫將盡,就會發(fā)生大火,把一切東西都燒光,叫做劫火。這是劫火后遺留下來的殘灰。第五聯(lián)就轉到皇帝。周武王建設了鎬京(今陜西長安),與群臣宴飲。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君臣宴會的故事。漢武帝曾和他的大臣們乘船泛游于汾水之上,自己作了《秋風辭》這首著名的歌。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君臣游樂唱和的故事。宋之問就很適當?shù)赜眠@兩個典故組織了兩句詩,順便歌頌了李顯為漢武、周王。鎬飲是周武王的事,但這一聯(lián)詩中不能以“周武”對“漢武”,于是只好硬派作周文王的事了。最后一聯(lián)是結束,應當使皇帝、晦日、昆明池三者都有交代。宋之問又用了一個漢武帝的故事。據(jù)說漢武帝曾救過一條大魚,后來在昆明池旁得到一雙夜光珠,是大魚報恩獻給他的。于是這一聯(lián)詩就說:不怕三十夜沒有月亮,自然會有報恩的夜光珠進來的。
象這樣的詩,全靠運用適當?shù)牡涔?,工致地組織起來。內容是非??仗摰模悴荒苷f它有什么中心思想。這就是宮廷文學的特征。
唐人小說記載了有關這首詩的故事。據(jù)說當時有一百多人作了和詩,皇帝命他的昭容(女官名)上官婉兒評選出一篇最好的,以供譜曲。昭容在帳殿旁一座搭起的綵樓上評選,臣僚們都在樓下。一張一張落選的詩箋被扔下來,各人自己取回。最后只剩沈佺期和宋之問二人的詩箋沒有下來。過了好久,才飛下一紙,乃是沈佺期的詩。沈、宋二人當時是齊名的,他們的作品不容易區(qū)別高下。這一次,卻是宋之問奪得了冠軍。上官婉兒是一位女詩人,女學士,對沈、宋二人的詩,好久不能評定甲乙,最后才取宋而棄沈。她的評語說:“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詞氣已竭,宋猶健筆。”她是從結尾一聯(lián)決定的。沈詩結尾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而宋詩的結尾卻還很矯健?,F(xiàn)在我們參看沈佺期的詩: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戰(zhàn)鹢逢時去,恩魚望幸來。
山花緹騎繞,堤柳幔城開。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
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
用的也是這幾個典故,但全詩只是寫昆明池,沒有照顧到晦日。這里其實已經(jīng)可以區(qū)別高下。尾聯(lián)用《論語》“朽木不可雕也”句意,表示自謙:我現(xiàn)在應制作詩,好比雕刻朽木,看到別人的佳作,自愧不如。這兩句詩已經(jīng)離開了題目,硬湊來做結束,不如宋之問的結句,既扣住晦日和昆明池,又有頌揚的意義。上官婉兒的評語,歷代以來,詩家都是同意的。明代詩人王世貞說,沈佺期的結句是“累句中累句”,宋之問的結句是“佳句中佳句”。可見后世評論,亦認為這兩聯(lián)結句,差距很大。
一首詩的開端和結束,都很重要。沈、宋二詩的結尾,給我們以形象的認識。宋詩的結尾已做到了“言盡意不盡”,而沈詩的結尾卻是“言浮于意”。盡管二詩都是宮廷文學,但宋之問作了六韻十二句,才氣未盡,沈佺期作了十句,便無法扣緊題目發(fā)展詩思了。
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三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