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湖南鳳凰(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卒于北京。1918年從家鄉(xiāng)小學畢業(yè)后,即隨當?shù)夭筷犜阢渌饔蚋骺h生活,曾在湖南地方軍隊任職。1923年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并開始寫作。1924年,處女作《一封未曾付郵的信》發(fā)表于《晨報副刊》。1928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玲一起編輯《紅黑》《人間》雜志,并在吳淞中國公學任教。1930年起,先后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任教。1933年婚后定居北平,9月開始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并因《文學者的態(tài)度》一文引起“京派”“海派”論爭,被視為“京派”領袖之一。1934年,中篇小說《邊城》問世?!氨R溝橋事變”后離京,輾轉抵達昆明,任教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箲?zhàn)勝利后就任北京大學教授。1948年起受到左翼文化界的批判,逐漸側重文物研究領域,任職于歷史博物館,告別文學寫作。“文化大革命”結束后調(diào)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研究員,并重拾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表散文、創(chuàng)作談等。
沈從文的獨特經(jīng)歷造就了他獨特的思想與藝術風格。湘西的風土不僅給予了他美的熏陶,賦予了他的作品一種牧歌情調(diào);同時也以其原始的風習、健旺的生命力,賦予他特殊的生命體驗,影響了他的文化選擇。他的寫作始終立足于對自然健康“人性”的描繪和贊美,對都市文明抱有隔膜和批判。他自稱“鄉(xiāng)下人”,在作品中表達對健康自由的生命形態(tài)的向往,對人情美與心靈美的人與人的關系的肯定,對被“近代文明”所污染的人性的惋惜和療救。表現(xiàn)這種思想傾向的小說有《柏子》《虎雛》《蕭蕭》《邊城》等。另一方面,他以寫實的筆調(diào)揭露大都市中“紳士階層”虛偽的面目和空虛的精神生活,以及他們?nèi)遮厜櫬涞那闋?,如《紳士的太太》《八駿圖》等。
沈從文的作品浸透了鄉(xiāng)土抒情詩的氣氛,創(chuàng)造了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牧歌意境。他的文學語言獨具真意和個性,樸素、純凈,追求純和真的效果;在湘西口語的基礎上,吸收了書面語、文言語的特長,富有情感美和色彩美。他對富有地方色彩的世態(tài)人情的描繪,汪曾祺等后起作家在藝術風格上深受其影響。
沈從文的文學觀念與其文化選擇密切相關。他強調(diào)文學的“單純”和“莊嚴”,反對文學的商業(yè)化和政治化。作為“京派”領袖,他提出文學者要有職業(yè)的精神與態(tài)度,即以文學為業(yè),不慕仕途,不畏貧賤,單純而執(zhí)著地追求文學理想,“誠實”“規(guī)矩”地把“凡屬他應明白的社會上的事情”都弄明白,進行嚴肅的文學創(chuàng)作。他自稱是“對政治無信仰對生命極關心的鄉(xiāng)下人”,提出“同政治離得稍遠一點,有主張也把主張放在作品里,不放在作品以外的東西上”。
沈從文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也有較高的成就,代表作品有自傳性散文《湘行散記》《湘西》兩部。他早期亦有少量詩作,帶有明顯的“新月派”風格,陳夢家1931年編選《新月詩選》時收錄了他的7首作品。此外,沈從文還寫有大量文學評論,展現(xiàn)了獨特的批評個性,以其強烈的主觀性形成一種堪稱“詩化批評”的風格。
20世紀50年代停止文學創(chuàng)作后,沈從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工作,研究出土文物、工藝美術圖案及物質(zhì)文化史等。成果主要有《中國絲綢圖案》(與王家樹合編,1957)、《唐宋銅鏡》( 1958)、《龍鳳藝術》(1960)等文集以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1)等專著。
沈從文的作品集卷帙浩繁,小說、散文、文論、自傳、書信等約80余種。1980年以后,各地出版有多種選集。1982年,廣州花城出版社和香港三聯(lián)書店聯(lián)合出版12卷本《沈從文文集》;2002年,北京文藝出版社出版30卷《沈從文全集》,2003年又出版了《沈從文全集·附卷》1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