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fā)展影響最大的一種。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時,就一直堅持練習八段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錦有坐八段錦、立八段錦之分,北八段錦與南八段錦,文八段錦與武八段錦,少林八段錦與太極八段錦之別,在我國深受知識分子和練習者的喜愛。
八段錦是一種由八節(jié)動作組成的傳統(tǒng)養(yǎng)生健身運動方法。
全套動作精煉,運動量適度,其每節(jié)動作的設計,都針對一定的臟腑或病癥的保健與治療需要,有疏通經絡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長期堅持練習可增強體質,防治疾病。
對中老年人、體弱多病、 慢性病患者有很高 的治療保健作用。特別是對糖尿病可以改善抑郁、焦慮等心理狀態(tài)同時強身健體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資料圖)
1.立八段錦的內容首見于南宋曾慥《道樞·眾妙篇》:
仰掌上舉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東西獨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復而顧,所以理其傷勞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臟矣;咽津補氣,左右挑其手;擺鱔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2.而在南宋陳元靚所編的《事林廣記·修真秘旨》中將該養(yǎng)生功法定名為“呂真人安樂法”且其文已歌訣化:
昂首仰托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東脾單托兼西胃;五勞回顧七傷調;鱔魚擺尾通心氣;兩手搬腳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臟;漱津咽納指雙挑。
3.明代《道藏·靈劍子引導子午記》中的“導引訣”,其文字與陳元靚大致相同:
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東肝單托西通腎;五勞回顧七傷調;游魚擺尾通心臟;手攀雙足理于腰;次鳴天鼓三十六;兩手掩耳后頭敲。
4.清末《新出保身圖說》首次以八段錦命名,并繪有圖像,形成了較完整的動作套路,其歌訣為: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后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
5.今人周稔豐著的《氣功導引養(yǎng)生》所收錄的立八段錦,其動作名稱為: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臂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
下面有請我們的特邀健身嘉賓小熊熊為大家做動作示范,真是太有愛了,一看就懂?。▓D示功法名稱和我們的標題略有不同,然而這并不影響功法的修煉,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啦!)
作用:拉長脊椎、勁肩部肌肉,還可調理氣血,穩(wěn)定情緒。配合呼吸 ,上托時深吸氣,復原時深呼氣。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松垂于 身側,然后徐徐自左右兩側上舉至頭頂,兩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狀。同時順 勢踮起兩腳跟,再將兩臂放下復原,同時兩腳跟輕輕著地。
作用:可減輕胸悶與肩頸酸痛等癥狀。配合呼吸,展臂及拉弓時吸氣,復原時呼氣。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體下蹲作騎馬式。兩臂在胸前交叉。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 拳,食指翹起向上,拇指伸直與食指成八字撐開。接著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頭隨而左轉, 眼看左手食指。同時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狀。動作復原后左右互換。
作用:增強脾胃功能,改善胃酸過多、手腳冰冷或四肢酸痛的癥狀 。配合呼吸,上舉下按時吸氣,復原時呼氣。
直立,兩組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 掌上舉,五指并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動作復原 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
作用:緩解肩頸僵硬、落枕等癥狀。也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 班族。同時配合呼吸,向后望時吸氣,復原時呼氣。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 。兩手掌心緊貼腿旁,然后頭慢慢左顧右盼向后觀望。
作用:去心火,避免長暗瘡、暴發(fā)青 春痘、流鼻血、情緒暴躁等情況的發(fā)生。特別適合久坐缺乏運動的人。動作較復雜??闪苛?而為。配合呼吸,在轉腰時吸氣,復原時呼氣。
兩足分開,相距約3個足底的長 度,屈膝半蹲成騎馬勢。兩手張開,虎口向內,扶住大腿前部。頭部及上體前俯。然后作圓 環(huán)轉腰,轉動數圈后再反方向轉腰。在轉腰的同時,適當擺動臀部。
作用:可使腹直肌以及腳內側的經脈得以伸展,透 過手的熱量對腎臟進行按摩。兩手如攀握不到兩足趾,可不必勉強。本式采用自然呼吸。高 血壓患者不宜左側動作。
直立,并足,兩膝伸直、上身前俯,以兩手攀握兩足趾 ,頭略昂起。然后恢復直立姿勢,同時兩手握拳。并抵在腰椎兩側,上身緩緩后仰。再恢復直立姿勢。
作用:集聚力量將體內濁氣用力呼出 。肩部肌肉自然跟著伸展,可增加氣力。配合呼吸,擊拳時呼氣,收拳時吸氣。
兩腿分開成騎馬勢,兩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左拳向前方緩緩擊出手臂伸直,拳心向 下。兩眼睜大,向前虎視。然后收回左拳,如法擊出右拳,左右交替進行。
作 用:有提神醒腦的功能,還可緩解膀胱無力、痔瘡與子宮脫垂等癥狀。配合呼吸,足跟提起 時吸氣,足跟著地時呼氣。
直立,并足。兩掌緊貼腿側,兩膝伸直,足跟并攏提起,離地數寸,同時昂首,作全身提舉勢。然后足跟輕輕著地復原。(編輯:孟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